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让你爹明天陪你去,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 逢集这日,周明远带着清荷一大早就出发了,王家庄离云溪镇距离远,一路走过去要花近两个时辰。 清荷到这里这么久,平日里也就在自家和大伯家附近打转,村子里稍远的地方都没去过,这会能去镇上,别提多高兴了。 村里人都起得早,一路走到村口,碰到上不少赶集的人。 村长家有辆牛车,每到逢集的日子早早就在村口等着,从村里到镇上一人一个铜板。 周明远心疼女儿,想着女儿不常走远路,昨夜里便和万氏商量好了,带女儿坐牛车去镇上。 父女俩到的时候,车上已经坐了几个人,清荷跟着父亲招呼几声就不再说话,她心里惦记着等会要做的事呢,旁人也只当是小姑娘脸皮子薄。 又等了片刻,牛车上坐够了人,摇摇晃晃地出发了。 王家庄的人口不多,拢共也就一百多户人家,进了村子走一会儿分成两条路,中间有一个大池塘,平日里各家各户浇菜灌田都是用池塘里的水。 清荷第一次坐这种牛车,一路上左摇右摆地晃得人胃口难受,好在早上空气新鲜,她闭着眼用力深呼吸了几口气,把那点子不舒服压了下去。 第7章 镇上酒楼 云溪镇是个大镇,逢三六九的集。每到逢集的日子,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往镇上来,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 哪怕是镇上的街道,也大大小小的分了主次,西边连着码头,多是些卖吃食的小摊贩,最繁华的当属东街,这条街上多是些高档的酒楼,银楼,成衣店,当然东西也最贵。 东街往南拐个角,这条街的铺子比东街的铺子稍逊,人却比东街更多,十里八乡的村民大多都在这条街买东西。 清荷想了想往东街上那幢两层的酒楼走去,红薯淀粉制作起来费时费力,不能卖得太便宜,一般的吃食店不会舍得花钱买。 “清荷,你要去满香楼吗?”周明远看着清荷走的方向问道。 清荷捏了捏手上的袋子:“爹,这红薯粉出粉不高,南街的那些小店不会舍得花钱买的,咱们要想把红薯粉卖出去,只能去好的酒楼。” “好,咱就去满香楼。”周明远舍不得拒绝女儿,只是他们穿得不好,一看就是没钱的乡下人,多半会被拒之门外。 两人一路走到满香楼的大门口,这会还是上午,酒楼里没人吃饭,只有两个店小二在擦桌子板凳,柜台后还有个圆脸长须的中年男子正对着账本拨算盘。 清荷暗地里给自己打了打气,伸手把嘴角边的碎发拨到耳后,抬脚就往酒楼里走。 刚走两步,旁边却有一个身影比她快,先一步进了酒楼。 周明远大步走到柜台前,心里想着女儿是姑娘家,脸皮薄,若是被拒绝了,一会该难受了。 但他头一回到酒楼这种地方,难免心里发憷,对着柜台后的人,脸憋得通红,嗫嚅了半天也没憋出一个字。 清荷看着紧张得手都发抖的父亲,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个沉默寡言的汉子,总是用他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家里人。 稳了稳心神,她快步走到父亲身边,询问道:“这位大伯,叨扰了,敢问您可是这里的掌柜?” 却不想柜台后的男子仿佛没听到一般,头都没抬一下,甚至打算盘的手都没停一下。 清荷起初还以为是酒楼掌柜看不起他们父女二人,心中气愤,便打算离开,另找一家酒楼。 还没等她有所行动,旁边打扫卫生的店小二见状,先是道了声对不住。 接着好言说出了原由:“两位客官,这是我们店里的账房廖先生,廖先生算账仔细,每回算账的时候都不理会旁人,并不是故意不理两位,两位别生气。” 他们穿的衣服破旧,店小二却并未出言嘲讽,还率先道了歉。 清荷心中怒气消散,对这满香楼的印象好了不少:“小二哥,你们掌柜的可在?我找你们掌柜的有事。” 清荷长得好,那小二见她对他笑着说话,脸腾地一下红了一片:“客官,你找掌柜的有何事,我们掌柜的临近中午才会过来。” “我是来和你们掌柜的做生意的。” “不知小姑娘要和我做什么生意?”清荷的话音刚落下,身后便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说话声。 说话的正是这满香楼的掌柜,掌柜看着面前的小姑娘,十几岁的小丫头,还是个孩子哩,能和他做什么生意。 清荷知道掌柜不相信她,原身毕竟才十来岁,换作是她自己,她也不会轻易相信。 她往前走两步到掌柜跟前,屈膝福了福身:“麻烦掌柜的赏脸瞧一瞧我们带来的东西,这生意做不做不得成再另说。” “好,左右这会还不到上客的时辰,小姑娘把东西拿出来吧。”掌柜的看这两人的穿着,以为是村里的山民。 这附近村子里的离山近的人家,收了好山货也爱往他这里送。 清荷从周明远手中的袋子里,拿出昨夜里做好的小酥肉,招呼掌柜的尝一尝。 