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见主人起来走动了,晃动着尾巴跟过来。吴鸣声和它玩了会儿,问它:“是不是饿了?” 馒头“旺旺”两声。 他倒了些狗粮到馒头的专属碗里。 微波炉“叮”的一声,吴鸣声取出盒饭,拿到茶几上,随便调了个频道,边看边吃。 房间里,朱文超在做语文作业,蓝牙耳机里放着他喜欢的歌《青花瓷》。他为里面歌词的古韵惊叹,完全沉浸其中,此时只有歌声和正在解的题。 十月份前,他听到“语文”两个字就排斥,做语文作业都感觉心里膈应。自从国庆那几天逛了大学校园,又听周振哥介绍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后,他心里就有了一个具体大学的轮廓,学习起来更有目标。不能因为一个语文老师把语文给耽搁了。 他现在听着这首歌,惊叹中国文字之精妙。
第53章 朱莉从油锅里捞出炸好的大块五花肉, 转入冰水中浸泡。 炖锅的水已沸腾,朱莉一手揭开盖子,一手拎住两只鸡脖子把鸡浸入炖锅中,三十秒后用钩子钩出,反复三次,整只鸡放进去盖上盖子炖。 备菜台上,中筋面粉,绿豆面,玉米面称好比重,倒入大型的不锈钢圆盆中。朱莉先将三种面混合均匀,倒入酵母水和小半勺盐,边揉面边倒水。揉成光滑面团后盖上竹帘醒发。 另揉一份纯白面面团。 此时,五花肉的肉皮已泡成虎皮状,切成长片, 肉皮贴底整齐码放在方盘中。泡好的梅干菜过油炒, 均匀铺在方盘上, 明油调亮好的酱汁浇上去, 推入蒸箱。 馒头醒发后,将大团已形成蜂窝组织的面团揉搓成长条,刮刀切等分,放入蒸笼等待再次醒发,蒸二十分钟。 时间已到十点半,还剩两个菜。 另起油锅放姜蒜,倒入焯好水的黑木耳胡萝卜片和黄花菜轻炒几下, 处理好的猪里脊倒进去翻炒, 调味后勾一层薄欠。最后倒入鸡蛋炒匀,五彩的木须肉出锅。 菠菜汤沸腾后鸡蛋液绕着圈倒入锅中,加盐香油调味,改盛入圆筒中,今天的玉米排骨汤改成了菠菜鸡蛋汤,价格是两块。 蒸箱内,梅菜扣肉已蒸好,一阵带着浓郁肉香味的蒸汽涌上来。 朱莉改好价格,可稍作休息。 展菜台下面加了热水,各个菜热气沸腾,香味顺着热气飘至餐厅各个角落。 一个个胖乎乎的白面馒头与杂粮馒头冒着汹涌的热气,队伍中不爱吃馒头的都忍不住买个尝尝。 杂粮馒头是朱莉应大爷大妈要求做的,大爷大妈自然也很捧场,一人至少一个。 几天下来他们发现,在'奇迹快餐'吃一顿的钱相当于自己在家做一顿,还健康,还好吃,还不用下厨房,那不如来这里解决了。 就像这杂粮馒头,自己要吃,就得从揉面开始,外面买的速冻的吧,那不如多走几步路吃人家热乎的,价格也差不多。 关键还能分餐。 赵大妈每次烧菜都比较迁就家里人,孩子在迁就孩子,孩子不在迁就老伴。在这里吃不用,爱吃啥往自己餐盘里放啥。 两人的退休金绰绰有余,零头都用不掉。 赵大妈爱吃清淡的,现在这年纪也该养生了,拿了两个菜,白斩鸡,木须肉和菠菜鸡蛋汤,一个杂粮馒头。 木须肉清淡,鸡蛋胡萝卜木耳都有,多吃木耳对血管好,掰一小块杂粮馒头吃,口淡,能吃出绿豆面和玉米面的清香。 菠菜鸡蛋汤也清淡,十一月份正是吃菠菜的时候,顺应季节吃准不会出错。 两菜一汤吃完,身体不会有太大的负重感,仍旧清清爽爽的。 