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朱莉谢谢大家的光临, 戴上口罩给下一位顾客盛菜。 朱莉帮忙,刘敏秀就不用忙的没时间抬头了,歇口气看看整个餐厅的客人,座位坐满了,内心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出来。 龙凤胎的学费和生活费有了, 他们都过来到时还需要换租大一点的房子。 她活动了下肩膀,施展开手脚接着干。 正是饭点, 里面生意如此红火, 外面的人看到自然也要进来尝尝。 万里小区每日很多人拖着行李箱来,又很多人拖着行李箱离开。因为这小区靠近地铁,交通方便,房租也勉强能接受。手头但凡宽裕点的,就搬离这里了。或者工作地点变换了,离公司远了,那也只能另找房子住。 所有房子不断的在不同人手上, 以长租或短租的方式流转。 别说大多都忙的来不及做饭了, 租的房子可能都没有厨房。一顿饭只要便宜能吃饱就满足了。 郑明志把行李放到租的十平米小房间去,抱着便宜能吃饱的目的,下楼来搜寻能吃饭的地方。大门口朝右走,一家家走过去,麻辣烫,包子铺,粥铺,卤味店,肉夹馍店,拉面店, 坐了十几小时火车, 真不想吃口味刺激的了,就想吃顿有菜有肉的家常便饭。回头再往左边看看。 韩式料理店,拉面店,油泼面店,螺蛳粉店,盖饭店,红烧肉面店,快餐店—— 这家快餐店生意好火。但人多他也不敢马上推门进去,而是在门口看了眼里面墙上贴的,红底黄字的价格,红烧肉炖豆腐泡6元,锅包肉6元,啤酒鸭6元,干煎带鱼8元……鱼香茄子4元,杏鲍菇炒肉4元……炒豆芽2元…… 算下一荤一素一个汤还有米饭,十五元能搞定,就这家了。 郑明志从家出来,房子网上找的,续租人家的房子,押一付一,一月房租一千八,交了三千六。此时他全身上下只剩六千元。得省着点用钱,吃了这顿饭马上就去找工作。 推开玻璃门扑鼻而来一股食物的诱惑,郑明志排在队伍后面。他望见前面的菜,每一个菜都好想吃。十八年也没见过颜色这么好看的菜呀。 再看这些正在用餐的人,看他们吃的自己咽口水。 终于轮到郑明志了,如果不考虑钱,他真想来上四五个肉菜。以后吧,总归有一顿吃得起四五个肉菜的时候。 “你好,我要红烧肉豆腐泡,鱼香茄子和玉米排骨汤。” 拿着餐盘到收银台,朱春华问他:“主食要米饭还是馒头?” “米饭。” “一共十五,米饭不够再添啊。”朱春华手给他指指自己右手边,有个铁皮桌上放着一个很大的电饭煲,墙上贴了免费续饭四个字。 铁皮桌上还倒扣着两列一次性杯子,一罐大麦茶叶,有需要自取。 四人座要和陌生人拼座,高脚桌那儿有个位置,他就坐高脚桌那儿了,能看见外面的环境,还很有安全感。 早已经饥肠辘辘,迫不及待夹了块豆腐泡,满口油润的肉汁。一口豆腐泡好下一大口米饭了,一大口米饭下去,再喝口汤。玉米排骨汤清甜,抚慰了十三个小时只靠泡面度过的胃。 舒服来哉! 红烧肉也来一口,酱香浓郁,他爱吃肥肉,肥肉越多越好,肥肉多吃几块就容易饱。肥瘦相间的,再多来一盘都没问题。 等有钱了,就专门来这吃红烧肉豆腐泡这道菜,其他都不点。 一块红烧肉要配两大口米饭。 鱼香茄子油亮亮的,能看到不少肉粒。酸甜的鱼香味先天就是贴合着人类口味设计的,茄子吸油,把料汁的味道都吸进去了,一口鱼香味的圆茄子能下两大口米饭。 裹着鱼香味又劲道的肉粒给这道菜添了荤腥,多蒯些底下的鱼香料汁,连带着茄子与肉粒,半碗饭就这么扒没了。 喝口清甜的汤,一块清甜的排骨,口腔清爽的跟嚼了口香糖似的。 红烧肉的汤汁也得来拌一拌,饭碗空了,免费续饭的电饭煲就在右手边。等一个大妈盛完,他盛了鼓起来的一大碗,回到座位接着吃。 菜才消灭了三分之一,这家的量比想象的足,比火车上三四十的盒饭所有菜加起来还多。划算,以后就在这家吃了。 一口红烧肉,一大口白米饭。白米饭上放一个豆腐泡,汤汁浸到米饭上,哗啦哗啦几口到嘴巴里塞不下为止。鱼香茄子更下饭,一碗吃完,再盛上一碗。菜汤都不舍得剩下,就着最后几口米饭吃完。 最后再把汤解决了。 郑志明背上背包走出店门,店门口小架子上取了一颗水果硬糖。 红烧肉炖豆腐泡和杏鲍菇炒肉,酸辣土豆丝快空了,朱莉回到自己的厨房战场。红烧肉炖豆腐泡炖锅里还有一半的量,杏鲍菇炒肉和酸辣土豆丝炒起来也快。 花椒爆香,土豆丝猛火爆炒,腾一声勾火升起,土豆丝全方位爆香,青椒丝红椒丝点缀,香醋调味,出锅! 冒着热气的酸辣土豆丝端出来,酸味还激烈地流窜在空气中,排队的人鼻尖都一阵泛酸,谁不想点份酸辣土豆丝尝尝? 大爷大妈吃完,悠哉游哉散步回家。 一人来的顾客基本都选高脚座,四人座空了两三桌,毕竟还是第一天开业。 一个半小时下来,大家对各自工位都熟悉后,干起活来更顺手了。 最后一批进来的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多些。 忙到现在,要不是送餐的时候门口顺手拿颗奶糖,水果硬糖撑着,肚子老早咕噜噜叫了。