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叫抗旨。”他犀利刻削地点评,“知道伤龙体多大罪过吗?” 林静照表现得不屑一顾,仿佛这才是真的她,“那陛下还罚臣妾吗?” 朱缙静穆凝视于她,深深感觉她哪里不同了。自从陆云铮死后,她那股忍辱负重的酸苦劲儿卸了,变成了烂漫,时常不知死活地僭越。这让他感觉她不是一具被困宫里的行尸走肉,而真真正正活着的人,他的妃子。 “是要罚,但该罚的太多,反倒不知从哪罚起了。” 他不动声色捻了捻指腹,微痛,这痛带来一种新奇的感觉,乌蒙蒙褪色的世界里忽撕出一抹鲜艳的亮色,虽然这亮色是痛的。 痛,并快乐着。 朱缙仰首深深将泛凉的空气吸入五脏六腑,身下那锋利的象征突兀地竖了起来,内心腾起熊熊无名火。 他也不知他想要的是什么。 这无名火折磨得他心烦意乱,身为帝王,他的情绪素来如琴弦每一律皆拨得精准,此刻却隐隐失控,欲抛开理智溺在她身上,江山和权势也没那么重要了。 失控感与他冷血的帝王心术相悖,让他本能地滋生一丝恐慌,高高在上的龙位仿佛不稳了。面前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妃子,却比什么都能动摇他心智。 快乐,失控,憎恼……这些复杂的情绪交织,使他这位恩威莫测的道君皇帝忽然改变了主意,他厌恶她,不想见她,试图远离她,躲避自己的内心。 他不允许发生祸起萧墙破金汤的事,任何外界人或物都休想真正走进他的心,休想影响他理智的决策,乃至于威胁他的皇位。越失控越得克制,越沉沦越得理性。 他长袖一甩,衣襟垂地,一声不吭,仙风道骨快步生风地离开了这间过于烘热的绛雪轩。 太监衣裳狼藉委落一地,湿漉漉的,状似发生了什么不可描述的事。 林静照辨不清他的喜怒,谨慎地跟在身后,由楼阁与楼阁之间曲径幽回的通道往显清宫去。 朱缙大步流星走得甚快,很快把人甩下。林静照迷失在一扇又一扇的华丽云母屏风中,方知显清宫内别有洞天,比之神仙洞府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愧为皇帝居住的道观。 这顷刻想,若太子朱泓有重回皇宫的一日,看到阖宫道观仙山,宫女太监皆称皇帝为“道君”,满朝文武羽衣香冠隐士装,又该作何感想。 待她终于也穿梭到显清宫时,耗费了久久的时间,朱缙早换好了白袍香冠的装束,斜斜卧在青纱帐背后的黑白太极阴阳作上,凝重肃穆,恍若丹鼎篆烟里的神仙道君。 “朕只原谅你这一次,以后不许胡闹。” 他上来便警告她一句,自顾自地凝神阖目,蹈虚守静,也不知在说假扮太监的事还是咬手指的事。 林静照在九重玉阶下屈膝,怀着对皇帝的敬意争辩道:“臣妾这样做也是希望取悦陛下,使君父操心天下万民疲惫之闲暇莞尔一笑。” 青纱法帐后的他音如雪声萧森:“朕说了,不喜欢。” 弦外之音,在说不喜欢她靠近。 林静照讪讪然不知所措,素知皇帝喜怒无常,她总用与陆云铮调情的老法子讨好,难免适得其反,低声认错道:“臣妾晓得了。” 朱缙嗯了声,匀净呼吸,阅视书卷,手边不知何时喝上了降火凉茶,颀长的声音朦朦胧胧。 林静照见他又修起黄老经来,大抵今晚没有留客之意,心下微微忐忑。若说自己做错了惹他龙颜动怒,也不至于。厚脸皮又在显清宫赖了片刻,听他道:“夜深了,皇贵妃先回去歇息。” 他正式下达了逐客令,按理说妃嫔不能再留。