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点的买个筒子自己做蜂窝煤,舍不得买筒子的那就做煤球。 只不过前者更好控制火力大小也更节省煤渣。 姜向北往窗口外边看了又看,奇怪地是:“天气这么好,爷怎么说要下雨了?” “爷哪回没说准?” 洛川这个地方四季不分明,一年到头都是温暖潮湿的夏季,冬天温度最差也在七八度 下雨也不讲究什么雨季,一年四季这雨说下就下,根本没个准头。 “这倒是,爷是最厉害的。”姜向北同意。 老爸姜半什么都会,但什么都只会一点点,姜半瓶这个外号取得相得益彰。 而爷爷姜爱国那才是真的什么都懂。 大到木工活儿,小到缝补,姜向北就从来没见过有什么为难住爷爷的。 “我去帮爷做蜂窝煤,你去洗漱吧。” “我也去。”姜向北赶忙扣上衬衣扣子急吼吼地跟着出了门。 不过最后她也只能端着米粉儿在边上边吃边看。 姜爱国不准她来掺和。 把煤灰和泥巴混合在一起时要用手,弄完后手指甲里的黑灰个把月都洗不掉。 “姑娘家家的,手一伸出去别人都要数落你不爱干净。” 虽然姜爱国知道孙女的力气说不定比孙子要大,还是坚决脏活儿让小伙子来。 “叔,做蜂窝煤呢?” 后院种满了葱姜蒜,做蜂窝煤只能放到前院来做。 刚掺水活了稀泥,就见夏伟的媳妇儿刘春芳两手提着东西路过,笑眯眯地打了声招呼。 姜爱国直起腰笑着回道:“不是瞧着快过年了吗,怕到时候忙不过来早点弄好了事,今天咋这么早回来了?” “这不是快过年了吗,供销社里的年货都卖断货了,没东西可卖只能早点回家。” 供销社售货员这个工作可是个香馍馍,要赶上逢年过节,没点关系根本买不着好东西。 刘春芳跟姜家关系好,自然愿意在这事上多帮着点。 “叔你跟文兰妹子说说,明天供销社有面粉和奶糖到,要是想买我给你们留着点。” “不用问文兰,你给我们家留两斤糖,十斤面粉,”姜爱国立刻回,笑着看了眼姜向北:“我孙女爱吃奶糖,全留奶糖。” 吃粉吃得正起劲儿的姜向北心里一暖,端碗往嘴里又灌了口汤。 她爷没参军前不是木匠应该是厨师才对吧?一碗素粉做得都那么好吃。 刘春芳往姜向北这儿看过来,顿时乐了:“我以为谁家小子呢,原来是向北啊!” 一头利落短发,加上半张脸都埋在碗里,刘春芳还以为是姜家来的亲戚小子。 “刘婶子。”姜向北乖巧喊人。 “咋没出去玩儿?竟然这么听话的待在家里,不像你啊!” 连邻居都知道姜向北是一刻不得停的主儿,连带着她二闺女天天也像个假小子似地在外瞎跑。 “婶子,我以后不去外边跑了,就待在家里。”姜向北赶紧表态。 总不能让她一个芯子三十几岁的大人跟群十来岁小孩儿到处瞎跑吧。 “前几天才燎了头发,且得安静几天。”姜爱国笑。 不仅刘春芳对姜向北说的话一点都没听进去,就是姜爱国也对此表示不信。 刘春芳笑。 “趁今天休息,我也来凑个热闹,正好我家国华在家。” “等做完我家的,我们爷俩也来帮手。” “成,那今天准能全部做完。” 邻里之间只要没大矛盾,互帮互助才是常态。 刘春花连忙回屋,换了件旧衣服后去敲夏国华两口子的屋。 夏国华媳妇翠喜姓什么没多少人知道,不过懒是整个院里人都有的相同想法。 翠喜性格挺好,对人也和气,就是懒。 饭等刘春芳下班做,衣服等夏国华下班洗,她唯一的工作是带娃。 夏国华的儿子夏宝华两岁多,平时最喜欢追在夏彩霞身后跑,姜向北她们经常会带着一起玩。 每当这个时候,翠喜就在家看连环画。 刘春芳敲了好一会儿,屋里才终于有回应。 等煤灰都铲到了院里,房门打开,夏国华打着哈欠走出来,一件红色汗衫穿得……很奇怪。 仔细看的话才发现,原来是右手臂和头穿到同一个地方去了。 “你看看人家向南,一大早就知道起来帮着做蜂窝煤,你这么大个人了还等着老娘喊。” 姜向南可以说是院里所有大小孩子的噩梦,典型别人家孩子。 懂事、学习好、人也勤快。 就算夏国华已为人父也难逃被比较的命运。 夏国华对此早习以为常,懒洋洋地点点头,又慢吞吞地重新穿衣服。 “过年还早,这么早做蜂窝煤干什么?” 埋怨完时间又埋怨蜂窝煤:“反正都是一样的烧,做煤球就行了,还非要做什么蜂窝煤。” 做蜂窝煤,最麻烦要数压制那一道工序,力气小的提铁片子都费力。 “你不做饭懂个屁,煤球一烧起来就控制不住火,烧菜老炒糊。” 姜爱国也在旁边接话道:“蜂窝煤经烧,三四个能烧一天。” 住在城里有很多好处,就是烧火做饭哪哪都要花钱。 就算烧柴火灶,柴火也得花钱买。 最近居委会提倡大家用煤取代柴火做饭。 一是减少火灾发生的风险,二是减少烟尘。 早些年巷子里一到中午做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冒黑烟出来,久而久之屋顶地上都全是黑灰。 不过提倡归提倡,大家还是没全摒除柴火灶。 像姜家,厨房里就还是留了口柴火灶,方便做大菜或是烧水的时候用。 