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亲了亲姑娘的发顶,低沉道:“好。” 次日一大早,穆宴辞便要起床去上早朝。 圆青睡得正沉,听见响动,只睁开了一只眼睛,困倦道:“九哥,我还想睡,不送你了,行不行?”
第106章 穆宴辞系好腰封, 在床边坐下,俯身,伸手就着大红锦被把颜圆青捞了过来,在她额头上落下一吻。 “圆圆放心睡, 睡饱了再起。”穆宴辞修长手指轻轻抚了抚姑娘的脸颊, 柔声道。 姑娘含糊嗯了一声,侧过身去, 旋即又陷入了沉睡。 又睡了半个时辰, 姑娘迷迷糊糊想着, 此刻那人应该已经到了金銮殿,开始上早朝了罢。 也不知他们今日会议些什么事儿, 胡弘和屠述见着穆宴辞会是怎样一番态度,估摸着还是笑里藏刀,亦或是借机发难给他挖坑? 想到这些,圆青的睡意登时消散,她懒洋洋坐起身, 在床边发了会儿怔。 金銮殿。 兵部尚书启奏,说东南沿海一带有倭寇袭扰, 烧杀抢掠, 民不聊生, 镇守浙江的将军谭高已经阵亡,请求朝廷另派大将增援。 珣帝脸色黑沉, 询问诸卿有何良策。 吏部尚书彭英和出列道:“都督佥事赵延文韬武略,自幼熟读兵书, 或可派赵延出任浙江总兵, 抵御倭寇。” 珣帝微微颔首,看向列在前排的胡弘, “胡爱卿有何看法?” 胡弘肃着一张老脸,嗓音嘶哑,“东南倭乱,自太|祖|朝时就有,是个大麻烦。倭寇这些年不时袭扰我大晋黎民百姓,派去镇守的大将来来回回也有十数拨人了,总也不见成效,想来还是不得其法。听闻太子爷之前曾带领南直隶的府军,于太平县打败了倭寇精兵四千余人,这、不可谓不是一桩可喜的胜仗。陛下,太子储君身份初立,如今又已大婚,是时候建立军功,为日后登基积攒威望,不知圣意如何?” 珣帝眸光一滞,觑了一眼销假后第一日上朝的太子,转了转拇指上的墨玉扳指,沉吟道:“太子年轻,经验尚浅,须得多多学习理政,抗倭大将还是另觅贤臣能将罢。” 穆宴辞眸光轻动。 这彭英和举荐的赵延,是个纸上谈兵的书呆子,靠他去领兵打仗,只会损兵折将罢了。 而胡弘举荐他,目的无非是把他调离京城,让他羁留东南沿海,架空他原本就薄弱的朝堂势力,好让他们这帮奸臣可以继续把持朝堂。 他们举荐的虽是不同的人,可未必不是提前串通好的,逼父皇二选一。 穆宴辞躬身揖道:“启禀父皇,儿臣有一人举荐。” 珣帝哦了一声,尾音上扬,表示自己很有兴趣听听。 “南直隶卫所有一个百总,姓魏名策,此人乃是名将魏拯的族人,他虽只是一个带领一百人的小头目,但他骁勇善战,极善用兵。若破格提拔魏策,将其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击败倭寇,定然指日可待。”穆宴辞朗声道。 胡党立即有人站了出来,咄咄逼人:“启禀陛下,一个百总,也许能管理好一百个人,但贸贸然提升为抗倭总兵,怕是有点拔苗助长了。若是败了,不仅有损我大晋朝的国威,助长了倭寇的嚣张气焰,必会招致更大的祸患,还请陛下三思啊!” 附和声随即响应,一个接一个。 穆宴辞眸光冷沉,指骨悄悄捏紧,一帮自私自利,无视国家前途的蠢货,只知道党争,不知道天下大局。 最后,庆国公颜平站了出来,“启禀陛下,老臣愿意出任浙江总兵,抗击倭寇!”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皆是愕然。 颜平乃是中军都督府的左都督,他手里的颜家军是大晋朝最骁勇善战的一支军队,他若是亲自去平倭,想来定能马到功成。 但问题是,颜平是珣帝最信任的重臣,这么多年,一直养在京中,为的是震慑各位藩王,轻易不让他出山。如今珣帝会答应让颜平出战吗? 穆宴辞薄唇轻抿。 若是岳父出马,事情自然有望摆平,可京中局势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靖王和卫王素来有夺位的野心,若岳父不在京城坐镇,届时京城的防卫恐会出现疏漏。 他不信岳父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他为何会在此时选择出兵镇守东南呢? 果然珣帝最后也没答应,命内阁的人再去选人。 早朝结束时,珣帝命司礼监掌印太监李有吉宣读了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长孙穆晟钧,乖顺懂事,巧捷万端,着即录入皇室玉牒,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穆宴辞撩起杏黄袍摆,跪下谢恩。 其他文武大臣也都下跪恭贺。 太子府。 圆青梳洗毕,用了膳食,去后院给赵母和戚氏请安,再回到书房开始看账册。 帘子被婢女撩起,李管事走了进来。 “太子妃,皇后娘娘派人来传刘夫人,着其即刻进宫觐见。”李管事躬身道。 赵母和戚氏,身份都有些尴尬,二人均是寡母身份,住在这太子府。虽未得朝廷封赏,但她们毕竟是太子爷和太子妃的母亲,自然身份不同寻常,李管事斟酌再三,命底下人皆以夫人称之。 颜圆青茶色眼瞳一扩,这尤皇后宣见婆母作甚? 