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殿下说,陛下不会一直生气,谁知道这一等就是五年,彻底把我给忘了。” 太子也是无奈。 五年时间,足够他认清楚这位舅舅才大志疏,偏偏嘴上还没把门,连家里的事情都管不清。 这样的脾性,怪不得父皇不放心,当初没给母后留面子。 “舅舅,孤问你,上个月十日,是不是你府中管家去城东姓黄的人家要扇子,不给就打人,最后闹到了衙门,才花钱压下去。” 禄国公脸色微变,连声解释:“都是那刁奴瞒上欺下,我哪儿知道那扇子是他抢来的。” 太子都无语了:“舅舅,国公府这么点大,就这么多人,五年时间你都没管清楚,连身边人的品行 都不清楚,纵容他们出门肆意妄为,你让父皇如何能放心?” 当面被教训,禄国公的脸面也挂不住,一阵青一阵白。 最后还是求道:“殿下,别的不说,如果我在朝上,那肯定是全心全意为你谋划,不像兴国公那几个,谁不是满肚子小心思。” “如今二皇子和三皇子也大了,听说陛下对他们也多有宠爱,若是将来……” 太子脸色一沉:“禄国公,你是不是喝醉了?” 禄国公连忙闭嘴,自知失言。 太子心底叹气。 越是跟这位舅舅相处,他越是能理解父皇的决定,这样的人留在朝廷上,确实是一个祸害。 老二老三的存在是威胁,他哪能不知道,可这事儿是能拿出来说的吗? 太子对舅族还有几分感情,叹气道:“舅舅,有这个时间,你不如叮嘱几位表哥表弟好好读书,但凡他们有些本事,父皇总不会略过不用。” 禄国公支支吾吾。 显然他也知道自己的一群儿子里,就没一个出挑的。 忽然,禄国公开口说:“哎,这事已经再提,是舅舅让你为难了,今日是你外祖母寿诞,来来来,喝酒。” 太子瞥了他一眼,没再说话,心想至少舅舅还算识趣。 这个念头没能持续多久,在进入外祖母屋子的时候,看到一群姐姐妹妹,太子的脸都黑了。 若只是拜见还好,可外祖母的意思,分明是要让他娶表姐表妹为妻。 这一次,太子并未多留,很快就起身离开了。 在他身后,马老夫人屏退一群莺莺燕燕,拉着禄国公说:“你姐姐走的早,太子到底是跟禄国公府生分了,还得想办法将孙女嫁过去,否则长此以往,他心中哪里还有禄国公府。” 禄国公做梦都想把女儿嫁给太子,奈何没本事,太子不接茬,至于圣人,他压根就见不到。 盯上太子婚事的,并不是禄国公府一家。 太子已经年满十五,并且开始参与朝政,圣人一向明打明的宠爱,三位皇子中,谁都越不过他。 只要不出意外,太子将来定能成为一国之君。 将女儿妹妹嫁给太子,成为太子妃,未来的皇后,怎么看都是一门合算的投资。 太子妃人选悬而未定,京城贵女们竟然都不婚娶。 林渔也翻到了好几个奏请太子娶妻的折子。 他只是一晒,十五岁的孩子,娶什么妻。 身体都还没发育好,这时候娶进来儿媳妇,到时候生出来的孩子都不健康。 反正他身强体壮,有的是时间慢慢等,倒不如再等几年,至少等太子成年之后,再考虑娶妻的事情。 所有折子都被他留中不发。 前朝着急,后宫也着急。 王皇后送人进宫的办法夭折,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美人王涓直接嫁给了成亲王。 如今已经生下一儿一女,虽然成亲王是小透明,不受重视,但听闻夫妻俩感情甚好。 王家倒是想过再送人进宫,可惜皇帝不接招,他们也买办法。 现在太子长大了,王家的心思就打到了太子身上。 不能将女儿嫁给皇帝,嫁给太子也是一样。 王皇后接到家中送来的信,打开一看都笑了。 “真是异想天开,陛下都不肯再娶王家的女儿,怎么可能让备受宠爱的太子娶王家女。” 这些年过去,王皇后反倒是看开了。 她已经是皇后了,虽然是继后,但也是名正言顺的母亲,太子将来登基,那也是要孝顺她的。 何必跟着王家瞎折腾,反倒是平白惹得陛下厌弃。 王皇后越想越是后悔,暗道就算再送一个王家女进来,成功生下孩子,那孩子的生母还活着,能真心实意的孝顺她吗。 与其如此,倒不如让太子登基,至少她跟太子之间,是没有隔着人的。 所以王家跳的厉害,王皇后也不管不顾,不想掺和这摊子浑水。 淑妃惠妃的心情更复杂一些。 五年时间,让她们清楚明白的认识到,皇帝就是偏心,偏心太子,压根不宠爱她们来生的孩子。 一开始,她们还绞尽脑汁想蹦跶一下,获得皇上的宠爱,让儿子跟太子争位置。 可五年时间过去,眼看着太子跟着陛下学习处理朝政,东宫辅臣一日比一日多。 如今都入朝参政了,太子已经羽翼丰满,可他们的孩子呢? 整天就在御花园里头玩泥巴。 人比人气死人,淑妃惠妃没少摔东西。 偏偏摔了东西还得自己照价赔偿,教训过几次后,两人连生气都得憋着。 看透了皇帝的偏心,淑妃有些心灰意冷。 这一日二皇子来请安,淑妃冷不丁提起:“睿儿,你父皇可曾提过,何时会让你入朝参政?” 二皇子放下筷子:“没提过。” “那你倒是问问啊。” 淑妃急切道:“太子也就比你大一岁,他能参政,为何你不能,长此以往,你们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二皇子长大了一些,已经不再像当年那么冲动。 他读的书多了,大概知道父皇这些年的言行举止,就是为了给他和三弟警告。 