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又来了,越棠觉得自己看见了一只滂沱大雨里湿漉漉的小动物,心一点点地揪起来。她忍不住拍拍他的背,“瞎说什么啦,再下一场雨,我们就去赏枫林的秋。” 段郁满足地呜咽了两声,很快被哄好了,乖顺地与她话别。转身牵过马,沿着高墙走出百来步远,这才翻身上马,顺手揉了把脸,再扬头时,已是一副洒脱不羁的大将风范。 他朗朗一笑,千里奔袭这才第一关,名分难挣,全靠演技,段桓明啊段桓明,你要努力。 信马由缰遛出太平坊,宽阔的直道通向朱雀门,他若有所思地望着皇城巍峨的城楼,片刻,心中蹦出个主意。 * 太子回朝后一向很忙,鄞州之乱是个引子,拔萝卜带出泥,细纠下去,原来朝廷从上到下早漏成了筛子。难怪当时兴庆宫的手,不费什么力气就伸到了鄞州,并非全是人祸,而是制度设立太久了,未曾适时修补,仿佛一架生了锈的器具,表面看着零件尚完好,实际一阵风就能吹倒。 “八十万两库平银,三十万石西仓粟米,最后到灾民手上的不足三成。”太子冷笑着合上卷宗,抛给站在案前的詹事。 “出库先扣下一笔平余银,陆运上虚报骡马损耗,漕运上征收逆流加耗,每三百里设寄屯仓,每仓的仓廒折损都有十一之巨。到了地方,胥吏每发一张赈票,要勒索二十文。巡察的御史,按天数收取贿银。” 像赈灾、修河堤这样的事务,朝廷不论多少银子拨下去,最后地方都会喊不够。谁都知道沿途层层剥盘,可究竟怎么个剥盘法,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京官扣一笔、押运官扣一笔、州官扣一笔吗?如今终于掰碎了细看,竟如此触目惊心,甚至每一项都是合理的名目,例律上明明白白写着,合在一起,却赫然是巨大的悲剧。 太子眼底一片寒光,“孤原以为,胸口那一刀是兴庆宫刺的,不是,刀早就在那里了。兴庆宫哪怕什么都不做,鄞州一样会乱,刀一样会出鞘,兴庆宫只是将孤推到刀尖前。” 詹事捧着卷宗的手越来越抖,他心知太子是想趁机大力整肃,可实在牵连甚广啊。只能再三劝诫:“殿下,徐徐图之啊殿下......” 本以为不好劝,谁知会错了意。太子淡淡地说:“赈灾上的疏漏是后话,去年洪涝,鄞州并非受灾最严重的区域,可出现饥荒的,偏偏只有鄞州一处。因为鄞州常平仓的账册是假的,仓廒里只有陈旧霉米,巡察御史一来,就循环倒仓应付检查,洪涝时当然全无应对之力,加之当地从上到下瞒报,文书花了一百四十天才送至中书门下,从而酿成大祸。” 太子将卷宗码得整整齐齐,推到一旁,提笔慢慢吮足了墨。 “赈灾上的贪腐可以放一放,鄞州一地倒查五年,涉事者严惩不贷。” 詹事领了政令退下,又听内侍来通传,“殿下,段郁段将军求见。” 太子同他没什么话可讲,君臣笙磬同音的那套都省了,见人到跟前,直接问:“羽林营的事,有眉目了?” 段郁递上条陈,干脆利落地说是,“回殿下,羽林营吃空饷,虚支了四百余人的用度,这点臣已经坐实了。至于祸首,多半就是中郎将,不过臣不懂查案,只知道军中那点勾当,羽林营的手脚做得不高明,后头的赃银和军械去了何处,还是交由各主司查办吧。” 太子扫了眼条陈,听他说完,指尖掀动堆迭的文书,颔首表示知道了,“孤会把段将军的意见交给刑部。没什么事的话,段将军退下吧。” 太子下了逐客令,就算有事也立刻没事了。