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次拖了半个月是在构思,慢工出细活,我明天——” 差一点就要打包票说明天就来画完,一想明天得给某人当导游,钟弥便咽了声,慢吞吞夹着甜甜的声音说:“这次……恐怕也要慢工出细活。” 外公一顿,随即爽笑,说着你啊你,脸上久积的病容都一扫而空。 - 钟弥首选的游玩项目,是之前在宴会上别人提过的古城区游湖。 沈弗峥记性好:“你小学的春游项目。” “对,但你小学应该没来春游过,特色嘛,总要体验一下的。” 钟弥去酒店找人前就想了,孤男寡女一起游湖,到时候湖波荡漾,相顾无言,气氛很容易尴尬又暧昧。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暧昧,她特意提前租了船,找了一位朋友来伴游弹琵琶。 今早钟弥到酒店,除了沈弗峥还见到那天跟她打过招呼的蒋骓,同行还有一位叫盛澎,这人看着比蒋骓大几岁,和蒋骓一样喊沈弗峥四哥。 一行四人出了门。 那两个话多得跟沈弗峥不像是一路人,根本没有任何相顾无言的尴尬机会。 他们真拿钟弥当美女导游,一个接一个问题,钟弥一度怀疑自己在做什么地方志的快问快答。 沈弗峥这人说话,像是标点符号都在计费,绝不多说一句废话,适时出声给钟弥解围,降住那两人滔滔不绝的问题。 钟弥一时愣愣看着他,也不知道这是解围还是变相调侃。 因为他说:“你们对不专业的导游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钟弥与他对视,他神情是放松的,甚至有些笑意,眼瞳如一片投入小石子却未惊起一丝涟漪的湖面。 这样的湖,很怪。 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湖,很吸引人。 他说:“得尊重你的个人特色,是吧?” 她个人特色是不专业。 天气可能太好了,钟弥只觉得耳后那块皮肤被晒得发烫,湖风吹来,并不解暑。 按了一下食指关节的银色戒指,有微微痛感,钟弥试图转移注意力,正要偏过头,对面的沈弗峥先移开目光,从她耳际,望向光线投来的方向,他微眯眼,再稍一摆手:“往里坐一些,你耳朵被晒得很红。” 船蓬下的空间还算宽敞,钟弥“哦”一声,稍低下头,往里挪。 “像蜻蜓的翅膀。” 钟弥唇瓣小幅一动,怀疑自己听错地微愕住:“什么蜻蜓的翅膀?” 他的声线并不低沉,但有种奇特的秩序感,好像缺乏情绪,又好像这本身就是一种情绪。 他用这样的声音慢斯条理回了答钟弥的问题。 “你现在的耳朵,像蜻蜓的翅膀。” 透明,敏感。 越是静止越引人触碰。 钟弥摸上自己的后耳廓,热度不减,甚至还摸到血管鼓噪的息动。 如果形容正确,那此刻,蜻蜓应该在高频振翅。 船还靠岸在等。 钟弥的朋友姗姗来迟,男生短发留得稍长,身形细窄,穿月白长衫,抱琵琶,鼻尖都是汗。 他匆匆踏上船,惊出一点动静,案上的茶水颤动。 他跟钟弥道歉来迟,又拭着汗,跟众人介绍自己,谈不上大方,更像是免不了的职业习惯,硬背了两句漂亮话叫人点曲儿。 蒋骓坐得最近,接过单子,递给沈弗峥:“四哥你说听什么吧,这风雅我不懂啊。” 没办法,蒋骓的妈最恨风雅,最厌的乐器就是琵琶。 沈弗峥望钟弥:“导游推荐?” 钟弥当仁不让,日常她就少有纠结为难,立马做主:“那就听《琵琶语》吧,点的次数是最高的,对吧小维。” 她叫小维的朋友点头说:“嗯,外行人一般都很喜欢听这个,很好听的。” “弥弥,你这朋友很会贬人呐。” 盛澎吊儿郎当靠着船沿,从小维上船就打量他,又看着他抱琵琶坐下时过分秀气的举止,最后眼神移到他脸上:“你是男的吗?看着怎么像女孩子?” “是男生,”小维窘迫道:“以前练过旦角,吃不了苦,就改弹琵琶了,这个更赚钱一点。” 盛澎恍然:“怪不得呢,就一般女孩子还不一定有你这么好看。” 见朋友被调侃,脸都臊红了,钟弥盯着口无遮拦的盛澎,忍不住回呛。 “你更好看,那你——” 那你是不是更像女孩子,这话还没说完,一道清冷声音插进来,截停了钟弥的急躁。 “他好看?” 钟弥望向沈弗峥,本该一鼓作气的声音,忽受打断,成了哑火的灶头,断断续续窜出几缕小火苗,就彻底没了声。 “也……也,不是,不是那个意思。” 被沈弗峥打量的盛澎报应一样的尴尬,嚷着说:“四哥,你这话有点伤我了,我也不磕碜呐,我大学那会儿也有的是小姑娘追好嘛。” 钟弥不给面子:“倒是没看出来。” 船离了岸。 桨拨水纹,手拨弦,琵琶声幽幽荡开。 行至一处,钟弥指着岸边一栋古建筑给沈弗峥看,围墙上打着铜钱窗,瓦沿残损,看着有些破旧了。 她说以前学校春游还会去那儿,是个做纸的老铺子,做出来的纸又糙又厚,小朋友都特别开心可以做手工,天气好,只需要过两天就可以收到自己做的纸,当春游纪念品。 现在关了。 “你念书倒是都很有意思。” 钟弥看向说话的沈弗峥,想起之前他评价资深导游时,说比他在剑桥读唐代史还无聊,便回:“那你呢?