就这点小酥肉,还是清荷磨了万氏好半天才做成的。 家里人就一人尝了一块,她看弟弟馋得流口水,让他再吃两块,那孩子却说什么也不肯吃,懂事得让人心疼。 第8章 商谈合作 掌柜的见是吃食,微微皱了眉,这不清不楚的吃食怎么入口,想坐他这个位置的人可不少。 似是看出了掌柜的想法,清荷自己拿了一块给周明远,又拿了一块自己吃起来。 掌柜的本不打算吃,可小姑娘吃到嘴里脆脆的声音,鼻尖飘来的独特香味,叫他莫名有些嘴馋。 最终,身为美食爱好者的掌柜,没能抵抗住美味的诱惑。 手指动了动,伸手拿了一块小酥肉放入口中,嚼了两下,眼睛一亮,脸上的神色也不似最初那般散漫,变得认真起来。 掌柜的吃完一块又拿了一块,边吃边打量着,小姑娘身姿秀美,一双杏眼暗藏灵动,穿得朴素,却难掩风姿,不像是一般庄户人家出来的姑娘。 尝了几块后,掌柜的起身将父女俩引到二楼,又吩咐小二上了些茶点。 “二位可是要卖这吃食方子?”掌柜对着周明远拱了拱手,眼睛却是盯着清荷。 “是也不是,今日想与掌柜的做的,不止一桩生意。”清荷拿出做好的红薯粉给掌柜看,又与掌柜说了这红薯粉的用法。 见掌柜的有些将信将疑,遂借了厨房,做了几道菜。 冬瓜滑肉汤,黄金小酥肉,还有一道常见的辣椒炒肉。 菜上了桌,清荷向掌柜的一一介绍后,就不再开口说话,成与不成只等掌柜的尝过就知道。 先头已经吃过小酥肉,辣椒炒肉是常吃的,于是掌柜的先尝了冬瓜滑肉汤。 冬瓜味甘,瓜肉洁白且汁水多,光吃冬瓜难免寡淡。 可配上这滑滑嫩嫩的肉片又另是一番滋味,冬瓜吸满了鲜美的肉汤,味道也变得丰富,再说那汤里的肉片,也不知是用了何物,吃起来肉质细嫩,口感独特,倒是汤鲜味美的一道好菜。 那道黄金小酥肉,方才吃的冷的滋味便不错,这刚出锅的更是香气扑鼻,令人食指大动。 一口咬下去,肉香浓郁,外表酥脆,内里的肉香而不柴,吃完一块又一块,接连吃了五六块小酥肉,掌柜的才止了筷,饮了一口茶。 最后是那盘常见的辣椒炒肉,辣椒的辛香混着肉香,叫人垂涎,夹一筷子放入口中。 掌柜的眼神一变,没想到炒肉片也能做得如此滑口,鲜嫩的肉片夹杂着辣椒的辣味,刺激着口中的味蕾,要是再配上一碗米饭才叫一个美。 “小姑娘好手艺,老朽姓刘,是这满香楼的掌柜,不知二位如何称呼?”品尝完几道菜,掌柜的眼神变得热切起来。 “谢掌柜的夸奖,我叫周清荷,这是我爹周明远。不瞒掌柜的,这菜做得好吃可不是光靠我的手艺,关键还是红薯粉。” “周姑娘,你们是打算把这红薯粉的方子?”刘掌柜习惯地摸着下巴的长须。 “刘掌柜,我们卖冬瓜滑肉汤和黄金小酥肉的方子,这红薯粉的方子不卖。” 不等刘掌柜开口,清荷抿了抿嘴,又接着道:“我们直接卖红薯粉给您。” “是只卖给满香楼?” “这是当然,只要咱们的契约在就只卖给满香楼。”清荷还是懂的,家家都有也就不值钱了,这独一份才受欢迎。 清荷给出的价格是十五文钱一斤,惊得一旁的周明远一哆嗦。 刘掌柜摸胡子的手一顿:“周姑娘,镇上的集市一文钱就能买一斤红薯,有的甚至是两文钱三斤,你这价格高了。” “刘掌柜有所不知,这红薯粉制作起来颇为麻烦,费时又费力,七八斤红薯只能出一斤红薯粉。” 她再一指桌上的菜:“红薯粉做菜怎么样,想必您也清楚,这价格您不亏。” 刘掌柜心里默默算了一下价格,这东西毕竟是做调料,做菜用得不多。 更何况这姑娘举止不凡,做出的东西新奇,说不定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当下便点头应下了这价格。 第9章 添置东西 清荷见刘掌柜答应了,面露喜色:“至于这两道菜的方子,刘掌柜你给开个价吧。” “这样,这两道菜我出二十两银子。二位觉得如何?” 二十两!清荷面上露惊喜,这满香楼的掌柜是个实在人。两个方子二十两的价格,不算特别高,倒也符合她心里的预想。 “刘掌柜是个爽快人。”清荷半分都没有犹豫,点头应了。 一旁的周明远早就惊得傻了,一脸的不敢相信,啥?二十两银子? 闺女做了几道菜,就卖了二十两银子? 两人商量好后,刘掌柜吩咐小二拿来笔墨,当场立了字据,两桩生意,立了两份字据,每份一式两份。 清荷快速地看了一遍,没发现问题,嘴上却道:“刘掌柜是个讲诚信的人,我们信得过您。” 刘掌柜哈哈一笑,估摸着父女俩不识字,又清清楚楚地念了一遍。 “爹,该按手印了。”清荷摇了摇发傻的周明远。 立好字据,刘掌柜从怀里的荷包拿出二十两银子递给周明远。 两人得了银子,约定好每个月往满香楼送五十斤红薯淀粉。 清荷又把红薯粉的用法,外加两道菜的做法口述出来,由刘掌柜记下。 看着刘掌柜写字,清荷心里暗叹“自己如今倒只能装个文盲了”。 且再等等,等以后等清文上了学,自己认字这事就能过了明路了。 两人出了满香楼,一路走过东街,清荷让她爹带她去铁匠铺。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79 首页 上一页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