让他们不要跟太子争权夺位。 虽然心酸父皇的偏心,但次数多了,二皇子反倒是习以为常。 “母妃,难道你还不明白吗,根节点在父皇身上,父皇不肯让我跟老三追上太子,那我们一辈子都追不上。” 淑妃沉默下来。 许久,她幽幽道:“不争也好,睿儿生来就是皇子,就算不争,也能荣华富贵一辈子。” 最重要的是,登基为帝的是嫡长子,不会太过忌惮下头的弟弟,不至于赶尽杀绝。 惠妃却没这么好的心态。 自打娘家那边漏了口风,说想将她的外侄女送到东宫,不能做正妃,能成为侧妃也好,惠妃就为之气结。 抓着三皇子就是一顿输出。 “整天就知道种地,种地能有什么出息,你是皇子,不是下里巴人,凭什么太子就能参政,你跟老二就整天倒腾屎尿屁。” “陛下如此偏心,本宫不服。” 三皇子不再如当年那么顺从,推开她的手:“母妃,你若不服气,怎么不找父皇说。” 惠妃一顿。 心底更是生气,她要是能见到皇上,哪儿用得着对孩子发脾气。 三皇子又说道:“母妃,人贵有自知之明,父皇宠爱太子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你生气也没有用,气坏了身体,父皇也不会心疼。” “不过母妃放心,父皇虽然宠爱太子,但对二哥和我也不算绝情,会耐心教导,将来总会给我们一条路走。” 惠妃气极了:“你就这么窝囊,当初那争抢的精神呢。” “正是以为争过抢过,才知道争不过抢不过。” 三皇子觉得自己看得比二哥还清楚。 父皇故意拉开他们三个人的差距,不就是为了太子着想。 说一句不好听的,除非太子现在立刻死了,否则他跟二哥一点机会都没有。 所以何必呢? 去争去抢,反倒是惹得父皇厌恶。 不争不抢,父皇反倒是念着他们的好。
第108章 废太子的冷酷父皇(9) 废太子的冷酷…… 让太子参政, 适应了一年后,林渔就开始一部分政务推给儿子。 先是无关痛痒的,慢慢再给重要一些的, 等到第三年, 军政要务也会过太子的手。 如此姿态, 让满朝文武都意识到,陛下对太子是真心宠爱, 满心信任, 压根没有任何忌惮的意思。 一时间朝堂稳定,唯君命和太子之命是从。 太子越发忙碌,林渔倒是有了许多闲暇时间。 闲了下来,林渔看着长身玉立的老大,觉得也该是时候娶妻了。 “恒儿。” 听到父皇的声音, 太子从公务中抬头, 双眼都是迷茫的, 没办法, 最近活儿太多,父皇 全丢给了他, 太子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有时候太子忙完一抬头,瞧见皇帝正坐在旁边喝茶吃点心。 即使很高兴父皇的信任,这种时候太子也会升起几分怨念。 林渔只当看不到太子眼中的怨念,年轻人就该好好干活儿, 他这个皇帝就不一样了,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继承人, 就能退休了。 他笑呵呵的招呼:“累了吗,过来陪父皇坐一会儿,喝杯茶歇一歇。” 太子叹了口气。 走过去一饮而尽, 才抬头问:“父皇,您有话就直说吧,还有一大批的公务没处理,儿臣忙得很。” 林渔看了眼那边高高堆着的公务,摸了摸鼻子,难得有些愧疚。 “公务重要,你的人生大事也重要,太子妃的人选不能再拖了。” 毕竟太子都快弱冠了,作为皇室继承人,二十岁才娶妻生子,已经算晚。 朝中甚至有大臣揣测圣意,觉得皇帝是故意为之。 毕竟太子不娶妻,就不算成人,不可亲政,皇帝也许是用这样的法子来限制太子。 乍然听见这话,太子眉头微挑,脸色平静,淡淡回答:“父皇做主就是,儿臣先回去处理公务了。” “哎,等等。” 林渔无奈,喊住儿子:“恒儿就没点自己的想法,你喜欢什么样的?亦或者有没有心上人,若是有可一定要说,父皇我也不想错点鸳鸯谱。” 太子更是无奈:“父皇,这几年儿臣光办差了,分身乏术,去哪儿有心上人,再说了,太子妃人选乃是国事,只需贤良淑德,其他并不重要。” “怎么会不重要。” 林渔叹气:“太子妃将是陪伴你走完一生的人,若是夫妻和睦,那就天下太平,若是夫妻不睦,将来得惹出多少事情来。” 他心想,如今大周天下太平,太子更不需要靠婚姻得到助力,自然得选一个自己喜欢的。 显然太子并不这样想,奇怪的反问:“但凡有脑子,成为太子妃后定会相敬如宾,怎么会夫妻不睦?” 不等林渔再说什么,太子已经起身了:“父皇,你做主就是,选个聪明一些的,儿臣不耐烦跟蠢货说话。” 说完急匆匆的回去处理那一堆奏折了。 林渔无可奈何。 怎么觉得太子妃的人选,太子自己一点儿也不上心,总让他这个皇帝有一种,皇帝不急太监急的错觉。 再看太子都快别公务淹没,林渔收回眼神,决定以后多处理一些,不能让太子沉迷公务无法自拔。 太子妃人选确实是个大难题,不过皇帝前脚刚放出口风,后脚前朝后宫都热闹起来了。 即使是皇帝,林渔也没见过多少女眷,尤其是未出阁的姑娘。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2 首页 上一页 1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