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主听到此信,这才当机立断,第二天就把投诚书送到了交王手里,那时交王还不知道孙将军要起兵的事。 “青州向来不插手中原的纷争,这次怎么就破例了呢?”一个谋士比较年轻,这时面上带了一点困惑。 另一个年老些的捻须笑道:“二十年前霍将军镇守青州,大意轻敌,致使北凉入关,这事你知道吧。” “知道。”年轻的谋士回道。 这是本朝的大事,虽然他那时还年幼,也是有印象的。 “当时朝中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孙将军杀边民冒功,被霍将军发现,孙将军恐被追责,于是联合卫监军,设计使霍将军陷入北凉军的包围,又以暗箭杀之。” “现在的这位卫大人,正是当年的卫监军。” “啊,是这样。”年轻的谋士恍然大悟,“他们做的事被皇帝发现了,所以他们害怕皇帝重新执掌权柄,于是就帮着交王,要换一个皇帝。” “可不止如此。”裴家家主透露消息,“二十二日卫大人给我送信时,可是说好了,让我看住皇帝,不能让他跑了,等孙将军在信州打完了仗,就来常州。” 裴家家主不再说话,右手猛地向下,做了一个砍杀的姿势。 两个谋士倒吸了一口凉气,纷纷感叹:“歹毒,真是歹毒。” “这些日子我们要警醒点,别让皇帝发觉了。”裴家家主交代。 虽然常州在他的掌握之中,可是皇帝手里还有兵,若是发觉了他们已经另投明主,也是很麻烦的。 只要熬过这段日子,等孙将军打败郑大都督,来常州杀了皇帝,他再把常州献给交王,大功就告成了,此后他只需要安享尊荣。 - 此时信州雁山南部,风云寨议事厅内,几人齐聚,正在怒骂孙将军。 在座的有玉狐公子、老朱、老全,还有崔先生和老牛。 郑远钧二月初六听到五十万大军进犯信州的消息,初七就带着军队返回,初八赶到雁山,崔先生这些天一直带着军队在雁山北部训练,今天听说玉狐公子到了风云寨,于是赶来相会。 老牛本在安保县训练骑兵,得到孙将军带兵到信州的消息,前天也来了雁山。 于是今天五人聚到了一起,在议事厅商议战事。 “孙贼太可恨,北凉军虎视眈眈,他就这么带着二十万青州兵来了,边关上只留下了十几万兵马,要是北凉兵趁虚而入怎么办?”老全咬牙切齿,“难道又要让北凉军闯入中原?” 崔先生冷笑:“他还会顾虑这些?让北凉军闯入的事他又不是第一次干。” 老牛愤愤道:“青州自高祖就立有规矩,不论中原打成什么样子,青州都不许出兵参与,就是为了防备外族入侵,孙贼违抗高祖圣命,也好意思打着高祖的旗号来讨伐信州。” “二十万青州兵,都是上过战场的,不比一般的军士,还有交王的三十万兵马,三公子只有二十五万人,怎么打得过?怎么办啊?”老朱忧心忡忡,焦急道,“你们快想办法啊!” “听说三公子已经被夺走两座城池了。”玉狐公子提醒。 “若是实在没办法,就由我们出面,劝走一部分青州兵。”崔先生沉吟着,又摇头,“不过孙贼带来的,一定都是他能掌握的部队,轻易劝不走。” “再说,时隔二十年,恐怕旧人也不剩几个了。” 老朱愁苦着脸:“我们就这么看着孙贼打下信州,扶持交王登位?” “不行!”老牛断然否决,“交王能和孙贼合伙,不顾青州安危,任由孙贼把青州兵拉来中原打仗,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不行是肯定不行的,可是怎么阻止呢? 几人面面相觑,无计可施。 “二公子呢?”玉狐公子忽然想起来,问道。 “在实验室呢。”老全答道。 二公子在这里的时候,多半时间都钻在实验室里,他都习惯了。 玉狐公子却有些奇怪,他知道二公子平日多与研究人员在一起,但不管怎么忙,每次他来了,二公子总是第一时间来和他见面。 老全解释:“二公子从封州回来后,就召集了木匠和铁匠,整日待在实验室里,连饭都是在实验室吃的,老张也跟着,忙得都和我说不上话。” “前些日子二公子派铁匠回了几趟一号庄子,也不知道干什么,我问他们,他们只匆匆回了一句,说是造箭。”老全强调,“是弓箭的箭,不是刀剑的剑。” “造箭?”老牛疑惑,他们神臂弓的箭够用了啊,这个紧急时刻,二公子怎么想起来造箭了? 崔先生眸中闪过一抹思量,二公子的行为有些异常啊。 这个时候,最着急的应该是二公子,可听老全说起来,二公子竟是万事不管,专心做起了实验? 怎么可能呢? 除非,二公子正在研究的,是能帮助到这场战争的。 是什么呢?不是火药,二公子不肯轻易拿出火药,那么,还有什么,能够帮助他们打赢这场战争呢? 正想着,忽然看见杜明一头闯了进来,满脸兴奋,喊了一声:“二公子要试验武器了,你们快去看。” 来了!果然是武器! 