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总不能让你们一直在冰冷的环境下做事,”唐园带着翁姑进屋,绕过煤饼炉送到她小隔间里,从椅子毛毯底下拿出暖水瓶,放到她怀里,“煤饼炉一直烧着水,等瓶子冷了,可以接水再暖,这个毛毯盖在自己身上,应该能暖和不少。” “这……”翁姑抱着手里暖和的暖水瓶,“我……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用说,你们在这里好好做事就行,”唐园说道,又想起件事,“对了,棉花难买,翁姑要是有需求跟我说,我可以想办法找来棉花,不要票的那种。” “可以吗?”翁姑惊喜问道,见她点头,连忙提出想法,“要,我能先要五斤吗?家里没多少棉花票,知道我要出来做事,都给了我,我想换些给家里人。” “可以,多点也行。”知道这里冷,唐园今年特意多准备了一些棉花。 两人说着话,又有人来敲门,唐园出去开门,将惊讶的人带进里面,又跟对方说了同样一番话,果然对方在激动之余,也要了棉花。 剩下两人同样如此,她们最近几个月都挣了些钱,要说买多贵重的东西是不可能的,但棉花家家户户都要,且多多益善,她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等唐园离开,四个在各自隔间里的人再次忍不住说话。 “好暖和啊,我以为今天又要跟昨天一样,冻的脚不舒服呢。” “我还特意做了一双厚厚的棉鞋,就怕脚冷。” “棉鞋还是要的,就算有这些东西,穿薄了也会冷,但现在这样,肯定是不会太冷了。” “何止不会冷,我们家没有火炕,还没有这里暖和呢,还有这个暖水瓶,我做梦都想要一个,没想到就来了,这个……是我们的吗?” “对,她说我们可以带回去用,能睡个好觉。”翁姑抱着暖水瓶,忍不住接话。 她家里倒是有火炕,但哪里有人能一直坐在火炕上,晚上睡觉的时候就算了,大白天的一直在火炕上待着肯定不合适。 所以白天的时间,她在家里也是冷的,来这里还暖和些。 不过因为在这里坐着的时间久,长了会更冷,她不得不腆着脸收了家里人攒的棉花票,心里总有些不好意思。 现在好了,她能买到棉花,将买来的棉花补给家里人,她心里就不会觉得对家里人有亏欠。 “我要坐在帘子这头做钱包,你们呢?” 小隔间里响起搬动椅子的声音。 “我也要这样做,这样面对着外头的煤饼炉,会更暖和一些。” “我先把料子裁剪好,这里现在是不是还能喝热水了?我看煤饼炉上烧着热水呢。” “说是给咱们灌暖水瓶的……肯定也能喝啊,要喝要喝,你先倒,我待会儿倒,哎呦,没想到在这里还能一直喝到热乎的水,这不就相当于有了个热水瓶吗?” “热水瓶,暖水瓶……咱们手里这个也能喝。” “捂凉了。” “手凉,不是瓶子凉,我们家有这样的瓶子,每次你手凉的时候倒出来,里面的水喝着正好,不冷不热,暖乎的呢。” “这么说也是,那待会儿我也喝这个。” 几人平常不怎么聊天,聊起来却没多少陌生感,这段时间下来,她们也不是完全没有碰过面,只是都默契地一前一后过来,假装不知道而已。 只要不是很熟,露馅的可能性就小。 不过自从开始在这里做小钱包,她们都很少跟别人聊天见面了,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的事上,回去也就是跟家里人见面,哪里能碰上外人。 唐园这会儿就站在里头的屋子,听着外头的话庆幸之前把盐水瓶洗干净了,也好在她找的都是生盐水瓶,就算喝进去一些,对身体也不会有害。 但听她们聊的这样开心,心里也想着或许过段时间可以把帘子撤掉,左右影响不大,视野还开阔些。
第091章 适合发圈 “小园,你爹说是不回来了。” “不回来了?”唐园茫然抬头,看着站在她面前的钱婶,“不是说十六个月,他还要在家照顾奶奶吗?” 问是这么问,她心里却有了猜测。 这年头没有人会平白无故放弃一份工作,如果有的话,肯定是有更大的诱惑,唐建国原本一直盼着回来,在这时候突然选择不回,大概率是她寄回去的课本和消息让他心动了。 果然,钱婶在略有些尴尬的表情过后,用宽慰的语气说道:“刘家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是你爹打算在家里准备高考,所以……还是让厂里停薪留职。” 居然还只是停薪留职,唐园还以为唐建国的消息传来,厂里会把人开了,不过有刘家的人脉在这,厂里多少会给人留点情面。 想着,唐园神色变化,眼中带着几分激动:“我爹这么厉害,居然能参加高考,他要是考上了,我不是会有一个大学生的爹?” 钱婶听着,神情再次变化。 边上的人也听到了她的话,凑过来说:“你这么信你爹啊?” “我就是听说大学生很厉害,”唐园做好了人设,坚决地站在他爹那边,“真希望他能努力备考,考上大学。” “你可真是……” “哎呦,这话不用跟小园说,她又做不了主的,”又有人嗑着瓜子过来,“小园要是能说话算数,就不会十几年被留在家里了,唐建国跟刘红梅那两口子脑子都不太清楚,他们愿意考就考呗,最后考不上就知道后悔了。” “就是,小园能说什么,她啥也不懂,”又凑了个人过来,“反正小园现在有工作,能养活自己,不用仰仗那两口子,真耽误了事,那也是他们的事儿,跟小园没关系。” “对对对,是我想岔了,”钱婶回神,“小园你别搭我,我就是闲着没话说。” “我不懂,我爹想做什么,他自己可以决定的,”唐园说着,说起另一件事,“婶子们,你们要棉花不?