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国内日新月异,新建筑如雨后春笋,余津津试图从逛商场里,找到微小的乐趣。 还没进去那个高档商场,余津津就被一群年轻男人围住。 这些年轻人说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带着天南地北的口音,加上有很多专业术语,余津津先在脑中翻译成普通话,才朦胧知道,这是叫她美发的。 他们七嘴八舌的,她招架不住。 余津津逃了几次,可能拒绝的不很坚决,都被托尼们围追堵截。 忽然,一个打着电话的男人站定。 余津津试图寻找求救的可能。 那个男人挂上电话,开口了:“干嘛呢?” 可能是助人为乐的人都自带善意的光芒,余津津觉得这声音在哪儿听过似的,铿沉、稳重。 瞬间有种被撑腰的安全感。 这个男人很高,镇住了托尼们。 余津津赶紧跑到正义的这边,抬头:“他们叫我做头发呢。” 她尚不知道“做头发”在国内的语境里,已是另一种暧昧的意思。 商场外的晦暗灯光下,这个男人微皱眉心,眼中闪过一丝似笑非笑。 托尼们笑着解释:“我们只是叫姐到店里了解一下最新优惠。正规美发店。” “走。”这个男人甩了下下巴,叫余津津走在前面。 很高,有种体型上的安全感。 余津津巴不得给托尼们制造一种“姐有人”的错觉,跑到男人前面,拿他挡掉了纠缠。 走了一段路,到了商场门口的亮堂处,余津津要谢别“雷锋”。 一转头,余津津有点傻眼,一时忘记了这熟悉的脸叫什么名字。 但记得他化成灰也散发的傲慢气质。 他叫?······ “你去哪儿?”他低头,漫不经心地随意问到,忙着回手机上的信息。 商场门口的灯光,把他的手指轮廓描摹得清晰,长而直,在春寒中散发着冷冷的调子。 余津津胡言乱语:“我买录音笔。” 他顿了下敲信息的长指,头也不抬,语气平常到像在说旁人的事: “明天采访我。” “······”余津津半天没回过神。 傲慢的人也许习惯了怠慢别人,不常有别人不回他。 他皱眉抬头,没有准备收起手机的架势,“不进去吗?” 你不也没进去? 余津津咬住差点脱口而出的话。不想跟他继续碰面,她要溜。 “我走错商场了,应该去文具城。”她撒谎。 “文具城下班了。”他漫不经心翻下手腕,看看腕表。 余津津已经迈步道别:“明天见了——青总。” 干!她一紧张,只想起明天要采访的集团叫“天青集团”。 青总好像没“青”这个姓氏。 他没听出毛病,抬头望黑夜里忽然飘落的濛濛细雨,喊住她:“等等,叫司机送你一下。” 余津津拔腿拒绝:“谢谢,不用了。” 他没听见她的话似的,打了个电话,朝车场招了招手。 库里南横在了余津津面前。 余津津要回头道谢,人不见了。 呵,他比自己溜得快! 上了车,余津津也她妈的记性来了好了:那个“库里男”叫边柏青。 到家门口,碰到余绍良出门扔垃圾,他疯狂跑回家一喊,全家炸了—— 库里南把不回家吃晚饭的余津津送回来了! 姓边的看上余津津了!
第4章 一家四口围着余津津,热情的像审讯。 他们的热情,在于带给全家希望的“库里男”上: 妈——“我这老大真藏得住心事!跟我说,妈,晚饭不回来吃了,哎呀——是和那个姓边的出去了。” 弟——“姐,姓边的亲自开车,还是有司机啊?” 爸——“肯定是司机开啊。他都买得起库里南当步行车了,还能不配个司机?” 他翘起二郎腿,吸着软中华,得意的和他自己有豪车似的: “昨晚给我拿烟,就是派的司机。” 余绍馨不知道想说什么,憋得红光满面,起身: “姐,我给你剥个橘子吧。” 余津津没理会其他人,望着余绍馨拿橘子。 这个家里唯一的安慰,就是妹妹。 虽然昨晚自己洗澡时打电话被她出卖,但她年纪比自己小,也许只是无心使然,小孩子不禁妈的逼问。 因为没什么可交代的,不过是偶然遇到,指望通过自己和姓边的沾上亲戚关系,纯属寒酸破落户的终极幻想。 余津津不耐烦大家的七嘴八舌: “我只讲一条——” 话到嘴边,余津津瞥见妈在偷偷给弟弟余绍良递眼色,叫他给姐姐倒水。 余绍馨已经在旁边剥了橘皮,在细心撕橘瓣上的筋络。 她瞬间改了主意:常年在家被排挤,假借姓边的出口恶气! 全家都顿住动作,笑脸相迎,听余津津的下一句。 余津津笑了笑,生生咽下“其实姓边的和我毫无关系”,上楼去了。 楼下,妈的喊声传来:“哎呀——给你姐把新被子抱上去,春上倒寒,才下了雨!” 余津津早把卧房门锁了,不管谁送上来的,敲了几下门,她也不应,只作已经睡了。 但是很难睡着: 自己记不得边柏青的名字,叫了他“青总”,有一种虚假的近腻,大约人家只嫌她谄媚的马脚太明显。 