蜂窝煤灶要想给全家人烧洗澡水,那得等一个通宵。 此时姜向北已经吃完米粉,去厨房用热水把碗洗干净,就回屋了。 她当然不是回屋休息,而是换了件旧褂子又走出来。 “爷,我来压煤球,不会弄脏手。” 姜向北打定了主意要帮忙,也不管姜爱国再怎么说,走到院里就拿起了铁锹。 铲起,搅拌,铲起,搅拌。 姜向北发现,家里的长辈除了老妈好像都自带一键开启夸夸功能。 看她做得还挺有模有样,不由就开始夸奖了起来。 “还是我家向北聪明,光是瞧两遍就学会了。” 姜向北:就是用铲子和和,这都能夸? “可不是,向南向北都是顶好的帮手,以后学会了叔你就能在边上歇着。” 刘春芳还真夸上了,当然夸肯定是夸给夏国华两口子听。 因为前句话刚夸完,后句话就开始哀叹。 “你看看我家,这么半天还是我一个人瞎忙活。” 夏国华穿好衣服,又说肚子饿,这会儿在厨房里吃早点,磨磨唧唧半天都没见人影。 至于翠喜,呼噜声是没有了,不过也没有半点要出来的迹象。 刘春花夸姜向北以后会成为做蜂窝煤的主力还真没夸错。 成年男人拿都费劲儿的铁桶在她手下就跟提了根拐棍儿似的那么轻巧。 煤团放入铁桶,姜向北按下,蜂窝煤成型,提起铁通继续下一个。 姜向南试图接过铁桶来证明下是不是真那么轻松,两个之后按下双臂就开始颤抖。 最终不得不承认妹妹在力气方面比他这个哥哥要强得多。 “妹,你终于有一样强过哥哥了。”姜向南挑起大拇指夸奖道。 姜向北就是那种越被夸越越来越劲儿的性格,在哥哥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夸奖下,干得那叫一个虎虎生威。 做完自家的几百个,还帮着夏家做了几十。 要不是夏爱国拦着,她估摸着能干到天黑。 一小时两小时她仍旧生龙活虎,再然后……疼得胳膊就举不起来了。 面对隐隐飘来香味的饭菜,姜向北欲哭无泪。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4-06-16 20:11:21~2024-06-17 17:44: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yuki丸子啊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章 ◎大人们的决定◎ “你可真是烂土豆不禁夸啊!” 司文兰听完事情经过,对自己姑娘的傻气又再次有了重新认识。 姜向北欲哭无泪。 她前世学习糕点,第一步就学得揉面团,练就了两条精钢铁壁臂。 今天被夸得上头,根本忘记了自己现在的身体就是个十四岁小姑娘。 疼痛袭来,两条胳膊酸痛得都举不起来,更别说拿筷子。 姜半忍着笑:“爸喂你吃,不会饿着我姑娘。” “休息一晚上就好了,没那么矫情。”司文兰拿起筷子吃饭,对姜向北苦兮兮的脸视而不见。 最后姜向北是在老爸和哥哥的投喂下勉强吃完了晚饭。 晚饭后,姜向北没心情继续闲逛,早早就洗完脸上床睡去了。 两条胳膊撕裂般的疼痛让她根本睡不着,干脆就闭上眼睛在那天马行空地乱想。 什么又再次穿越啊,什么会不会有金手指啊…… 门打开的第一瞬间,她就立刻听到了动静。 “妈。”姜向南低声道。 随后几道脚步声轻轻走到了床边。 姜向北能感觉到大家的视线都落到她脸上,可不知怎么想的下意识没睁开眼睛。 “这孩子也是实诚,让她帮忙真就帮夏国华怼了几十个蜂窝煤。”是爷爷姜爱国的声音。 “他们家国华都是孩子爸,让一个小姑娘使大头,他也真看得下去。”姜半说。 下午姜向北做得起劲儿,要不是姜爱国阻止,这会儿估计手可不止疼那么简单。 一股冰凉触感在手臂蔓延开来。 司文兰的声音在头顶响起:“还装睡,妈都瞧见你眼珠子转得快飞起来了。” 姜向北睁开眼睛,不好意思地“嘿嘿”傻笑两声。 “痛也忍着。” 别看司文兰是坐办公室的,手劲儿也不小。 药酒在她手下被推开,一同被揉开的还有姜向北酸痛的肌肉和疼得合不上的嘴巴。 真是场酸爽无比的体验。 “看你以后还敢不敢逞能,非要逞英雄。” 姜向北像条脱水的鱼一样板板正正地躺在床上,满头大汗,嘴倒还是有力气回答。 “不敢了,以后谁家做煤球我都躲得远远的。” “要是有你哥一半聪明就好了。”姜半自以为小声地感叹,后脑勺立刻遭到姜爱国一烟杆子。 “向北可比你懂事多了,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天天下班在厂子里吹牛不回家?” 姜半的眼神立刻飘向别处。 姜向北哈欠连天,忍着睡意说了几句连自己都没听清的话。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3 首页 上一页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