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她顾清羽此次入不入宫,漫天的传言,香艳的话本,皇上都会把这笔帐记在盛璟头上了。 所以,只要盛璟理智尚存,就不会不同意这个条件。 “只是,小姐,我刚看三皇子好似心情不大好的模样,会不会太生气了。”阿青面色纠结道,刚刚三皇子虽依旧维持着风度,但周围的空气都快凝结成冰了。 “你担忧的我也想过。”人非草木,顾清羽同样伤感。 “但迟早他都会知道的,与其一直隐瞒,让他苦苦猜测,不如一早说明,坦诚相见,也好做好准备。” 顾清羽转头看向阿青,“我们不是都知道吗?长痛不如短痛。” “小姐为难了。”阿青深知小姐近日来的困苦,也知她是尽力的做了两全的决定。 顾清羽看着石桌,残棋杯盏仍在,对面的人却已空空落落,数十日的相处历历在目。 如果不是在这样的境况下,或许她与盛璟可以成为真正坦诚至交的好友。 盛璟这般的人,明明身处险境,体弱多病,却从未有过抱怨或自弃,永远温润如玉,淡定自若。 她敬佩这样的人。 这样的心性,是多少经历过战争磨砺的将士都没有的。 顾清羽叹了口气,她不是不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坦荡,但她没有后悔或选择的余地。 盛璟醒来的时候已是半夜,流枫和常意都长舒了口气。 他只感觉身体极冷,但皮肤发红发烫,果然是又起了高热。 盛璟支起身子,坐起来,接过赵川端来的中药,一口气喝完。 “下午我让你去查的事情,出来了吗?”盛璟此事脸色苍白如鬼,嘴唇干裂,毫无血色,漆黑的眼珠看了一眼常意。 常意不敢隐瞒,抬手让调查的暗卫进来。 “顾小姐从宫中回来第二日,就派遣顾家暗卫对公子进行了调查。包括公子的大致生平,喜好,人脉,还得到了一张公子的画像。” 常意死死盯着这个没眼色的暗卫,但奈何暗卫背对着他,依旧滔滔不绝的汇报。 “关于北境,他们无从下手,应是都不知道的。” 看着陷入沉默的盛璟,常意赶紧把暗卫拽出门外,还没走到门口,就听盛璟吩咐道:“把门带上,你们都出去。” “可公子你寒疾发作,少……” 常意的话断在盛璟冷冷的注视里,只得关上门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首先抱歉昨日断更了,因为我终于又参透了我写文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并试图改正QAQ 为什么是又呢?因为我之前已经大修过一次文了 我很喜欢清清和璟子,以及这个故事,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认真,但,我时常有我的文笔和写作技巧配不上这个故事之感 以我现在的水平,和我将来的不断进步(大言不惭,这种遗憾可以会跟随到大结局了,但无论如何,我会努力努力把这个故事写完写好的 以及,谢谢小天使们看我的文,你们的支持是我更文的一大部分动力! 第14章 赐婚 翌日,天微微亮,常意试探着敲了敲门。 “进来。”盛璟淡声道。 常意赶紧推开门,就见屋里的窗子都开着,屋内冷飕飕的,窗子多是半夜就开了。 盛璟正在整理衣襟,高热方退,虽然依旧虚弱的很,精神却很好。 他穿着月白色玄纹云袖长袍,依旧是之前那般温润如玉的模样。 “备车进宫,另外,让流青去顾府,告诉顾清羽,我同意她的条件。” 条件?什么条件?常意一脸茫然的招手让人去叫流青。 转头一看,盛璟已经到了院子,常意犹豫了一下,还是劝道:“公子不再休息休息?” “不用,这个计划已基本完成,尽快结束,进行下一步行动。”如同他之前下达的每一道命令,盛璟的声音干脆果决,仿佛一直以来,那个无情的少年除了年岁,其它都没有丝毫改变。 常意心中叹惜,竟是昙花一现。 寿安宫里,太后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好,祖母这下可算放心了。” “璟儿,你再说说,你是怎么去问顾家丫头的?” 盛璟带着无奈的笑,“祖母,你就莫要再打趣我了。” 太后看他羞的耳朵发红,也就心情大好的揭过此事。 转头对满脸喜气的慧兰姑姑道,“快,快去拿笔墨来。” “哎,好。”慧兰忙不迭的传小太监去备好。 太后提笔,对着纸张思忖了一下,还是抬头征求盛璟的意见,“璟儿,你预备着何日成婚啊?” 盛璟脸红不已,但仍旧努力维持着温润君子的风范,“全凭祖母做主。” “瞧瞧,瞧璟儿脸红的。”太后笑着摇头感叹。 “还说三皇子呢,娘娘,您瞧您急的,三皇子不懂这些也就罢了,难不成您也不顾得了,这大婚流程甚是繁琐,可得准备良久呢。”慧兰姑姑笑着打趣, “也得通知平西侯,也得给顾府准备的时间,现在不好定下日期的。依奴婢看,不如您先下懿旨,立下婚约,您这孙媳妇呀,就跑不了了。” “对对对,瞧我这,都高兴糊涂了。”太后定了定神,这才落笔,颇为认真的一笔一划写下懿旨。 