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暑期,公司放探亲假,她和家里人关系一向很差,本来没打算回,可探亲假没法攒,不用就浪费了,思来想去决定回来见见姜好。 当时她还没出道,存款少得可怜,为了省点钱搭红眼航班回国,姜好来接机时,身边就有那位陪同。 一张脸很经得起推敲,神色冷淡,但架不住长相出挑,仍旧吸引人。 飞机落地是早上五点,姜好凌晨起床困得站不直,他适时地伸手,稳住身边摇摇晃晃,还在犯晕的女孩子。 出了机场,喻桃才知道是陈嘉卓送姜好过来的,返程时依旧是他开车,毕竟当时在场的三人中只有他年满18周岁。 明明一副少爷的样子,当起司机来竟然游刃有余,做事也周到。 回顾一遍,还是记忆犹新,喻桃感慨说:“果然是大人物,我没看错人。” 姜好笑笑,却也认同。 好像有些人就是这样耀眼,像镁光灯投下的光束,就算只在面前短暂停留一瞬,但那光点却留在眼中久久无法消弭。 入夜之后,困意袭来。 厚重落地帘将窗外的光线阻隔得彻底,只能听见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快睡着时姜好听见喻桃问自己。 “话说回来,陈嘉卓当时怎么会去你外公外婆家?” 姜好睁开眼,想了想。 “他妈妈和我外公外婆认识,他来西城度假,我俩年纪相仿,家里人就叫我给他做导游,带他四处转转。” 那之后,她和陈嘉卓越来越熟悉。 “他连续来了两个夏天,后面我出国,他好像又来过一次。”说到这,姜好轻笑,“我都不知道西城有什么好玩的会这么吸引他。” 没想到重逢竟然还是在西城。 他曾经说过西城很漂亮。 再见面的话,如果有机会她可能会问他,西城让你留恋的风景,还在吗?
第2章 陈嘉卓第一次来西城那天恰逢夏至。 西城偏北部,春末夏初的温度宜人。 六月中旬临近期末考,姜好因为复习疏于练琴,昨晚被大提琴老师检查功课时犯了低级错误,新曲子拉错两个音。 私教课结束,家教老师会将她的表现如实汇报给姜好妈妈姜潆之。 下午放学,姜好和同学一起走出校门,将手机开机,信号格刚出现,屏幕上便弹出来自她妈妈姜潆之的消息提醒。 她草草扫一眼之后便息屏,无非是叮嘱她不要懈怠,好好练琴,为明年的比赛做准备。 姜潆之是曾经红极一时的音乐天才,她的歌首首经典,经久不息,而她本人到现在都常常受邀作为评委嘉宾出席各大音乐节目。 可惜姜好不像她,她知道自己在音乐上没有天赋,那些著名的演奏家大多在小时候便展现过人禀赋,在她这个年纪时早已开始了职业演出生涯。 而她缺了不止一成火候。 每年寒暑假姜好都会去外公外婆家,父母都忙,加之最近两人有矛盾,各自将重心移至公司,很少回家,姜好一个人在家也没意思,现下离放假不久,她索性提前搬了过去。 接送她的车子停在老地方——路边的梧桐树下。 余晖还没有散尽,西落阳光从叶间罅隙柔和地洒下,落在漆黑车窗上。 姜好和同学挥手道别后走到车旁,车门一开,才倏然发现后座和往常不同。 那里坐着一个男生。 她开车门的动静不小,车里的人偏头看过来,和她对上视线。 薄白眼皮微敛,鼻梁高挺,少了一扇车窗阻隔,灿灿斜晖落在他脸上。 他神色寡淡,这画面给人一种阳光落到冰面上的质感。 姜好愣在原地,和人直挺挺对视几秒之后才牵动出其他反应。 低调的黑色奔驰S系列,在这所私立学校太过常见,姜好的第一想法是认错了车,飞快弯腰道歉后,她讪讪然关上车门。 主驾的车窗却在这时徐徐降下,露出司机李叔那张温厚的脸。 李叔笑呵呵的,“小好,怎么不上车呢。” 姜好立在原处,无意识攥紧书包带,还是一副状况外的表情,懵然地睁大眼睛。 随后,后座靠近她的那侧车门咔哒一声被从内推开,那个男生下车,长裤搭白T恤,很简单的搭配。 眼前这人个子很高,肩宽背薄,姜好需要微微仰头才能和他对视。 李叔接着解释,说面前这位是她外公外婆家里来的客人,刚从机场接到人,没来得及将人送回家,就赶上她放学的时间,只能礼数不周一回,带着客人一起来校门口等她。 姜好点头,礼貌的补一声初次见面的招呼,“下午好。” “你好。”他的声音并不清润,是低沉有磁性的音色,倒是很符合他冷淡的气质。 回应完,男生稍稍侧身,扶着车门,让她先上车。 李叔开车认真,从车子启动便一言不发,专注看路,徒留后座沉默的两人,一人守着一扇车窗。 姜好抱着书包,在想外公外婆怎么没有提前告诉她。 一点准备也没有,再回想先前见面的小乌龙,实在是有些尴尬。 既然是客人,把人晾在一旁也不太好,可别误会是她对他有意见。 内心经过一番挣扎,姜好转过头,再次主动开口。 “你是第一次来西城吗?” 陈嘉卓点头,“第一次。”稍顿一下,又补充:“也是第一次来内地。” 说来也巧,前些年里每次准备过来,都会被大大小小的事情耽误,到今年才留出完整时间。 “一次没来过吗?”姜好诧异,“你是哪里的人?” 说话间,她不自觉朝他靠近。 少女梳一个松松的麻花辫,额前有毛绒绒的碎发,望向他时眼中有好奇。 “港城。” “你还在读书吗?”姜好感觉到他年纪应该不会比自己大多少,果不其然,这话问完便看见陈嘉卓再次点头。 “港城这么早就放暑假了?”她语气难掩艳羡。 六月中旬,有人还在吭哧吭哧备考,有人已经开始度假,说不羡慕那都是假的。 陈嘉卓并不热衷和别人谈论过多关于自己的事情,尤其是刚见面的陌生人。 但可能因为姜好目光太友善,叫人觉得冷待她会是一种失礼。 “我是港城人,不过一直在美国读书,放假时间有差别也正常。”他解释。 停顿一下,又将能预想到的身边女孩子会问的问题提前解答出来,“那儿的高中四年,我在读高三,相当于这边的高二。” 姜好了然,兀自安静几秒,在脑中估摸出他应该比自己大一岁。 和祝樾一个年纪。 没多久,车子驶入姜好外公外婆家的住宅区内。 这一片都是中式别墅,粉墙黛瓦,飞檐戗角。 李叔将车停在大门处,姜好和陈嘉卓下车。 陈嘉卓绕去后备箱,在李叔下车前将自己的行李先一步拿下车。 他带的东西不多,可能不准备在这儿住多久,一个行李箱就能全部容纳。 李叔见状便没有下车,直接将车开向车库。 姜好自觉担起带路的职责,上前替陈嘉卓将院子的大门推开。 入门后便能见到一方水系庭院,盆景松针,假山池塘,处处都透着十足的韵味,穿过风雨连廊就是正厅。 姜好外公先听到声响,乐呵呵地出来迎接两个小孩。 当然,这热情主要落到陈嘉卓身上。 外公名字里带个山字,全名姜文山,处事却不似名字那般儒雅稳重,年纪越长心态越年轻,身子骨也硬朗,脚下生风,几步便走到两人面前。 姜文山拍拍陈嘉卓的肩,“几年没见,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 这句话,她这些年跟在父母身边见长辈,次次都能听见。 姜好暗忖,是不是家长们客套起来也有公式,见到小孩往上面直接套用就行。 背着书包等在一旁,她不好插话以防喧宾夺主,也不好不等客人先进屋,于是正好听到陈嘉卓的回话。 “您还是没变。” 他倒是很会聊天,姜好在心里记笔记,决定下次就这么用。 几句话说完,外婆从房里出来,招呼几人先进去坐坐。 室内风格和庭院丝毫不违和,大多家具都是实木,木制楼梯一侧的雕花护栏轻微褪色,被岁月打磨光滑,带着暗沉的光泽。 长辈的注意都放在陈嘉卓身上,姜好想着自己应该能暂时隐身,趿着拖鞋往楼上跑,奈何踩在楼梯的声响根本没法消音,轻而易举就被盯上。 “小好,别上楼了,去厨房给嘉卓哥哥倒杯茶。” 被点到名,姜好背影一顿,只能原路返回,老老实实取下书包搁在沙发一角。 嘉卓哥哥。 他们在车上互相介绍过名字,她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在心里过了一遍,不免觉得有些怪。 从小到大,姜好身边的哥哥还挺多,因祝樾比她大一岁,他那一圈朋友都在她面前自称哥哥,只是每回都被祝樾笑骂回去,问他们算老几,也敢和他一个档次。 除了祝樾,她到现在还没正经叫过谁哥哥。 厨房里,做法阿姨正在忙着备菜,姜好蹭过去看两眼,猜不到要拿这些食材做什么。 “湘姨,今晚吃什么呀?” 湘姨笑一笑,拿筷子夹了块鸡肉蘸了蘸刚调好的酱汁,然后递到姜好嘴边,“尝尝?” 姜好一口吞下,嘴里的还没咽,大拇指先比起来,“好吃。” “那就好噢,我听说今天来的客人是港城人嘛,就想着做两道那边的招牌菜,第一次做还怕味道不好。” 姜好让她放心,自己端着泡好的茶出去了。 外面,陈嘉卓坐在二老中间,有问有答。 姜好过去,把玻璃杯放到他面前,他看向她,说了句谢谢。 她回以友好的笑容。 陈嘉卓才发现,她弯唇时,嘴角有浅浅的梨涡。 …… 晚饭时间,餐桌上,外婆问起陈嘉卓后面几天的安排。 陈嘉卓略微思考一会儿:“先休息一天调时差,之后准备到附近的博物馆和宫殿遗址看看。” 外婆很赞同,“对对对,西城是历史名城呢,很多古迹还是值得一看的。” 外公插话,“还有啊,这边的小吃花样也多,就是难找。” 抬眼望见坐在桌对面低头喝汤的姜好,姜文山对着陈嘉卓虚空点点她,“这方面我家小好是行家,待会儿啊你和她加个微信,她过几天就放假了,带你去转转。” 就这么定了? 姜好捧着汤碗,一边咽最后一口汤一边抬眼偷偷打量陈嘉卓是什么态度。 却没想到,不偏不倚正好和他对上视线。 他眉眼很沉,对视时高下立见。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7 首页 上一页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