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予不好意思道:“小时候跟我妈学了点儿皮毛,不算会唱。” “小鱼妈妈以前是昆曲团的。”黄心韵想起了什么,“你不是说想考戏曲相关的研究生吗?” 听到考研,姜予滞了滞,浅笑:“不考了。” “啊?不考了?我还想着你可以考京北,我也留京工作,咱俩时不时还能见个面。” “觉得大学四年读累了,还是早点儿工作吧。” 有人问:“那你现在的专业是什么?” “金融。” “也不错啊。” “还行……吧。” 当初高考结束,她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能干什么,一片茫然,是舅妈帮她选的专业。 进大学后却十分怀念小时候跟妈妈在昆曲团的时光,于是加入了学校昆曲社。 可是现在…… 算了,赚钱养活自己要紧。 四个女生做了一顿家常菜,嘻嘻哈哈倒也自在。傍晚送走她们时,有个女生兴奋道:“来了你家的园林,这次旅游便不虚此行了。” 另一个女生则问:“你什么时候去京北玩啊,我们一定招待你!” 黄心韵不满地说:“她提了好多次要去,一次也没去成。” 那不是因为……没钱嘛…… 姜予笑笑:“有机会一定去!” * 很不巧,8号这天又下了一场雨。 姜予拎着小行李箱,坐公交车到了管理局。 接待她的工作人员还是挺客气的,在电脑里给她回放了访查时拍的一些照片,有理有据地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又展示了一些园林修缮的成功案例,有的园子池塘水质极清,锦鲤嬉游,荷花满塘…… 姜予不反驳任何话语,不住点头嗯声。 最后才说:“我年初要实习,明年毕业,会抽空回来治理水池,修缮园林,能不能多给我一点时间。可能是之前一个月没下雨,天气太干燥才发臭,现在下了雨,味道就没那么大了。” 对方知道她没有经济来源,不好为难,只说:“那尽快哦,修理好后通知我们一声,我们要回访的。” “好的,一定。” 再三道谢,工作人员还给了她一份《园林保护和管理条例》,拷贝了一份园林修缮典范的资料,让她有空学习学习。 出来时,雨已停下,天空依然阴沉。 姜予拖着行李箱,走到了公交站台,等车去高铁站。 失魂落魄地坐在长凳上,琢磨治理池塘得花多少钱呢?几万块打底吧。 流水不腐的道理谁都懂,那些清凌凌的池塘,安装了顶级的循环水过滤系统。篱园的池塘不算特别大,但也不小,有一百多平米,装下来得十几万吧? 失神地坐着,手机传来信息的声音。 班级微信群里,学习委员发了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的消息。 室友朱嘉敏把网页单独转发给了她,还问:【你真不考研了啊?】 恰在此时,雨又下了起来,姜予凝望茫茫雨色,内心有些凄惶,她调整了一下微笑:【不考了,先参加工作。】 朱嘉敏:【可是你暑假就在准备了哎,不考多可惜。】 姜予:【只准备了十来天,觉得难度有些高。】 彼时刚备考,台风就在海市附近登陆,姆妈打电话说狂风暴雨,园子里很多树枝都断了。没钱请工人,她只好掩卷回家收拾园子。 …… 原本心情就不好,现在考研的消息,让她更觉得沉郁,有一辆到高铁站的公交车停下,她亦呆坐原地,无动于衷。 非高峰期又下雨的缘故,公交站只剩下姜予孤零零一个人。 姜予抬起眸,看着天空中飘落的雨。 马路对面,一个高而挺拔,气质卓然的男人,毫无征兆地闯入她的视线。 他没有伞,站在商铺挡雨棚下,穿着贴合身材的黑色西服,浅白色衬衫,没有打领带,戴了副金丝眼镜,神情很淡漠。 姜予看过去的时候,他正好转了一下身,优越的鼻子,侧颜令人称叹。 他从烟盒里抖出一根细长的香烟,叼在嘴里,再利索地用打火机点燃。 像是微微侧了一下头,无意地瞟向姜予一般,他的视线很快收回,修长的手指夹走烟,一团淡蓝的烟雾吁了出来……姜予从未见过哪个男人能把抽烟这事演绎得如此优雅、矜贵而疏冷。 毋庸置疑,遥遥一见,也可以看出他长得很帅,但这份气质更是难得。 于是忍不住地,视线追随他的步伐而去。 大家都有打伞,唯独他没有,不顾雨水滴落在身上,独自一人行走在这座烟雨朦胧的城市街头,一身落寞无法与人诉说。 一刹那,姜予有些共鸣。 光鲜如他,是不是也像她一样落魄,也许遭遇了事业危机,感情问题,生离死别…… 再望一眼,他已经穿过了人行道,低垂眼眸,面容沉静地朝公交站台走来。他在垃圾桶上摁灭了烟头,最后在她两步之遥的地方站定。 姜予不由细细打量了他一下,他的身形修颀,皮肤偏白,被雨打湿的头发,细细碎碎落于额前,眼镜后的眉眼有种形容不出的破碎美……整个人气质无比清隽。 有公交车驶了过来,姜予拿着雨伞和拉杆站起了身,准备上车。 站起来的一瞬,听到了他低醇的嗓音。 “抱歉,请问——” 姜予下意识望向他。 刚才看得不够真切,这时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漂亮,形状轮廓像是凤眼,天生勾勒一段高贵。 也是在同时,那辆公交车停在姜予面前,三步就能上车。 姜予大脑作出判断,他是不是想问路? “你要问路吗?”她回了一声。 他的目光十分有神,看过来的时候,胸前明显起伏了一下,像是怔了一怔。 可是他又不说话了。 乘客已经下车,公交车司机问:“要不要走?” 姜予下意识地回答:“要的。” 弄不明白这个男人的意图,只是见他没有伞,于是姜予没有多想地,把折叠小花伞递给了他。 脱口而出:“伞给你吧,去问问别人。”说罢塞到他手里,拎着行李箱转身上了公交车。 车门及时关闭,将二人隔开。 ……
