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BG同人
收藏  反馈 

[红楼]不二臣

作者:游渔犹愚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4-02 12:11:03

  “成啦,成啦,我这就走了。”掌柜的不在老朋友这里招人嫌,整整衣裳,又穿上毛褂子:“我把小幺留在这儿......”

  “你放心,我保准替你看紧了少掌柜。”说到看着长大的小侄子,账房一直跟掌柜抬杠的嘴却多了笑意:“你放心。”

  知晓老友靠谱,掌柜的学着江湖人的做派拱手作揖。随后又跟门口的儿子多嘱咐几句,这才安心带着商队往淮越去。

  这一队行商如一管清烟,曲折蜿蜒着,由最南到稍北的南边。期间被守城盘查刁难,打个结,但最终还是要继续飘远。

  青白的长烟缭绕飘散开,其上是五彩斑斓的纱绢。

  淮越多虫,所用颜料又是草植调染。未免路途辛苦,纱绢成形后便要多加一道工序避免虫害。这件事也是织女们自己摸索——这许多日子以来,淮越人也认清这书塾不只是州牧垫政绩的玩笑,于是便有越来越多人愿意投奔到主城来。

  ——有人是为了学艺,有人说惦记府衙许诺的银钱,也有人单纯是为了逃难......

  黛玉站在廊下,她的手腕与指尖都沾着染料残汁。院子里的织女嘻嘻闹闹,只凭笑声也叫枯燥的活计变作玩笑。如今学塾中没有‘工匠’,只她们一众织女——学织、织纱、染色,再到如今的熏香。

  “夫人。”有年纪小小的女孩子跑到台阶下,牵着黛玉的手跟她说话:“我们的商道还好吗?”

  她应当是听了大人的话,说到‘商队’一词时带着生疏的得意。黛玉捏着她的手仔细看,确定小姑娘刚才玩香没有被烫着,这才道:“我们的商道当然很好很好。”

  孩子的母亲还在忙,终于把捣乱的小姑娘赶开,见她偎到林夫人跟前,更加放心地继续忙。

  ——忙完这最后一批,之后就只等着新年了。

  这会,她跟黛玉的心里冒着同一个念头。小姑娘挨在黛玉身边倒很乖巧,听黛玉回答说‘很好很好’,立刻笑开,旋即又摆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可是我听说,人家都不要了——”

  “怎么会呢?”黛玉索性将小姑娘揽在怀里,孩子都脑袋正贴着她的腰。毛茸茸的一颗脑袋蹭着她的手腕,从黛玉视角看去,一时没洗去桃红色像是给小姑娘簪了朵花。

  不如再把年节的礼物添上几样。

  黛玉心里想着,轻轻摩挲着怀中孩子的脸颊。

  “你看,我们的纱绢这样漂亮,这样精巧,怎么会没有人喜欢,没有人要?”怀里的小脑袋仰起来,黛玉看着那对圆滚滚的眼睛,禁不住笑:“这根本说不通啊,是不是?”

  这一套理论轻易说服了小姑娘,她重重点头,窝在黛玉怀里,专注地盯着在院子挂成一排的纱绢——年节的新衣裳、糕点和糖。

  “夫人,大人过来了。”身后的雪雁靠近,附耳低语。黛玉点头,逗弄小姑娘高兴,又跟织女们嘱咐过才离开院子。

  林言没有进来,他在马车上直等到黛玉出现。只是下巴都被车窗隔出一道红痕的州牧大人实在难以用望眼欲穿概括,他见黛玉出来,眼睛一亮,赶在黛玉靠近之前就已经把车门打开。

  黛玉揉一揉林言的下巴,自个思量,晓得他一定是在车窗处看了很久,后知后觉意识到留了痕印才赶紧抬起来。

  “......下回你就先回府去,不必非得等着我呀。”

  “等着你叫我高兴,你难道想见我不高兴么?”

