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感觉到嘴角突然开始疯狂颤抖,像是迫不及待要开口。 岑月第一次对这种不受控制产生巨大的恐惧,如果这时候她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岑月咬紧牙关,不肯出声。 可是却怎么压不住,岑月白着脸后退两步:“我……我去趟洗手间!” 说完这句话,岑月转身往身后的商场快步走去。 进了商场,岑月发现史亮没有跟上来,加快脚步,转身就往商场的另一个出口跑去。 从商场出来,穿过一条小道,岑月径直钻进一家书店。 书店很大,岑月找了个角落躲起来,边盯着书店入口边从架子上随手拿起一本书,好叫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奇怪。 书刚拿起来,史亮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岑月吓了一跳,慌忙关掉手机。 等到书店里的人都换了两三茬,确认外面没人,岑月才从书店离开。到门口才意识到自己手里还拿着书,低头一看,一眼便被书封吸引住。 书封做得很简洁,白底上一个浅蓝色细框,细框里写着几个浅粉单词。 “Where is my husband?” 岑月小声将书封上的单词念出来。 这是什么意思?书名吗? 一看书脊,竟然写着“老公在哪里”五个大字。 “《老公在哪里》?” 岑月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书名,有些好奇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便把这本书买了下来。 岑月想要打车,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打车很不顺利,一直打不到。在路边干等,又怕史亮会突然冒出来,岑月只好顺着回家的方向一直往前走,刚好碰到一个地铁站,便跟着人/流下了地铁站。 等地铁的时候,岑月拆开书的塑封。因为实在太好奇书里究竟是写了什么才会取这样一个书名,迫不及待翻开。 ——“阿月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阿月跟着母亲长大。” 这便是这本书的开头。 过于平淡的一个开头,但是岑月却莫名就被吸引住了。 或许是因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字里有跟她一样的字。 ——“……很快阿月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这天,阿月还在睡梦中,突然被母亲叫醒。” ——“‘阿月,起床了。’” ——“阿月昨天晚上加班加到凌晨一点多,这会儿睡得正香却叫醒,睡眠不足,眼睛涩得睁不开,阿月艰难眯开一条缝:‘妈……’” ——“母亲站在床边,又隔着被子拍拍她的腿,低声催促:‘别睡了别睡了,快起来。’” ——“”‘什么事啊?’阿月瓮声问。” ——“‘二单元的那个杨婆婆来了,赶紧起来收拾收拾。’” ——“又叮嘱:‘记得把睡衣换了,别邋里邋遢地见人。’” ——“二单元的那个杨婆婆来了,赶紧起来收拾收拾。” ——“记得把睡衣换了,别邋里邋遢地见人。” 母亲说这话的场景历历在目。 岑月如遭雷击。 这…… 这是什么?!!!
第4章 chapter 4 为什么母亲跟她说过的话会一字不差地出现在一本书里? 不对,不止是母亲跟她说过的话,这个场景完全就是在她的生活里真实发生过! 岑月又惊又慌,赶紧往后翻。因为手控制不住发抖,书险些没拿稳。 在满篇满篇的文字里,岑月一眼看到“史亮”这两个字。 心脏顿时像是被一只白骨赫然的手攥住,连呼吸都扼住。 阿月? 杨婆婆? 史亮?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到底是什么? 这些场景,对话,除了当事人,不可能有外人知道。就算有人知道,这些事发生不过几天时间,一本书从写下来到出版出来,怎么可能几天时间能做到? 岑月浑身冒冷汗。因为这件事太过骇人,她完全没有注意到地铁到站。 地铁门车门打开,车厢里的人蜂拥而出。 岑月冷不丁被人一撞,手里的书掉到地上。 岑月忙弯腰想去捡,却看着书在一双又一双脚下,被踢得越来越远,她也被人潮裹挟着往后退。 地铁站的人从来没有过的多。 “等,等等……” 岑月挣扎,却怎么都挣不开周围的人群。 好不容易等到人潮退去,岑月已经被带出老远,脚上的鞋子少了一只。 刚才挤得水泄不通的地铁站,现在空空如也,她的另一只鞋子静静躺在空空的地上。 岑月单脚跳过去,脚塞进鞋里,终于能站稳一点了。 重新把鞋穿好,岑月猛地想起自己的书,连忙四下寻找,但是毫无踪影。 整个地铁站岑月来来回回找了两三遍都没有,怕掉轨道里去了,就两个候车区来回跑,仔细找,也没有。又想会不会被人捡到交给地铁站工作人员了,赶紧跑上去问,还是没有。 感觉是找不回来了,岑月颓然坐到椅子上。刚一坐下,忽然觉得自己好笑。 脑子是怎么了?找不到,再去书店重新买一本就好了! 刚刚收到的冲击太大,又被挤够呛,脑子都不转了。