一点后单子少些,进来快速解决顿中饭。 也算是老顾客了,现在开了家有门面的店,怎么能不进去吃一顿。今天中午不用靠在电瓶车上吃了,有座位和桌子了。 张超结束中午的最后一个单子,进店排队,进门闻到香味肚子咕噜叫了下。今天有什么菜呢? 前面就三个人,各自穿着不同颜色的外卖服。 张超已经找到工作,这星期五就正式告别外卖工作,但也要搬到更远的地方去了。是家创业型设计公司,是同门师哥开的。 离这儿坐地铁要两个小时,以后肯定是不能经常过来吃了。这几天就不拘着自己点了,想吃啥就点啥。 二十几个菜都看花了他的眼,一定得在走之前把这里所有菜都吃一遍。 “这么晚吃饭都饿了吧?” 张超摸了摸额头,嗯了声:“超级饿。” “看看吃点啥?” “红烧肉豆腐泡,尖椒牛柳,糖醋鱼块,油炸藕盒,凉拌黄瓜。” 刘敏秀一盘盘盛好递过来,橙色餐盘端起来都沉甸甸了,到收银台这边,“小伙子,要米饭还馒头?” “都来一份吧。” 他饿的能吃下一头牛。 “好胃口啊,我年轻时也和你一样能吃。”朱春华给他的饭盛的满满的,压了又压,“不够再去添。” “好,谢谢叔叔。”张超找了个空的桌子,去接了杯温水,喝下半杯激活下肠胃,开始享受晚午饭。 工作有了着落,起薪八千,接单有提成,师哥创立公司的理念他也很认同,一直绷紧的弦总算可以松下了。经历这三四个月人生黑暗期,心态稳了很多。 不如意的日子总能熬过去,这不就熬过来了嘛。 或许是工作有了着落的缘故,他送起外卖来更有劲了,接的单子反而能比往常多。忙了一上午,是该好好犒劳下自己。 他习惯将红烧肉的汤汁浇一半到饭上,一口红烧肉一口豆腐泡,哗啦哗啦几口饭。今天的尖椒有些微辣,合胃口,牛柳要省着吃,如果条件好一点的话,真想大口吃牛排。 这家的糖醋鱼块也能大口吃,鱼刺少,每一块鱼肉上都包裹着酸甜酱汁,里面炸过的鱼肉又那么鲜嫩。出了学校也就在这儿能吃到鱼了。油炸的东西谁都爱,两片藕片中间夹上肉末,又酥脆又松软。就着清爽可口的凉拌黄瓜,就没有吃腻的时候。 一碗饭只是垫个底而已,再去盛一碗,解决剩下的菜。 进来的外卖员与张超点了下头,他们一个站点的,外卖员点了两菜一汤,两个馒头。也是从小厨房开始就是老顾客了。 习惯馒头当主食,这玩意儿扎实,米饭吃再多都不见饱的。以前还得额外买馒头,这下好了,主食可以自己选。这家店老板是真听得进去意见呀。 他坐到张超对面,先来上两口馒头几口汤,“工作找好了?” “嗯,找好了。” “一直想问你来着,学设计要不要高中就开始学美术?” 张超想了想该怎么回答,“设计专业也有很多细分的,比如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展馆设计等等,早点学美术可能基础更好些,学美术参加艺考,将来考艺术院校可以分数低些。如果成绩还可以的话,可以文化课考上去。” “你是文化课还是?” “我是文化课考上去的,高中的时候没考艺术,学艺术高三需要集训,费用太贵了。” 对面大哥稍微搞明白了些,但也没全明白,他说:“我家女儿现在读高一,就说喜欢画画,以后想做设计师,我和她妈什么也不懂。想着设计嘛肯定要会画画。” 张超实话实说,“高一就有自己想做的事特别棒,大哥你可以先问下,她是喜欢建筑设计还是服装设计,或者别的,网上搜大学设计专业,或者目标大学的官网,里面就有专业介绍。然后再看是以艺术生的方式考,还是靠普通文化课考上去。” 大哥放下筷子,用手机记了几笔,和张超两人交换了微信。 这时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桌了,朱春华也认真听了一耳朵,不知道他家那俩龙凤胎将来想考啥专业。 张超吃完要回出租屋休息一小时再接着跑下午的单。临走稍上馒头,下午吃。包子馒头吃太多,如今对馒头有些恐惧了,但这家的馒头一定要买个来吃。 大哥接着吃饭,狼吞虎咽,饿极了。两菜一汤加两个馒头全下肚,饱了。再去倒杯温开水歇一歇,歇好接着去接单。 要赚钱啊,不赚钱拿什么养家。 一点半休息,打扫卫生。 打扫卫生是大家的事,不只是齐豫和王琴两个人的工作。 朱莉对餐厅卫生要求很高,所有餐桌桌面要用“大公鸡”擦一遍,清水擦两遍,桌腿用抹布擦一遍。展菜台收银台也要擦。 厨房卫生头一星期全部朱莉带着来打扫。铁皮桌,冰箱门,地砖如何擦都得按照她的标准来,齐豫有随身带纸笔的习惯,拿笔记下。 王琴见齐豫竟有这个习惯,颇为惊讶,但她表示好习惯,“我回去也让我儿子养成这个好习惯。” 齐豫:“对孩子说应该怎么样没有用,你自己带了他自然也会跟着学。” 王琴点头:“有道理。” 炒菜台这边,全是朱莉自己来打扫。越是餐厅,越是不能留油腻,时间长了擦都擦不掉。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2 首页 上一页 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