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身体有自己生物钟,到点儿天塌下来都能睡着。 但睡前她默默把穿越到其他世界的想法给去掉了,光开个金手指就成。 司文兰打来热水,给姜向北擦干净脑门上的汗,又给她盖好被子,收拾完才走出房间。 “今天你二叔给我打电话。” 几人走到门口,姜爱国突然开口,司文兰和姜半都停下来等着他继续说。 姜爱国还有个弟弟姜爱军在村里,日子过得苦,姜家每年都要送些钱粮回去。 去年上头政策提出改革,红莲公社被选为政策实验地,村里开始实行大包干。 田地各家承包,姜爱军家承包了十多亩地,今年第一季粮食成熟,还托人给姜家送了几十斤来。 “你二叔说二季稻子晒好了,过几天让成军送点来,刚好他们学校放假,在城里玩个把月再回去。” 村里进城得介绍信,以前嫌麻烦大家都是托人带,姜爱国估摸着姜爱军这回是想让大孙子来城里长长见识。 他们老一辈的农村人,好多大半辈子都没出过县城,见识就局限在家里那一亩三分地上。 “向北跟我们睡,让成军跟向南睡那屋就成。”司文兰想了想就说。 “让成军跟我睡就成。”姜爱国摆手,嘱咐姜半:“后天你去接你侄子,文兰去多买点肉回来。” “明天我休息,明天就去买。” “带上向北,这孩子上供销社谁都挤不过她。”姜爱国笑,砸吧了口没有点燃的旱烟转身要走。 可这回是司文兰喊住了他。 “爸。” 姜爱国转身一看,发现司文兰表情很严肃,动了动嘴唇并没有接着说,于是朝自己屋里抬抬下巴。 房门关上,姜半小心地掀开窗帘,朝外边看去。 司文兰要说的果真是大事,而且是关乎姜向南兄妹的人生大事。 “我今天代表厂子里负责接待了一位大领导……” 事情的起因源于钢铁厂最近在政府牵头下签下了好几笔国际订单。 南川钢铁厂厂长江志国是个眼光非常很长远的人,早在别厂还在写大字报时他已经着手开拓厂子新经营方式。 所以他们是最早一批接到国际订单的厂子。 今天这位大领导是代表洛川市政府到厂子来对领导班子进行表扬。 在这期间,大领导无意间询问起在座几位有没有孩子在读初中,而后又说了几句勉励的话。 要是一般人,那听过也就当成了耳旁风。 可江志国不一样,等领导走后,他告诉听到领导话的大家,高考……可能快要恢复了。 问的是初中,那说明最长五年,最短两三年,这个政策就会落实下来。 而相对于那些早已离开学校多年的,在读高中生更占优势。 不过现在大部分家长在孩子初中毕业后多会选择让孩子读中专,这样出来好找工作。 只有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才会推荐去读两年制高中混日子。 “你想让向南向北去读高中?”姜爱国问。 司文兰重重点头。 一个决定关乎到孩子的未来,司文兰就算心里信了十之八九也不能独自一人下决定。 “那就去读。”姜爱国干脆道。 确切说是姜爱国相信儿媳的眼光,当年选房子就是听她意见没有选筒子楼。 那些选了筒子楼的老邻居,每天一到做饭的点儿整栋楼都乌烟瘴气,每回见面都听大家伙诉苦。 “眼瞧着上头这政策越变越好,咱们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姜爱国叹。 现在的日子跟五几年比起来,那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还有……还有件事。” 姜半诧异:“为啥你一件都没跟我提前通气?” 司文兰抬眼,只是一言不发地望着他,那意思再明显不过。 跟你说了……有用吗? 姜半干笑,抬手示意:“还是你跟爸商量,我保证完成任务!” 司文兰继续说正事:“今天厂子里请来的翻译一个月工资有两百块……” 刚开了个头,姜半立刻就猜出了妻子意思,又忍不住插话:“你想学外国话?” “嗯!”司文兰点头。 “那就学。”姜爱国大手一拍膝盖:“以后下班你什么都不用做,家里的活儿我和半子干。” 姜半连忙点头:“都我干,全部都我来干!” 司文兰笑:“我想让姜半跟我一起学,我们夫妻应该一起进步” 姜半:“……” “你进步就是我进步,咱们家总得有一个保障后勤吧。”姜半笑得尴尬。 初中毕业,有些字都认不全,学习可比怼蜂窝煤要命得多。 “半子吹牛行,学外国话是不是……” “爸。”司文兰正色,压低声音:“姜半他们那个塑料厂……不行!” 憋了半天,憋出句心里话来。 姜半上班的塑料厂由鞋厂转型,产品样式老旧,效益一年不如一年,去年还遭上头通报批评。 “那你就去学。”姜爱国态度立马转变,虎着脸推了下姜半:“要是学不出个一二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爸,那你咋不去……” 最后学字还是没说出来,要不下一秒那砂锅大的拳头就要招呼上来了。 这一晚,姜半睁着眼愁到了半夜。 而姜向北,在隔壁睡得昏天暗地,早上还是被司文兰摇的脑仁差点散了才悠悠转醒。 *** 一场冬雨过后,到处都湿漉漉的。 除了大路,不少小街小巷都还是泥路,一下雨就变得湿滑泥泞。 三水胡同最早以前住得是城里的富农,这地面全都是用青条石铺就。 但胡同外就是条泥路,泥水被带到胡同路上,导致石板路变得跟溜冰场似的。 临出门前,司文兰给姜向北鞋上栓了两条草绳防滑。 姜向北坐上自行车,穿过来第一次走出这片胡同。 城里车水马龙非常热闹,人和车在一条大马路上交织穿行。 街两边的商店招牌大多是白底红字,手绘的各种图案,还有好多宣传画宣扬着时代精神。 空气里飘荡着的除了食物香味,最多就是马屎味。 姜向北看得津津有味,就像是看了一部怀旧电影,真有种穿梭在电影拍摄场地的感觉。 不过……眼前这些场景可都是活生生的世界! “咱们先在供销社买些糖和面。” 车子在供销社面前停下,姜向北搂着布袋子麻利跳下车。 先是被供销社里挤满的人吓了跳,一转身又差点被忙着进去人给撞了。 “一会儿你跟紧我,别挤丢了。” 司文兰架好车,先把辫子挽起来,抓着姜向北胳膊,母女俩也加入了抢购大军中。 几秒钟之后,司文兰站在供销社门口喘大气。 她被挤出来了…… 姜向北摸摸鼻子,把胳膊上的手拿下来:“妈,看我的!” 爷爷让她来就是开路的,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4-06-17 17:44:48~2024-06-17 19:39: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栗子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章 ◎告白被拒◎ 姜向北人不高,灵活得就跟泥鳅似的往人堆里钻,不仅动作灵活,关键力气还大。 司文兰只觉得自己的脸不停地在别人后背摩擦,再一晃眼,人已经站在了柜台前。 “刘婶。” “文兰。” 忙活中的刘春芳忙中抽空抬头瞅了眼,立刻转身帮刚才要货的大娘称白糖。 姜向北颇为好奇地开始打量起供销社的样子。 除了大门,三面墙都摆着到顶的褐色货柜,货柜前是柜台,三个售货员就站在货柜跟柜台之间走动着称重收钱。 姜向北承受着来自后背一阵阵推搡的力量,好不容易身体才没趴到柜台上。 忙活完那人,刘春芳步子一移来到司文兰面前。 “妹子要买啥?” 等了好半晌的后来人不嚷嚷开来,嚷嚷着等了好半天。 刘春芳狠狠翻了个白眼,反手在玻璃柜台上重敲两下:“明明是人家这位女同志先来,不想买就走!” 姜向北汗。 好一个睁眼说瞎话。 男人并没有因此发火,而是放低声音嘟囔两句,再然后灰溜溜地挤到另一边去了。 厂子里发的票要到规定几个供销社去买东西,要是得罪了售货员,谁晓得买到的东西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现在可没有退货这种说法。 司文兰淡淡一笑,拿出早握在手心的票递过去:“二十斤面粉,五斤奶糖……” 厚厚一沓子票让刘春芳微微挑眉,诧异一闪而过后才笑着开始数票。 她一直以为姜家日子只是稍微比他家好那么些,看看人家手上这些票,那好得可不止一星半点。 司文兰静静站着,仿佛周遭一切都好像跟她没关似的。 一大堆东西很快秤好包好,司文兰清点,姜向北就负责把各种纸包全塞进布袋子里。 母女俩分工合作,很快装好。 “那你忙着,我们就先回去了。” “好!路上慢点。” 刘春花忙去接待下一位顾客,母女俩不用再挤,人潮自然把她们排挤到了外头。 姜向北放下蛇皮口袋,先抖了抖衣领扫去一身热汗。 过年买东西真是门力气活儿。 再看老妈司文兰,优雅地解开辫子,掏出手帕擦汗。 刚把汗水擦袖口上的姜向北:自惭形愧! “走吧,去商场给你爷买收音机。” 车子载着姜向北,她抱着年货,穿过街巷,经过买年货的人流,来到了国营商场门口。 就在姜向北以为自己有机会一睹繁华商场真容时,司文兰指指车。 “你在这看车,一会儿妈出来给你买糖糕。” 姜向北:“……” 为省几分钱停车费,姜向北光荣得成为了一个被丢在商场门口的可怜娃娃。 “……” 事实是她一点都不可怜,旁边就是个卖烤红薯的小摊。 五分钱一个比脸都大的红薯,姜向北撇开,还很有孝心地给老妈留了半。 不知是不是洛川多雨水的原因,红薯没有想象中那么香糯,反而有些水,有明显一丝丝的纹理。 红薯不咋好吃,不过摊主和人聊天的内容倒是很精彩。 “洛川这天热,不管冬夏烤红薯都不好卖。” 旁边卖叮叮糖的大爷砸吧了口旱烟,边吐着烟雾边感叹。 红薯大爷拍掌赞同:“可不是,早知道我学那边的老刘卖汽水多好,一年四季都有人买。”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3 首页 上一页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