以前在外国读历史系很无聊吗?” 他一时不语,就这么看着她。 那几秒的停顿,不知是在想更委婉的表述,还是故意将她自然的提问延伸得不自然。 因这话在探听他。 他说:“我本硕读的都是哲学,那晚跟你说的是一门选修课,外国人讲不好中国的历史,太无聊了,所以印象很深。” 小维的琵琶又换了一首新曲子,正弹到一处转折,钟弥心里仿佛也有一根细弦弹动。 是欲盖弥彰的单音。 “哦。” 或许是水路不稳,他不似平时那样端着,姿态放松,像一个限时敞开的,未知又丰饶的果园,引人一探究竟,甚至想收获些什么。 “哲学是To be,or not to be,这种吗?” 他嘴角轻翘,巧妙地接下:“That is a question.”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既答又没答。 钟弥意外发现,他说英文时声线没有那种秩序感,反而是低沉悦耳的。 那边蒋骓夸小维琵琶弹得好,小维说是钟弥的妈妈教得好,章女士才算弹得好,他这手琵琶不能比。 “你妈妈教的啊,”盛澎看向钟弥,又去问小维,“那弥弥肯定也会弹喽?” 小维太老实,立刻说:“嗯,我们俩一起学的。” 钟弥只能硬着头皮抱琴献丑,戴了指甲,全无手感,一碰弦,果然确认,连那点班门弄斧的本事也都全还回去了。 没弹完,连坐在离她最远处的小维都不由自主搔搔耳朵替她难为情,为她解释:“弥弥好像是很久很久没碰了,她大学读舞校,没时间练,生疏很正常的。” 钟弥正想如此自我安慰,却架不住对面的沈弗峥淡淡一笑,不知怎么,她忽然想起正式初见那回,他跟她说的那句“钟小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怎么会没有可讲之处。” 这下好了。 不仅棋是飞行棋,琴也是一手烂琵琶。 钟弥不免羞恼,心想这人出现不到半个月,像是来她的人生里职业打假的。 好在船行小半日,泊岸处离陵阳山很近,万里无云的好天,碧蓝如洗,群峦叠翠间,能看见一些佛寺庙宇的琉璃顶。 盛澎问起拜佛的事:“人都来了,不去捐点香油钱,是不是不太好?” 小维抱着琵琶,噗嗤一声笑,又迅速低了声音说:“你说的,好像菩萨是什么地头蛇,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 盛澎立马高举双手摆起来:“我可没这么说啊,我这是尊敬菩萨,那什么词来着,虔诚!懂吗?” 钟弥便告诉他:“你要是尊敬菩萨,那就更不能随便去了。” “为什么啊,我就想烧个香拜个佛还不行吗?” “陵阳山有几十间庙,你拜不完的。” 蒋骓说:“拜不完就拜不完呗。” “那怎么行,你今天拜了三五间,拍拍屁股就走了,你让其他菩萨怎么看你?”钟弥一语中的地质问他,“你这不是瞧不起菩萨么?” 说得菩萨之间也有一套人情世故,切莫厚此薄彼。 乍一听,十分有道理。 盛澎还真打消了拜佛念头:“那州市也就这么大,不烧香拜佛,也没什么别的可瞧了。” 钟弥道:“谁说的,不去拜佛,也可以去游夜市逛庙街啊,通常月尾有很多人放灯还愿,是最热闹的。” 小维问:“还可以去馥华堂听戏,你们去过吗?” 作者有话说: 引用: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第10章 金鱼灯 美好州市,你我共建 八月份最热闹的一期庙会,并不在月末,因为传统的情人节七夕更靠前些。 这天月老庙的香火最盛,本来盛澎想去凑热闹。临晚,钟弥站在庙街入口,仰头望山上渐远渐小的灯火处,指月老庙大概的位置。 盛澎:“这么远?” 钟弥:“对啊。” 那间寺在山顶,高高遥遥,像祭坛。 平日里香火薄是路不好走,鲜有信徒,每到七夕这天,游客纷至,却也有另一层意味——好像真能一口气走上去,必定心有宏愿。 小情小爱,撑不住这一路山高水迢。 钟弥说晚间没缆车,徒步上山可能要走两个小时,于是盛澎放弃了拜月老的念头,一行人进了庙街。 今晚游客多,不乏穿汉服古装的漂亮姑娘,和架着长枪短炮调角度的摄影师。 钟弥跟他们解释,这边有好几个薄有名气的写真馆,租赁服饰,也管妆发,一条龙服务很周到。 “这个天穿汉服很热。” 钟弥转头看身边的沈弗峥。 他今天穿白衬衫,透风的软绸料子,袖口折了几折捋至小臂,庙街仿古的灯光昏黄老旧,让那身白,失去了原有的正。 察觉钟弥的视线,他本来要望过来。 钟弥先一步与他错开视线,看向后面的蒋骓和盛澎,一视同仁打量他们说,“而且你们看着,应该也不会喜欢这种拍照项目。” 钟弥跟他们提议:“前面有卖扇子的,可以自己题字的那种,要不要买一把?今晚好热,刚好可以扇扇风。” 木格纸纹的高悬灯箱,笔走蛇龙题着店铺名——玲珑十二扇。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2 首页 上一页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