苏涿光颔首:“皇后。” 能在皇宫里如此费心思相帮乔时怜的,也唯有周姝了。只是苏涿光没想到,昭月在此事上,对季琛都隐瞒了这件事有周姝的参与。 乔时怜出了事后,包括秦朔在内,都只是知昭月相助乔时怜出逃发生了意外,却忽略了这里面还有着一号人物。 眼见苏涿光一眼戳破,昭月索性如实道来,“时怜出宫的一应事项,确实是皇嫂安排的。我在这其中,不过是借用长公主的身份,去应付皇兄那边,以免祸及皇嫂,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言罢,昭月忙不迭为周姝说话,“但皇嫂绝对没有害时怜的心思,她和时怜的感情,想必苏少将军再清楚不过了。时怜出了事后,我曾入宫见过皇嫂,她整个人憔悴了不少,病恹恹的,完全变了个样。” 苏涿光:“我并非怀疑皇后。” 话音方落,屏风后显出乔时怜的身影,她怔怔问着昭月:“阿姝她还好吗?” 不知为何,方才乔时怜窥听的昭月对周姝的形容,她忽生出不祥的预感。 前世游魂时,那茶楼闲聊的喧嚷浮现。 “周家那三姑娘,可惜,可惜啊!这样绝妙女子,尚不足二十,不慎于城楼失足摔了下去,死啦!”
第70章 70 、绝笔 沉云压日, 浊风拂空。 闷雷阵阵里,马蹄疾声踏过京中长街。 乔时怜与苏涿光正同骑马背之上,赴往皇宫。 彼时她于将军府, 从昭月那里听得周姝现状后,便再也没法安下心休养。 在乔时怜恳切之下, 昭月入宫面见周姝打探情况,以免不测。随后乔时怜留于府内坐立难安, 只得让苏涿光带自己来到皇宫外, 候着昭月的消息。 冷风刺面,此刻她抑制不住浑身颤抖,倚在苏涿光的怀里。 乔时怜很害怕。她怕她会如前世一般,听到周姝意外身殒的消息。即便她仍不明前世周姝的死因,但如今愈发接近皇宫,她心底的不安就愈发强烈。 她的直觉告诉她, 周姝会出事。 苏涿光勒马止于皇宫不远处, 等候昭月出宫。 他撒开缰绳,回握住她发凉的手,眼底掠过寒芒, “阿怜逃出皇宫后,从中设计作梗的,是周家的人,对吗?” 他见乔时怜为周姝担惊受怕的模样, 回想起了前世记忆里, 他窥得的真相。 前世周家, 赫赫扬扬的侯府, 一朝高楼倾颓,沦为世人唾弃。周姝下场如何, 像这样与他从无交集的人,他并不记得,只是周家如此,料想周姝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不同的是,前世周姝只是侯府嫡女,这一世却是高居皇后。 乔时怜微微颔首,“那送我出皇宫的车夫,正是周家的人…他刻意把我送到云起山的悬崖,将马车驰往崖下……” 话音方落,昭月已从宫门落轿而下,眨眼奔于二人眼前。 昭月从怀里拿出一封书信,递给乔时怜,柳眉倒竖:“皇嫂寝宫里那群狗奴才,居然连主子看不住!我去的时候,皇嫂不在宫中,究竟去了哪里他们也不知。只有一个宫女给了我一封信,说是让我转交给你的。” 乔时怜闻言,心头蓦地加剧了跳动,此前惴惴不安之感越发明显,她深吸着气,接过了那封信,拆开细看。 信上字句算不得多,但那笔画凌乱,彰显着落笔之人极为不平的心绪—— “时怜,见字如晤。 识怜岁短,却恍隔半生。今时再忆落霞山初见,仍难忘怀,姝有之幸,为时怜故。后至经年,步登青云,岂料数次将怜逼入死地。 九暮山猎杀,京郊埋伏,云起山坠崖,种种暗害皆因姝而起,姝自知愧颜难见,此生不敢求得怜谅解。后知之事,一念尽灭,再无妄想。” 乔时怜朦胧着眼,哽咽自语道:“阿姝你真傻…这如何怪得到你……” 这三桩针对她的暗杀,乔时怜早在云起山猜出幕后之人时,就知晓了真相。 这些尽是周家的安排,在九暮山上,她是众所周知的储妃人选,所以周家为了让周姝有争选储妃的机会,暗合方杳杳对她进行了刺杀,不想因毫不知情的周姝入局,搅和了此事; 后乔时怜虽嫁入苏家,但储妃一事迟迟不定,秦朔对她纠缠不清,周家便又在京郊埋伏,欲绝后患,除开那最后的毒箭是秦朔做戏而为,前半段的追杀根本未留余地; 再是乔时怜被秦朔强行带回宫,周家恐她的存在威胁到周姝地位,更是借周姝之手,助她逃出皇宫后又做局暗害,还留下枫琊山假象,任其余人空寻。 周姝在这其中,从未有害她的心思,却无形间成了她被害的缘由。 乔时怜自是不会怪罪周姝。她甚至不敢想,周姝在从周家那里知晓了这些真相后,会生出何等想法。 自己最为信赖、血浓于水的家人,是一直暗害自己知心好友的凶手,甚至还借由自己的手,一步步推向深渊。 乔时怜又再徐徐翻开信笺后一页: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回头故人遥遥,如隔万里。 与怜长别,不尽欲白,希自珍卫,至所盼祷。” 