我朋友手里有些棉花……” 没等她说完,围在她身旁的几人便纷纷点头:“要要要。” “你朋友真厉害,手里居然还能有棉花。” “是原先那个给你棉布的朋友?” 唐园虽然一直在锅炉房待着,实际拿过来的东西却不多,几次想要锅炉房的婶子们做些事,想着机械厂半点瞒不住的各种消息,就绝了心里的想法。 如今距离拿布回来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再拿些棉花回来时机还算合适。 在这件事上,她也就是个“中间人”,并不会有什么事。 游戏空间里经过过去一年的升级,如今种植区的规模比之前大了许多,到如今每次升级需要的金币越来越多,但也通过量变引起质变,再加上这段时间她刻意种下的棉花,如今手里有八百斤的库存。 这时候棉花需求大,东北这边的棉花更是需求庞大,她手里八百斤棉花落到市场里,跟之前那批高中课本一样,都只是落入湖里的小石子。 锅炉房里的人零零散散加起来,一共要了五十斤棉花,翁姑她们四人要了二十多斤,沈文玉跟二姑在亲朋圈子里问了问,也拿走五十多斤棉花。 剩下六百多斤棉花,她直接找上了曹婶。 曹婶跟她的合作一向顺利,那边除了有周围的八卦小团体之外,还有她儿子儿媳在火车站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 都知道火车站工作的人人脉广,不止她这样认为,别人也这样认为,她通过车站的人卖东西,自然也有人通过车站的人买东西。 再加上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准备高考,需要有足够温暖的环境,不少省吃俭用的家庭都拿出了压箱底的钱,希望能给孩子更好地备考条件。 棉花要,饮食也要。 “我儿子说前些年车站情况好,几乎年年都有腊肉发下来,今年却没有,多发钱都不发腊肉,”曹婶跟唐园低声八卦,“说是市面上的肉都抢疯了,黑市上的肉票,都涨到了高价。” “还有黑市?”唐园惊讶。 曹婶暼她一眼。 唐园嘿嘿一笑:“我这不是有人脉么,咱这么做生意就得了,不往外扩,安全为主,不过这时候的黑市,就是私底下换些票据吧?” “你不知道黑市,倒是知道这个?”这下轮到曹婶诧异。 唐园心想这附近黑市卖肉卖蛋的,都在她身边,郭伟强跟刘志强出事之后,其余分了家当的人都陆陆续续退了出去,只剩下赵志强还在干。 而赵志强那边的猪肉,真要流出来,大概率都要从她手里走。 鸡蛋更加如此,孙东自从搭上她,就再没有去黑市上卖过鸡蛋,按他的话说,虽然鸡蛋给她少挣点,但胜在安全,他在这一年挣了钱不说,吃的好睡得好,都胖了好几斤。 更何况孙东还未必少赚,将每年冬天多生的鸡蛋算上去,他一年里挣的钱还跟往年差不多。 这样的对比放在面前,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不过现在赵志强那边养了一年的生猪也到了可以出栏的时候,今年他多养了几头猪,猪肉量不少,这时候有人要,可以趁这机会卖一些出去。 这么想着,她跟孙东再见面的时候,就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他。 孙东很快点头,并表示他跟赵志强沟通过,两人也认为这时候出猪肉会比较合适,回去之后很快就杀了一头猪。 而唐园这边,也通过曹婶,找到了一些值得信任,家里有高考生,且有些家底的人家,以“帮忙寻找”为由,先收了钱,再由唐园将猪肉送上门去。 这样一来,送上门的唐园并不当场收钱,而收了钱的曹婶也没有给东西,极好地规避了风险。 不过两人还是谨慎,那些平时相处就不太靠谱的人,即便他们再想要买猪肉,也不会去搭嘴,本来就是高风险的生意,再搭上高风险的人,岂不是摆明了要往亏损的方向走。 就这样双方合作,很快就将一头猪卖掉。 这生意对唐园来说,没有卖棉花那么赚钱,倒是收获了不少边角料,卖完猪肉剩下的猪骨头、猪下水等,都能分,再算上卖猪肉分的钱,在这时候也不算小钱。 在这个过程中,孙东跟赵志强那边杀了第二头猪,没等唐园继续去找人,曹婶这边就传来了好消息,说是她儿子那边有人打听了找他要。 经过确认,要猪肉的人跟之前花一千块买手表的是同一个人,这就有一层基础的保障。 不过唐园还是留了心,跟对方约定好之后,找了孙东,让他在清晨的时候送猪肉到火车站附近,让对方找人拉走。 这样一来,收钱跟送猪肉的又不是一波人。 第二只猪的猪肉交易完成,唐园特意等了几天,没有听到什么坏消息,这才继续搞第三头猪的事。 这时候第一批买了猪肉的人已经吃完,正好续上这一波,这边挣了钱,那边得了没有票买不到的猪肉,两全其美。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2 首页 上一页 7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