联想到尤皇后先前的种种毒辣之举,圆青心里一沉,尤皇后该不会要对婆母下手罢? 这不是不可能。 如今穆宴辞虽册立了太子,可婆母却没有得到任何册封,他日若太子登基,婆母自然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后。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尤皇后岂能让一介宫女出身的婆母与她平起平坐,甚至因为她是皇帝的生母而居于自己之上? 如今珣帝压根就没想起过婆母,若尤皇后就这么悄悄处置了婆母,届时木已成舟,按照珣帝护短的性子,此事定然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该怎么办呢? 皇后传召,不能不去。 圆青放下账册,起身道:“知道了,我去唤婆母。” 李管事见太子妃面色凝重,他又是从十二监出来的,自然知晓太子妃在担忧什么,于是建议道:“太子妃,此事是否需要让太子爷和皇上知道?” 圆青脚步一顿,细想了一会儿,点头道:“李管事,你通知张三和李四,叫他们无论如何,把消息传给太子爷和皇上知道。” 李管事答应一声是,小碎步跑出去了。 赵母正和戚氏、芸娘,以及一个被拉来充数的婢女打马吊。 见圆青来,赵母忙笑着招手道:“圆圆,你来得正好,过来陪我们打两圈。” 戚氏和芸娘也都含笑看着她,芸娘起身见礼。 圆青抿了抿唇瓣,心情有些沉重,说出了尤皇后传召赵母一事,“……母亲,您别担忧,儿媳方才已经叫人去通知宴辞和皇上了,儿媳陪您一道儿进宫,想来,尤皇后也不敢当着儿媳的面对您做什么。” 赵母脸上的笑意僵在嘴角,心扑通扑通跳起来。 尤皇后的狠辣,二十多年前,她还在宫里当宫女的时候,便见识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尤皇后变得越发狠辣无情。 尤皇后此时召见她,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 赵母脑子里掠过尤皇后赐她白绫的画面,眸光凝滞,半晌没有吭声。 她这一生,充满坎坷和磨难,好容易熬到如今的局面,儿子当了太子,她虽不要什么名分,可谁不愿意好好活着呢? 她的心不断下沉,如坠冰窖。 戚氏见状,忙道:“刘姐姐,你别多想,事情还未到最后一步,有宴辞在,定能护住姐姐性命。” 芸娘满脸张黄,“姑母,要不然咱们就离开京城,躲起来?尤皇后找不到您,自然也就罢手了。” 赵母摇摇头,“今日怕是躲不过去的。我不怕死……”她起身进去里间,捧出一个木匣子,交给圆青,“这里面是我所有的积蓄,你和芸娘一人一半。我知道你不缺这点银子,但这是我做婆母的,对你的一番心意,望你莫要嫌弃才好。” 圆青红了眼眶,笑嗔道:“母亲,此事不急,您既然这么说了,姑且照您的意思办罢。若一会儿,您还全须全尾地回来了,儿媳还要给您再添一些呢。您就放心罢,儿媳定能护着您,再说了,还有宴辞呢,他如今可是大晋的太子爷,再怎么没有人脉,当他想拼死护下谁时,也没人敢拦得住。我猜测,珣帝也未必就真能对您一点儿情面也不讲。” 好一番劝解,前厅来传人的太监催促了好几次,圆青这才陪着赵母刘春杏,一起登上了去皇宫的马车。 马车辚辚,婆媳俩皆是忧心忡忡。 赵母想着自己即将被处死,忍不住叮嘱圆青道:“圆圆,你是个好姑娘,九哥儿喜欢你,是他有眼光。日后,娘就把九哥儿交给你了,九哥儿性子死倔,有时候自己拿定了主意,九头牛也拉不回,你多劝劝,他也只肯听你的劝。闲哥儿也是好孩子,你教得好——”说着,眼睛流下泪来。 圆青用帕子给婆母擦拭了眼泪,眼睛发酸,“母亲,儿媳都知道,您别担心。” “若我死了,你就告诉闲哥儿,我回老家去了,他小小年纪,别吓着他了。”赵母说着,眼泪流出来,唇角却含笑。 “母亲,您说的,儿媳都记下了。”圆青继续给赵母擦泪,笑嗔道:“儿媳跟您打赌,赌五百两、啊不,就赌一千两罢,您一定会平安回来,我们还要孝敬您好多年呢。我们一家人永远生活在一起。” 赵母也笑了,“一千两,我怕是拿不出来,不过,若是我还活着,我肯定能攒一千两。” “行,咱俩击掌为誓。谁也不许反悔。”圆青抬起手掌,和赵母轻轻击了一下。 马车在端门前下马石处停下。 没有轿子和步辇来接,要走进去。 圆青小声对赵母道:“走进去也好,权当活动筋骨了。拖一拖,宴辞那边也该接到消息了。”
第107章 坤宁宫。 颜圆青和赵母被引进了大殿候着, 却迟迟不见尤皇后出来。 尤皇后在梳妆镜前让宫女给她梳妆打扮,她拈着一朵牡丹仿生花慢悠悠地在发髻上比划,冷声问那个宣赵母的太监道:“刘春杏那个贱婢,如今是何光景?” 太监道:“回娘娘, 奴婢瞧着, 刘春杏就是一个普通的妇人,丢在大街上没人会多看一眼。” 尤皇后柳眉微挑, 心里松了口气, 把牡丹花掷在梳妆台上, 起身道:“行了,走罢。”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0 首页 上一页 10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