然而段郁偏不,他粲然一笑,说:“殿下,臣还有一个私下的请求,望求殿下恩准。” 太子从文书中抬起头,纳罕地看了他一眼,主动讨恩赏,他们是那样的关系吗? 尴尬的沉默,在深宏的殿堂上弥漫开来,但段郁就是有这样的本事,哪怕面对储君,也可以对不友好的气氛视而不见。 “其实臣也不是为自己求。”他笑着迎上太子狐疑的目光,“殿下知道睿王妃吧,在温泉宫时,臣与王妃有过几次接触。臣护卫不利,温泉宫里屡屡发生意外,惊扰了王妃,然而王妃宽和,不追求臣的过失,臣十分感激。正好十六那日是王妃生辰,臣想着投桃报李,送王妃一分生辰礼。” 说到“睿王妃”三个字,太子的眉头微不可见地一蹙,眸光愈发冷寂。听罢,许久才问:“这与孤有什么相干?” “臣想问殿下借些人手。中秋那日陛下在花萼楼赐宴,臣想给王妃一个惊喜。”
第61章 殿下自己上啊 中秋那日,淅淅沥沥下了一整日的的秋雨,直到申时才歇。 “今夜不能赏月了。”越棠裹紧了单衫,引颈探出檐下,望了眼阴沉沉的穹顶,忍不住咕哝,“还摆什么宴席,大家干坐着纯聊天吗。” 然而牢骚归牢骚,天子赐请,谁都没有拿架子却宴的排面。双成半拖半拽将她带回屋内,替她梳妆打扮,“一层秋雨一层凉,王妃多添件衣裳,别到了夜里受不住,染上风寒就亏大了。” 花萼楼在兴庆宫西南角,楼前池水泱泱,夜风送水,确实更添一层凉意。 越棠对兴庆宫没什么好印象,拜孙贵妃所赐,上回在宫里受了好大的惊吓。不过低落的心情,在亲眼见到花萼楼的那一刻,倏忽就消散开了。琼楼玉宇她也见了不少,但哪怕恢宏如天子听政的含光殿,也遵循一个既定的范式,花萼楼却不同,硕大的斗栱层叠累起飞檐,形如展开的萼瓣,浑然是一朵令人惊艳的奇葩。 在旁引路的内侍察言观色,适时地凑趣,“京城的楼宇,至多只有两层高,花萼楼则更上一层。居高望远,王妃若有兴致,可以登上三层楼一观。” 越棠笑着颔首,一边登上台基。进了门,只见楼内铺金缀玉,灯火粲然,辉煌如白昼,几乎要晃花了人眼。越棠不由驻足,又一次为天家的尊荣富贵感到震撼。 正晃神间,有人上前来同她打招呼,“数日不见,王妃别来无恙呀。”正是洛州御史家的杜小娘子。 越棠见到她,惊讶又尴尬,上回太液池畔的宫宴,已是十来天前的事了,杜小娘子还没有随父母返回洛州吗? 杜小娘子明白她的疑惑,掩唇悄声说:“阿娘与我暂时不回洛州了,住在乐平坊的舅舅家。今日我是随雍王妃入宫的,王妃的堂兄与我舅母是表亲。”说着四下望了望,灵动的眼眸顾盼生姿,然后娇俏地冲越棠眨眨眼,“王妃没有发现,今 日入宫的小娘子尤其多吗?” 这么一说还真是,越棠打量周遭,云鬓花颜芳菲竞艳,太液池那日,都不曾有这样多年轻漂亮的女郎。 杜小娘子揶揄道:“说是宫中家宴,真正的皇亲国戚却没几位,多是我这样的,不过沾一点七拐八绕的转折亲罢啦。” 越棠这才迟钝地反应过来,原来这些年轻女郎与杜小娘子一样,都是奔着太子来的,今日着场家宴,看来是陛下为太子相看的幌子啊。 既然如此,杜小娘子那溢于言表的高兴劲儿,就让越棠有些想不通了,她不是喜欢太子吗?竞争者如云,有什么可开心的? 杜小娘子却满不在乎,“太子妃的宝座,多少人眼热呀,难不成只等我收入囊中吗?我既然想嫁给太子殿下,当然做好了与人竞争的准备嘛。不怕被挑选,就怕殿下连被挑选的机会都不给我们。” 哇,真是积极乐观的爱情啊,越棠在杜娘子身上看到了男子在前朝挣功名的气概。