  “作怪。”黛玉失笑,继续揉着他的下巴,说话又带着意味不明的感叹:“说起来,你只在学塾建成时转了一圈,之后再来要么是门外,进来也只是外馆——府衙里其他人也是如此,这般约束,想来也叫你费了心。”

  “只消里馆清净,再怎样费心都是值当。且这大半是你的功劳,若是淮越的纱绢没出什么成效,即便有我约束一句,他们也有十句反驳来回应的。”下巴处的的印子慢慢长回来,之后还有一道红横在其间。

  “说到成效——”

  “到了。”林言会意,唇角的笑更是飞扬起来:“比我们预想得更快。”

  “就看他们,能不能把这消息广散开。”


第183章

  心神动蚁窝窥堤

  高鼻子的千户虎背熊腰,今年在秦将军麾下已经满十个年头。只是从五年前便留守在京,这回也是他阔别许久再归南城。

  ‘阔别’一词是他们私底下的调侃,兼具聊以**的酸楚——临近新年,一家老小都在家中,而自己远在边境,对着那不知怎么又在这时冲锋的蛮族。

  山峰一样的鼻子被削去一整块皮肉,远远看去好像山顶的位置被天雷磨平。但这样的伤口在随军多年的兵卒眼中已是幸事,因此高鼻子的千户不大在意,只专注看着手里的信封。

  “老高,你这是怎么?”他的同僚疑惑上前,见他手中的东西却是一松:“家里寄来的?”

  “嗯,信是我家小小子写的,他今年入了学塾,你看——”纸上的字迹稚嫩飘忽,但不难想象执笔者的专注。高鼻子原本是要跟刚过来的宽脸颊千户解释,可一句话没说完,又沉到自己的思绪中。

  “你啊,你,也老大不小的,怎么还粘媳妇儿女呢?”宽脸颊原想拿着一句揶揄打岔,然抬眼又见城池中升起的炊烟。一行行白烟与自家多么相似,他们家中的亲人也该正热火朝天地预备年节。

  这时机似乎格外催发思乡思亲的情绪,尤其他们面对的是不知明日如何的战火硝烟。只这样想着,宽脸颊的声音也不觉弱下来。

  这陡然的寂静像是战场上的拒马,没到近前就已经喉咙发紧。

  高鼻子勉强笑一声,朗声道:“还说我?你自个不也是!”

  “我们还不一样,你知道,我可好多年都没回去过家里。”

  “说来也是......算起来,你在这边的时间可是比我多两番......”

  两个人说到这里,相视一笑,旋即都是叹气。

  而随着声叹息,不远处又想起一阵喧嚣。高鼻子和宽脸颊早已习惯这样不松懈的演武,双双扭过头去,脸上的神情再没有什么波动。

  “将军也是辛苦,这会父子三人都在阵前,府上只剩下老夫人、夫人和姑娘了。”宽脸颊又露出些笑意。

  “咱们也算和将军‘同甘共苦’了。”

  他们出身同郡,在这行伍间也算得同乡之情。平时就亲近,在军中摸爬滚打更是情谊深厚。这时两个人相互捶打调侃着往前,准备去监督清点今日刚到的一批药材与冬衣。

  直到拐过一个弯道,却见一个暗沉的影子椅在角落,歪着脖子望着主帅营帐。此处再是温暖也在冬天,寒风乍起,鼻子上的伤口泛起木讷迟疑的疼。高鼻子看着那个影子,看着他倚剑而立,却没来由联想到大旱之年的农夫。

  不吉,不吉利......