不知道是不是给自己解了围的缘故,心里存着一点点的感激,居然回想起姓边的从手机屏上抬起的双眸碧清······ 但余津津一向不是浪漫、多幻的人,一向难立足的家中出现了对她的高看,难得气氛不再紧张,她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余妈又做了早饭,笑盈盈唤余津津。 想着还要再过一遍采访提纲,但凡在家吃,免不了被妈新一顿的拷问,会干扰到自己的工作思路,余津津饭也没吃,就跑了。 妈记挂余津津的胃,一直追到楼下大门口,倚在路口的槐树上,对着早起的邻居们大声喳喳: “哎呀——给她做了饭,喂到嘴上,都不吃!工作是有多忙!嫂子晨练回来啦?” 余津津等出租,装听不见。 喂到嘴上?她小时候的记忆里都没有的事情。 心底笑了一声,冷冷的,空空的。 邻居大妈摆着手臂,靠近余妈,嘀咕声叫正在等车的余津津听见了。 “她二婶儿,这是老大津津?听说留学回来啦?” 妈永远自己站不直,在槐树干上换个姿势倚: “回来啦,报社上班都快一个月了。哎呀——留学花那么些钱,回来写豆腐块,现在报社又不景气,到现在没见到发工资。女孩子嘛,不指望她挣钱给家里,就指望她做个干净工作,有个好婆家。” 余津津头也不回地钻进出租车。 提到留学的学费,直叫余津津牙痒痒: 一分也不是家里出的。自从高中认识薛永泽后,她妈就逐渐的不给一分钱了。 而她爸,似乎以为孩子靠光合作用长大,居然不知道孩子还需要花钱。 在早餐店随便吃了两口,余津津过完一边采访提纲,回到报社清点了采访设备,发现陈主任给的录音笔坏了。 陈主任不相信地转着录音笔:“昨天不还好好的吗?” 余津津皱眉:“您昨天临下班才给我,说是会议室里拿的,一直用的这个,没问题。” 她有预备检查的习惯,拿到录音笔就试,陈主任不高兴,嫌不信任他。她就信了他,收起来了。 陈主任:“早不检查!马上出发了,上战场了,你才说没子弹!” 草!这老王八,自己说话前后不矛盾吗?! 大早上的,给余津津惹一头恼。 余津津忍住气:“陈主任,当务之急,是不是应该先解决录音笔的事?文具城买?还是您出面借一个?” 陈主任这才扔了不工作的录音笔,站起身,一边批评余津津新手工作纰漏大,嚷嚷的满走廊听见,一边风风火火去别的科室借录音笔。 大早上不顺心,那口仓促的早饭没消化,从胃里往上返,余津津忍着身体、心理上的不适,和陈主任乘车,到了天青集团门口。 天青集团的楼有点破,相对于周边的新建筑来说。不过也说明,它的发家史更早,资历更老。 但派头一点不含糊。很有大企业的严谨。 没有蓝牙门禁,进不去。又没有批条,门卫直接不给开。 陈主任被拦的有点恼。他在科室里的威福,一出科室就被稀释,出了报社,谁也不认识他。 余津津见陈主任下不来台,跳下车,跟门卫说明来意。 有替自己开解的,陈主任摇下车窗,势必要把那顿“官威”发出来: “小余,告诉这看门的,他们老总边柏青都答应了,一个臭看门的敢拦?” 本来已频频点头的门卫,立刻皱了眉,朝余津津摆手: “姑娘,我们公司规定很死,没门禁、没批示,谁的车也进不来。老总约了谁,跟我们臭看门的汇报不着。” 一股火窜到余津津胸腔。 门开不开的先不说,陈主任这个废物给自己沟通造成了阻力,还没见到姓边的,她已经心累了。 余津津只好往报社的车边走,对扒着车窗伸头露脑的陈主任: “陈主任,麻烦您给边总经理打个电话,让他放行。” 陈主任一拍窗沿:“我哪有他电话!大老板约的,人家秘书给的就是这个时间表。” 一辆车“轰——”地开到门口,在栏杆前一顿,蓝牙感应,栏杆升起,车子驶进去。 余津津不由回头。 陈主任见余津津是准备上车的姿势,又拍车窗喊: “你先别急着上车,再和门卫沟通沟通!耽误了,大老板批死我们!你长得这么漂亮,和门卫好好说说软话,叫个大爷,人家就给你开门了。这个费劲!” 要不是这个废物叫人家门卫“臭看门的”,自己起码能叫门卫跟内部协调是否有采访这回事。 下过雨的白天,有点春季回暖的热,加上余津津急躁,她直接扒了大衣,扔到车后座,准备倒回去,重新和门卫沟通。 刚走了两步,栏杆又升起来了。 才进去的那辆车子倒回来,一直倒,一直倒,倒到陈主任的车子旁边。 余津津侧着身子让路,让得无路可退。 车窗很高,后座的玻璃降下来。 边柏青的脸缓缓侧过:“进不去?” 余津津没想到会是他,白天里见到夜晚认识的人,像看货不对版,有一种全新的认识,一时有点怔,“哦,对······进不去。” 边柏青只是微点了下下巴,车窗升上了,重新驶入大门。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5 首页 上一页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