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很久以后,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坐车,可是这种快乐,再也不会有了。 就像她,坐在这里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像两个孩子这么开心,她现在脑海里全都是去城里以后怎么找医院,怎么跟人说。 另一边两个小姑娘一会儿在喊:“那里是石山!” “不是,不是,石山应该在另一边。” 一会儿又遇到了路边认识的人。 “三婶,我们坐车去城里了!” 到后面山里了,山里没什么人,两个小姑娘抬起头,天上的云可真白呀。 两个小孩忍不住唱起了刚学会的歌。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 “这里的人们爱和平,也热爱自己的家乡~” 小春听她们唱歌,想起了唐国兴那一次去城里,回来的时候跟她说。 “跟电影里不一样。” “大家有坐在大车后面,但是没有人唱歌。” 现在的她吹着阳光晒过的风,听着孩子们唱歌,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回去得跟唐国兴说,托这两个娃娃的福,现在坐在大车后面都要唱歌了。 跟电影里一样。 作者有话说: 收尾,写得有点慢,今天也有红包。
第120章 农村医疗(十四) ◎(1974)医生可真厉害。◎
第一百二十章 雨兰镇过来是同林镇, 这里的发展和与雨兰镇差不多,但永秋和凌云一直探着头去看外面的商铺。 同林镇的商铺其实都差不多,可两个孩子看得高兴。 小春一手逮一个, 怕她们掉下去。 这个大车本来就不是用来拉客的, 并没有什么防护措施。 同林镇的路并不宽,和雨兰镇差不多,两边有裁缝铺。 “妈妈,你快看!那里在卖包子!” 小春没觉得同林镇和雨兰镇有多大的区别,两个小孩子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妈妈,他们这边有包子馒头。” 雨兰镇没有包子馒头,一方面是大家穷, 都是在自己家里吃饭,没几个人会去外面买。另一方面是因为雨兰镇是平城香金镇这条线的最后一个镇, 不像同林镇会有好几个地方的运输队路过。 那个包子店就在不远处, 热气升腾了起来,旁边还有好几个人在排队,手里拿着钱和粮票。 “包子, 热腾腾的包子!” 原本还东张西望的两个小朋友,这下子眼睛直勾勾地望着包子。 她们什么都没有说, 可又什么都说了。 而这个时候, 大车停了下来。 司机从上面下来, 径直就走向了包子铺。 “两个包子。” 两个娃娃羡慕得咽了咽口水。 小春:“你们俩在上面不要动。” 小春跳了下去, 奔向了包子铺。 等她回来的时候手上已经有两个包子了。 她本来还心疼, 结果就看到两个孩子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仿佛遇到了世界上最好的事情。 粮票和钱都花得值得了。 “一人一个。” 小春其实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 平常在外面那是一根线都舍不得浪费。 她毕竟也是一个年轻的妈妈, 现在好不容易出来一回, 她不希望孩子长大了以后一直在想,当年同林镇的那个包子到底是什么味道。 凌云和永秋对视了一眼,立马说道:“我们两个小孩子分一个。” “妈妈吃一个!” 她们两个小孩说着就拿起了包子,开始分了起来。 “妈妈也要吃。” “姨,你快吃吧。” 永秋和凌云吃得慢慢地,她们没吃过包子,但都知道,总有一些食物是从来没有见过,但听说过的。 小春其实已经没有小时候那种什么都想吃的渴望了。 “妈妈,你快吃!好吃!” “对!好好吃!” 小春也慢慢地吃了起来,包子很好吃。 比她过去吃过的一切都好吃。 同林镇很快就过去了,到百合镇的时候,两个孩子靠在她身上睡觉,一边靠一个。 永秋睡之前还说:“到了镇上就叫她们起来,要看热闹。” 小春本来准备叫,结果正好看到了镇上有人在出殡,抬着棺材。 到了平城再叫吧。 今天回不去,小春来之前就让人给城里的唐奶奶带了信。 唐奶奶是之前的粮仓主任,后来退休了,被她女儿接到了城里养老,每年都会回雨兰镇祭拜。 因为今天回不去,小春便拜托了运输队和唐奶奶说一下到她那里借住一晚上。 小春还背了一些东西给对方。 一包葛根粉,一块布,还有三十几个鸡蛋。 本来想着自己找过去,没想到的是唐奶奶到了车站这边来接。 “小春,小春,这里!” 小春有些不好意思:“您怎么过来接我们了,这也太麻烦您了。” “这有什么麻烦的,我在家里闲着没有事情做,正想找点事情做。” 两个小孩立马叫人:“祖奶奶。” “一年不见,又长大了一些,祖奶奶给你们带了糖。” 唐奶奶看着这两个孩子,感觉像是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因为这手牵手的两个小姑娘,就跟20年前的唐国兴和小春一模一样。 “给您添麻烦了。” “说这些做什么,都是雨兰镇人,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走,我带你们先去预约孩子的预防针,可能明天才能打。” 打预防针是在县医院。 当年唐国兴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个平房改出来的人民医院,小春还记得唐国兴说,外面有一个大院子,搭了好多棚子,全都是人。 现在已经是两栋楼了,小春抬起头往上望,她数了数。 六层楼高。 也没有大院子了,也没有搭棚子了。 小春被领着往里面走,这也是她第一次来医院,可算是长见识了。 她之前只在唐国兴的描述中听过城里的医院。 现在一看果然不一样。 凌云和永秋则是被小春拎着,一边走一边看医院里其他人。 两个小孩子安静了很多,大概是这里的人都有些情绪低落。 “妈妈,我们快点出去吧。”永秋看到了一个护士正要给过道上的孩子打点滴,赶紧抱住了小春的胳膊。 她那个样子,生怕把她也弄过去扎针。 “正好,出去吃饭,你们一路上也辛苦了。”唐奶奶说道。 四个人出来的时候,就有几个人在往里面跑。 几个人就有人在喊:“医生,医生,他的手指断了!” 手指……断了? 果然跑过来的路上还有血。 永秋和凌云既害怕又好奇,手指怎么会断? 小春也好奇,回过头,那些人已经进去了。 旁边唐奶奶说道:“应该没事,能接上。” 小春:“这还能接上?” 永秋:“接不上,我们班有个同学就少了一个手指。” 那个同学的爸爸喝酒喝多了,不小心砍了他手指头,他自己把手指头包起来,后来就烂了。 “能,之前机械厂有个工人操作机器不当,把手指切断了就接回去了。”唐奶奶说道。 凌云就把班上同学的事情说了:“他就没有接回去。” “要医生才能接回去。” 永秋都听呆了,原来医生就能接回去。 永秋回过头再看那些穿着白衣服的人,眼神就不太一样了。 过去,在她心目中,那些是来打针的,有些害怕。 永秋知道医生能治病,可是……可是在她心目中,治病好像就是感冒发烧之类的病。 像手指断了这种不幸的事情,就要求老天爷保佑才行了。 她没有想到医生能够把断了的手指都接回去。 好厉害啊!
第121章 农村医疗(十五) ◎(1974)妇女病的普查普治。◎
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春和两个孩子晚上就住在唐奶奶家里, 唐奶奶的女儿去隔壁县帮忙建水电站了,没在家里。 唐奶奶过去也是雨兰镇的粮仓主任,后来退休了就来了城里和女儿住在一起, 现在看到了小春, 便忍不住询问老家的情况。 “今年是个大丰收年,一切都好。” “难熬的是去年,事情太多了,一年到头下来就没一件好事。” “起初是冰雹,我们当时在山上给黄豆除草,本来只是下了一场偏东雨,如果是平时, 我们也不得去躲雨,结果那天我们中间有两个妇女是那个日子, 唐国兴就说都去躲雨。” “我们一大群人就跑到山洞里躲雨, 刚进去一会儿,冰雹就下来了,比鸟蛋还大一颗的冰雹, 你说巧不巧。” 唐奶奶叹了一口气:“当时城里在下雨,就听说你们那里下冰雹了, 唉。” 永秋也在旁边补充:“我们当时在学校, 还有一个老师在操场上, 伞都被砸烂了, 跑进来问我们谁丢石头砸他了。” 凌云:“然后我们一出去, 好大的冰雹。” “好在后面国家发了贷粮,又发了种子。” 小春又讲了火灾的事情。 两个孩子待不住, 很快就去院子里了, 没一会儿, 就爬到了墙上。 “妈妈,我和凌云出去看看,外面好多灯。” 凌云也在旁边看着。 雨兰镇晚上不像外面,雨兰镇哪里有这么多路灯。 “不行,晚上外面不安全。”小春毕竟不是小孩子了,大晚上跑出去,容易给人添麻烦。 她小时候,还听说过平城有人在晚上打黑枪,后来听说的比较多的就是有人拿着刀抢劫。 总而言之,城里对于小孩子来说是既危险又刺激好玩。 但对于带着孩子的大人来说,就只剩下危险了。 小春得承认,永秋和凌云比她和唐国兴小时候懂事太多了。 这要换成她们俩小时候了,才不可能跟你大人商量,翻墙就能走,越说危险越要走。 唐奶奶听了,说道:“是我的错,都忘了要出去消食,我们就在这边走走,很安全,平常我们很多人吃了晚饭都要出去走一下。” 小春怕唐奶奶是迁就孩子,说道:“她们两一出去就能玩疯了,看都看不住。” 她说这话的时候,还在心里自我嫌弃了一下,最后她还是变成了小时候最讨厌的大人模样。 “看得住,看得住!我们保证不乱跑!全部都手牵手。”永秋立马凑了过来,抱住了小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出来,就出去看看吧,就看一小会儿。” 凌云抱住了另一边:“是啊是啊,你就让我们去看一下吧,我们不会乱跑,走路都慢慢的。” 两个孩子一起期待地看着她。 这谁还能拒绝?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6 首页 上一页 1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