林静照敏感地察觉到了他强大心防的一丝裂痕,再加把劲或许能攻破。 她兀自跪在原地不动,罕见地抗旨,“夜晚秋气潇森,臣妾不走,留下来侍奉陛下。” 朱缙再度饮了口败火茶,内心没有表面那般冷酷,却不近人情:“朕今晚没翻任何人的牌子,出去。” 林静照犹无动于衷。 她赌他的耐心,甚至掩面微微啜泣起来。 同为女子,孙美人那副作派她也会得,只是从前有陆云铮日复一日宠着她,这些技巧她用不上。他既对娇滴滴的孙美人温柔,或许也会施舍她一些温柔。 “外面都说您是妻控,实则臣妾是夫控。臣妾偏偏不走,看您拿臣妾怎么样。” 她欲撒娇却没撒好,话一出口即刻有几缕悔意。他当然能拿她怎样,御前造次,无需锦衣卫动手,大内带刀侍卫便能把她拖死狗般地拖出去,或杖或囚,没有半句申辩的机会。 这刹那,心跳俨然绷到了嗓子眼。 良久,侥幸,最终大内侍卫还是没把她拖出去。 朱缙近似盘腿的坐姿,修行已是修行不成,在寂静秋夜里散发几缕冷厉,干脆破罐破摔,放弃了修行。 夫控。 这词撞进了他内心,激荡起一大池涟漪。 他不是她的夫,那是皇后的称呼,充其量她是他的妾。 “你真是得寸进尺,朕的寝殿也敢私闯。” 他状似词穷,语义不明,危险而可怕的阴影高高笼于帝座。 林静照实也到了胡搅蛮缠的极限,畏惧他的动怒时刻想抽离。他以藩国入主有强大到恐怖的心防,她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用小花招搅乱他,更莫妄想骗他的真情。 “臣妾有罪。” “你自然有罪。” 他峻然批讦,凌厉如秋风扫落叶。 她被帝王寒冽的天威唬得汗涔涔,不知他是真斋洁还是假斋洁。万一他是真斋洁,无心男女之事,她在此处缠扰岂非活腻了。莫如先行退下,鸡蛋撞石头万一碎了,万事休矣。 “是……” 片刻,她试探着缓缓叩了首当跪安,悄然起身欲悻悻退出这座大殿。天黑风急,没有皇帝的气场可怕。 龙座上忽传来哐啷巨大的响动,瓷杯猝然被摔碎。她这一走,帝王的怒气比方才隐形的怒盛一万倍,真正的虎啸山林百兽戒惧震惶。 “放肆!” “来人,把她给朕绑回来。” 道君又一次亮出了屠刀,出尔反尔,对着乖顺告退的她。 隐没在暗处的宫羽嗖地现身,几乎电闪雷鸣的手段上前利落地缚了林静照双手,将她押回御座,整个过程仅仅一弹指的工夫。 林静照尚没反应过来,就跌入了皇帝的怀中,龙脑屑和沉水香的大潮排山倒海地将她淹没,刹那间宕了神志,柔软的身体被折成了两段。 “呃……” 她痛楚地轻吟了声,出于无意识。 朱缙灼热而沉重的手臂横截着她,几乎将她压碎,如雪崩般汹涌袭来,“皇贵妃,如果效忠最好发自肺腑地效忠,别耍这些小伎俩。” 声声冷哂不绝于耳,似在报复她。 说罢,将她压在了阴阳太极图上。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最神圣的地方偏偏做最肮脏的事。 林静照被吓怔了。 她始终惑然哪里触逆鳞了,手腕被缚起反抗能力降到最低,极力抵御着道君的浪潮:“是陛下赶臣妾走的,此刻欺辱臣妾又算什么?” 他秋来风色厉,对她的抵抗视若罔闻,犹如监牢地困着她,“你还是这样没耐心,这点挫折就放弃。” “让朕好好教教你。” 天底下哪有挑起了旁人的火便走的道理,她挑的火该由她来浇灭,即便他赶她走,她也应锲而不舍地请求留下,而不是真走。 她居然敢真走。 朱缙不知不觉染上了渴望,黄老之经被丢到一旁,只顾摁住她。 她是后宫一小小妃子,对于而言自然微不足道。