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把知识点给大家整理一遍,先谈数学,数学的话,毫无疑问从数开始……” “砰!”一道响声在女知青屋里响起。 许清欢眉头皱了一下,她接着再讲,又讲了几句,声音再次响起。 许清欢把粉笔捏在手里,笑了一下,“这是有人不想让我讲下去了!” 教室里人人都气愤得不得了,因为不用多说,就知道是谁在干这样的事。 曹秀荣腾地站起身来,“傻逼一个,我去看看!” 然后,两人就在屋里打起来了,等大家过去的时候,就看到曹秀荣单方面殴打段庆梅,拽着她的头发在炕沿上,狠狠地撞击,“我让你发疯,我让你发疯!” 许清欢担心会出事过去拦了一下,“段庆梅,我们在这里学习,你要是觉得吵,你可以出去。但你要是妨碍大家学习,就向上反映,帮你还给知青点。” 段庆梅道,“这是知青点,这又不是学校,凭什么你们这么多人吵着我?” “你也知道这是知青点,这不是你家,我们干啥你管得着吗?”曹秀荣从她身上起身,从炕上跳下来,“再作怪,看我打不死你!” 段庆梅哭道,“我要去告你们!” “告,你去告,你最好现在就去。你今天不去,明天我们就去告你,上江大队知青点有你没我们,有我们没你!”曹秀荣威胁道。 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段庆梅就跟死了一样。 许清欢用的是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数学这一门学科,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知识点全都串起来了,也让大家很直观地认识到,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对后一个阶段的贡献。 知识点连成了一个网之后,理解起来就更加容易。 很快两个小时结束了,许清欢宣布了下课。 但没有一个人起身,大家都在抄笔记。 许清欢等了一会儿,等江行野抄完后,两人一起去江家接孩子。 “许知青,许老师,谢谢你啊!你这个串联的讲解方法真是太好了,真不知道你脑子是怎么长的,和我们是不是不一样。”曹秀荣诚挚地恭维道。 “一样,当你的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你也能够做到融会贯通。”许清欢笑道。 其余人都是一脸崇拜地看着许清欢,都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做到这样博学多识。 “我感觉我一辈子都做不到许知青那样,她懂得的真是太多了。” “我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我总觉得,人跟人的天赋还是有差距的,比如说咱们志坚数学方面有天赋,再生的话就是烧窑方面有天赋……” “许知青是方方面面都有天赋!” 大家都笑起来了,气氛好极了。
第430章 警惕 去江家的路上,江行野牵着许清欢的手。 “你以前读的是哪一所大学?”江行野问。 “燕大医学院。”许清欢道。 “那现在呢?” “文凭肯定还是要一个的,将来,社会上认的就是这个。还是燕大医学院吧,学这个轻松点,不需要我费什么劲。毕竟和以前不一样,有两个娃要带呢。你呢?” “我和你上同一所大学,不过我想学理工科。” “嗯,那就燕大吧,燕大的数学系很厉害,你是学数学还是学机械?” “哪一个好?” “看你的喜好了。我倒是觉得学数学很有挑战,感觉能够学数学的人脑子都非常厉害。。” 江行野被许清欢训练了很多奥数题型,他的思维已经远远不比从前了,许清欢空间里的书他也看的差不多了,对于选什么专业,他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对数学是很感兴趣,但我将来不打算从事科研。” 所以,他没打算选数学。 许清欢也只是说一说而已,。 “你 选你自己喜欢的,愿意奉献一生的专业,因为喜欢容易成功,因为喜欢一生都有斗志。” 江行野深深地看着她,他愿意奉献一生的事业只有一个,那就是许清欢。 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当初娶她时,心头的念想,他的公主应当住在城堡里。 所以,其他所有的一切和他有什么关系呢,就如同当年他在上江大队办起工厂,他的初衷只是想让许清欢不用下地干活。 如果只有她一个人不用下地干活,她必然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但如果大家都不用下地干活,她才是真正地不用下地干活。 随着各省媒体报道恢复高考,各省的高考时间很快就定下来了,绝大多数安排在十二月份。 一片哀嚎! 除了上江大队。 上江大队的知青们是早两三年就开始在复习了,时至今日,他们有的已经完成了好几轮复习,最少的,现在也已经在进行第三轮复习。 许清欢把每一科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讲解一遍之后,所有人对每一个学科都有了一个非常明朗清晰的总体认识。 课后,大家把这些知识点一遍一遍地牢记在心,然后自己默一遍。 再做题,就能够很容易地找到解题所需要用到的知识点了。 之后,就是每天晚上的一场考试。 数理化和语文轮番来。 