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都是薄的,这样的毛衣在咱们这儿,啥作用都没有。” “好看啊,”二姑看了看手里的毛衣,“我要是年轻,我也穿这样漂亮的毛衣,哪怕不穿出去,在家里穿穿也是好的,这样好看的毛衣只买一件,花不了几个钱。” “二姑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想法。”沈文玉抬头。 “这不是现在挣了钱么,”二姑笑呵呵道,“都说钱能解决不少问题,果不其然,能挣钱心情好,啥问题没有。” 沈文玉正要再说,看到不远处的来人:“小芳——” “沈姐听到消息了吗?”唐园走进,眼里带着几分高兴。 “什么消息这么高兴?”沈文玉疑惑,“在地上捡钱了?” “不是,”唐园压低声音,“恢复高考了,就是今天的消息,恢复高考,所有的人都可以参加高考,成为大学生了!” “呀!还有这样的事?”沈文玉惊讶,连忙跟身旁的二姑说话,“二姑,你家隔壁不是有个孩子,眼看着马上要毕业,怕下乡去么,这要是高考考上,就不用下乡了啊!” 这两年陆续有许多知青回城,但政策不明朗,经过以前的事,不少人还是担心到了岁数需要下乡,眼下有这样的情况,考上大学肯定是百分百不用下乡。 “是啊,之前一直见他们发愁,这样好了,不用愁了,”二姑拍了拍掌,“怎么还有这样的事,这都多少年没有高考了。” “可不是么,这可是好事,”沈文玉笑了,想起什么回头,“小芳,你不会也要去参加高考吧?你……姐也不是不让你参加,就是……就是……” “不参加。”唐园摇头。 她现在这几个身份,都不适合参加高考,真要是去参加,她要在学校全勤,实在是耽误她做生意。 学校大学的知识点她都学过一遍,这会儿做生意主要是不了解一些生意相关的知识,她会去学,但为此特意去学校没有必要。 真要是需要文凭,等以后有更多的政策出来,她可以想办法去搞一个。 如今这情况,她内地的几个身份,任何一个去参加高考,都会闹出事来。 “你不参加啊,那行,”沈文玉松了口气,想着她要是去高考,往后不是没生意了,“不对啊,你不参加,那么高兴做什么?” “我……为大家高兴啊,”唐园说着,想起什么,捂着嘴凑到沈文玉耳边,“而且我这一年多收了不少高中课本,你说能不能卖出去?” 沈文玉瞪大眼睛:“你不会是早就知道?” “那没有,”唐园摇头,“我就是自学,不过我的水平还没有到能参加高考的地步,之前之所以收那些,就是想着国家总需要人才,万一有人要呢,这不是赶上了?” “这倒是,”沈文玉点头,“不过你真是运气好,这样好的运气,那我们陆陆续续囤的那批……” 唐园伸出手指,放在自己唇前。 沈文玉立即不再说话,继续回到高考的话题:“你手里有的,不少是我这边淘的,不然你拿几套过来,要是有人需要,我这边顺便帮你卖。” “这不行,沈姐你的身份不一样,这样做太光明正大了,”唐园压低声音,“这样,你就说你知道有人多买了几套,帮忙牵个线,这样人家不会多想。” 这边正说着话,有人急匆匆跑来,二话不说就往废纸堆放的地方跑去。 第一个出现之后,又来了第二个,第三个。 第一个人找到了一本,立即捂在怀里。 沈文玉跟唐园对视一眼,立即意会,大喊:“干嘛呢干嘛呢?我这里的废纸是要卖钱的,别藏了就跑啊,什么好东西,值得你们这样?” “你这里有高中课本吗?” “课本?以前有人来卖啊,咋了?发生什么事?” “恢复高考了!” “什么?居然恢复高考了?什么时候的事?这里的废纸隔段时间就有人来拉走,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高中课本,”沈文玉上前,看着一堆废纸束手无策,“我也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早知道我多藏几本下来。” 唐园看着沈文玉的样子,不禁感慨她演技不错。 再看向二姑,两人都笑了笑。 唐园找高中课本的事,二姑是知道的,不过她才不会在这时候开口,反而转过了头,对着墙织毛衣,免得被人看到毛衣上的花样。 都猜到废品站这边有高中课本,跑来的人越来越多,沈文玉陪着他们一起找,一边找一边懊恼,做足了她不知道高考恢复的消息。 正常也该如此,要是唐园没有过来的话,她确实不知道消息,毕竟废品站这边地处偏僻,沈文玉这段时间为了织毛衣,连报纸都不怎么看了,更不会知道报纸上今天刚传出来的消息。 唐园看了看沈文玉,两人对视,她点头离开。 来到外头的街上,看着疯狂的百姓们,她笑着从人群中走过。 这会儿传出高考恢复的消息她自然是高兴的,不是她要高考,而是这也意味着改革开放的时间越来越近。 等到了那时,她就可以光明正大做生意了!
