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村位于沙漠边上。 因为贫穷,早些年的时候村民不断外迁。 近些年, 因为平湖村周边有开展沙漠游的项目。 村民们有种土特产的,有会做手工艺品的,都可以到景点去进行售卖。 旅游项目带动了村子里的经济,村民的生活还算是不错,也就停止了向外外迁。 江诺和柏宏生此行的目的。 是帮助一位做工艺品的阿婆处理问题。 阿婆是先天性的耳聋,她一个人生活,身边没有亲友,靠给村上的手工艺品店做活为生。 前阵子,阿婆和收购工艺品的一个商店发生了纠纷,据说是因为账务问题。 江诺紧赶慢赶,到了孙阿婆家。 到了地方,敲了敲门,她家里却没人应。 问了旁边的邻居,邻居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告诉江诺和柏宏生:“阿婆现在每天都很执着的,去人家商店里要说法,这会儿又去了。” 按照这位老人家的指点。 江诺找到了位于景区里的一家工艺品店。 孙阿婆正坐在店门口,气呼呼的。 阿婆头上戴着一块蓝色头巾。 皮肤因为常年日晒。 已经是古铜色。 江诺认得她的模样,每个志愿者的任务里都有求助者的照片和信息。 她向阿婆说明来意,阿婆情绪激动地跟她比划说:“我送工艺品到这工艺品店,但是店主没有给钱。” 看到志愿者来了。 店铺周围里围了不少看热闹的邻里。 阿婆的语气带着愤懑。 江诺向这家工艺品店内打量了一下,店内人很多,她进去和店主简单沟通了一下,店主认为自己并不欠孙阿婆的钱。 事发的当时沟通未果,阿婆又不依不饶,店主无奈之下只好报警,最后警察来了也一头雾水,不知道阿婆想表达的是什么。 只好请了江诺她们来帮阿婆梳理一下诉求。 江诺对阿婆用和缓的手势说:“阿婆,麻烦您把您认为的那个错的账目告诉我。” 孙阿婆瞅瞅她,颤巍巍地从怀里拿出个小本子,给江诺找出了她认为不对的那笔账。 江诺看见这笔账目是几天前,阿婆给这家工艺品店做了三十只布老虎。 按照双方的约定。 一只布老虎的收购价格是十二元。 做了三十只布老虎。 店家应该付给孙阿婆三百六十元。 看到店门口围了人。 店主也出来说话,这是位二十出头的女子,模样看着很干练。 她对江诺开了口:“这位小姐姐,阿婆是订购了布老虎没错,但是真的付给她了,店里当时没有现金,阿婆也没有别的收款方式,我就用手机转给了一个在场的朋友三百六十元钱。让那位朋友把现金给孙阿婆。” 柏宏生又跑了好几条街,把店主的那位朋友找来。 据那位朋友说:“由于当时有个旅游团忽然来到了店里参观,一下子几十号人,人群乱哄哄的,我记得我是把那个钱给了老婆婆。” 江诺闻言思考了一下,觉得问题可能出在这个朋友身上。 于是她又问店主:“您当时房间里是不是还有和阿婆年纪相仿的人。” 店主想了想。 是有两个等着结账的人,都和孙阿婆年纪差不多。 最后江诺分析。 应该是店主那个朋友稀里糊涂地就把钱给了另一位老婆婆。 孙阿婆当时和店主打了半天手势,店主也不大会手语,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她比划。 她以为店主是要过几天再结账。 就自行离开了。 结果过几天她再到这家店。 店主说早把钱给她了,阿婆就很生气,她越生气越说不清个头绪。 急的差点背过气去。 江诺把从孙阿婆那里得来的信息翻译给店主。 店主这才弄清了误会根源。 江诺认为现在的重点是找到那另外一个领错钱的阿婆。 柏宏生去负责找那个阿婆。 村子不大,另外一个阿婆被叫到了现场。 那个老婆婆还搞不懂为什么自己包包里为什么就一下多了钱。 她回家之后对了账才发现。 老婆婆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把这钱给谁。 现在知道了,她赶紧把钱给了那个年轻人。 这下真相大白了。 原来当时的确是孙阿婆等了半天没等到钱。 年轻人又把钱给了孙阿婆。 店主总算松了一口气。 阿婆做布老虎的手艺是顶好的。 在这家店销量很不错。 店主也不想失去她的货源。 她是个活络的人,看事情弄清楚了,就赶紧给孙阿婆道了歉。 双方也算是皆大欢喜。 事情结束之后,孙阿婆拉着江诺的衣襟,比划道:“姑娘,留下吃饭吧,阿婆做的糍粑很好吃。” 江诺摆摆手,给阿婆留下了一个联系方式。 