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住他!” 秦肃和姜辛夷几乎是同时喊声。 ——魏不忘不能死,他还要得到他富可敌国的钱财; ——魏不忘不能死,绝不能让他如此便宜地死掉! 两人话音还未落,李非白已经飞到魏不忘身边将他拦住。魏不忘本就受了重伤,即便想寻死也无法。 他瘫痪似的坐在地上,痛苦地哭嚎。 哭声响彻整个大殿。 &&&&& 林无旧的案子被翻了出来,矛头直指魏不忘。 虽说是十年前的旧人了,可是朝中许多人都与他交好,他既是御医,也是游医,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在民间都有极高的声誉。 如今他唯一的嫡传弟子姜辛夷在大殿以血书控诉魏不忘当年意图谋害先皇后又千里追杀林无旧的事在朝阳升起时,瞬间炸响朝野。 大理寺在此之前已彻查了太医院,揪出了当年与魏不忘里应外合毒害先皇的太医,为姜辛夷的说辞又添了证据。 魏不忘从再被抓进大牢一刻开始,就没有说过一句话。 他每日就坐在席子上,孤寂地看着那小小窗口外的天空。 有时候他能看见有人趴在那,喊他老头。 但大多时候,他会看到一只只沾血的手扒在那,似乎想爬进来。 ——他累了。 第201章 大结局(三) 魏不忘被问斩了。 脑袋和尸体在闹市放了几日,都没有人来收尸。最后还是赵千户不忍,跟皇帝请命。皇帝同意了,但不许立冢,甚至连碑文都不许雕刻。 那意味着过个几十年这就成了一座孤坟了。 赵千户不想一代厂公做个无主之魂,思前想后,便将尸首烧了灰,撒入江河中了。 “去江河大海做您的霸主去吧。” 赵千户喃喃自语,看着骨灰被河流吞噬,轻轻叹了一口气。 一世为名为利,可终究只剩一捧灰烬。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赵千户想不太明白。 可是啊,日子该过总得过的。 他说道:“回吧,东厂还有一堆事等着我们呢。” 身后众锦衣卫齐声:“是——” &&&&&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昨夜雪骤,一早起来皇城已是银装素裹。 大理寺内,厨子永远都比任何人都要更早忙碌起来,烧火煮水,做早点。 “夏天的时候有丘大夫送面条来,可省了我们不少事呢。” “还喊丘大夫,要喊丘太医了。” “习惯啦,不过丘大夫做的面条是真的好吃!劲道有面香,果然厉害的人做什么都厉害。” “回头丘太医回大理寺我们拜托他揉顿面条吃啊,丘太医人随和,不会跟我们计较吧?” “那可是治病救人的手,你还真敢想啊!” “你想啊,那可是治皇上的手,以后我跟我那瞧不起我是厨子的儿子说‘你爹可是吃过救过皇帝的人擀过的面呢’,听着多威风啊。” “哈哈哈那你不如说你跟丘大夫曾并肩作战过呢。” “哈哈哈哈。” 厨房里热气渐渐蒸腾,热闹的话混杂在这里,冲散了冬日的寒冷。 姜辛夷出现在厨房里时,厨子意外道:“辛夷姑娘稀客啊,怎么一大早来这了?” 姜辛夷笑笑:“等会带长安去西子梅园,给他拿点吃的。” 厨子更是意外了,那在大理寺住了三个月只在附近游湖看花的小少年竟要出远门了?他说道:“我这就去拿……西子梅园的路可远了啊,他……没事吧?” 姜辛夷也不敢保证。 只是西子梅园常被人唱在戏里,又总出现在话本里,宋长安便总想去看看。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梅花盛开,他昨夜小心翼翼问道“辛夷姐姐,我能去赏梅吗”。 明亮的眼睛里满是忐忑不安,即便这三个月她已经竭尽全力为他治病,但终究是阻止不了他的生命慢慢走向终点。 他的精神好了很多,可身体肉眼可见的更加虚弱。 仿佛只剩一双眼睛充满了光彩,肉身已快被阎罗掏空。 ——他未必能熬得过这个冬日。 姜辛夷点头:“我去安排。” 她特地找了辆款宽敞可躺的马车,以厚布封上三面车壁,座上铺上被褥,又备了两个香炉和一个暖手炉子,尽力让宋长安能睡得踏实些,安然抵达梅园。 做完这些,她想想又拜托宋安德给关在大牢的宋正气和宋夫人送个口信,说她要带宋长安去梅园。 她说这些也不过是告知他们,而不是要取得他们的同意。 但很快夫妻两人就回了口信,谢她多日的照顾,谢她愿为犬子操劳,因路途遥远,请务必照顾好他。 竟是同意了。 出乎她的意料。 翌日一早,她去厨房拿了早点,送到宋长安屋里。 他此时已经起了,正坐在门口看院子里的雪。 “怎么也不拿个手炉。”姜辛夷将他推进里面,关好了门,“你若在出发前就吹冷了身体,就看不成梅花了。” “我觉得今日精神气很好。”宋长安从见了她始终在笑,“感觉能站起来打老虎。” 姜辛夷笑笑,可余光一看,他胳膊在使劲,可手却挥舞不起来。他大概是想表演一下怎么打老虎,但却做不到。她的眸光一瞬黯淡,再抬头又带上了笑:“我给你拿了包子和白粥,等你吃好了,我们就出发。去梅园要两个时辰,估计会很累。” “嗯啊。”宋长安立刻去吃早点了。 姜辛夷陪他坐了一会,说道:“我去备马车,再去辛夷堂拿点炭。” 