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一次雷霆手段显然是极其有用的,幼学突然好管理了起来。 裴昭按部就班、不急不缓的做着自己事情。此时,边境小打小闹的战事突然沉寂起来,先前气势汹汹的两国之战如今却好似没多少人关注。 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被分散到朝堂之上,皇帝已死,所有心怀野望的诸侯王已经不甘于做些试探的小动作了。 如今就看谁按捺不住,率先做那只出头鸟了。 严蛟倒很稳得住,只耐心而细致做准备,边境是一定要留下一部分兵力预防的,而粮草……严蛟嘴角翘了翘,这就是他的司农需要操心的问题了。 北疆大部分地域都不适合种植,除了他们所在的丰城,丰城占了地利,有广阔的平原,充足的水源,而这几年囤积的粮草已经堆满了粮仓,同时支撑两处战场或许有些吃力,但也不是撑不起。 打仗嘛,也不光是拼人命。 …… 裴昭最近很是忙碌,幼学逐渐走上正轨,她也确实做出一些成效,至少丰城内外如今已经看不见有孩童流浪乞讨了。 但这也因此衍生出另一个问题,裴昭最开始命人清查城中孤儿时,没有遮掩过目的,丰城孤儿最多的地方也是穷人最多的地方,于是这件事几乎在短短几天就传遍城内。 丢孩子的到底也不是完全丧了良心,好歹还是正经打听过几日,又特地去瞧了一眼幼学孩子的现状,在看见那些孩子确实能吃的上饭之后,裴昭发现开始有穷苦人家把孩子丢在大街上。 那些人好像是唯恐裴昭看不见后头出现在城内的孩子,还特地丢在裴昭每日出行必经之路。 裴昭一开始是真没发现这些孩子不是孤儿,都瘦的皮包骨头一样,她只苦恼孩子有些太多了。 还是幼学管事悄悄告诉绿松,裴昭才知道新出现的孩子全是有父有母的。 想到这事,裴昭头疼似的揉揉额角,绿松上前为裴昭按头,轻声道:“娘子还在心烦?” 叫她说这事也不难处理,若不想伤人性命便令府中豪奴出面即可,裴昭根本不必忧心,她是严家的女君,别说那群不识好歹的贱民冒犯了她,就是没有,死上几个贱民又何足道哉。 没有人会为此苛责她,连责问一句都不会有。 这话绿松聪明的没有说出口,她隐约能意识到如果她这话说了,裴昭可能就不会再要她近身。 “这就是人啊……”裴昭低叹一声,所以她才不想帮助成年人,哪怕孩童未长成时几乎提供不了任何劳力。 但裴昭也知道这不能怪他们,或许那些人还认为自己这是给孩子找了一个好去处。 这事确实不算大事,都用不着裴昭自己出面,幼学管事就能自己处置了,只不过管事瞧着裴昭对幼学很是上心,才特地禀报上来。 裴昭做了决定之后,街上隔三差五出现的孩子就没再出现了。
第42章 战事风起云涌, 整个王朝的人都微妙的感知到了空气中紧张的火药味,皇帝已死,王集确实没有篡位的心思, 可他实打实丢出了一根狗骨头。 最先坐不住的是皇室, 长年生长在富贵之地, 皇室之中有被酒色财气迷了心的蠢货, 王朝末年这样的占比还不少, 但也总有清醒的人。 北疆如今就迎来一位赌命一般孤注一掷的王府世子。 严和看着对面的男子,那人和他差不多的年纪, 但身材却单薄极了,脸色也不好看,过于苍白。 对这位世子的遭遇,他倒是略有耳闻, 无非就是生母去世, 父亲续弦,爹不疼娘不爱罢了。 也没什么稀奇的。 不过这位世子倒也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单不说他一个无权无势, 空有一个尊贵的身份在身上的王府世子是怎么知道泰山崩的消息, 就说如今世道可不太平,京都和北疆何止千里, 赵煜竟能从其父眼皮子底下逃脱,整整齐齐坐在严和面前,手段倒是不差。 对这么一个王府世子,本来是不该由严和接待他的,但是凡事皆有意外, 想到这人的提议,严和倒是来了几分兴趣。 严和半垂眼眸, 姜朝积威太久,如今即便各路诸侯都有反心,但没谁会傻到第一个喊出来。 天子被鸩杀确实扯下了皇室威严的遮羞布,不过想改天换日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赵煜的建议倒是值得考虑。 “煜弟一路奔波,满面风霜,若不嫌弃府上粗陋,暂居几日可好?煜弟所议之事甚大,为兄一时无法决断,煜弟容为兄思虑几日。”严和温文笑道,言辞更亲近一分。 赵煜接收到了他的暗示,心里泛起些微喜意,当即应了,严和这反应他不意外,要是这人一口答应,他才要头疼。 他犹豫就说明心动了。 至于这人之后会不会反悔,赵煜很是坦然,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他本就一无所有,唯余一命可以做赌,更何况若是严和反悔,他也有后手,确保自己不会被灭口。 赵煜很光棍地跟着严和派的人走了,临走前还要了几个仆从。 …… 裴昭如今大多数时间都耗在幼学里,下了几次死手管教之后,这些孩子规矩好了很多,府中开和虎并那一群孩子在告知崔明静之后,裴昭也带到了幼学。 幼学占地不大不小,但是该有的都有,这时候正是他们读书的时候,裴昭还没感受过古代的学堂,心里有些好奇,旁听几节课之后,便全无兴趣。 她以前不是教师这个行业的,所以不清楚现代教学方法,但是也不至于真如填鸭一样往人脑子里灌。 