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房。 总管孙太监见到淑妃宫里的宫女,颇为殷勤地凑上去,说:“淑妃娘娘今天想吃些什么?” 作为过去后宫第一受宠的主,新妃入宫,淑妃想必不大好受。 要是伺候的不精细,搞不好便要迁怒他们。 宫女木着脸说:“华妃娘娘来了长乐宫,菜是她点的。” 静妃宫里的传膳太监晚她一步进来,听到这话直接被门槛绊住,一屁股坐到地上。 孙太监也是一惊:“华妃娘娘去了长乐宫,淑妃娘娘让她点午膳?” 皇后宫里的传膳太监刚问静妃宫里的人怎么摔了,听到这句话直接扑到对方身上。 简直是骇人听闻。 怎么华妃跟淑妃搞到一起去了? 华妃上门不该是耀武扬威,让淑妃气得把她赶出门吗? 怎么淑妃脾气这么好,不光留饭还让华妃点菜?
第6章 跟震撼得不行的两宫太监比起来,孙太监要显得镇定许多。 菜是华妃点的,在淑妃宫里吃。 淑妃必然不会发作厨房。 他们只需要尽力按照要求把菜做得好吃就行。 问题不大。 听到宫女要求的孙太监收回了上面这句话。 “白粥底的暖锅?还要用碎米?我的姑奶奶,您真的没有开玩笑?就是再给八个胆子,我们也不敢给两位娘娘用碎米……” 就是宫里最不受宠的嫔妃,也不至于吃米缸底下的碎米。 宫女心里很想附和,但还是板着脸说:“华妃娘娘就是这么吩咐的,说是南边穿过来的吃法。” 孙太监扭头问膳房的几个南方厨子,皆说没有听过这种吃法。 “食材里要海鲜,想来是更南边的地方。那边人少,又都是林子,外人轻易见不到他们的面,更别提学他们的菜了。” 一个姓伍的太监说道。 “娘娘说粥底要用米汤来煮,想来是要喝稠而米香的粥,宫里的米是江南进贡的优稻,要煮到软烂,少说也得半天的工夫,因而要碎米。不妨将好米用石磨粗磨一下,煮出来比碎米煮的更香。” “平日里没见着你心思这么灵巧。”孙太监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两位娘娘的午膳就交给你做吧,需要打下手的也可以喊其他人。” 如今宫里除了皇后,最贵重的两位主子便是淑妃与华妃。 这个差事不可谓不重要。 伍太监刚进膳房不到半年,就能主持这两位的午膳,哪怕只是一顿饭,也足够给他添上一笔资历了。 往后不会再像学徒一样被人喊去洗菜切菜打下手。 要是办得好,往上升一升也并非不可能。 当然,要是办得不好,得罪了这两位,他连被膳房排挤的机会都不会有,会直接被赶去干脏活累活。 在心里警告自己两句,伍太监亲自磨了米,略调味,用米汤将粥煮上,又走到冰窖里挑选海鲜。 京城离海不算远,快马也就一天的行程。 冰窖里温度低,好些海鲜都还是活的。 挑挑拣拣一阵,他用托盘端了小一半的鲜活海鲜出去,亲手处理得干干净净,再铺在冰面上。 想着华妃娘娘说是要喝白粥,在腌肉的时候,伍太监没放太多调料,盐、胡椒加鸡蛋裹匀便罢。 但吃暖锅哪有不重口味的? 又另调了蘸料。 酱汁也调了好几个口味,南北方兼有。 又将葱蒜香菜各装了些,让两位娘娘按心意取用。 在其他人“换我我也行”的嘀咕中,伍太监擦了擦手,将准备的东西都交给跑腿的小太监,一直送出门,还在望对方的背影。 秦玉逢本来吃长乐宫的水果点心吃得有些饱,一见呈上来的粥底火锅顿时觉得自己又行了。 海虾,牡蛎,鲜贝,鳗鱼,海鲈鱼片,肥羊肉,嫩牛肉…… 还有一锅用鸡汤鲍鱼等熬的粥,一锅米汤,万一最后粥的味道不理想,可以用它们来调和。 将牡蛎和虾倒进锅中,香味顿时漫开。 淑妃都不说自己没胃口了。 “吃这个可有讲究,要先下海鲜,然后才是荤肉,等吃得差不多了,再下蔬菜煮粥。就是吃得久些,但我们平日里也没什么可干的,正好边吃边聊。” 秦玉逢一抬眸,便看向传膳的宫女:“就比如……你似乎在膳房遇见了谁。” 传膳宫女:“……” 淑妃瞥了过去“有什么不可说的?膳房那么多人都瞧见了。” 传膳宫女便交代道:“奴婢去膳房后没多久,静妃娘娘和皇后娘娘宫里也派了人去膳房,他们接连摔在门口,似乎对两位娘娘一起吃饭的事情很震惊。” “皇后?她怎么也从膳房取午膳?不该跟圣上一起吃御膳房的菜么?” 秦玉逢发现了不对。 以皇后那个“我是主子你们都是奴婢”的态度,怎么会屈尊降贵地跟她们用一个厨房? 淑妃笑了笑,眼里说不出的嘲讽:“皇后心孝,让太后娘娘和皇上一切用御膳房,自己则跟我们一样用大膳房,说是提升姐妹感情。” 御膳房那么多人,还忙不过三张嘴? 不过是想光明正大地关注各宫饮食,又方便自己找借口动膳房的人罢了。 秦玉逢则发现了另外一件事。 宫外一直有传言,太后虽然任由皇后全权管理六宫,但并不喜欢皇后。 太后虽然是皇帝的亲生母亲,但在先帝后宫一直处于透明人的状态,入宫多年连九嫔都没混上,仅是个婕妤,大宴都没有机会露脸。 等先帝病重,封今上为太子时才给了个妃位。 所以她是从来没有吃过御膳房的菜的。 