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菜切成细末,加上蒜、辣椒和醋,跟豆角一样腌起来,可以做早上的下饭菜。 大点儿的青菜则是洗净晾干做泡菜。 余下的茄子、番茄还有也要归置。 宋满冬收拾完,又洗了衣服,直到月上中天,也没见宋满盈回来,她躺在床上,看着旁边的床位,抿起了唇。 她没时间想太多,隔天早上起来,要将晾晒的差不多的青菜泡起来,煮上汤,还要去供销社买肉。 宋满冬买了肉,又在国营饭店买了包子,回来的时候,宋满盈依旧不见踪影。 宋康平和许凤来也满脸疲惫,坐下来吃上早饭,又夹了一口咸菜,才勉强打起点儿精神。 家门就是这时候被敲响的。 宋满冬三两口咽下包子去开门,映入眼帘的先是一块儿红色的牌子。 她一愣,对面的人也迟疑了下,确认道,“是宋满盈家吧?” 宋满冬瞧见牌子上的字,眉心一跳,“对。” 她里面看了眼,许凤来和宋康平也走了过来。 “我们是来给宋满盈同学送表彰的。”男人脸上是热切的笑,对着宋康平道,“模范先锋!” “这简直是为宋同学量身定做的,多亏了她,咱们区几年这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 “宋满盈同学扎根农村,建设乡村的决心非常让人感动。这个是区委书记让我们送来的表彰。” “同时呢,书记也让我们来表个态,宋同学有什么问题只管提,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她解决问题,让她顺顺利利的踏上新征途。” “对了,宋同学呢?” 宋康平嘴角都勾不起来,含混道,“出门去了。” 男人露出一个了然的笑,“想必一定是去动员其他人,集思广益建设乡村了吧!” “不愧是榜样代表!”
第3章 ◎她比盈盈让我省心。◎ 宋康平之前听到这话高兴不起来,建设农村,短短四个字背后藏的是个庞大愿景。 他是农村出身,希望有人能帮帮他们,却又自私的不愿意让自己女儿去吃苦。 现在更是有苦难言,宋满盈如果真的去,他也就大大方方接下这称赞了。 可现在他女儿不愿意去! 宋满盈什么性子,宋康平太清楚了,她说要去新疆就一定要去,说不去便绝对不会去。 要是他逼着宋满盈去,宋满盈只会闹的天翻地覆。 如果她只是一个普通的知青还好,偏偏是领头羊,还引起了书记的注意,想躲掉都难。 宋康平没什么闲聊的心思,送走这位干部,长长的叹了声气。 许凤来也有些担忧,“这可怎么办?会不会盈盈去新疆那天书记也去看啊?” “还能怎么办?”宋康平心里憋着气,“让她无法无天,想一出是一出,这回栽跟头了。” 他重新坐回桌边,提起筷子,又放下,实在是吃不下去饭,“我上班去了。” 许凤来忧心忡忡,也没继续吃,拎着包追上了他。 宋满冬默默的在一旁缩减存在感,等两人离开后,看着桌上剩的饭菜皱了皱眉。 白面煮的汤,皮软馅儿足的大包子,调味丰富的小菜,哪样放在农村老家都是备受哄抢的食物。 可她爸妈说不吃就不吃了。 来城里之前,她最羡慕的是小叔家的弟弟。 夏天的时候能得到一根甜滋滋的水煮豆角,坐在门槛上啃给小伙伴们看。 家里种的豆角,一半长得好的要送到城里给她爸妈,另一半带着虫洞的则是他们吃。 那会儿她想不明白,宋家一大家十几口,怎么跟爸妈吃的一样多。 进城之后才知道,她当宝贝的豆角,不过是爸妈餐桌上一道可以随意舍弃的菜。 宋满冬心疼的不行,还是只能把这些扔掉。 她爸妈不吃剩饭剩菜,宋满盈更不吃,她倒是愿意,可她第一次吃剩菜时,爸妈只觉得她丢人。 她背着挎包走出家属院,一路上都挂着火红的横幅。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上山下乡,改天换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向贫下中农学习,向贫下中农致敬。 ……[注] 这些都是宋满盈常喊的口号。 宋满冬从未在她或者爸妈面前发表己见,但偶尔也会想,他们确实应该接受一下贫下中农再教育。 想归想,这些她绝不会说出来的。 宋满冬穿过两条街,到拖拉机厂,先去办公室放了挎包,把工作服披上,才往院子里走。 师傅还没到,但院子里已经停了两辆拖拉机。 宋满冬拿着记录本上前询问,“这辆拖拉机是有什么问题?” 从车斗里探出个脑袋,盯着宋满冬的工作服瞧了一会儿,才开口,“送过来检查。” 这会儿手扶拖拉机又少又贵,有辆拖拉机的都是条件稍微好点儿的大队。 但只一辆的话,这会儿应该忙着来回运玉米,可没时间等检修。 宋满冬猜测这八成是个富庶的生产队,笔尖顿了下,又问,“哪个生产队的?” 登记好才朝下一辆走去。 那人又说,“也行开过来的检查的。” 他说完捏着手里的包子咬了一口,看着宋满冬的目光带着浓浓的怀疑,“你来给我们检查啊?” 拖拉机这东西,他们整个大队上都没多少人懂的。 