第3章 “就没有想过是我吗” 坐在公交车上,姜予黯然地沉出一口气。 类似事情,她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喂流浪猫的猫粮,比她自己吃的食物还要好。 明明没有多少生活费,也拿一些出来捐给需要的人。 几年前在美国寻亲,她还把买午餐的钱,买了束鲜花送给一个刚做眼睛手术,纱布遮了视线的华人大哥哥…… 所以并不是因为他长得帅,才想给他伞。 而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忍心看到他人与她一样落魄罢了。 …… 回校后,一切如旧。 大四的课程安排很少,毕业论文也还未开题。 姜予闲着没事,在昆曲社里带带大一的新生,也开始准备简历,打算找实习的公司。 有个周末,舅妈让她过去吃饭。 聊了些园林修缮、毕业实习,还有相亲的事。 对于她相亲的表现,舅妈无可奈何,不想再勉强,只问:“你打算去哪里实习?” “还没投简历,希望能到银行、证券、基金之类的单位去。” 但是这话说出来,连姜予自己都没底气。 不是她学无所成,而是这类单位对实习生要求很高,很看中学校出身,很多实习岗位早就被另两所赫赫有名大学的金融生预订了。姜予学校的金融专业,相对逊色一些。 舅妈说:“要是实在找不到,去我公司盖个章也行。” “嗯,我先找。” 10月下旬这天,姜予在图书馆借书时,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 “你好,请问你是姜予吗?” “我是,你是?” “我是你在美国的堂哥,Martin姜沐安。” “……” 姜沐安? 自从那年去美国寻亲不欢而散后,她便与姜家断联了,突然有位堂哥自报家门…… 姜予不禁怀疑,会不会是电信诈骗啊? 反诈APP倒是没有提示。 姜予赶紧出去接电话,确认对方身份,听对方说,是拜托了朋友辗转才找到的她。 挂掉电话,姜予迷惘地通过了他的微信好友申请。 他利索发了信息过来。 姜沐安:【hello,堂妹。】 姜予看着“堂妹”这两个字,觉得无比陌生,但还是礼貌地回了句:【你好,你真的是我堂哥?】 姜沐安:【如假包换。】 说罢又发了几张姜家人的旧照片,里面就有姜予的父亲。 可能是嫌打字太麻烦,姜沐安索性语音通话。 “当年你来寻亲,我不在家,并没有见过你,不过我听家人说起过你。这两年我也时常去中国,但每次去都有事,没有来得及找你。下次过去,我再去找你。” “哦……好的,可以的。” 那年寻亲有些失望,感觉姜家人很冷淡,当她是累赘,让年少意气的她不辞而别……不过这个堂哥她确实没见过。 他又说:“你在海市念书,那位帮忙找你的朋友也在海市,你要是不介意,加一下他的微信,以后有什么工作、生活上的问题,他都可以帮助到你。” 姜予素来不喜欢麻烦别人,但是堂哥刷刷地把对方的名片发了过来,还说:【他叫徐斯年,人很nice,我拜托过他,他很乐意照顾你。】 姜予:【好的,谢谢。】 虽然她现在并不需要别人照顾,但还是乖乖地申请添加好友,留言上写着:【你好,我是姜予,堂哥让我加你的。】 很快,界面显示通过了好友申请。 同时堂哥的对话界面上,则转了2W过来。 姜予数着零有些傻眼:【这是?】 姜沐安:【这些年,我们一直没有照顾过你,这是给你的生活费。】 【你先花着,用完了再跟我说。】 姜予:【这也太多了。】 姜沐安:【不多,你不收,就是见外了。】 姜予暂时没有收,姜沐安也不着急,只说:【你先考虑考虑,再决定要不要收。】 那个叫徐斯年的人,也发来了几条微信。 【你好,看来你们兄妹联系上了。】 【我与你堂哥几年前在美国认识。】 【是我托人找到了你舅妈杨女士,陈明缘由,拿到了你的联系方式。】 姜予感觉脑瓜子嗡嗡的。 在这个莫名其妙的上午,原本还是孤苦伶丁的自己,突然就有堂哥来寻亲,堂哥还打了两万块钱过来。 姜予:【原来如此,谢谢你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92 首页 上一页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