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桑景云找到工作,她心里就只有高兴,反而是桑景雄撇撇嘴,有些看不上桑景云的工作。 不过他很快,就顾不上这个,倒是抱怨起晚饭来:“怎么又是南瓜粥?” 天天吃这个,桑景雄又受不了了。 “不爱吃别吃。”桑钱氏道,不打算惯着小孙子。 她觉得桑学文变成如今这样子,都是惯出来的,因而早已打定主意,不再惯着小辈。 桑景雄只能闷闷不乐地喝粥。
第9章 挣钱 桑景云吃过饭,打了一盆热水来到桑钱氏屋里,擦了擦身体,就去床上躺着了。 今儿个又走了一天,她累得不行,眼下只想睡觉。 上回她过量运动之后,晚上压根睡不着,这次却要好上一些,虽不踏实,但睡得特别久,天快亮的时候,才被外面的动静吵醒。 桑景云起床洗漱,就见自己昨日穿过的桑景英的长衫已经被洗干净,一晚上过去,都晾干了。 她心里生出些暖意。 她上辈子,小小年纪就要自己洗衣服,有一回用了奶奶的洗衣粉,还被自己奶奶说了一顿。 桑钱氏可比她曾经的奶奶好太多了。 昨天桑景雄闹着不想吃南瓜粥,再加上桑景云和桑景英今天要去县城代写书信,今儿个早上,桑钱氏就做了米饭。 米饭她做得并不多,只够几个孩子一人一碗,然后在蒸架上蒸了很多南瓜,并一碗鸡蛋羹。 因为蒸南瓜的缘故,锅里的米饭带上了南瓜的颜色和味道,可即便如此,也非常香。 桑钱氏盛了半碗米饭,舀了几勺鸡蛋羹进去,拌匀了给最小的桑景丽吃。 桑景丽有些日子没吃荤腥了,吃得津津有味。 桑景雄瞧见,连忙往自己碗里挖鸡蛋羹,一勺接一勺都不停的。 “景雄,给你哥哥姐姐留点。”桑钱氏将那碗鸡蛋羹放到桑景云面前。 两个鸡蛋打匀加盐加水,蒸了一大碗鸡蛋羹,现在已经没了大半。 桑景云往自己碗里舀了两勺,剩下的给桑景英。 桑景英道:“姐,我不爱吃这个,你吃吧。” 桑景云道:“不爱吃也吃点,你在长身体。”她这身体的原主够瘦的了,桑景英比她还瘦。 正在拔高的少年吃不饱,眨眼就变瘦竹竿了。 “哥,你不爱吃给我吃吧。”桑景雄道。 桑景英正要把鸡蛋羹给桑景雄,桑景云接过那鸡蛋羹倒在他碗里:“别挑食。” 桑景英知道这是他姐疼他,到底还是吃了。 以前的他,确实不喜欢吃鸡蛋羹,但这些日子总是饿得抓心挠肝……他现在见啥都想啃几口,又哪会挑剔鸡蛋羹? 桑景云他们在吃米饭和鸡蛋羹,陆盈、桑钱氏和桑雪文却在吃蒸南瓜和锅巴。 桑景英吃完自己那碗米饭还没饱,也拿了几块南瓜啃。 桑景云见了,暗暗叹气。 希望今天一切顺利,她一天下来,即便只能挣十个铜板,一个月也有三百个铜板。 这虽不能改变她家情况,但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收入,却也能让他们把日子过下去。 吃过饭,桑景云和桑景英再次往县城走。 那珐琅班的考试还要过几天,这几天,桑景云打算让桑景英每天跟她一起去县城,到时候她帮人代写书信,桑景英就去跟同学打听一下,看珐琅班都考什么。 桑景云今天依旧浑身疼,但已经去过两次县城,知道自己的身体撑得住,她走得也就比一开始快上许多。 他们到县城的时候,约莫早上七点半。 县城的早市已经散了,各色店铺陆续开张,洪兴纸号就开了。 让桑景云惊讶的是,竟然已经有两个要写书信的人在店铺门口等着。 洪掌柜瞧见桑景云,对那两人开口:“这是我侄女儿,今日就由她给你们写信。” 洪掌柜这纸店的大门很宽敞,一边是他的柜台,另一边他收拾出来,放上书桌凳子,用来给桑景云写书信。 桑景云在桌子后面坐下,便问那两个早早来这儿排队的人:“你们谁先写?要写什么?” 这两人她瞧着有些面熟,应该是昨日打过照面的。 其中那个年纪大的上前,让桑景云帮忙写信。 桑景云拿了钢笔和纸,跟他解释:“我们写满一页信纸,收两个铜板,你让我帮忙写信,可以先将要紧事说出来写上,后面有空的,就写些别的。” 两个铜板代写一页信纸,纸笔由洪掌柜提供,书写由桑景云来,两人对半分钱。 一页纸若是写满,也要写个两三百字,还需要跟来写信的人交流,费时又费力,桑景云这赚的,也是个辛苦钱。 但她再辛苦,也比在码头扛货,比去工厂当工人来得轻松。 来找桑景云写信的人连连点头,然后磕磕绊绊地说了他要写的信的内容。 他不久前,托人往家里送去他省吃俭用攒下的十个银元,他想知道家里人收到没有。 这人语言表达能力不太行,将要写的内容,说得七零八落的,桑景云听完,琢磨了一下,才动笔帮他写。 她上辈子是个网文写手,有时候一天要写一万字,现在只是写封两三百字的信,自然手到擒来。 只是这时候的繁体字写起来麻烦,有些花时间。 桑景云很快写完重要内容,又问了这人一些问题,然后帮他添上自己的近况,和对家人的问候。 这时还没有现代的标点符号,只有句读,“句”就是句号,用在完整意思表达结束的地方,“读”则是一个像顿号的点,用在停顿的地方。 