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草渠村,途径第一个村庄时,匠石在船头冲岸边拔野菜的老汉喊:“嘿,老头,村里可有山货物件卖?” 老汉第一次看到有船家打村里河道过路,听见船上人喊山货,便挺腰摆手答道:“船家稍等。”就急匆匆出了岸边树林子。 江雪她们已经停船靠岸,等了没一会,看见林子外面有几个人像是肩膀扛着麻袋往过走。 “姨母,咱们要开张了。”江雪笑着调侃道。 老汉没扛东西先走过来,指着身后扛东西的村里人说:“村里别的倒是没有,就是有一种蘑菇,给船家先看看收不收。” 后面一位黝黑的庄稼男人把麻袋放在地上,抬眼之间他看见了柔儿面容,江雪递给他一个厉害眼神,吓得他赶忙收回视线。 解开麻袋束口的黄荆细条,老汉拿出一把干瘪脱水的菇,递给众人。 江雪接过,咦了一声,好奇问:“这菇叫什么名字?” 老汉还没回答,后头一位嗓门大的中年女妇人抢话:“这菇好吃,不管炖汤还是清炒,比那湖里的鱼都新鲜,哎呦呦,船家只管拿。” “你这妇人,我外甥女问你菇叫什么明,你却说好吃,该不会这菇连名字都没有。” 匠石急言令色,他怕这里头有诈,被骗就得不偿失了。 江雪不慌不忙问那老汉:“这菇是不是只有本村有?” 老汉点点头,他思虑片刻补充说:“这菇虽没名字,但村里人确实一直吃。” 江雪仔细看这菇,细细的杆子,像茶树菇,但茶树菇没有这么长的杆子,也没有这么大的蓬,拿起一支凑到鼻尖,确实有一股香气。 村里人都巴巴看着江雪动作,他们以前也拿着菇到最近的镇上卖过,但是别人问起,他们说不出名字,见的人少,所以没人敢买,今年大旱加洪水,村里各户日子都过的紧巴巴,听见有人收山货,全都把家里所有的干蘑菇拿上,指望这船家带走,换一些银钱过冬过年。 “稍等片刻,容我们商量一下。” 江雪把匠石和小香拉到一边,询问:“姨母姨夫,你们怎么说?” 匠石也不知道,他既相信又不敢全信,看看小香也没注意,便说:“外甥女心里定有了注意,我们全听你的。” 江雪停顿片刻,看一眼那边翘首等信的村里人,“我的意思是,先拿一小半,每斤按十五文的价格,那老汉的话应该可信,这菇没问题,就是那妇人说的得掂量,姨母你们看可行吗?” “行,就按雪儿说的办。” 匠石直接上船拿了秤砣,跟老汉说:“先拿二十斤,卖的好,我们再过来取。” 二十斤虽说不多,但村里人脸上还是抑制不住的开心,能有收入,不管多少都是好事。 最后以三百文成交第一单生意,江雪一行人走的时候,村里人在岸边喜笑相送,那中年妇人拉着鲁婆婆的手告诉她这蘑菇怎么熬汤,怎么做馅。 一路上只要有村,匠石就会大声喊问:“收山货和稀罕物喽。” “船家,上好的脆脆菜收不收?” “船家,野兔野袍子野山猪肉收不收?还有干净得整张狐皮,要不要?” “哪里来的收货商贩,庄上有甜津津得柑橘收不收?” 船舱货物越来越多,只能在半路往江雪她们这艘船里腾货,一路也没个人要吃食,倒是一船人又是包馄饨,又是煮鱼汤做鱼饼得,吃的胃里暖和和,一行人有说有笑在夜间水面也不觉得冷。 船靠岸,岸边是个颇大的镇子,这么晚还有行人,也不知是做什么的。 “那边有船,还冒着灶火气,想来是做吃食的船,咱们何不过去劳烦店家帮我们温一壶酒,吃些热菜。” 另一人回说:“可行。” 