婉拒了阿婆留她和小柏吃饭的邀请。 柏宏生是第一次当志愿者。 他的业余时间比较丰富,来当志愿者是因为他已经过世的奶奶也是听障人士。 作为男生,总觉得自身性格还是毛糙一些。 像刚才孙阿婆那样,涉及到账目一类的事情。 他就会头大。 江诺给别人做的解释很认真。 手势又像纷飞的蝴蝶一样漂亮。 他问江诺:“江诺,真羡慕你那么有耐心去和听障人士沟通,为什么我总是做不到。” 江诺:“就当他们是我班上的学生或者是亲人,这样就好了。” 柏宏生点头。 在平湖村歇了一个晚上。 她们要到达下一个地方是澄溪村,处理的是法律方面的答疑。 去澄溪村的车是古老的绿皮火车。 柏宏生江诺两个并排坐着。 车内的节奏很容易让人昏昏欲睡。 但是江诺却有一种忙碌后的亢奋状态。 她把手机里保存的音乐翻了翻,没有什么想听的歌曲。 听身边的小柏耳机里传出音乐声。 江诺侧头看向柏宏生:“小柏,咱们交换一下歌单好不好。” 柏宏生听到她说话,立刻从座位上挺直了腰板:“好啊,我这里正好有几首好听的。” 他打开手机中的歌单,口里还在念着:“正好我偶像出了一首单曲,超好听的,我这几天一直在单曲循环,听也听不够。” 江诺觉得好奇。 于是问:“你偶像是谁?” 柏宏生捋了一下耳机线:“说了你可能会如雷贯耳。” 柏宏生高中之后就辍学经营自家的文具店生意,所以年纪不大,江诺觉得他这个年纪,可能会喜欢一些唱跳组合之类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她可能真的不知道,于是没再问。 她虽然没有问,但是不代表小柏不想说。 他给江诺微信里发了个歌曲链接:“林辞遇新推出的单曲,一般人我是不会和她分享的。” 听到那个名字。 江诺把头转向窗外,车窗外风景飞驰而过,能看见好大一片绵延的青山。 忽然想起,某人那么喜欢徒步旅行,那么这样的青山对他来说,应该是常见的吧。 指尖在手机屏幕上轻叩了一阵。 没忍住还是点开了屏幕,但也只是看了一眼小柏发过来的文件。 然后直接略了过去,点开了自己从前的歌单。 还是听自己的歌吧。 虽然那些歌不甚新鲜。 但是好歹能真正的打发时光。 听到最后,实在觉得无聊,江诺从网上找出了一段相声。 从前学习压力大的时候。 她喜欢听相声,能做到一边听相声一边写作文。 火车悠悠荡荡。 最后她在相声的喧哗声中睡着。 三个小时之后。 绿皮火车把江诺带到了澄溪村。 按照导航软件的指示,江诺和小柏下了火车。 又走了一段碎石铺就的小路。 澄溪村距离最近的城市都有一百多公里。 是个天然形成的山洼。 地理环境的原因。 这里的居民大多数还是种地为生。 山谷里,有的人家的房子已经有些破了。 但是还没有修缮。 就那么摇摇欲坠的伫立在田野上。 到了澄溪村。 江诺看见在村口的地方,早有个女人等在那里。 女人站在风里,穿着一件略显臃肿的藏蓝色冲锋衣。 这是江诺这次志愿活动的服务对象。 叫程莲华。
第六十六章 程莲华明显有些怕生, 她局促地望着江诺和柏宏生。 江诺从手机里翻出另一个志愿者发过来的照片看了一眼。 确定了眼前这个人就是自己要找的。 招招手,江诺向她走过去,柏宏生则像个保镖似的跟在她身后。 根据志愿者的描述。 程莲华多年前嫁到澄溪村。 她嫁给的是村子中的一个光棍汉, 虽然生活条件清苦一些,但是夫妻感情尚好。 但是天不由人, 生下一对龙凤胎之后,丈夫因为车祸过世。 丈夫过世之后, 程莲华的公公婆婆进城投奔了女儿,并带走了龙凤胎中的男孩。 程莲华依靠着土地和丈夫留下来的积蓄生活。 她已经几年没见到儿子。 这次约志愿者来的目的,是想见见孩子。 江诺记得志愿者描述的事情经过, 在儿子被带走后,程莲华曾经求人给婆婆打电话。 但是对方听说了她的意思之后,理都不理。 直接挂断。 在村口, 江诺和程莲华进行短暂交流, 然后随着她走进了村西头的一间砖瓦房。 可巧不巧, 这间房子就是江诺在要进村的时候, 从远处看起来摇摇欲坠的那一间。 澄溪村现在居住的村民很少,大部分的村民都已经外迁, 他们在城里都购买了房屋,每年回到村子里就是要处理家中的田地,不会久居。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6 首页 上一页 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