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为后》作者:粉红小白菜 简介: 自我攻略型-时常霸道发言·但超护女主·男主帝王身 美人设定·表面清冷实则气血很足·女主 【帝王版】 新帝出身河东望族袁氏,二十二岁起兵讨伐末帝暴政,烽火数载登位时仅三十有四,妻早亡只一子,后宫空悬,引得众家门阀高府踊跃参选新朝首场秀女选。 乾元帝路过秀女居所,起意瞧一眼高首辅家的女儿。 高家乃钟鸣鼎秀簪缨世家之首,天下门生半数为其党风,高家之女论理最该为后,且传言,高家二女容颜之胜艳比东吴西施,数百秀女无人能出其右。 袁望隔树端望一眼,只觉高家女也就那般,美则美矣,只在皮相。 倒是窝在不起眼处时而捻肉脯吃个没完的姑娘活泼灵动,像他幼时曾养过的一只狸猫。 “那是哪家女儿?” 宫人顺着帝王目光望去,“是崔阁老家的长女,名唤雪朝。” 崔家... 袁望又忆起秀女生平记载,心知此女论资质只能配某位臣下。 没想到这女子心高气傲竟非要入宫,几番费尽心机勾他瞩目。 袁望暗嗤,正好缺个制衡高氏女的人选,她既送上门,自己便顺水推舟就是。 只是册旨前,袁望发现崔氏女竟三心二意,一边钓着宫妃想做,另一头又缠上安勇侯做后手。 真是好手段! 袁望恨得咬牙切齿,当面戳穿此女狡猾心肠,“安勇侯乃朕肱骨,为朝堂立下汗马功劳。你且死了这份心吧!” 留下狠话,袁望犹不放心。 夜不成寐,未免臣下蒙受崔氏女哄骗,只好将其陇入后宫。 只是这位分... 最近高家仗着权势,有些不安分,是该好好敲打一番。 “崔氏女钟敏毓秀,秀外慧中,得朕喜欢,册为皇后。” 消息传出宫闱,整个王都都炸了! 【阿朝版】 和离后闲养京郊的崔雪朝阴差阳错上了新帝秀女备选名录。 崔父身居中堂次辅,叮嘱崔雪朝作配一位郎将即可,“后宫深不可测!以你的心性,晨曦得册妃,黄昏亡枯井。” 崔雪朝瞥眼不远处满眼野望的妹妹,深感父亲叮嘱错了人。 据闻一路杀进京都的新帝心性阴诡,淡薄寡恩,曾面不改色利箭射杀骨肉双亲,这般人确非良缘。 入宫参宴,儒雅翩翩笑容温柔的安勇侯可堪为夫,崔雪朝精心准备约安勇侯于秘处相见。 来的却是性情阴鸷手段凶残的新帝。帝王声音冷得似沁过寒冰,讥讽地从头到脚打量吓白脸的佳人:“得陇望蜀,你想做安勇侯夫人?趁早死了这份心!” 望蜀...尚能理解... 只是得陇...陇在哪里? 新帝不怒自威,气场凛冽如配寒刃,杵在崔雪朝眼前一动不动。 崔雪朝一头雾水:若没记错,她与新帝只短短见过三面吧??? ·排雷· *男主非洁设定,有子,女主有过一段姻缘事出有因,文有说明(5.19进行补充说明) 二嫁设定不为衬托男主深情不为贬低女主社会地位,是为侧面衬托女主在乱世坚韧成长洒脱的个性,女主洁设,绝不是为只有冰清玉洁配得上而抬高男主,相反男主会因女主有过婚事从起初的傲慢到后续的理解,递进感情,同时是为表现感情中男主的匹配不上(文中也会有此情节,男主因有过孩子觉得自己配不上干净的女主) 尊重偏爱双洁设定的各位淑芬。本文如此设定是出于两个古代成年人各有经历才会在一起更懂珍惜而来。 如果无法接受,礼貌走开,你喜欢看什么去看那种设定就好,本文设定就这样,不必留言说作者狡辩,连免费章都没看完就下评论的人不要看!提醒不要看还留言,很难评! *轻松文风,欢迎留言但切绝攻击,文中一切言论皆由人设故事情节而来,非作者三观 *推一个预收——强取豪夺+疯批太子《窃夺贵嫔》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甜文 爽文 日常 主角视角:崔雪朝 袁望 一句话简介:除了朕,谁还配得上你? 立意:学习改变命运
第1章 回京备选 前朝末年帝暴政堕,民生多艰。 北地胡部闻风而动,河山飘零。 河东袁氏少家主袁望得数万兵民拥而起义,北抵胡人退回草原,而后南下讨伐末帝,建立大乾新朝,年号兴隆。 兴隆元年,平各地乱军。 兴隆二年,四境恢复和平,改帝都玉京为盛京,即日临朝。 半年后,政通人和,百官举议——后宫空悬,陛下只一子,为江山社稷安稳,宜大选秀女。 帝允之。 * 前朝工部侍郎崔举为奸佞构陷,依律下狱,家业被抄,崔家旧友几番运转,保得崔举性命。崔氏举家避祸南下,居于外蚌,借靠妻族庇佑度日。 江山换了新主人,崔举起复,任工部尚书,兼中堂次辅。 圣旨发至东南外埠,崔举叩谢皇恩,随钦差单人赴任。 三月后,崔府家眷归望京。 崔举下值归家,却未见到长女。 下人回话:“车马行至京郊,大姑娘称主母在时曾予大姑娘京郊产业,多年未去,实在放心不下。” 提及亡妻,崔举沉默。 为彰皇恩,乾元帝将旧时崔家大宅赐还,三进的大宅修得恢弘。下人满面喜气地进进出出,因家主的荣光而越发期待往后的好日子,耳畔传来庶子女争论房舍的吵声... 