直接重新买一本就能解决的事,她竟然这里折腾这么老半天。 岑月一路小跑往书店跑。 兴冲冲回到自己拿出的书架,找了一圈,却没有找到新的,岑月找到店员。 “你好,我想找一本书,叫……” 《老公在哪里》这书名到嘴边,莫名有些羞耻。 岑月轻咳一声:“书名应该叫《老公在哪里》,白色封皮,封面上是英文,写的是‘Where is my husband’,封面上的字是粉红色。” 听她描述完一堆信息,店员却是满头雾水的表情:“我们店里好像没有这本书。” 岑月心一沉:“怎、怎么可能?我刚刚买过的,就在你们店里,大概半小时之前。” “你稍等一下。”店员往柜台那边走去。 岑月着急,不由跟上去。 “我们店里有叫《老公在哪里》的书吗?” “没有吧。”柜台里的人说。 “但是我刚刚才买过,你们不信的话,我可以给你们看我的付款记录。”岑月忙说。 岑月把手机翻出来。 确认付款记录,柜台里的人拉出键盘:“您稍等一下,我帮您查一下。” “好的,麻烦了。”岑月双手攥紧手机,忐忑不安地站在柜台前。 很快就有了结果。 “不好意思,真的没有这本书。” “怎么会呢?你也看过我的付款记录了。” “会不会您记错书名了?” “……记错书名……” “应该不会啊。” 她就是因为觉得这个书名很特别才买了这本书,怎么可能会记错呢? 眼看着找不回来那本书,岑月快急哭。 “您别着急,我们查下监控,查下监控就知道您买的是哪本书了。” 柜台上面装了摄像头。 “好。好。”岑月忙不迭点头。 因为有准确地付款时间,监控查起来也很快。 “您刚刚是在我们店里买了书,但是买的不是您说的那本。而且您买的不是一本,您买了两本书。” “《乌合之众》和《月亮与六便士》。” * ——“您刚刚是在我们店里买了书,但是买的不是您说的那本……” 卧室里只亮着一盏小台灯,昏暗光线里,岑月保持一个姿势,悄无声息地坐在椅子上。 她没有买过那本书,这怎么可能呢?这怎么可能呢? 她明明就是从书店的书架上拿下来的,可是却怎么都找不到了。不仅书店没有,所有网购平台,二手书平台,她翻了个遍,都没有这本书。 甚至,无所不知的网络里,都找不出一星半点关于这本书的信息。 就像真的这本书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 如果真的不存在,那她所经历的一切是什么? 梦境?还是幻觉? 从书店出来,她准备打车,路过一个公交车站,广告牌里是一个牙科医院的广告。她朝着家的方向往前走,等过一个红绿灯,有个小朋友拿着的氢气球在她身上轻轻撞了下。下到地铁站的时候,地铁还没来,因为好奇那本书里写了什么,迫不及待地拆开看。后来地铁到站,她没注意到,书被撞掉,她想要去捡,却被人潮挤走,她的鞋子还被挤掉一只。 这些难道都是幻觉吗? 等等! 记忆突然拉回她拆开看书的瞬间。 岑月一个激灵,赶忙翻开自己的包,伸手一模—— “窸窸窣窣。” 因为当时没有找到垃圾桶,书的塑封膜撕开之后,她顺手就塞进包里。 看着手里皱皱巴巴一团的塑封膜,岑月心如擂鼓。 不是幻觉。 不是她神经错乱。 她是真的看过那本书! 可是如果不是幻觉,为什么就再也找不到了呢? 如果不是幻觉,那那本书写的又是些什么东西? 为什么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会出现在那本书里?生活里遇见的人,也在那本书里,甚至连说的话,都是一字不差。 就好像有一个人盯着她的一举一动,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全部都写进那本书里。 岑月猛然抬头看向天花板,下一秒又觉得不对。 纵然可以把摄像头装到所有地方,家里、公司、甚至她吃饭的餐馆,也无法解释那些她只在心里想过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在那本书里。 怎么都想不明白,岑月莫名想起之前徐星星跟她说的一句话。 ——“姐姐,你知道现在很流行的穿书吗?”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岑月顿觉荒唐。 然而,好像除了这个荒唐的理由,她再找不出别的什么理由来解释这一切了。 不仅那本书,还有她解释不了的那类似齿轮矫正的声音。 可是如果接受这个可能,这一切说不通的东西都可以说通了。 不是她的生活被搬进书里,而是她的生活早就被设定好,她遇见谁听见谁,做什么说什么,都已经被设定好。所以当她想要说一些跟设定不一样的话时,就会出现那个“咔咔咔”的声音,来矫正她的“台词”,确保故事按照既定安排进行下去。 而她不过就是一个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不需要有自己想法感受的……工具人…… 岑月突然笑出声来,可是笑着笑着,视线忽然模糊。 泪眼模糊地看向面前那面墙,墙上贴满了奖状。 如果这些都是设定好的,那她迄今为止的这些努力,算什么? 如果这些都是设定好的,那也就是说,她这一辈子,只能按照别人的设定活着。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8 首页 上一页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