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平尚在燕北控制之内,距平陵不过半日程,只是通往小城的山道狭险破旧,大队人马无法通行。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陆棠读罢密报,眉心微蹙,沉吟片刻,当即调转马头,下令改道靖平。 “全队原地休整,待我命令再动。” 她沉声吩咐,从亲卫中点出二十名身经百战的老兵悍将,另命亲随以密信飞骑转呈贺绍远,交代变动缘由,随即亲自率人折道东行。 “只需一昼夜。” 她一手收缰,一手抚刀,目光沉定: “若是假,午前我自归队;若是真——我会带着他的首级回来。” 风过岭南,山林初青。二十骑沿着春意尚浅的山道疾驰而出,马蹄翻腾间带得早春的枝芽微颤,旌影猎猎,衣袂翻卷,一行人很快消失在暮色边缘。 这一战,来得猝不及防。他们并未进入战区,沿途一切如常。山道蜿蜒于夜色深处,风自林间掠过,枯枝带着新芽轻颤,带起细碎响动。忽然,一串异响在静夜中炸响。 起初是几块碎石从高处滚落,磕在山壁上哒哒作响。紧接着,一声惊天巨响传来,数块巨石挟着尘土从崖顶轰然砸落!其中一块不偏不倚,重重砸在他们方才经过的山道中央,将唯一的退路死死封住。尘土飞扬,碎石翻滚,山道为之一震。 “戒备!” 陆棠几乎在巨响炸开的同时断喝。 话音未落,数支利箭已破空而至,精准而狠辣。护卫闻声立即熄灭火把,夜色瞬息之间将众人吞没,马匹惊嘶,人影奔乱,寂静的山道转瞬沦为地狱。 下一刻,伏兵自山道两端蜂拥而出,崖顶亦有绳索垂落,数十黑衣人踏索而下,自高空迅速逼近,昏暗中刀光翻涌,数十柄长刀带着浓烈杀意挥斩而来。 “结阵!” 陆棠沉声冷喝,长刀应声出鞘,刀光一卷,已是一片血雾飞洒。 二十骑迅速变阵,于逼仄山道中强行收拢,结成雁行护阵,死死护住陆棠往前突围。可山道极窄,仅容三骑并行,再多便是彼此掣肘,他们只能靠最前一人一骑生生斩开血路,替身后人争出一线生机。道中布满碎石,道势曲折,稍一错步,便是身坠悬崖的绝境。 伏兵踏石而来,利箭、短矛交错而至,刀锋寒光连绵不绝。一支冷箭疾掠而来,燕首岳迟反手格开,却仍旧闷哼一声,肩膀染血,动作明显迟滞下来。 陆棠眼神一厉,抽刀跃马上前,毫不犹豫地顶替上阵首之位。她人马合一,刀锋如电,一骑当先斩入敌阵。 崖下月光斜照,陆棠破风而行,轻盈却迅猛的身影仿若风雪中掠过的一道白刃。她一脚踏上突出的碎岩,借势跃起,人在半空旋身,刀光画出完美的弧线,连斩两人。落地之时山石滑动,她屈膝缓冲稳稳落地,顺势拔出腰间短刃,反手一记格挡,架住袭来的剑锋,刀刃相撞,火星四溅。 鲜血溅在她侧颊,陆棠却唇角未动,眼神冷得像铁。 敌军仍在源源不断压上,暗夜中不见尽头。亲兵已有数人倒下,身侧喘息声粗重,她却未退半步,长刀一斩再斩,步步逼进,刀锋如霜如电,逼得敌阵连连后退。 只是她的心中却越发沉冷——这绝非寻常的拦截或骚扰。 这些人——不是流寇,更不是乌合之众。他们配合熟练、出招狠辣、行动默契,且始终不发一言,箭矢、短刀、伏击点几乎全落在她一人所在。 目标明确。 这是一次精心布好的杀局,一次毫不留情的绞杀。 