他这个拖拉机手也是特意花钱请人带了俩月,又看了好久的书,才考上。 宋满冬解释道,“陈师傅待会儿来帮你们检查,我是他徒弟,先登记一下情况。” 陈师傅一共带了三个徒弟,前面两个师兄都到下面县城帮忙了。 平日里这些杂事便让她帮忙做。 陈师傅对她也不藏着掖着,她也愿意帮师傅料理这些琐事。 宋满冬合上本子,回办公室打了热水,给陈师傅泡上热茶。 茶水温热时,陈师傅便拎着蒲扇晃晃悠悠的从大门走了进来。 他在绕着两辆拖拉机转了一圈,接过宋满冬递来的茶缸呷了一口,才不慌不忙的上前。 手摇发动,坐在拖拉机上绕着院子走了一圈,陈师傅便停了下来,冲宋满冬招招手。 宋满冬上前,把茶缸递给他。 陈师傅端着茶缸,下巴指了指拖拉机的方向,“你去检查一下,看看有什么要修理的地方。” 宋满冬心有犹疑,但看了师傅一眼,还是上了。 这也是她打小学来的经验,遇到机会决不能退。 拖拉机手却有些不乐意,“她能行么?” “怕什么?我这不是在这儿呢。”陈师傅不慌不忙道。 “现在不让她给你们看,等回头你们拖拉机出大问题的时候,火急火燎的,敢让她上手啊?” “我这个年纪,早该退休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回家歇着了。” 拖拉机手看着陈师傅花白的头发,不吭声了。 宋满冬从前到后,上上下下的仔细检查过,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记下来,拿给陈师傅看。 陈师傅瞥了眼,满意点头,“回头把厂里的旧拖拉机拿出来,你拆了看看。” 说着又指了指拖拉机,“该怎么办你看着办吧。” 拖拉机手急急道,“师傅你还没看呢。” 陈师傅只是笑笑。 宋满冬替师傅开口,“师傅已经看过了。拖拉机有什么问题,他一上手就知道。” 这问题宋满冬也好奇过,后来还是厂里别人说的,后面几次修理果真都印证了,让她打心底里佩服。 将来她也想做这么一位胸有成竹的维修师傅。 拖拉机手将信将疑。 陈师傅不解释那么多,只说,“让她处理吧,待会儿你上手开就知道了。” 宋满冬便跟拖拉机手详细说了起来,“两辆拖拉机轮胎右侧都比左侧磨损严重点儿,应该是你们那里路的原因,我待会儿把两侧轮胎换一下……” “还有,前面这个位置要加一下润滑油,这里螺丝有些松了……” “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很快就能弄好。” 拖拉机手跟着她瞧了一圈,惊叹起来。 等宋满冬找来工具支起拖拉机,利落的换起轮胎,便殷勤的凑了上去。 “小师傅,你跟陈师傅学了多久,学会这些的啊?” “你看我又没有机会学一下?” 宋满冬看他一眼,压低声音,“这些都是常见问题,你要是识字,待会儿上书店买本儿书看看就行。” “这些问题都不影响正常的活动,但是调整一下,之后拖拉机能开的更久一点儿。 你开时间长,也能摸索出来这些。” “但是拖拉机真的出问题,还是得指望陈师傅他们这些老师傅。” 拖拉机手赞叹道,“懂这些就很厉害了。” “你们城里姑娘真厉害,还会这些。” 宋满冬笑了下,“我以前也在大队上,考上市里的高中,又考到拖拉机厂的。” 她换好轮胎,拍了拍手,鼓励道,“你识字,又会开拖拉机,也挺厉害的。” “如果想学修理,可以先到公社问问,找师傅带带,有个基础再往拖拉机厂考。” 拖拉机手跃跃欲试,露出了一口白牙,“好,谢谢小师傅。” 他这活在大队上是风光,可开了几个月,人就腻了,要是能当工人就好了。 稳定轻松还不用受暴晒寒风。 宋满冬彻底检修完,让他上车开开试试。 拖拉机手也不客套,立马上手。 一圈开下来,说不上哪儿变了,但就是觉得顺手不少。 更佩服他们这些维修工了。 两辆拖拉机一前一后的离开。 宋满冬回了办公室继续看陈师傅给她的册子,这是她们厂刚引进的54东方红拖拉机养护手册。 虽说拖拉机构造大差不差,会一个都能融会贯通,但偶尔也会遇上极其细微的问题,不能到了临时再去研究。 “小宋?小宋啊!”后勤的赵大姐还没进门,先喊了起来,瞧见宋满冬,又看看院子,“不忙吧这会儿?” 拖拉机到底是奢侈物件,不是每个大队都有的,更何况越靠近市区的生产队越少,大都就近去公社修理了,真正让陈师傅出手的机会也不多。 “不忙。”宋满冬摇摇头,看着赵大姐喜气盈盈的模样,“赵姐,这是有什么好事儿?” 赵大姐一拍手,拉上她就往外走,“真是好事儿!” 她拿手当着嘴,低声说,“食堂抢到了一条牛腿!” “我拦着没让他们动,就等你过去收拾呢。这好东西可不能糟蹋了。” “我没怎么做过牛肉。”宋满冬有些担忧,实话实说道。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86 首页 上一页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