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知道真相。”李非白说道,“只是依据禁卫军的说法,他们提前一日排查过山道,没有异常,或许……魏不忘说的是真的。” 说完,两人久久沉默。 真相如何,都永远不会揭晓了。 窗外的雪下得更大了,压得树枝低垂,在雪的压迫下,树干笔直的树似乎也只能垂首认命。 撑住了,便能迎来寒冬后的暖春。 撑不住,枝干拗断,魂入雪海。 姜辛夷缓缓起身,说道:“走吧,去赏梅。” 李非白说道:“嗯,去赏梅。” ——树会被冬雪压断,可梅花依旧能傲立雪中。 最后结出果实,以崭新的生机瓜分春意盎然的景致。 第202章 大结局(四) 车行路上,缓慢而谨慎,李非白尽量让车子绕开崎岖不平的路,让车厢里的人能舒服些。 宋长安这三个月在大理寺也有外出,去街上看人耍戏、捏泥人,就连有人吵架他都爱去凑一眼。平日在内衙他会看宝渡和别人斗蛐蛐,看宋衙役雕刻木块,去厨房看厨子揉面切面条。 往日他总是被困在家里,无论做什么下人总是满眼担心,各种阻拦。就连父亲和母亲也是这样,他在外头多待一会,他们便催促他回屋。 可屋里有什么好看的呢? 一墙之隔的外面多热闹啊,他想去看看,可愿望从未达成。 “春日多雨,容易着凉”“这大夏天太热了,会热坏的”“秋风起了,太凉快了”“冬天了,会冷坏人”…… 永远、永远都出不了门。 可在大理寺不一样。 他喜欢这里,每个人都将他当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没有人会特意照顾他,阻拦他做任何事,哪怕他想看看那蝼蚁如何搬运食物回家,他们路过也不会笑话他幼稚,闲暇时还会蹲下来用树枝撩拨,把蝼蚁大军整齐的队伍弄散。 哎呀,可坏啦! 他每日恨不得晚点入睡,早点起来,看这五花八门的世间,和大理寺可爱的人多说几句话。 身体的疼痛已经减轻了不少,但他却越来越瘦了。 好在、好在他熬到了冬天,可以去赏花了。 可身体却不太争气。 他出门前还好好的,这才坐了半个时辰的车,就觉得浑身被颠得难受,那疼痛似针钻进骨头缝里,像是要将他的骨肉分离了才甘心。他从梦中醒来,心中骇然。 姜辛夷很快察觉到了他的不对:“长安,你是不是又发作了?” “我……很好。”宋长安勉强挤出一个笑,“我没事。” “你……” “辛夷姐姐我没事。”宋长安强撑着说道,“我想去看梅花。” 姜辛夷默了默,打开车厢对李非白说道:“先停停,我给长安扎几针。” 李非白知道宋长安是犯病了,他皱眉:“不回去?” 宋长安着急道:“我不回!我想去看梅花。” 他这破身体,再不看看他想了好几年的梅花,恐怕就撑不住了。 针灸过后,宋长安身上的疼痛减轻。他酣然睡着了,伏在姜辛夷的腿上,等着看见梅花绽放满园的那一刻。 两个时辰的路,因赶得慢,早上又下过雪,足足三个时辰才抵达梅园。 宋长安早就醒了,可他生怕露出一点不舒服就折回,便闭目不语。直到他听见说到梅园了,他才睁开双眼。 辰时出发,抵达时已经是下午。 此时大雪已停,天空一片晴朗,日光穿透凛冽寒风,映照大地。 未入梅林,已闻梅花香气。 李非白将宋长安抱下马车,放到推椅上。姜辛夷立刻给他围上小被子,给他塞了一个暖手炉,随后缓慢推他入园。 宋长安被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 他整个人都暖和极了,并不会觉得寒冷。神奇的是一路的疲倦似乎也在这梅花香气中消失了。 梅林大门两侧是两棵巨大的梅花树,它们被人为地将尾端往门压靠,久而久之,便成了如今独特的梅花拱门。这些红腊梅 似有仙子披着红色纱衣伏在门上,目光和蔼地笑迎来客。 从这里进去,便直接入了梅林。 一片洁白映入眼帘,似雪从地上翻涌而起,门口那抹红瞬间变成了无比惊艳的对比,像一团团小火苗在雪上跳起了舞。 宋长安忍不住反复回头看,说道:“以前我觉得红梅粗俗,可现在觉得真好看……像火一样在跳……” 一路前行,遍地梅树,抬头是梅,低头是雪。细而有力量的枝干上长出无数白梅,苍古清秀。 宋长安觉得自己这才知道什么叫做“应接不暇”只能“走马观花”。 行了两刻,已入梅园腹地,椅子却停了下来。 宋长安正困惑,姜辛夷俯身说道:“前面有你想见的人。” “我想见的人?”宋长安脑海里闪过两人身影,可是又不敢确定。 他最想见的人,不是……还在大牢里吗? 姜辛夷摸摸他的头,说道:“我知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从我接你来大理寺,你或许已经什么都知道了。但你却从来不提及你的父母,生怕我们为难。你夜里总在哭,我也知道。” 宋长安鼻子顿时一酸,可强忍住了眼泪。 他当然知道爹娘去了哪里,世上哪有不漏风的墙呢。 可是他一个孩子能做什么,只能乖乖地待在大理寺,至少在那里还能从“漏风”的消息里知道一些爹娘的事。 离开那里他就离爹娘更远了。 