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名称: 玫瑰海 本书作者: 冷拆 本书简介: 姜安然做职业陪聊师的第三个年头,恩师向她介绍了一位顾客,男人有非常严重的由于焦虑导致的失眠症,姜安然在这方面经验丰富,保证治疗将持续到他能正常入睡为止。 治疗正式开始的第一天,电话那头,男人跟她谈了几个来回,难掩倦怠地问:“姜老师,我不想聊天,能拜托你给我讲个故事吗?” 姜安然犹豫半晌,还是翻开了童话书。 在第一阶段的治疗结束之后,姜安然得知他的失眠症有明显的好转,便按照约定终止了疗愈。 没想到之后,男人的电话又打来,语气颓废,还有几分委屈:“我睡不着...” 姜安然试探:“你想听故事吗?” “不想。” 他说:“想见见你。” _ 红极一时的歌手连时序患有严重的焦虑症,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不得不宣布闭关疗养。 直到他的原创歌曲《玫瑰海》空降,横扫各大榜单,公司称他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演唱会也在积极筹备中。曾经的乐坛天才回归,讨论度空前。 八卦媒体争相报道他战胜病魔的励志经历,让他给同样受到焦虑或者失眠折磨的人分享治愈经验。连时序在镜头前沉默良久,只有一句话:“没有诀窍,爱才是良药。” #感谢你的出现 在我荒芜的心里种下一片玫瑰海# 【阅读指南】 ●男主是实力派的创作型歌手,恋爱自由 ●【本文无原型】请勿代入现生 ●女主是职业陪聊师,工作内容跟心理医生有点相似,都是通过和别人聊天舒缓他人的心理压力,让他人心中的困惑和压力得到有效的释放【职业相关解释来自网络】 ●作者非心理学专业,涉及专业内容皆来自资料,如有错误请轻喷,欢迎在评论区指正 ●1V1,HE 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甜文 忠犬 白月光 搜索关键字:主角:连时序,姜安然 ┃ 配角: ┃ 其它: 一句话简介:她才是良药 立意:积极生活
第1章 一束玫瑰 姜安然和发小约好到福利院给孩子们送物资,中途恩师的电话打来,说要给她介绍个失眠症患者,但对方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不能直接跟她见面,由他的助理和姜安然签订合同。 既然是恩师好友的儿子,这个忙她不得不帮。考虑到对方的行程安排很紧张,同时在电话里也明确表示麻烦她尽量今天就把合同的事情谈妥,她便干脆把双方见面的地点约在了福利院。 院长知道她有工作要谈,专门把楼上的会议室腾出来,然后领着福利院的孩子们上楼睡觉。 福利院在A市外环,位置僻静。 姜安然担心对方找不到地方,嘱咐发小到院子外面等着,自己到办公室去打印合同。 不多时,一辆黑色迈巴赫驶入院子,从驾驶位下来个男人。 他穿着打扮很有精英感,个子不高,长相平平无奇,却意外的很有威严。 姜安然提前备好热茶,礼貌请男人落座。 他从钱夹里掏出自己的名片递给姜安然,瞧见名字下方除了联系方式,还有一行烫金的字体——“YUAN娱乐公司”。 原来对方口中的“职业特殊,不方便见面”是这个原因。 姜安然眉尖轻轻跳动了下,基于良好的职业素养,并没有将惊讶外露。 男人早就了解过她的履历,再加上熟人介绍,对她的业务能力格外放心。交谈时并不拖沓,抓过笔利索的在合同末尾签下名字,拿起手机发了条消息。 下一秒,姜安然便收到一条汇款通知,正是订金。 男人把姜安然递来的那份合同收好,不做任何停留,起身往楼下走。 姜安然迈大步子跟上他,有条不紊地道:“稍后麻烦您将连先生的资料发我一份,既然要治疗他的失眠症,我需要了解他的基本情况或者过往经历才能对症下药。” 闻言,男人摆手,有几分戒备地乜她一眼。 “他就是因为太不爱社交,把自己憋出毛病来了,你只需要陪他在电话里聊聊天就好。” 姜安然嘴角的弧度僵了瞬,直觉恩师给自己找了个“祖宗”。她又不会读心术,况且再神通广大、医术精湛的医者也得提前熟悉患者,她没信心只凭几通电话就能缓解对方的失眠症,而且这合同上分明写了治疗要持续到对方失眠症好转为止,完全没有他说的只是聊聊天那么简单。 姜安然试图再劝一劝男人,让他配合她的工作。 岂料还没来得及开口,男人便打断,火急火燎地说:“您这边赶快安排时间,确认之后,微信联系我。”甩下这句话,他急匆匆地进了卫生间。 “砰”得响,厕所的铁门撞上。 姜安然拿着几张合同纸站在原地,风中凌乱。 她做职业陪聊师有些年头了,起初是通过大学期间做的心理咨询的公众号,了解到一部分“社恐人士”或者因为恐惧症不敢去心理诊所的患者的需求,他们认为通过电话线进行交谈能更快的敞开心扉,另外有些上班族只是想有个渠道,找个陌生人聊聊天,宣泄生活压力,认为自己不至于严重到见心理医生的程度。姜安然在恩师的心理诊疗室学习两年之后,索性专职做起了陪聊师。 