鲁婆婆准备熬蘑菇汤,就看见两个穿的贵公子模样的男人走到穿跟前,“船家可做吃食?” “做得,二位公子吃些什么?” 江雪在船舱内打鱼肉做鱼圆,听得船外说话声,这么晚她怕有歹人,防备着出了船舱。 “是江雪姑娘吗?” 熟悉的声音冒着热气传入江雪耳中,江雪凭着船儿两侧微弱火光,纳闷凑上前辨认,一双富贵大耳朵,不是伊设堂还能是谁。 “伊大公子,你怎么在这里,快快上来烤烤火。” 【📢作者有话说】 男主的戏份就这几章多,不知道会不会反感,后边主要就是搞事业啦。
第五十四章 ◎强迫女子的男人都该死◎ 船身随夜风微微晃动,打着水波的温暖关切,像一道黑夜中的亮光,“呲”一下照亮了伊设堂的眼睛。 他与家族同兄刚从南方做生意回来,夜里风大寒冷,找到这个小镇暂时落脚,想等天亮出太阳再走,却碰到自己钟意之人。 旁边伊家族兄胳膊故意撞伊设堂肩膀,在他耳边话里有话打趣道:“怎么,堂族兄还认识这船家小娘子?” 伊设堂心里正美滋滋,听见此话,转过头,脸颊两侧肌肉依旧保持刚才的欣喜,眉毛上挑,但眼神里一改往日吊儿郎当,多了严肃和一股威严,吓得旁边族兄合起嘴巴,收起看向江雪那副探究得眼神。 “坐在火炉边上,暖暖身子。” 江雪安排伊设堂二人坐在船头木棚下,她们在船上卖吃食,一般都是来往船只上的人端碗回自己船上吃,或在岸边自己摆方桌,现下黑灯瞎火的,江雪所幸在船头铺棉坐垫,把船舱内小木桌拿出来摆着,三人席地盘腿而坐,靠近做饭的火炉,倒是既暖和又明亮。 伊设堂自从上次圆月湖后,再没有见过江雪,因着有族兄在此,他有些忌讳,就只顾问一些家常,“江姑娘,你是何时做起跑船营生,有什么好的吃食,给我二人来一碗。” 江雪压根没有留意伊设堂比之前稍显陌生的语气,反而如之间一样,大方介绍道:“今年收成不好,我这不是想法子挣点钱过冬,倒是你,这么晚从哪来,冷的耳朵都红了,我让鲁婆婆给你下一碗馄饨,你尝尝,热热身子。” 伊设堂歪头蹭一下小扇子一样的红儿,眼神飘忽心虚答道:“行,我们二人正好饿了。” 柔儿在船舱里拾好馄饨,出去递给鲁婆婆,又进屋取碗筷。 江雪一个劲看鲁婆婆煮馄饨,她实在太喜欢这样的烟火气,尤其是越冷越接近生火的炉子,煮饭的人还是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婆时,她就会被火光和慈爱包围。 殊不知伊设堂族兄在柔儿出船舱一瞬间,就贼眉鼠目不怀好意盯着柔儿,馄饨端上桌,他早已眼神涣散,仿佛脑海已经幻想得逞,草草吃了两口就跟伊设堂推说:“族兄,我今日受了风寒有些头晕,先回客栈休息了,明日你不必叫我,我想多歇几天赶路,你先回洛山,我晚几天到。” 伊设堂本就不愿意跟他这个族兄同行,这下更好,虽不知他打的什么心思,还是心里窃喜,面上佯装关心:“族兄回去找个郎中吃几副药,我回去跟家主说你病了迟回几天,不是大事。” 族兄一走,伊设堂立马恢复他在江雪面前那副吊儿郎当样,咬一口爆汁的鱼肉馅馄饨,鲜得他直呼“好吃,好吃。” “这馄饨馅,就是神仙来了也吃得,你有福气,是我家第一位客人,不收你钱。” 伊设堂抬勺子,贵公子模样喝一口馄饨汤,翘起二郎腿,挑眉含笑观看江雪夸张自家吃食得样子,真个可爱极了。 “我说江家丫头,你那日在圆月湖是不是干大事了?”