皇后可能是想到这点,才将吃御膳房的机会让给太后。 但未免太高高在上了些。 该说是情商低呢,还是真心觉得皇帝太后都得看自己的脸色过日子呢? 淑妃:“说来,你今日会来找我,还……我都觉着惊讶。” 秦玉逢回神,笑着给淑妃倒了梅子酒:“我若是想,在后宫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也是不难的。” “……你这人,怎生说话如此直白。” 淑妃睨了她一眼,摇了摇头,又看向周围的宫人。 宫人收到她的眼神,皆低头静默,拼命降低存在感。 她接过酒,低头看杯中的倒影。 自己的面容隐隐绰绰,却能瞧着出来并无恼意与嫉妒。 换个时间,换种更迂回的说法或是做法,秦玉逢的这句话能叫她生出无限的不平来。 和旁人比起来,秦玉逢确实是要什么有什么。 无需太过努力,好事便奔着她去。 但许是今天的暖锅很香,酒很甜,心情也很好,她并没有太多的心思用在与人比较上。 “但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意思。” 秦玉逢转而用筷子戳碗里的虾仁,低垂着眉眼,瞧着竟是说不出的温柔。 “我同大家又没有仇怨,家里也不指望我给他们带去荣耀和风光,不如好好过日子,同诸位姐妹和谐相处。” 淑妃盯着她看了半天,说:“这话不像你的真心话。” “淑妃娘娘果真是冰雪聪明。”秦玉逢捂着嘴笑,眼神又是令人熟悉的轻狂,“在世人看来,进了宫的女人必然要跟其他人争个你死我活,我偏要跟所有人都当朋友。” 淑妃:“……你果真是喝多了,这宫里适合当朋友的人可不多。” “淑妃娘娘就顶合适!” 秦玉逢笑着去拉她的手,她鬼使神差地没有拒绝。 并且在一声声的赞美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这可是秦玉逢! 曾经当街骂过前太子怼过太傅的人! 能被她真心实意地夸奖,简直像是祖坟冒青烟了。 喝得有点多的淑妃如此想着。 秦玉逢的酒量比她好太多,慢条斯理地喝完鲜甜的粥底,才站起身与淑妃道别。 淑妃也没精力想她是要赶着回去伺候皇上,将人送走便一头倒在床上睡了过去。 这顿饭足足吃了一个半时辰,华妃的仪仗离开长乐宫时,日头已经开始西斜。 阖宫上下除了她们没几个午饭吃得香的。 秦玉逢只觉得自己开了个好头,便心情极好地对一旁的星璇说:“让人去给那个伍太监再送一份赏赐,就说本宫吃着满意。” 她在淑妃宫里时,就用这个理由赏过一次。 当时淑妃也给了份赏赐。 现在再赏,便是代表自己的真心看重。 宫中的膳食,总是规矩大于味道,然而无论是让她们自己加佐料的酱碟,还是为她们自己最后煮粥准备的海鲜粥和米汤,都不怎么符合规矩。 愿意主动打破规矩,做的菜味道和形制也还没有被膳房同化。 这第二次的赏赐便是给他的这份表现的。 也是在告知膳房总管,以后她的膳食可以优先考虑让伍太监做。 要是其他的菜做的也不错,等小厨房准备好了,也可以调来小厨房做饭。 伍太监收了两位娘娘的赏赐,但没有受到晚膳的点餐。 但他依然很兴奋,就连干活也比以往有干劲儿。 来自华妃娘娘的第二份赏赐则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连孙总管也侧目于他:“能得华妃娘娘两份赏,你小子有点儿东西啊。” 伍太监表面上只是处理食材,连海鲜粥都是用现成的。 看起来确实是谁都能干的活。 但这份胆量和心思却不是谁都有的。 虽说宫里头规矩大过天,但为着主子们高兴,有时候规矩没那么重要。 伍太监得到了单独的灶台,和固定的打下手的太监。 从其他人艳羡中带着不忿的目光中,他明白自己今后的日子将会完全不一样。 这一切,都是因为华妃娘娘的慷慨赏赐。 实际上。 华妃娘娘不仅慷慨赏赐了做饭的太监,还慷慨赏赐了各宫的妃嫔,又给妃位以上的人送了礼。 虽然是两种说法,但其实送的都是差不多的东西。 就是秦夫人给的那一小箱西域宝石打的首饰。 按理说,她是新妃,该皇后和淑妃给她赏赐,其余各宫送礼才对。 结果各宫的礼物还没到送到纤云宫(按照默认的规矩,要皇帝的赏赐先到),她倒给其他人发上礼物了。 说是示威吧,也没用送什么她们用不起的东西。 说她是在示好吧,给大家送一样的东西看起来太过敷衍。 这个操作太过迷惑,处理完政务的皇帝都忍不住问她:“朕听闻你给各宫送了礼物,这是何意?” 秦玉逢:“在入宫前,臣妾已经决意要跟宫中姐妹和睦相处,所以送些礼物表达自己的友善。” 皇帝颇为震撼。 恍惚中有种“欺男霸女的恶棍一夜之间性格大变,见人就说你是我异父异母的亲姐妹”的既视感。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7 首页 上一页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