语文上用到的一些文学常识,许清欢也会根据试卷上的题型,进行展开讲解。 每天都很累,白天上班,晚上复习,但大家都感到非常充实,随着考试越来越熟练,考分越来越高,每个人的心里对高考的到来,充满了期望,而不是紧张和害怕。 十一月十日,各省启动高考报名,上江大队的所有知青,但凡想报名的,都报了。 段庆梅没有报名,因为她压根儿都没有复习。 新知青来之前,她一个人住,男知青们复习,她根本啥都不知道。 等新知青们来了,有人开始复习,她打算复习的时候,发现自己啥都跟不上。 她得罪了所有知青,没有一个人愿意带她,她不会做的题请教人,人只有嘲讽她的,就算是指点也只是随便说两句,告诉她用什么公式。 但段庆梅多少年没有碰过书本了,手把手教,她都不一定会。 一大早,就只有段庆梅一个老知青和少量的几个新知青来厂子里上班。 邱菱花抓着一把瓜子,又在门口蹲瓜,看到段庆梅,“哎呦,段知青,你不去报名啊,不打算参加高考了,咋地啊,不想回城啊,早说啊,婶儿给你找个俊朗后生,往后你就是上江大队的媳妇了。” 有些大队卡知青们报名,新来的知青,来了没几天的,都不许报名。 老知青们和大队有牵扯的都不许报名。 但上江大队没有这个规定,谁想报名都行,只要想考,都能考。 段庆梅笑道,“婶儿真是个好婆婆,孔知青都去报名了,我听说她复习得挺不错的,将来要是考上了,婶儿家里可是出了个大学生,孙癞子有福了。” 邱菱花脸色一变,嘴里的南瓜子儿咬碎了,嚼吧嚼吧咽了,“她有这个能耐,我凭啥不许啊?她再咋地,考出去了,也是我孙子的妈,她能上天去?” 看得出来,这家子人是打算赖上孔丽娟了。 段庆梅心头冷笑,正要说话,周桂枝过来了,横了她一眼,道,“邱菱花,你还有点聪明,你拦人家知青干啥?你那孙儿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她对谁不好,都不会对你孙儿不好。 将来,你孙儿出息了,孙癞子也有个养老的后,你还以为你家孙癞子能有啥本事,将来还能娶孔知青这样的女子当婆娘不成?” 邱菱花这才知道自己是被段庆梅挑拨了,笑道,“段知青,孔知青要是考上了,要跟我儿子闹离婚,我就让我儿子娶你呗,反正你也是个女的!” 段庆梅瞪了她一眼,不理她,进了厂子。 邱菱花是真怕了,赖上了周桂枝,“你家许知青也去报名了,万一将来她考上了,你家小野考不上,许知青要和你家小野闹离婚咋办?” 那是不可能的,周桂枝心说。 她听江行梅说过,她哥比那些知青们都要厉害,只比她嫂子差那么一点。 “我家行梅也报名去了呢!”周桂枝道,“你要想把孔知青留住,你拦人家有啥用?让你家孙癞子学着我家小五一点好; 这人的心啊,都不是石头,焐热了,人心才和你贴心,哪怕将来两口子真闹了离婚,也不至于像仇人一样不是!” 这话,邱菱花是听不进去的,“她那小娘皮,这些年不是我孙家,能活得这么好。” 周桂枝横了她一眼,“上江大队哪一个知青过得不好了?不是我说,上江大队这几年比城里都不差,城里还有钱买不到粮呢,上江大队有钱有粮,你家出啥力气了?” 邱菱花被骂得头都不敢抬。 邱菱花去找儿子,但孙癞子不听她的。 “野哥说了,困是困不住人的,把人捆起来犯法。她要走,谁拦得住?她要走就走,走了我好再娶个好的。现在谁不想嫁上江大队来? 我再攒两年钱,盖个青砖大瓦房,不要彩礼白送上门来的黄花大闺女多得去了,谁稀罕个知青啊?都成老太婆了。” 孙癞子底气十足,邱菱花反而被安慰到了。 但,段庆梅在邱菱花跟前上眼药,怂恿不让儿媳妇报名的事,孔丽娟一回村就听人说了,她恨得牙痒痒,要去找段庆梅打架,被沈金桔劝了。 “关键时候,不要节外生枝,现在名也报了,你警醒一些,回头要考的那天,别让人把你关家里错过了考期就行了。”
第431章 惦记 高考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许清欢也没有再给大家复习。 之前出的卷子,许清欢让所有人每一张都整理保存好,现在到了要用的时候了。 “最后一个月就攻错题。基本上所有的题型就在这里头了,把错题反反复复地做,弄通,基本上就差不多了。有时间把语文和政治背一背,记一记,只要考试的时候不发生意外,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出好成绩。” 她这番话,无疑给了所有人最大的鼓励。 因为,许清欢的能耐,是所有人都见识到了的。 可以说,来到上江大队,能够结识许清欢,用尽了他们这一生最大的福气。 这一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当年读书的时候,班上有人把77年高考的试卷拿出来嘲讽过,成绩稍微好点的初中生都能考满分的卷子,居然用来高考。 而这一年的高考,一共五百七十万人参加考试,录取人数是二十七点三万人,录取比例可以说非常低。 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 将卷子上的错题全部整理了一遍后,所有人的信心更加足了。 这对孔丽娟来说是孤注一掷。 她是非常舍得下功夫的人,没日没夜地背诵,没日没夜地做题,硬是将进度追了上来,在考试前一天,终于把卷子上的错题全部都弄通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83 首页 上一页 26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