桑景云不习惯用这个,干脆用了现代标点,反正这时候,已经有读书人开始用国外传入的标点了,只是还不规范。 若是让桑景云写毛笔字,她是写不好的,钢笔字却不同。 上辈子为了考试卷面好看,她专门练过硬笔书法的,写的字不说多么好看,至少整整齐齐。 写完,桑景云对那个请她写信的人道:“我把信念一遍给你听,要是有哪里不对,我给你改。” 说完,桑景云就将那封信念了一遍。 她到底是现代人,写的都是大白话,因而那两个找她代写书信的,都能听懂。 那年长的男人听完,喜形于色:“就是这样的,就要这样的。” 他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铜板放在桌角,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信,还连连开口:“写得真好,真好。” 说完,他又问:“有信封吗?” 桑景云知道店里有卖信封:“有,你买了信封,我可以帮你写上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 此时在上海,有邮局和邮政代办所帮忙寄信,不过寄信的速度很慢,偏远点的地方还寄不到,遗失信件也常见。 另外还有一些私人的送信服务,价格贵的比邮局保险,价格便宜的,连邮局都不如。 最后就是找老乡帮忙送信了,这人之前,就找老乡送了十个银元回去,这次写信,也是想要问问家里人收到没有。 听桑景云这么说,年长男子花一个铜板,从洪掌柜手上买了一个信封,又拿到桑景云面前,取出一张纸条,让桑景云照着帮他写地址。 桑景云帮他写完,这才问第二个人要写什么,继续忙碌起来,而这时,已经有其他想要写信的人来排队了。 桑景云本以为,自己头一天开张,请她写信的人不会多,然而她想错了,来的人挺多的。 她都有些惊讶了,中间去洪掌柜那边讨水喝的时候,就忍不住道:“人怎么这么多?我都没个空闲。” 帮人写信需要问清要写的东西,这时候的人说方言表达能力还一般,以至于她写一封信,差不多要花半个小时,也就一直有人在等。 桑景云算是知道,庙会上那些代写书信的摊子旁边,为什么总有很多人围着了。 “你写信便宜,写得好,还愿意给他们念一遍,找你写信的人自然多。”洪掌柜笑道。 这年头,找认识的读书人写封信,送几个鸡蛋就行,但眼下,鸡蛋要一个铜板一枚,算下来比找桑景云写信更贵。 若是不认识那读书人,直接上门找人写信,那写一封信,少说也要花五个铜板。 一些有抽大烟的读书人,还会狮子大开口。 桑景云收费便宜就算了,她写的信还好懂。 桑景云给人念信,洪掌柜也是能听到的,那信是用大白话写的,虽然这样的信没文采,但对不识字的人来说,这才是好的。 原来如此。 桑景云看了看排队的人,觉得自己可能写不完,对桑景英道:“景英,你帮我一道写吧。” 她手都写酸了,而且这样子下去,写到天黑她都写不完。 既如此,抓个壮丁帮她写吧。 桑景英一直在看桑景云写信,早已跃跃欲试,闻言搬了个凳子坐在桑景云旁边,跟桑景云一起帮人写。 他年纪小,只读完小学,要让他写文采斐然的文章他写不了,但这样大白话的信,还是能写的。 一上午过去,桑景云写了八封信,桑景英写了四封,两人加起来,共赚了十二个铜板。 钱挺少的,但桑景云已经很满意了。 她拿出四个铜板,正打算让桑景英去买两碗阳春面当午饭,洪掌柜就招呼他们:“我家下人来送饭了,我让他们准备了你们的饭菜,你们与我一道吃吧。” 桑景云连忙道谢:“多谢洪掌柜。” 在柜台边坐下,看到洪家下人摆出来的饭菜,桑景云有些感动。 桌上有鱼有肉,这是她穿越以来,吃的最丰盛的一顿饭。
第10章 银角子 洪兴纸号现在的生意,远不如以前好,但他们的铺子是自家的,不需要租金,也就不至于亏钱。 他们家在乡下,还有一百多亩地,更有前面时代积攒的诸多银子。 洪家不缺钱,伙食也就不差,洪掌柜今日的午饭,是千张结烧肉、蒸咸鱼、韭菜心炒豆干,和冬瓜海带肉丝汤。 两个荤菜的量很大,米饭也装了一桶,确实是准备了桑景云姐弟的饭菜。 洪掌柜不仅招呼桑景云和桑景英跟他一道吃,还招呼那个在店里帮忙的学徒一起吃。 这学徒跟洪家沾亲带故,有点亲戚关系。 坐在柜台旁,见洪掌柜已经开吃,桑景云也动了筷子。 她这身体的原主不爱吃肉,但她是个无肉不欢的,如今清汤寡水吃了好几天,更是馋肉。 夹起五花肉咬了一口,桑景云赞叹:“洪掌柜,你家厨子的手艺真不错。” 洪掌柜笑起来:“你和你弟弟都瘦,多吃点。” “那我就不客气了。”桑景云笑道。 桑景云早上吃的虽然是白饭,但一碗白饭两勺鸡蛋羹加上没油水的咸菜,并不顶饿,她早已饥肠辘辘,此时也就吃得很香。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49 首页 上一页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