第090章 暖手暖脚 恢复高考的消息在这时候堪称爆炸,这要是在后世,好歹得在各大交互平台上得一个“爆”的头条新闻,而且是能挂好多天的那种。 除了沈文玉这边热闹之外,机械厂那边也格外热闹。 过去大半年时间,陆陆续续有部分知青从乡下回来,其中有一部分知青就通过各种渠道进了机械厂,而这些人大多都有些学历,是这次恢复高考的主力军。 同样的,十年间因为各种原因进了机械厂的工人们,其中也有不少高中学历,想要通过这次机会再往上搏一搏。 谁都知道这前面几届毕业的大学生在之后会得到重用,如果能在这两年考上大学,未来必定拿到铁饭碗,拿到高工资,前途无限。 “小园她行吗?” “我看了,初一的课本,不说有没有看进去,现在才看初一的课本,还是晚了,而且我听说越往后学习的难度就越高,不然哪会有那么多人就读到小学毕业、初中毕业。” “也是,可惜小园了,她以前要是没有被打,这会儿没准真能参加高考呢。” “说起这个,唐建国是不是要回来了?” “他……对哦,时间是差不多了,真快啊,一转眼都过去差不多十六个月了,刘红梅也是,人家都那么对她了,她还回去缠着。” “那能怎么样,总不能离婚吧,两口子过日子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再说他们俩还有个孩子,不过那孩子让刘家两口子带着,可比以前懂事多了。” “确实,比刘红梅懂事。” 唐园以为这会儿锅炉房里还在聊高考的事,没想到居然聊起了唐建国的八卦,她又有一阵子没有去管这件事了,但唐建国要回来,她还是觉得不爽。 以她的想法,原主在老家遭了十几年罪,唐建国这个当爹的也应该遭十几年罪才行,可惜唐建国是成年人,能把他送回去十六个月就不错了,十几年肯定不可能。 唐建国…… 唐园坐在锅炉前思索了一会儿,等到了第二天一早,她立即去买了一份报纸,并一份高中课本,通过邮局寄到了村子里,送到唐建国手里。 唐建国现在还很年轻,不过三十四五的年纪,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个大学梦。 最好他是有的,毕竟上大学意味着光宗耀祖。 在原主的记忆碎片里,就总能听到原主奶奶提起的“光宗耀祖”,只可惜几个儿子都没有出息,如今有了机会,不知道这家人会如何选择。 她不担心唐建国能考上,毕竟前面几届高考都艰难重重,应届生都未必能考上,更何况他这个老梆子菜,但要是能借这次机会将唐建国绑在家里,别说是一份高中课本,就算是十份二十份,她都愿意寄。 东西寄出,之后几天她一直在关注恢复高考的事。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她在沈文玉那边收了上百套高中课本,其中收获最多的时候就是今年暑假,许多人毕了业便将高中课本全部卖掉。 通过沈文玉的渠道,她一口气卖出十几套高中课本,每一套售价五块钱,沈文玉能拿到一块钱提成。 至于剩下的那些,她通过曹婶和孙东那边的渠道,在短时间内全部售出,上百套课本,她到手四百多块,可以买到两千斤咖啡豆。 这批卖完,她叮嘱了沈文玉、曹婶和孙东,很快隐匿身形。 好在一百套书看着多,真分发到个人手里并不算多,统计下来光是机械厂就有百来人想要报名参加高考,更何况是机械厂附近的大圈子,这么点书砸下去,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丢了一块石头,只砸出了一点点波澜。 高考的消息逐渐沉寂,转而代之的是疯狂的学习氛围,走在路上都能看到有人捧着本书在埋头苦读的模样。 不过唐园所处的几个环境都没有读书的人,话题很快就从高考转移,又变成了各种八卦消息。 在这样的过程中,天气愈发寒冷。 唐园清早起来,打开一个纸箱,露出里面清洗干净的盐水瓶,将盐水瓶一个个灌上热水,盖紧盖子后,进了一个个小隔间,将盐水瓶放在椅子上,又将手里的毛毯放下。 薛诗琪那边毛线多,还能拿到便宜价,如今天气冷,她特意买了一批毛线,让沈文玉和二姑织了七块毛毯,两人各一块,卫婶一块,这边翁姑四人也每人一块,用来御寒保暖。 放好盐水瓶跟毛毯之后,她又从屋里拎出一个煤饼炉,将它放在过道中间,这样两边都能有热气。 她原本想着放四个,但这年代放四个煤饼炉实在是太奢侈,就放一个,搭配暖水瓶和毛毯,也能起到不错的保暖效果。 再在煤饼炉上放上水壶,随时热着水,这样什么时候冷了,喝上一杯热水,身体也能暖和起来。 在她忙碌的时候,翁姑正从家里过来。 到这个季节,不管是屋里还是外头,都是冷的,除非一直都在炕上待着,可要一直在炕上待着,没钱也不行。 好在这边的位置还不算太北,冬天没有那么冷,据说再往北一些,人都得在炕上窝着,不然身体受不住。 翁姑缩了缩手,自从她挣了钱,今年攒的棉花票都有她的一部分,让她把身上的棉衣加厚了一些,身上基本不算太冷,就是坐久了发冷,多跺跺脚就行。 来到地方,她伸手敲了敲木门。 敲下之后,她疑惑地看着自己的手,不知道怎么的,她觉得自己的手敲上门的时候暖呼呼的。 木门打开之后,她才发现不是自己的错觉,哪怕站在门口,她都能感觉到里头的温度。 “怎么还点了煤饼炉?这多浪费啊。”翁姑惊道。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2 首页 上一页 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