伊设堂凑近江雪轻声关切问询,他回来从圆月湖经过,见画舫消失,有知情人透漏说画舫里头有一位好身手的绝世仙女,犹如天降,把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打个落花流水,带着一众姑娘飞走了。 众说纷纭,传的越来越邪乎,靠谱点的人说后来不知是哪位高人,竟手眼通天找到上面的人解决此事,本地这几个势力算得什么,只能选择息事宁人,不再大张旗鼓的找那女孩。 伊设堂猜想当初江雪借他身边护卫,便想试探一二。 江雪信任伊设堂,但是事关画舫众多女子生死,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风险,犹豫得神情转瞬即逝,伊设堂捕捉到,就听见江雪打哈哈不解问:“圆月湖怎么了,我这趟正好要去那里做点小买卖。” 伊设堂一颗火热的心就像被浇了一桶江水,湿答答地,他拽一下自己耳朵,还是烫的,卸劲似的笑两声,放下二郎腿,手从江雪头顶很快略过,又恢复吊儿郎当样,起身回说:“圆月湖很安全,你放心去,无甚大事,你个小财迷去了肯定不会被人骗。” “你要走了吗,不再烤烤火?” 伊设堂下船站在岸边,看江雪笔直板正站立船头,火炉和船侧灯笼透出的光打在她身上朴素衣裙上,在配上她的人品气质,总叫人时时刻刻注意她。 这么好的人他不想错过,心里打定主意,他就朝江雪开口约定:“明年开春,在家等我,一定要等我。” 说完伊设堂就一步三回头傻笑着跑了,他决定了,今晚要连夜开船回洛山县,求他父亲开春到江家求亲,有父母之媒,他便不算是唐突。 江雪摸摸头,不明白这伊设堂说些什么,她想来应该是明年到村里收购酸枣茶。 一夜无事,匠石小香领着江夏在货船睡了一宿,吃食船上就没那么好,鲁婆婆年纪大了,江雪让她在船舱挤着睡,至于柔儿,跟江雪二人抱在一起盖着披风躺在船头歇息,火炉前半夜还有明火,后半夜火灭了倒是还有余温,二人贴着,也不觉有多冷。 “婆婆,您多会起来的?” 柔儿收拾地铺,见鲁婆婆从岸边捡了柴火上船。 鲁婆婆把火炉里黑灰掏出来,装在竹制大匣子里,接着拿火折子点火,“这是草木灰,咱们用处多着呢,若有客人在水上钓鱼,咱们能给他现杀现做,草木灰可除血渍的,再者你们都是女孩家,来月事了棉布下面也可铺。” 江雪在一旁听见这话,欲言又止,还是任由鲁婆婆攒灰。 一行六个人吃过早饭,继续开船前行,一路倒是没有大的波折,就是货品越来越多,得尽早赶到隐霞村。 至黄昏时分,还有一段水路才到那高大隐秘水林分岔路,几人商量着先停靠岸边,人有三急,可等不得。 江雪柔儿下船,鲁婆婆带着江夏在船上做晚饭,夜里行船冷,须得吃热乎的饱饭,“婆婆带着小夏儿,婆婆给小夏儿做好吃的。” “婆婆,我想吃煎鱼饼,行不行?” “行,小夏帮婆婆打糕。” 鲁婆婆把小夏当亲孙女一样对待,老人随小孩说话,童言稚语的。 小香也跟着江雪二人去林子草丛里方便,匠石在船上操心喊:“别走远了。” 三人还揶揄,说匠石成亲了婆婆妈妈,嘻嘻哈哈走到一处山根,三面有山石遮挡,江雪背对她们,站在外面把守,让柔儿和小香两个先去。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8 首页 上一页 5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