信末处,“周姝绝笔。” “绝笔”二字倏忽入眼,在视野里不断放大,犹如锋利的刀尖,猛地扎入了心口。 乔时怜颤巍巍地捏着信,窒息难忍的感觉爬上肺腑,她几近是头晕目眩,险些晕去。 昭月见乔时怜面色逐而惨白,“皇嫂她写了……” “快,快到京中各城墙处,找她——” 乔时怜强行提着短促的气,戚戚言着:“她要寻短见!” - 天光晦暗,时有电闪通亮,照彻昏沉边际。 野风驰于城墙之下,促然的马蹄越过翦翦凉风。 乔时怜极目各处,巍巍长亘的城墙上,唯有旌旗鼓动,掠开阴云。 她始终未能寻着周姝的身影,旋即她低声对身后扬鞭纵马的人道:“苏涿光,能不能再快些。” 苏涿光嗯声应着,此前乔时怜看信时,他也见着了那封信的内容。如今乔时怜如此笃定周姝会在城墙处出事,想来她应是知道什么。 乔时怜心下急切,可一想到那等悲烈结局,她嗓音亦不由得发软,“我好害怕,阿姝她……” 苏涿光答道:“她是因为周家的事。” 闻及此,乔时怜忆及信上有这么一句:后知之事,一念尽灭,再无妄想。 周姝未言及这后来知晓的是为何事,从其信上所提看,压倒周姝心头最后一根稻草的,正是这件事,才促使她留下绝笔信去寻短见。 乔时怜恍神之际,听苏涿光问:“你知周家是如何到今天地位吗?” 她点了点头,她知从前周家算不上名门世家,是凭借军功才有侯爵之位。 大晟的东北边境长年受狄夷侵扰,一开始地方军队尚能抵御,到后来,狄夷蚕食其他部落不断壮大,造犯边境,东北亟需朝廷派兵支援。 彼时朝中武将尽赴各边关,唯有尚未封侯的周家家主请缨。周家赶跑狄夷,一战成名,常驻在了东北边关。 后得先帝嘉赏,封为辽远侯,边境平顺,儿女养于京城。 苏涿光解释道:“东北边境与西北是不同的。那年大晟与乌厥签订合约,互不相犯,并通往来,西北一度繁荣,所以苏家才有回京的机会。但东北边境只是一直维持着看似安稳的现状,周侯爷长居边关,时时应对侵扰劫掠的狄夷。” 话落,他顿了顿,“不过,周家也是由此谋得利益。” 乔时怜一怔,“利益?” “与其说是应对狄夷的侵扰劫掠,不如说,这是周家为了巩固自身权利,与狄夷达成的交易。” 苏涿光缓声叙述:“当年周侯爷逼退狄夷,是与狄夷首领私下达成合作,此后周侯爷面对狄夷劫掠,做戏让之肆意侵掠,所得财物再由双方分成。这样的小打小闹,朝廷在边境安稳的情况下不会干涉。” “而周家借此,不仅可以保住镇守边关的地位,还能从中攫取钱财,一举两得。” 苏涿光所知的是,在前世记忆里,周家因暴露了通敌之事,而致满门获罪。 至于此事如何被揭露,是周家与狄夷利益不均产生了矛盾,还是周家不慎露了马脚,他便不得而知。 在他从佛珠处得来前世记忆时,命裴无言持帅印带精锐前往东北边境,便是以防此乱造成边关失守,提前防患。 乔时怜听罢一瞬了然,“所以,阿姝是因为知道了…” 苏涿光接过了话,“将门之女,生来自有傲骨,渴求披坚执锐,赤胆卫国的人,怎能接受自家通敌的事实?” 所有的困惑为之解开。 乔时怜这才知,前世周姝“失足”而终非是意外,而是周姝得知了周家通敌,信仰崩塌之下的自毁,许是为留颜面,传出去便成了周家三姑娘不慎摔下城墙。 这一世的周姝也是如此。 乔时怜不免悔恨,她还曾抱过侥幸,以为自己只要相助周姝成为太子妃,兴许就能改变了周姝与前世不一样的结局。 到头来,还是应了她悟出的道理,她重活了一世又如何?只要世事人心未变,悲剧重蹈覆辙,不过朝夕。 面对这些真相,乔时怜觉着自己是如此无力。她忽的迷茫,她如何才能将摇摇欲坠之人,拉回平地? 不多时,乔时怜在灰蒙云间,见到了立于城墙之上的红衣之人。 因相隔遥遥,她仅能见着那小如一粟的红点,却是无比笃定,那人就是周姝。 阴风疏狂,城头旌旗卷动得愈发急促了,依稀可听得哗哗声响,和着闷闷雷鸣。 眼见周姝已立于城墙,乔时怜只觉浑身血液僵住,四肢冰凉。 她哆嗦着身子,催促着野风疾行,“找到阿姝了,就在那里!再快些…一定要阻止她!” 苏涿光知乔时怜心急如焚,已是紧紧握着鞭往周姝所在的墙头赶去。 彼时周姝似是与城楼上的侍卫说了什么,随即那侍卫对她躬身行礼后便离去。那片城墙余留周姝一人,被风拂动的衣袖鲜红刺目,破开沉沉。 乔时怜呼吸逐渐促然,望着那点朱红不敢眨眼,由着急风吹得潸然。 快些,还要快… 耳边风声急如狂浪,她只觉不够。 还不够,还要再快!这距离远远不够! 她拼命喊出的话还传不到那城墙之上,也阻止不了周姝步近城墙边缘的动作。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6 首页 上一页 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