皇上借她的名义召顾家长女回京,当时她并不知晓,也懒得看那旨意写了些什么,后来才知,竟用了挂念顾清羽婚事的借口。 如今万万没想到,竟一语成真,给了璟儿一段良缘。 盛璟目视传旨的大太监,捧着懿旨朝顾府而去,这才放下心来,对着常意点点头。 常意岂会不知公子的意思,便悄悄退下去,对带来的一名侍卫耳语片刻方回。 太后正在殿内使宫女给盛璟量体,做些冬季的衣服。就听通传“皇上驾到”。 太后默了片刻,冷哼一声,挥手让宫女退下。 皇帝近年来甚少到寿安宫,或者说自十二年前那场事后,皇帝与太后的关系便急剧恶化。 初始时皇上还试图缓和一下与太后的关系,但太后整日吃斋念佛,并不愿见皇帝。 久而久之,皇帝也不再来寿安宫。 直至五年前,盛璟被设计逼迫去北境,太后才开始有意缓和与皇帝的关系。 皇帝一来,寿安宫内顿时安静下来,鸦雀无声。 “我听之前颇为热闹,母后这儿聊什么呢?”皇帝语气随意和络道。 太后端起茶盏,吹了吹,呷了一口茶,悠闲道:“皇上还记得平西侯的长女吗?月前回京的。” 皇帝岂会不记得,赏菊宴那日他便动了心思,暗示顾家把她送进宫。可没想到顾瑜不识抬举,回去便把他那侄女送到庄子上养病。 他心里虽一直惦念着这回事,可对顾家他也不好强逼,他料定顾家不敢违背他的意思,多半是要传信给顾毅夫妻商议,毕竟叔父也不好直接做主。 又耐心等了数十日,昨日他又想起这事儿,差李英去问,这一问方知,满盛京里沸沸扬扬都是顾家长女与三皇子的传言。 他顿时如鲠在喉。 今日下朝后,听说盛璟在太后这儿,他便赶来,预备给太后提提这事儿,顺道也给盛璟一个警告。 如今先听太后提起,他莫名有种不好的直觉,太后素来疼爱这个逆子,莫不是也听了宫外那些传言? “自是记得,数日前赏菊宴,儿臣见过一面,印象颇深。” “皇帝记得便好。”太后放下杯盏,嘴角挂着压不下去的笑意,“顾家那个女儿模样俊俏,性格也好,我很喜欢。” 皇帝微惊,但太后并未注意,她继续说道,“日前顾家女儿舍命救了璟儿一次,我想着这是天赐的缘分,便下旨给他们二人赐婚了。” “啪”的一声,皇帝手里的杯盏应声落地。 盛璟冷眼看着这一幕,心里犯上阵阵恶心,顾家世代忠良,而身为帝王的人,却只贪图顾家女儿的美色与怀疑顾家的权势。 这样才能平庸,气度狭隘的人,竟做上帝王之位,可真令人发笑。 曾经他用勤政简朴伪装自己,如今老了,越发爆露本性了。 盛璟态度谦和,带着羞涩上前道:“祖母,周公公已去了多时了,算算时间,也是该回来了吧。” 太后看了一眼慧兰姑姑,慧兰姑姑忙算了算,道:“周公公已去了一个半时辰,顾府离这皇宫近,算算,也该回了。” 太后惊道,“今日不想这时间过得这般快,就快要用午膳了。” “今日皇上与三皇子都来看望娘娘,又有这桩喜事,娘娘心里高兴,时辰自然过得快了些。”慧兰跟随太后多年,是极有脸面的了,是以,皇帝在这儿,她亦能打趣几句,活络气氛。 皇上听得心中郁结,正要说两句,就见周公公喜笑颜开的回来了。 “如何?顾家是什么反应呀?顾家女儿可愿意?”顾不得许多,太后忙忙问道。 “愿意,自然愿意,顾家欢天喜地接了懿旨,顾夫人还赏了奴才们一人一块金裸子呢。” “呦,你这刁钻的奴才,这是要提醒哀家,别忘了赏赐呀。”太后笑道,“好了好了,都下去领赏吧。” “母后怎么突然给老三赐婚了?”皇帝心里有些猜疑,面上却丝毫不显。“老三也愿意了?” 不待太后说话,盛璟便站出来,“回父皇,儿臣中秋节遇刺,幸得顾家姑娘相救。” 说到这儿,盛璟红了脸道,“儿臣对顾家姑娘倾心不已,此生非她不娶,便求到了皇祖母面前。” 皇帝是真的心梗,他好不容易看上的女人,被自己亲儿子得了去,这叫什么事。 也不顾太后好不容易挽留他用午膳,拂袖而去。 此事他越想越厌恶盛璟,此子果真如天师所言,与他命格相冲。 同一时间的顾府,祝兰茹突然听得宫中有懿旨传来,心里隐隐约约有了些猜测,却又不敢置信,忙让侍女碧荷把顾清羽请来。 顾清羽听到消息也有些惊讶,昨日盛璟走时情绪并不好,显然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她猜测或许需要两三日等盛璟接受此事,没想到他动作这般迅速,今日太后便下达了懿旨。 这样也好,总归此事越快尘埃落定,她也就早一些安心。 果然,接完懿旨,婶娘也长松了一口气。 祝兰茹先是欣喜于此事总算得以解决了,只觉顾府算是逃过一劫,绝处逢生。 可没一会儿,情绪又低落下去。 顾清羽看在眼里,实在不解,便直接问道:“婶娘刚刚还很高兴,怎么现在又不高兴起来?可是这事儿还有哪里未曾解决?” 祝兰茹拍了拍顾清羽的手,临进了萃园,才欲言又止道:“清清,我本是高兴,可一想到三皇子体弱多病,就实在担忧。”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1 首页 上一页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