她请的先生是有几分本事的,或者说在这个时代能识文断字的,绝不会是普通人,因为庶民是读不起书的,没门路,也没钱。 那些小孩从小吃不好,脑子转的也慢了些,先生是真严师,只要有人没达到他的要求,打手心是少不了的。 恶性循环就在于此,先生越打小孩越怕他,越怕脑子记得越慢。 裴昭观望几日,把其中学的比较慢的一部分分出来她教,她对自己的教学水平也不自信,磕磕绊绊试着走。 崔明静对此没有多大异议,她对裴昭教养乞儿没什么意见,这些人以后也会是忠于她们的家仆、部曲,真有野望的,部曲算是他们最好的出路了,在战场上出头比什么都快,军功立世,没人会不服气,但这何其难也,一千个里出一个算是运气好的了。 她这几日倒是找到了新的乐趣,如裴昭所言,女眷确实开始围绕在她身边了,而这种围绕和以前是不同的,崔明静敏锐的感知到了这其中的差别,越来越用心的经营莲花楼。 反□□中的事情她大部分也插不上手,严和需要她处理的东西也并不算麻烦,而这时侍从向她禀告前院住下了一位宗室子,崔明静仔细询问过之后才让人退下。 傍晚。 严和找幕僚商议过之后,将这件事告知严蛟。 严蛟点头,深皱着眉:“他和宗族有大恨?” 不然严蛟无法理解,怎么会有人能干出这种引狼入室的事情,在家业还没衰败完的时候迫不及待引着人去他家抢东西。 严蛟听完第一个反应就是有诈。 “赵煜母亲系出名门,其父华南王为人风流,在封地上年年强抢民女,这人在男女之事上又有些难以启齿的毛病,每年华南王府抬出的尸体不算少。”严和语调稍顿,接下来的事就连他也觉得匪夷所思。 “华南王妃有个姐姐,丈夫死了之后回族安葬夫婿时,路过华南王封地,王妃之姐生的貌美,华南王便……”严和皱眉,声音也低了些,“不顾那女子尚在热孝,还妄想姐妹共侍一夫,那女子不堪受辱,自尽了。 王妃本想告知娘家还有姐姐夫家,华南王却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放了一把火,把王妃还有送葬的队伍全部烧死了。 赵煜当时已知事,事发之时,他被王妃送出府,他对当年的事知道的不算清楚,好在华南王灭口没灭干净,送葬队伍里有一人侥幸活下来,赵煜联合外家多加查探,查清楚了当年真相。 他本想利用天子杀了华南王,结果天子不在意这些事,他外家这些年势力大不如前,对此也无能为力。” 严和喝了一口茶,接下来的话,他不说严蛟也明白,其实华南王做的事情远远不止这些,不过赵煜最在意的就这件事,想想也能理解……不,他理解不了。 “为母报仇……”严蛟还是难以理解,为母亲报仇当然没有问题,甚至这是大大的孝行,说出去都不会有人指责一句的那种。 但是为什么要毁了宗族啊,他不理解。 严蛟想到一种可能,眼睛锐利,面色却缓和了下来:“和儿,赵煜之才比你如何?” 他觉得有没有一种可能,赵煜是想拿他家当垫脚石,自己做了皇帝之后,暗中收拢权利,再振姜朝。 “比孩儿自然有所不如。”严和自信道,赵煜活在什么环境,他活在什么环境。 赵煜不比他蠢笨,但严和却自信他比不上自己,严和从小就被严蛟带在身边,战场他去过,他爹处理政事的时候从不避讳他。 赵煜即便活在刀光剑影里,见识又岂有他广博,两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严和会很自然地代入上位者,赵煜却不然。 他更习惯单打独斗,而且他对人极其防备,他爹也疑心重,不过只要决定信任,严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赵煜却是那种,用人要疑,还会反复试探的那种。 这种人或可为一时枭雄,但绝不长久。
第43章 京都内, 王集听了谋士的话,先把家人送到安全的地方,又派出亲信出海, 将财宝分批送出, 事关王集最在乎的钱财, 他不惜以己身为饵, 自己留守京都, 吸引四方视线,麾下谋士为了安置这批钱财隐匿自身, 躲藏在东海岸。 当日朝议之前,王集已经命人暗中撤离了,这段时间,天子崩逝的消息传遍全城。大族全被围在坞堡, 京都也诡异和平下来, 生活在京都的百姓,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遭遇一次政变,有些他们知道, 有些他们不知道。 家里有老人的, 早早听话买了粮食囤着,没有老人的, 看了这情形也知道京都近几年是安稳不下来了,同样要屯粮,导致粮价一路上升,上层的安稳和底层的风起云涌交织在一起。 敏锐的人早早感知到风雨将至,迟钝的人也终于意识到——真正的乱世, 要来了。 …… 赵煜的到来给了严蛟一个更好的借口,没几日, 北疆兵卒少了大半,不止李夫人,崔明静也忙碌起来。 裴昭全身心投入在幼学里,她突然有点明白为什么以前会有人觉得工作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她现在也体会到了这种快乐。亲眼看着生的歪斜的小树在自己的修剪下逐渐长得茂盛、挺拔,如此安心,如此欣慰。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9 首页 上一页 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