  随着心里惴惴不安的低语,他们双方靠得越来越近。

  那个人靠背的地方紧上面插了一根金紫红的帅旗,这会没风,垂下来,几乎和他枣红的武装融为一体——怪事,明明是烈艳的颜色,可这会看来却跟个影子似的黯淡。

  高鼻子想搓搓鼻子,碰着那处伤,不禁‘哎呦’一声。这一声也惊扰了那道‘影子’,他扭过脸,正见着高鼻子和宽脸颊走过来问候。

  “少将军。”

  正儿八经的少将军应当是早早立下战功的大公子,但平日里,这一句也是他们对秦二爷的称呼。原本是没什么,只是这会听得称呼,秦二爷却是肉眼可见地一抖。

  撕拉一声,金紫红的帅旗飞扬,一个秦字扭曲着在风中鼓动——旗面招摇的声音太大,两个人都没听清他是否应声。

  秦向涛眼看着他们走开,自己却依旧站在那颜色烈艳的帅旗下。头顶的声音极

  近嘶嚎,说不清是风声灌耳,还是帅旗将要撕裂。

  他实在不喜欢这个地方,说来也怪,父亲与兄长建功立业的南城是他从小就向往的地方。可当真的到了这里,甚至成了‘少将军’,他却只想回到京城,与祖母、母亲和妹妹偎在一处。

  南城一百年没有下过雪,他梦想中一袭白衣走在雪野的大侠走不到南边。

  有人在喊他——父亲?大哥?还是他们身边的部将?秦向涛绷着脸,拖着脚步朝前,头顶的帅旗还在嘶喊。

  他这时心神不宁,不知道早走远的两个千户也在猜测他这时的情绪。乍起的寒风好像也把他们身上的颜色刮掉一层,两个人暂时未觉,只疑惑地说谈论着明显情绪不对的少将军。

  “总不会是怕了战事?”

  “哪里能?人不是常说‘虎父无犬子’?”宽脸颊对秦将军崇敬至极,对着他的儿子也是独一份的恭敬。这会只听高鼻子半句调侃都不高兴,大力拍拍老伙伴的肩膀,叫他收回这样不恭敬的揣测。

  高鼻子也知道宽脸颊的意思,自己拍拍嘴巴认错,之后便息了交谈的声音。

  军队驻地,少不得要依靠当地的行商。秦将军驻扎南地多年,自然和当地联系紧密。供应药材与衣物的都是多年熟人,高鼻子没怎么见过他们,宽脸颊却和他们很熟悉。

  彼此打过招呼相互见过,招呼早已经等候在此的兵卒继续轻点、整理、搬运物什。宽脸颊看着相熟的领队,发觉这从来口齿伶俐的生意人这会都是一样的怏怏。

  “这是怎么了?”他扯着嘴笑,没有落下打趣:“我听说你们赶着年节去一趟淮越?累着了?还是那边人刁难呢?”

  他想起曾听过这些人的牢骚,又笑道:“那张老板还不老实呐?要我说,你是我们南城这边的,怎么能叫那边欺负了。”

  不说还好,一提到‘张老板’,几个领队的脸却愈发难看起来。

  和气生财,做生意的人们太知道这个道理。再抬头依旧是和气笑脸,然宽脸颊与他们相识多年,哪里不知道这一刹那的停滞。

  “真是那个张老板?我听说淮越的新州牧有一手,还以为能把他的势头压下去。”正好闲散兵卒都退下,宽脸颊收起笑脸,照例闲话,言语间带出些试探的意思。

  “新州牧倒确实如传闻般有些手段。”其中一个领队笑着,两手都背到身后去。

  “倒是咱们南城成了稀罕地,那张老板在淮越混不下去,恐怕要来咱们这里享福哩。”


第184章

  剜心伤北阆南言

  “往南的商路不顺,反而便利了向北的商队。”

  鸽子在桌上啄谷,橘红的嘴巴碰到台面,磕出哒哒响声。黛玉曲起一根手指,鸽子误判,错看自己的倒影,轻轻敲打几下,又不满地跳来跳去。

  “喏——”黛玉将谷食扫拢在一处,将军鸽不再发怒,这才凝神继续与林言说:“前面还观望,这会生战事,反倒催得紧了。”

  “怕是一面盼着南边打仗,给好不容易运回去的纱绢多镀一层噱头。一面又盘算着叫咱们自己服软,不好在这个当口多加开口要价格。”林言哼笑,眼底的一点青黑像是黑湖上的两弯倒悬月。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