可这并不代表他不想念他们。 很快,梅林不远处,走来两个熟悉的身影。 宋长安再忍不住:“爹爹——娘——” 远处三人的哭声透过一棵棵梅树传来,姜辛夷伫立长视,说道:“宋正气见不到明年的春天了是吗?” 李非白点点头:“山道爆炸一案的相关嫌犯都已经抓捕审问完毕,宋正气是半个主谋,过几日就问斩了。宋夫人在开春后会流放,一家三口可能再也不会见面。” “也不知他们夫妻会不会后悔……”姜辛夷默然片刻说道,“你将人带出来无妨吧?” “已经得到皇帝应允,只是让我将事情办得隐蔽些。” 姜辛夷说道:“他越是这般有人性,我就越觉得他对宋正气有愧。”她苦笑,“我对他的偏见已是根深蒂固了,这是不是不好?” 李非白说道:“好不好都无妨,皇上对我们而言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人。” 姜辛夷微微睁大眼,这对一世效忠皇帝的李家人来说真是无比清醒的发言了。 臣子忠于君王,但不需要愚忠。 她笑笑:“对。” 第二日,两人带着宋长安返回大理寺。 回来后,许是奔波了,许是了心愿,许是已病入膏肓,宋长安的身体越发的差了。 快过小年,街上红绸红灯笼铺了满街满巷,大理寺也在准备过年了。 宝渡一早就从外头赶回来,在门口挂灯笼的衙役问道:“什么事这么开心啊,宝哥?” 这大理寺上下谁都喊他宝哥,实在是因为性格太像个活宝了,永远都那样高兴,让人看了都觉开心。 宝渡得意说道:“我刚寻了只威猛大将军,长安看见了一定要羡慕得流口水的!” 他说着就提着装蝈蝈的草笼进去。 到了内衙,宋长安的门口站了一堆人,他挤进去便看见辛夷姑娘坐在床边,紧紧握着宋长安的手。 众人面色沉重,他顿觉不妙,冲过去却见床上宋长安的脸已经变得煞白。 就连瞳孔都在扩散了。 他大惊:“长安弟弟!” 宋长安似乎听见了他的声音,眼里的光芒微微一晃。姜辛夷了然,起身说道:“许是在等你。” 宝渡差点哭了出来,他上前抓住他的手:“我给你带了蝈蝈来,我刚抓的,它很能打,一定能帮你赢隔壁那个臭小孩!它叫威猛大将军!你看看它吧……” 宋长安没有过多的表情,可谁都看得出来他在笑。 “好……”宋长安安静了许久,有很多话想说,可是说不出来。停了很久很久,他才又微弱开口,“谢……谢……” 谢谢所有给予他爱的人。 他要走了,遗憾很多,他还想活。可是没有办法…… “谢……谢……” 他低声,尾音骤停。 满屋人潸然泪下。 这世间,有个小小少年曾来过。 如今——他走了。 第203章 大结局(终) 任何地方的高墙,都比不过皇宫的墙高。 无论李非白来多少次,每次抬头看见宫廷的墙壁,都充满了压迫感。 喜欢权力的人会很喜欢这里,可不喜欢权力的人这里只是一座牢笼。 很快公公就出来了,恭敬道:“李大人请入宫,皇上刚得了空,您来得可真是巧啊。” “多谢。” 再过两日就过年了,李非白来禀报魏不忘一案的事。 主谋已死,从犯已尽数发落,每个衙门都松了一口气,感觉可以过个好年了。 秦肃刚下朝,听李非白详尽地说了半个时辰,说道:“此案可以结了,明日早朝你就照着今日的话说吧。”他又说道,“这次大理寺救驾有功,朕还未行赏,你可要什么赏赐?” “臣有一事想求皇上应允。” “爱卿请说吧。” 李非白说道:“臣想调离大理寺,不再留在京师。” 秦肃蹙眉:“朕要提拔你,你却要走?”他轻轻笑道,“莫不是皇城不合你意?” 他知道李非白是个聪明人,在他发现自己用空壳引爆山道时,李非白或许就已经猜到了什么。 君臣之间生隙,是他不愿看见的,尤其是在民间已经很有声望的李非白。 李非白说道:“只是另有计划,别无其他想法。” 他一是不想在帝师伴随冷酷无情的帝王,二是不想卷入权力之争,三确实有别的想法。 秦肃声音沉沉:“你父亲会对你很失望的。” 李非白默了默说道:“臣从出生时起,就被人唤做李家人。少年时与别的孩童玩闹,他们也总会让着我,因为他们知道我是李家人。再后来父亲希望我从军,只是我实在见不得血淋淋的战场,所以折中做了一名断案人,但如今我行事所得的便利,也是因我李家人的身份。可以说臣从出生到如今,一直被这个身份左右。” “你厌恶这个身份?” “不,相反,我感恩李家人这个身份,总是让我可以更迅速地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臣得益于这个身份,绝不会去诋毁厌恶它。只是也同样因为这个身份,多年来我一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离开这个身份后,我又可以去做什么。我以为到了京师后我能得到答案,但并没有,反而越发茫然,如今我找到了另一条出路。”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4 首页 上一页 15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