她强迫自己冷静,目光迅速扫过战场,忽而一凝——月光透过山林缝隙洒下,斜斜的落在一名敌兵手中的弯刀上。那刀身弧度独特,刀面上隐隐有精细纹刻。她一眼认出,那正是出自十里长山铸工坊的纹制刀——辰国所用制式。 陆棠瞳孔猛然收紧,寒意从脊背直窜至指尖,握刀的手不由自主收紧。 辰国,赵颂…… 她忽然明白了。 这是赵颂给李肃的投名状。她,是礼物。 只是眼下情势,退无可退,只能横刀向前。 不知过了多久,地势终于渐渐开阔起来。前方转机乍现,浓密的山林之间让出一片林木稀疏的去路,月光从破碎云层间洒下,薄雾氤氲之间,这条通向生的希望的窄道仿佛被笼上一层近乎虚幻的光晕。 陆棠一马当先,在敌阵中左突右冲,长刀破风,袖袍翻飞,鲜血沿着刀脊飞洒。她喘息不乱,眼神沉静,眼角余光忽然瞥见忽见林间豁口处似有一线通途,那是她一路搏杀至今,第一次见到开阔地的轮廓。她心中一震,眼神陡然一厉,猛然挥刀横扫,将面前数名敌兵震退数步。 “跟我冲!” 她低喝一声,腿夹马腹,战马前蹄高扬,径直破开枝叶,冲入前方那片洒满月色的林隙。 可就在下一瞬——地面,忽然一空。 那片看似坚实的草坡,其实早已被连日山雨掏空,岩土松动。战马前蹄一踏,山石“喀啦”一声脆响,整块山缘轰然塌陷! 陆棠只觉座下战马嘶鸣,身形一震,瞬间失去重心,整个人连马匹一起直坠而下。 耳边风声陡然拔高,碎石簌簌坠落,夜风扑面而来,寒意凛冽如刃。 她在半空强行转身,右手疾抽马刀,反劈向身侧山壁,试图借刀势阻止滑坠。但岩壁湿滑,刀锋仅划出一道耀眼火星,始终无法借力。 崖底浓雾如幔,黑沉沉一片,深不见底。 身后骤然响起岳迟撕心裂肺的喊声:“寨主——!” 可下一瞬,那声音就被疾风与黑暗吞没。 陆棠脑中嗡鸣一片,衣袍被风鼓起,猎猎作响。 她最后望见的,是漫天星火自头顶崩塌而下,与她一同坠落,而后在她坠入的那片死寂的黑夜中,逐一熄灭。
第59章 “她若还活着,我就把她带回…… 这一夜, 十里长山依旧静谧如常。 夜色如墨,山风穿林,巡逻兵的火把在林间投下斑驳光晕。远方传来一声夜哨, 被风裹挟着穿过寨子,一晃即逝,又归于沉寂。秋夜浓沉, 群星稀疏, 月亮隐于云后,仅余些许银辉洒落在山巅, 为起伏的群山披上一层冷霜似的光。 书房内,灯火通明, 不大的案上堆满了尚未批阅的军报与账册。顾长渊坐于案后,执笔一一批阅, 神色如常,眉眼沉静。纸页翻动声极轻,却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格外清晰,与窗外夜风低低相应。 他伸手去取案上的茶盏, 指尖刚触及瓷面,心头却骤然一颤。——不知从何而来的悸动骤然划过心头。没有预兆,没有声响。就像某条极远极细的线, 被什么猛地扯紧, 带起一点微不可察的痛意。 啪—— 瓷盏自他指间滑落, 跌在地上碎成数片,清脆声响在房中炸开, 烛火也随之微晃了一下。 顾长渊的手僵在半空,眉心微蹙。胸口仿佛被什么从内里缓缓攫住,呼吸一下变得迟滞。他下意识地按住心口, 掌心冰凉,额角已有细密冷汗悄然渗出。 窗外的风不知何时大了几分,在檐角盘旋低鸣,烛火被吹得左右摇曳,案上的纸张亦是哗啦啦翻动不停。 他怔怔望着那些字迹,心中那股莫名的不安悄然滋长,仿佛有一根极细的针,正一寸寸缓缓刺入血肉,疼痛极轻,却深入骨髓。 