同时呢,这里也满足了赵大爷爱吃大鱼大肉的喜好,赵大爷没大肉一餐相当于没吃,老喊饿。赵大爷算是这里比较特殊的老头,他就不爱听养生这两个字。 赵大爷每顿必吃饱,不吃饱就感觉没吃。这跟他年轻时干过苦力气的活有关。 赵大爷是家里老大,年轻时要养活一群弟妹,他干最苦最累的活,吃不饱,导致后来吃饭不成问题了,赵大爷每顿必吃到撑才觉得舒服,不然就感觉这顿不算数。 赵大妈心疼他年轻时受的苦,才比较迁就他。 这下好了,大家各挑自己喜欢的菜,谁也不用迁就谁。 肥肥流油的梅菜扣肉正贴合赵大爷的胃口,梅菜扣肉一口一块,油亮的梅干菜盖在饭上,端起饭碗就扒了两大口,带鱼算是赵大爷最爱吃的鱼肉了,如果把干煎换成糖醋,赵大爷就更爱吃了。 赵大爷一般吃饭两碗打底,喝几口肉丸子汤,就开始第二碗饭了。 赵大爷的第二碗饭是在座好多大爷大妈都羡慕的,他们现在吃这么多得连着难受两天,消化不良。 虽说吃得多,赵大爷人也瘦,六十多岁,仍是打乒乓球好手,年轻人都不敌他。 两碗饭吃完,赵大爷还能空口吃一个杂粮馒头,用他的话说,粗粮的,吃一个等于没吃。 六个人高马大的男生推门进来,穿着很典型的房地产销售西服套装。他们的摊子在福安广场大门口不远的地方,两个人守着摊位,四个人拿着传单出去跑。 大厦门口,十字路口,地铁站口,边发传单边机械的配上一句:“叶兰湾的房子要不要看一下,租和住都可以。”如果被拒绝,再配上一句:“不好意思打扰了。” 经理在车里,时不时来抽查。 站了一上午,说了一上午,喉咙干的快冒烟了。 他们中一个高高壮壮的男孩子叫陆挺,是吴鸣声的歌迷,周日刷到偶像请歌迷吃饭十分羡慕。他一个月前也想过报名,无奈混得太差,不想这个状态去见偶像。网上搜了这家店,距离挺近。 六个男生,分了两桌。 陆挺高高壮壮,眼睛细长,戴副黑框眼镜,一看就是吃很多才能长这么高的。他点了梅菜扣肉,红烧大排,木须肉和炒包菜,一碗菠菜鸡蛋汤,拿了一碗饭和一个白面馒头。 二十五块钱,正正好,公司给的补贴就是二十五。 他对面坐着的男生别看瘦,胃口也很大,三个荤菜一个汤,拿了三个白面馒头。 杂粮馒头不敢拿呀,怕消化太快,没到晚饭就饿了。 另外四个同事坐隔壁桌,同样的三个菜,一个汤,左右开工,左手馒头,右手夹菜,谁也没空抬头说一句话。 瘦瘦的男生夹一块梅菜扣肉,一筷子的青椒干豆腐丝,半个馒头就下肚了。夹一筷子梅干菜放在剩下的半个馒头上,菜上的油流入馒头里,咬下一大口,香极了。 陆挺把菠菜鸡蛋汤的一半倒入饭里,夹一筷子油润的梅干菜放在汤饭上,就着菠菜鸡蛋和咸咸的梅干菜,一碗饭哗啦哗啦下去了。 筷子拨的停不下来。 扣肉肥而不腻,肉皮十分香糯,七块钱四块厚薄适中的肉,梅干菜也不少。木须肉有肉有菜,就着馒头吃。红烧大排连着酱汁一起盖在饭上吃才爽。 他今年刚大专毕业,经历了学历被歧视,实习被辞退,搬家被房东恶意扣留三百元,现如今的老板又时时刻刻盯着,只想员工为他赚钱,给员工发钱就塌着脸。尊严被一次次强行撕掉,难道社会就是这样子的吗?难道人与人之间没有真诚,只有算计? 不是的,有的。 他能感受到这家店菜量上的真诚,是真的想让顾客吃饱饭。他也能感受到偶像的真诚,据说周日的见面会场地与盒饭都是他自己掏腰包。 六个大男孩吃的特别香。 “陆挺,你怎么发现这么好吃的快餐店的?”同事问他。 