她十分钦佩,“那我就祝杜娘子所向披靡,心想事成。” 杜小娘子大约觉得与她脾性相投,打完了招呼也不走,拉着她在花萼楼中闲逛,一边还把听来的风言风语同她分享。 “王妃不知道,听说陛下早两年便张罗着为殿下选太子妃了,可太子殿下自己却不甚热络,像今日这样的家宴,若搁在从前,太子殿下是不愿让各家女郎进宫的,谢天谢地,如今殿下总算是想通了。” 哦,原来是太子自己的意思吗?越棠勾了下唇,“大概是鬼门关走了一趟,想通了。”没留神,语气不大对,引来杜小娘子侧目,越棠忙咳嗽了一声掩饰,“我想上楼看看,小娘子去吗?” 杜小娘子对看景的兴趣,远不如对看人来的大。越棠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小娘子在这里等太子殿下吧。” 登楼后凭栏西望,金扉御阙尽收眼底,晚风灌进广袖中,吹得衣料猎猎飘飞,越棠长长出了一口闷气。浮华富贵确实迷人眼,只是稍稍呆久了一点,便压得人喘不上气。 沿着出廊转悠,南面是宫墙,东面则是龙池,天上浓云奔涌,池面泛着细浪,宫禁有了几分阴郁的味道......咦? 越棠的视线移到池边,正对花萼楼的那一面,伫立着一样无比怪异的装置,底下是丈余高的基台,其上固定着数不清的形状各异的铜铁,勾连嵌套在一起,没有任何美感可言。 越棠困惑不已,谁在那儿丢了一堆废品?这可是皇宫啊。 正愣神,废品边上忽然现出一个人影,扭头一望看见了她,笑着挥了挥手。是段郁,越棠回以笑容,今日他果然没来同她搭话,人群里四目相对,遥遥点头致意,也别有一番悠长的韵味嘛。 这时候,远处传来一声锐利的哨鸣,接着花萼楼外也一声响,仿佛在回应。这是宫中内侍互相传递的信号,表示皇帝起驾,就要往花萼楼来了。 楼中的宾客们得了信,忙敛衣肃容,等候天子驾临。越棠忙下楼去,混进了人堆里,迎面正好撞见长公主。 今晚是家宴,规矩便不那么严苛,除了皇帝、太子还有二皇子必是在正中的高位上,其余也没有固定的座次,反正都是皇亲国戚,一家人不兴非要论个高低。长公主在身边替她留了位置,问她:“才刚我便在找你,上哪儿去了?” 越棠端起花盏抿了口饮子,抬指比了个手势,长公主会意,调侃道:“我见段将军在楼外晃荡,还以为他又将你带走了呢。” 越棠含糊地笑了笑,不解释也不否认。说起段郁,便叫她想起龙池边上那堆奇观,形容了一番,问长公主:“殿下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长公主倒不显得惊讶,噢了声,也学她含糊笑着,卖了个关子,“稍后你便知道了,不能说,说了就没有惊喜了。” 嚯,还有惊喜,越棠被高高吊起了好奇心,有了盼头,原本百无聊赖的筵席似乎都变得有趣起来。正说着,楼外的内侍扬起调门,拖着长音唱诵万岁,楼中霎时噤了声,越棠规规矩矩地垂首站好,听内侍引皇帝落了座,余光里又划过一段袍裾,黄地缂丝的云龙纹,稍稍一顿,很快迤逦着走远了。 众人向上首叩拜行礼,起身时,越棠不经意向上瞟了眼。因为是家宴吧,太子一身常服,未冠冕旒,一张脸却依旧有种扑朔迷离的味道,显得高深莫测。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9 首页 上一页 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