其实,她的工作内容和心理咨询师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聊天来舒缓来访者的心理压力,让来访者的困惑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虽然大部分时候是通过线上沟通帮助来访者,但如果对方有需要,也可以像今天这样,签订线下合同长时间合作。 不管怎样,在进行正式的治疗之前,来访者都必须按照规定在公众号上排队预约,并且以写信或者留言的方式讲述自己的苦恼,或者在不涉及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告知她所能告知的信息,方便姜安然更好的了解来访者。 这还是她从业这么多年第一次对来访者一无所知,只从恩师嘴里听说对方姓连,与她年龄相仿,毕业于音乐学院,和她的母校仅隔着一条街——那倒是有些巧。 姜安然将合同妥帖地放在背包里,心想,她接触过不少失眠症患者,基本的应对方式还是知道的,心理病的疗愈是个细水长流的过程,毕竟它的形成原因也不在一朝一夕之间。既然对方不方便多说,她只能在接下来的沟通中自己一点点的摸索。 姜安然缓缓呼出一口气,不再为男人的不配合感到头疼。她打开手机翻看备忘录,将确认的日期、打电话时间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发给他。 小院里静悄悄的,风吹动树梢发出瑟瑟声响。 福利院的孩子们正在房间里睡午觉,义工和院长都在楼上的办公室里,发小帮她打点好客人之后上去找他们聊天。此刻,整层楼格外安静,走廊里还有只没有被放回教室的小皮球。 姜安然困倦地打了个哈欠。 她最近跟着发小为了给福利院拉投资东奔西走,还要保证公众号每天更新一篇关于心理健康的科普文章,连轴转的行程安排让她的体力透支的厉害。 现下,她只想送走男人之后赶紧找个空房间好好睡一觉。 姜安然又打了个哈欠,眼尾挂着晶莹的泪珠,慢吞吞的向那只皮球走去。 偏偏一阵风吹过,球从大厅“骨碌”滚出去。 姜安然追上,弯腰去捡。 倏地,小皮球停在白色帆布鞋边。 她伸在半空中的手顿了下,球被对方捡起来。 慢了半拍,姜安然抬头,看向这位不知何时突然出现在院子里的陌生男人。 他个子高的离谱,姜安然的发小一米八六的个子也不算矮,可和眼前人比起来还是有点儿差距。她需要稍微仰头才能看到他的脸。 男人戴着口罩和帽子,兴许是觉得热,帽檐往上抬了抬,露出精致的眉眼。 口罩被高挺的鼻梁顶起个弧度,眉色如墨。 最绝的是一双丹凤眼,里头沉着散不尽的浓雾,泛着湿漉漉的潮气,仔细瞧里头毫无生气,一片死寂,宛如掩藏在夜色下的沼泽,有让人沉沦的魔力,却透着无穷无尽的危险。 姜安然一愣,当下竟然冒出个荒唐的念头: 这双眼睛,她应该是见过的。 男人单手抓着球,递给她。 早春的天有几分热度,却远远没到穿短袖的程度,风里还是凉的,尤其到换季的时候最容易感冒,姜安然穿着薄毛衣,和他形成鲜明对比。 男人短袖下露出的胳膊上青筋微凸,身形瞧着却消瘦。皮肤白到仿佛能在阳光下反光,能看到青色的血管,透着一股脆弱感。野性和破碎,如此矛盾的感觉竟然在同一个人身上体现的恰到好处。 “这不是你的球吗?” 她迟迟没接,男人向上抬了抬胳膊,有点儿催促的意思。 他的声音格外好听,声线像极了低沉的大提琴,尾调上扬,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让人很容易就产生自己在被讨好的错觉。 姜安然回神,急忙接过,说了句谢谢。 他视线越过她的肩头,看向小跑来的助理。 助理满头大汗,顾不上擦,从口袋里掏出车钥匙,咔哒的解锁声之后,他问:“天这么热,您怎么下车了?” 男人喉头滚动,声线平直,再没有了任何情绪,“晒太阳。” 助理面露疑惑,他记得这位先生最讨厌晴天,家里但凡能见光的地方全部被他用帘子遮挡起来,平常更不会轻易出门,像只活在传言里不能见光的吸血鬼,这会儿怎么突然有兴致晒太阳? 他没多问,给男人拉开车门。 上车前,助理还不忘和姜安然道别。 姜安然向他们微笑挥手,无意间再次和坐在后排的男人对上视线。 尽管口罩遮住他的面孔,死寂的眸子里没有任何的破绽,她仍旧非常敏锐的从男人微皱的眉间捕捉到他的烦躁因子。 没等她琢磨出什么,车门被“砰”得关上,迈巴赫扬长而去。 姜安然被尘土呛得咳嗽两声,心里犯嘀咕: 兴许这位就是“连先生”,人来了却不上楼见面,脾气也出乎意料的古怪... 恩师这回真给她出了个大难题。 * 人累到极致睡得格外安稳。 姜安然恨不得昏死过去,可还是扛不住一直在响的手机。 她努力睁开眼睛,摸索到枕头边的手机,在木板床上翻个身,接听电话:“妈。” 钟霞听她声音发哑,以为是生病了,一顿唠叨。 姜安然好不容易插上话:“我刚睡醒...” 钟霞当没听到,嘱咐她最近换季一定要注意保暖,她每回到这时候就容易感冒。 姜安然扶着隐隐作痛的头坐起来,边嗯嗯回答边环视四周。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6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