他不知道,就在这一刻,千里之外的山崖之上,风声呼啸,江水翻滚,一抹玄色的身影正被破碎的枝叶裹挟着,坠入无边黑夜。 数日后,燕王的急信送抵十里长山。 午后秋阳透过议事厅高悬的幔帐洒落下来,暖光斑驳,在朱漆廊柱与青石地面映出交错光影。 议事厅内,沈珣端坐主位,正翻阅近日军务文牍。霍云随着年岁渐长,终究力不能支,自请卸去重责,退居辅位,这位新任主将年轻却沉稳,言语不多,行事干练,近来已渐渐稳住山中人心。 忽然,一阵急促脚步声由远而近,踏碎厅中的宁静。 “沈将军——燕王急信!十万火急!” 守门亲卫大步踏入厅中,神色肃然,怀抱一封染满风尘的信函,额上带着未褪的汗意。 厅内众人闻言一震,低语声瞬间止息,目光齐刷刷地落在那封信函上。沈珣眉锋轻蹙,未多言语,抬手接过。他俯身展信,眸光在字句间迅速掠过——片刻后,眉宇骤紧,指节微微收紧,轻磕在案几一角,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沉响。 厅中气息一凝,众将彼此对望,神色皆露凝重。 沈珣却未多言,只轻轻合起信纸,起身,声音沉稳:“送至先生处。” 秦叔接到传信快步踏入院中,身后跟着两名护卫,手中捧着那封从燕王军中送来的急信。“先生——”秦叔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沉重。 顾长渊静静地坐在书案后,闻声抬眸,定定地看着那封染着风尘的信函,指尖悄然冰凉——心底那点盘桓已久的不安,此刻终于化作实感。 他缓缓伸手,将信接过,展开。墨迹尚新,纸页却仿佛沉重如铁。短短数行,他的目光停驻在其中一处,眉眼未动,唇线却倏然绷紧——“陆棠遇伏,坠崖失踪。” 寂静,仿佛骤然铺开。 那一刻,风停了,光也静了,连屋外的鸟鸣与风响仿佛尽数湮灭。顾长渊整个人僵坐在原处,视线死死钉在那几个字上,指节紧扣信纸微微发颤。不知过了多久,他忽然轻轻吐出一声低哑笑声,极轻,极短,带着晦涩的冷意。下一瞬,一口猩红的血猛然从他唇间涌出,重重砸在案几之上,血色迅速晕开,浸透了那封信,红得像一把正中心口的利刃,夺目逼人。 “先生!” 秦叔脸色大变,疾步上前一把扶住他。 眼前一阵天旋地转,顾长渊的身体重重向后倒去,意识被剧烈的痛楚撕裂,耳畔所有声音都开始遥远模糊——只剩那封信上短短几字,如烙铁般,生生烙进心口,不灭,不散。 等他再次睁开眼时,天色已然昏沉。屋内已点起了烛火,微弱的光焰映在屋梁上,微微摇曳。风透过窗棂吹入,掠过榻前帘角,带着几分入骨的凉意,在屋内悄然流转。 意识尚未完全归位,耳边的动静像隔着一层雾,模糊而遥远。额角隐隐作痛,喉咙干涩得像是被炭火灼过,视线也不甚清明。顾长渊试着动了动,却发现浑身沉重,像是被无形的东西压住,连抬手都提不起力气。 秦叔守在一旁,察觉到动静,连忙上前,声音压得极低,却藏着难掩的焦急:“少主,您别急,您刚醒……”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2 首页 上一页 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