陆挺并不想说自己偶像的名字,那是专属他个人的空间,也怕说了人家万一没听过,说一些贬低他偶像的话。他只说:“刷短视频刷到的。” 同事一点不怀疑,“以后都来这儿吃,我他妈好久没吃到这么好吃的菜了!” 其他四位同事附和,“我就住这附近,以后中饭晚饭都有地儿解决了。” “晚上带我女朋友来。” 吃完接着到大街上去跑单。吃饱了,力气也长出来了。陆挺觉得,应该调整下话术,不能面对所有人都同一套说辞。 午休时间,王琴说要拍一个清洗玻璃的视频,征得大家同意。这哪有不同意的,朱莉还替王琴拍下了一整套清洗玻璃的流程。 最后刮刀刮完,几乎看不清面前有任何遮挡物。 王琴一边清洗一边讲解,分享她用过的哪款玻璃清洁剂好用,哪款有什么缺点。大家才得知,她在短视频上已有5.6万粉丝。 王琴表示:“我们农村出来的,也没个一技之长,就有一身力气。干家政干久了,也干出一些经验来,就网上瞎分享下。现在不是人人都做自媒体嘛,说不定也能多一份收入。” 朱莉不得不感叹:“王姐,我们快餐店藏龙卧虎。” 王琴笑得有些不好意思,“我算不上,齐姐才是,齐姐发表过文章,那才是真的厉害。” “都干自己擅长的事,都厉害。” 夜里十一点的飞机,离登机还早,周蕾决定来'奇迹快餐'吃顿饭。她是服装设计师,公司外派到Y国两年,来华市坐飞机,再次回国至少得一年后。 华市并不陌生,出差经常来,别的地方不想逛,昨天看超话里的盒饭真的馋了。 她是那种想到就要做到的人,不管这件事情小到多么微不足道,或者在外人看来花的时间多么不划算。她就是可以做到把行李寄存在火车站,坐地铁去吃一顿盒饭,再坐到火车站拿上行李去机场。 这家店离地铁站很近,都不用花费多少时间找。 周蕾推开门进去,嘴角上扬,“I like it.”。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餐厅酒店都去过,第六感,这是一家可以留在记忆中的餐厅。 周蕾点了五个菜,梅菜扣肉,啤酒鸭,红烧大排,水煮肉片,凉拌杂菜,还有肉丸子汤。马上就要吃不到这些菜了。 面前的菜眼福已经饱了,先拍张照。开吃,要大吃特吃。 梅菜扣肉一口接一口,嘴上已经油乎乎了,来上一大口香喷喷的米饭。她超爱吃肥肉,扣肉无论是味道还是口感都深得她心。 周蕾这个人,妥妥的e人,感情尤其充沛,一样东西好吃,在她这里能放大两倍,好心情也能放大两倍,坏情绪自动过滤。所以她体力消耗的也快,饭量堪比普通女生的两倍。 旁边的人看到这人陶醉在吃扣肉的幸福中,自己面前的梅菜扣肉也更香了。 周蕾完全享受肥肉在嘴里爆炸开的感觉,全部都是肥肉才好呢。最后两块扣肉吃下去,夹了一大筷米饭,起身又去买了一份。 面前菜这么多,还要重复去点一个菜的也是少数,旁边桌和前后桌的人不免多看一眼。周蕾完全不把这些目光放眼里。 坐下再大吃两口。吃到红烧大排,兴奋的自己在那边手舞足蹈,从昨晚刷到照片就开始馋了。棕红色亮油油的大排,虽然都是瘦肉,里面的肉也很入味,周蕾忍不住夹了些凉拌杂菜放在大排上,和大排一起送入口。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2 首页 上一页 5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