他想明白了,他是皇帝,既食髓知味,要了便要了,无需克制什么。 第71章 陆云铮为首辅时,虽也有任诞恣睢之处,大体上清忠耿介,国泰民安;而江浔为首辅时,廷臣争媚,暗潮踊腾,相互攻讦,谗奸佞巧之徒弄得朝廷乌烟瘴气,灾相沴继。 看似后者将朝廷搞得一团糟,实则二者并无好坏之分。二者本身为政理念就不同,陆云铮侍奉的是百姓,江浔侍奉的则是君王。 言官们不甘寂寞,一波又一波地弹劾首揆江浔昭彰的罪迹,次次被圣上不疼不痒地驳回。 据说皇贵妃为江家求情了,皇贵妃站在了江浔这一边。圣上素来是妻控,对皇贵妃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有皇贵妃在,那些科道言官的弹劾即便属实,江浔也不会受到责罚。 圣上简拔官员的规则,不是看善恶和治国能力,而是看重一个忠字——他需要听话的傀儡以操控内阁。 江浔虽对同僚及百姓诸多苛酷,对圣上是一条绝对忠诚的老狗,能不打折扣地完成君主意志。凭这点,他遥遥胜过许多人。 圣上想用江浔,江浔也愿侍奉圣上,君臣心有灵犀成为最佳搭档。加之皇贵妃格外向着江浔,无大错的情况下江浔很难被搬倒。 江浔过起了首揆如履薄冰的生活。 他在一年年地苍老,步履蹒跚,满鬓白霜,渐渐力不从心了。 晚灯下撰写青词之时,倍加思念女儿。若杳杳在,奉茶端果,剔亮烛芯,甜甜地嗓音萦绕在耳畔,一双柔荑为他这父亲松松肩。每每念及此处,涕下沾湿青词,老泪纵横。 陆云铮逼死了杳杳,万死不能赎罪。 江浔恨意汹涌。 夜夜写青词,日日戴香冠,江浔从一个不信道的人不知不觉染上几分道家习性,开始信奉起道家。 万一世上真有方术能复活杳杳,使杳杳的魂魄出来一见呢? 他已贵极人臣,没什么做不到的。即便蓬莱仙岛,也得亲自驾船去找回女儿。 道家方术能使陛下长生不老,肯定也能复活他的女儿杳杳。 …… 江浔那般贪酷,一向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圣上居然不追究,皆因皇贵妃之功,得皇贵妃者得天下。 众臣方醒悟皇贵妃的厉害,这妖妃已在后宫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浓荫甚至遮蔽朝廷。 立后之事再度提起,朝臣中仍有寥寥几位直言谏臣,希望陛下可以立贤良淑德的世家女为后。 圣上给出的答复是:“元后丧期未过,朕焉能复立她人?” 实则是推诿的说辞,待先皇后丧期一过,圣上多半立皇贵妃林静照为后,她已是后宫绝无争议的第一人。 老臣视红颜祸水林静照为仇雠,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眼睁睁地看着林静照走向巅峰。 暑去寒来,转眼间到了十一月。 北风利如剑,雪落盐撒。 雄浑的天家宫阙林立在风雪之中,金色的庑顶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银亮的雪光,壮美磅礴。 来往宫人缩紧衣袖,呵着白气,缺衣少食,起早贪黑地伺候主子,有的脸颊手背起了冻疮,有的害了风寒,冻得瑟瑟发抖。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4 首页 上一页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