崔举四望,心头突然蒙上一层阴翳。 一切不复旧时,妻子亡于他乡,长女受他牵连匆匆步入门不当户不对的姻缘,和离后不肯归家。 世事如镜花水月,多年前愤世嫉俗的崔大人死了,现在的崔次辅只想做个随大流。 “京郊田庄幽静养身,雪朝既想管,便由她去,记得多派护卫护好她。” 崔府管家应是。 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场朝会过后,闲养京郊的崔雪朝收到崔父传信,不得不动身归家。 夕阳西下,城门处传来锣鼓嘹亮刺耳的击声。 排在进城队伍中的一辆不显眼马车车帘撩起缝隙,“若今日来不及进城,便回庄子,明日再来。” 车马旁的老管家心里哎呦起来:“大姑娘,您莫耍赖,明明答应好老奴今日一定归家的!” 已然是日中才磨蹭动身,万万没有到了城门口再调转马头的道理。 “老爷今日休沐,眼下肯定在府中等着您的音信呢!” “阿伯,怎是我耍赖?方才震天锣响不正是衙子们要关门的预音?” 大姑娘细弱的声线像是撒娇,管家却只听出她话外暗喜。 “大姑娘想岔了。这锣响不是要关城门,是守备们肃清进城的官道,在等贵人们来呢。” “这样啊..” 声音遗憾。 老管家欸了下,“您且安坐,老奴去前头递个名帖。贵人们过去,也好让咱家马车缀上行个方便。” 他说完,凝神听里头的响动。 也不知大姑娘是不是认清今日必然进城的事实,总之没再开口说什么‘不可与平民相争’、‘心急吃不上热豆腐’、‘上赶着让城门衙子索金银的冤大头’... 车内的崔雪朝瞥见老管家年迈蹒跚的辛苦背影,不忍心再折腾对方。 伺候的阿屏见大姑娘垂了眼睫,努力开解:“崔府本就是您的家,奴婢同管家打听了,您还是住在喜腊院,布置换成从前的样子,连院当中的大青栽都没变。” 崔雪朝并不在意这些。 她十六岁前住玉京,自小过锦衣玉食的日子。往后两年奔波南下,十八嫁人活在别人家屋檐下。二十二和离归家,又寄居在舅家。 今年二十有四,本以为京郊庄舍在自己名下,后半辈子不必看人眼色,没想到身不得已又卷入这浑浊地。 大姑娘不开口,阿屏不敢再吱声。 她是在大姑娘和离后被派来伺候的,拢共一年,只觉得大姑娘生得一张玉容却性子疏淡。平时没什么脾气,谁来说什么都好,风范闺仪活脱脱高门贵女。 然在京郊的这三月,阿屏见过大姑娘是如何手起刀落地整饬庄园那些欺上瞒下的管事们,再不敢有半分轻慢。 老管家回来了。 “大姑娘,老奴问过了,进城的是安勇侯府的车马,只需片刻,便轮到咱们了。” 安勇侯府... 崔雪朝久不在望京,有些陌生。 改朝换代,乾元帝以兵争的天下,功业既成,自然又会有新一茬的公侯。 老管家走近几步,开口声音既不叫外人听着,又能让里头的大姑娘听见:“安勇侯在陛下潜龙时便伴驾左右,今年只二十六,当年破城时舍身为陛下挡了一箭,险些丧命。陛下感念安勇侯救命之恩,封了侯位不够,听说过几日要让安勇侯掌管京畿北大营。” 年少有为,帝恩深厚,前途无量。 崔雪朝总结过,听车周传来动静,悄默打量。 官道一行兵士簇拥着十几辆豪盛的车马,当先一人高头白马,着银甲单手负红绸缨枪,光背影往那一现,挺拔英气满是意气风发。 队伍中传去喊声,那人闻声扯动缰绳,一张儒雅清秀的君子容落入崔雪朝眼中。 她微挑眉峰,心说这张脸生得未免秀气,不像沙场悍将,像文弱书生。若入王都,必能惹来淮水两岸红袖满楼招的韵事。 许是盯得太久,俯身凑近车窗处的青年敏锐地投来眼神,崔雪朝落好车帘。 “怎么了?” 安勇侯魏亭扫过停在不远处的马车,车柱悬了‘崔’字样的铜牌。 “没什么。” 他安抚过不耐烦的妹妹,最后一辆马车过去,魏亭注意到崔家车马跟了上来,吩咐家将打听。 得知对方是次辅崔家大姑娘,魏亭收回警惕,他自然不认识对方,便没放在心上。 一入城门,过繁华外城,崔家处内城西,一路过去少有嘈杂。 帝王临朝并没多久,望京内城依稀还有几分旧朝时的凄凉。车轮碾上内城平整的青石板路,刚历过一场春雨,空气潮润隐有泥土腥气,崔雪朝联想到当年离京时的场景。 那时举家避祸,为躲开暗处某些人,她被阿娘抹了满脸浑泥,脖颈耳后亦不能少。 “阿朝,只要离开玉京,天高海阔,谁也不能害你!” 记忆停滞,车马停了。 崔雪朝听到管家请礼的声音。 玉京成了望京,阿娘,江山更迭,这座城却依旧不肯放过您的女儿呢。 崔雪朝叹惋,转瞬又收回思绪,扶着阿屏的胳膊下了马车。 威严崔府门前煊赫数人,被围在中间的是她的父亲。站在他身侧正用帕子擦拭眼角的妇人,是父亲侧室赵柔娘,论辈分,也是崔雪朝的姨娘。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4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