入冬后,远在北域的秦世林没有忘记对她的承诺,早早就有宫人送了炭过来,不过是以怜妃娘娘的名义赠与行医救人的辛夷堂的,而非给她。 但姜辛夷知道这是九皇子对她当初“夏送冰冬赠炭”的承诺。 辛夷堂这几个月仍在开,但她近来有了新的打算,来年她就不在这了。 只是这个决定她还没有跟李非白说。 他要是知道了…… 姜辛夷拿着装满木炭的篮子往衙门走,出神地想着他的反应。 突然熙攘的街道上冲出一个大汉,猛地拦住她的去路。 她抬头看去,他的手上竟是拿着一把刀的。 姜辛夷一愣,男人已经冲了过来,径直举刀朝她刺去。 事发突然,她躲避不及,下意识抬手挡住,挡去了刀刺身体,可手背瞬间被刺出一道伤口,木炭散落一地,血染裙摆。 街道的行人也被惊呆了,很快有人反应过来:“那是姜大夫啊!” 这个身份似乎在刹那给予了他们无尽的勇气,几乎没有片刻犹豫便扑了过来,将那男人制服了。 姜辛夷看着不曾谋面的男人,捂着流血的手问道:“你为何要杀我?” 仗义相助的路人也纷纷谴责:“对啊你为何要害姜大夫!” 被摁在地上的男人怒声:“你枉为大夫!宋正气助纣为虐埋下炸药,炸死了那么多人,我唯一的儿子也死了,你为什么还要包庇他的儿子,吃好喝好养在大理寺!凭什么我的儿子没了,凶手的儿子却还活着!都说你是活菩萨治病救人,可你这是在诛杀人心啊!姜辛夷你枉为大夫!枉为大夫!” 姜辛夷怔然,片刻才道:“抱歉。”她无法怨恨一个失孤的父亲,她太明白失去亲人的痛苦了,“山道爆炸一事,主谋魏不忘已死,他没有任何亲人,也无坟墓,你们的恨意无法得到释放。可从犯宋正气有家、有亲人,他与宋夫人仍在大牢,你们也无法泄愤,便将他的家烧了。我将其子接到大理寺,于公,犯错的是他的父亲,不是这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他不应受到伤害;于私,骨疽之症如今仍是绝症,若能治好,往后世人便可免受其折磨索命。” 男人嗫嚅,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最后只剩眼泪横流:“他的孩子是孩子……我的也是啊……你怎么能包庇凶手的孩子呢……你是大夫啊……” 他的话变成了喃喃自语,已经不知恨意要往何处发泄了。 姜辛夷默然,或许往后余生,这位父亲都要后悔当初为何要将孩子送进宫里了。 没有开始,就不会有如今的结局。 很快大理寺来了人,就要捉拿他时,姜辛夷拦住了,没有多余的话,只有在转身时以极低的声音对衙役说道:“他的独子在山道上没了。” 衙役微顿,立刻明白过来,示意众人松手,便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回衙门去了。 姜辛夷回到内衙去房间包扎伤口,恰好李非白出门,见她满手满身的血,惊诧着迎了过来:“怎么受伤了?” “先进去再说。” 进了房间,李非白找了纱布和药来。 他虽说不懂医术,但对伤口包扎这种事却驾轻就熟。很快就清理干净上了药,给她包了几层漂亮齐整的纱布,还打了个小结,塞进纱布里,仿佛根本找不到衔接口。 这对于追求完美包扎的姜辛夷来说实在是件很享受的事,连疼痛都减轻了。 李非白听她说了方才的事,说道:“魏不忘害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姜辛夷默了默,说道:“魏不忘临刑前还与我说了一些话。” “什么?” “你还记得山贼劫持六万两赈灾款的事吗?” “记得。” “那些山贼,是黄炎道养的喽啰。” 李非白顿了顿:“所以是魏不忘授意劫持赈灾款的?” “是。” 李非白顿觉恍然:“难怪当初朝廷为了能安全将赈灾款送到灾区,消息藏得十分隐蔽,就连队伍也装扮成商客,却还是被一群普通的山贼劫走,原是有魏不忘这个内贼。” 姜辛夷说道:“他说聚宝镇借瘟疫敛财一事是他,用血葡萄迷惑官员是他,当年毒害先皇的事也不假,唯有一件事他没有做过。” “什么?” 姜辛夷看着他,无比平静道:“他计划的是在灵山上投毒杀皇帝,但——没有在山道上埋过炸药。” 李非白愣住:“不是他?那是……” 那是谁? 还能是谁? 皇帝既然已经窥探到了魏不忘联合宋正气欺骗他出游的目的,为了能彻底扳倒弄死魏不忘,让东厂和他的党羽都无法挽回局势,便埋下炸药,利用上百宫人的命堵住了想为魏不忘求情的人的嘴。 没有人怀疑不是魏不忘做的。 魏不忘也深知皇帝的伎俩,有宋正气的证词,他的辩解无用。 老狐狸终究是没有斗过狡猾的帝王。 知晓真相,李非白胸口似有巨石堵住。 皇帝错了,错在不应那样轻视人命。 身为臣子效忠这样的帝王,着实让人痛苦。 “或许魏不忘在最后仍对我说了假话。”姜辛夷说道,“埋下炸药的确实是他,可为了让我们对皇帝有隔阂,故意说了假话。”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4 首页 上一页 1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