崔先生猛然站起,吩咐杜明:“带路。”脚步轻盈快捷,随着杜明走了出去,其余几人连忙跟上。 一行人走到一块平地,看到那里围着一群人,杜明早扔了他们,撒丫子跑去,钻入了人群里。 几人走了过去,围着的多是在这里值守的士兵,看见他们,连忙让开路。 他们进到里面,发现众人围着的中心是一个怪模怪样的木架子,二公子、老张和两个亲卫都站在这木架子的旁边,听到声音,都抬头朝他们望过来。 老张满面潮红,眼中是要溢出的激动,招着手:“你们来看!” 郑远钧笑容灿烂:“我们明天去战场,打交王,打孙贼!” 她终于把八牛床弩做出来了,明天,她要带着这床弩,带着这冷兵器时代的终极大杀器,去帮三弟打仗! 敌人不是欺负他们人少吗?不是防备着他们的投石机和神臂弓,轻易不肯靠近他们,和他们正面交锋吗? 她会让他们知道,二十五万人,也能打出五十万人的气势! 她会让他们知道,即使他们站在千米外,她也能取他们的性命! - 老牛几步上前,观察着那木架子。 上面安装了三张强弓,两正一反,后面有两个绞盘,木架子上放了许多箭,中间一支尤其大,都已经不能称为箭了,应该叫枪,长长的枪杆,枪头锐利,闪着冰冷的寒光。 “这个叫八牛床弩,是因为要用八头牛才能拉开弓弦。”郑远钧介绍,“用人拉的话,至少要三十人。” 老牛咂舌,如此强劲的弓力,那该要射多远啊? 崔先生直接问了出来:“射程多远?” “一千步。”郑远钧答道。 根据宋史的记载,八牛床弩原先的射程是七百步,到宋代经过魏丕的改进后,能射到一千步,相当于现代的一千五百米。 就是放到现代,这个射程也是让人难以置信的,由此可以想见,这床弩的杀伤力该有多么惊人。 在古代冷兵器中,这绝对是射程最远的武器了,就是后来的红衣大炮,射程也只有两千米。 “来!来!试试!”老牛迫不及待,跃跃欲试。 老张指挥着三十个士兵上前,一起用力,拉起绞盘,一人负责瞄准,对着前面八百多步的树木,齐声大喝,放出箭矢。 一排箭呼啸而出,飞出老远,扎进了树木。 老朱飞跑去看,又大叫着跑回来:“射中了!射中了!扎得很深!八百步啊,八百步!” 这箭不但射得远,一次还能射一排,要是在战场上,数十架这样的床弩齐发,该是怎样壮观的情景? 众人盯着这床弩,两眼放光,想象着它在战场上大发神威的情景,只觉血液沸腾,满身都是战意。 崔先生拿了一根箭矢观察,箭杆是用一种坚硬的木头做的,箭翎是是三个铁片,箭头用铁做成,十分尖锐。 这样的箭用来杀人?什么样的人要用这样的箭来杀? “八牛床弩的主要用途不是杀人吧?”崔先生稍稍思索,恍然道,“是用来攻城。” 郑远钧冲崔先生竖起了大拇指,崔先生真聪明,一眼就看出了八牛床弩的真正用途。 确实,宋朝人造这武器是用来攻城的,把箭矢对着城墙发射,一排排的箭钉入墙壁,士兵们就可以踏着箭杆,爬上城墙,攻入城内。 可是,她三弟现在打不过交王,她用这武器来帮她三弟杀敌,可不正好? 老牛听着二公子和崔先生的一番对话,忍不住揉了揉脸。 他还记得,当初二公子为了打沈都尉,做出了投石机这个杀器,如今,二公子为了杀敌,做出了攻城的利器。 二公子偏爱杀鸡用宰牛刀。 - 二月二十三日,郑远钧带着军队,前往战场援助她三弟。 -
第一百六十八章 二月二十三日, 郑远钧带着军队在官道上前行,她三弟在富山县附近扎营,与五十万敌兵相抗, 再走半个时辰,估计傍晚时分可以到她三弟的营地。 “二公子,你看!”曹刚指着远处。 郑远钧顺着他指着的方向看过去,远处天空上,隐约可见腾起的烟雾,正是富山县的位置。 “起山火了?”郑远钧惊道。 富山县以多山得名,整座县基本上被山围着,这是一不小心引起了山火?火还烧得很大, 他们隔这么远都看得到。 “不知道有没有人去救火,控制不好连着烧起来就麻烦了。”郑远钧有些担心, “那山里也不知道有没有我们的人在, 别被烧着了。” 曹刚安慰道:“二公子别担心, 那地方在打仗,百姓早就撤离了, 不会有人在山里。” “三弟的营地在哪里?没在山里吧?”郑远钧问。 她这些天忙着和研究人员做八牛床弩, 没仔细了解这些情况, 只知道她三弟在富山县, 至于具体位置是不知道的。 “没有, 是在离县城不远的一条河边。”曹刚回道。 敌兵畏惧投石机的威力, 不肯让他们靠近山林扎营,以免他们制造出大量的投石机来进攻。 杜明在一旁插嘴:“就是有人倒霉正好在山里,也不会是我们三公子, 只能是交王和孙贼,谁让他们每回都要抢占山林, 生怕让三公子得了去,……呃?!”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87 首页 上一页 16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