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泡上,黄花菜发了,马三面下地窖捡了一盆舍不得吃的洋芋,又跟着老伴儿地里挖葱,摘了辣椒。 月亮可真圆,照在的地上真亮,玉盘一样挂在天边。 大概丑时末,一夜没睡的李二娘起床梳好头发,见厨房灯已经亮了。 “起了,锅里有热水,你先洗漱。”马三面站在辉黄的油灯下从未有过的和蔼,对李二娘笑道。 脸一转,李二娘看着添柴的公公,惊慌失措,砰砰砰端着脸盆去门口洗漱。 她爹是读书人,自她记事起,连家里的厨房都没进过,哥哥们也总说,君子远庖厨,厨房是妇道人家的事。 李二娘平静好心情,进屋,马三面就给她开始安排活。 “今天我们做一百斤胡辣汤,装三个瓮,你,我,成武,我们三人各守一个瓮。 赶牛车去把阵势先扎起,再买些鞭炮,空舍出去十几碗,好好热闹热闹!”
第16章 俞荷迷迷瞪瞪被俞有地抱在怀里,坐着牛车直奔白水镇边的码头。 牛车一上了走码头的大道,成武和龙龙就开始大声叫卖。 “好喝的肉丸胡辣汤,一碗两文钱,用五花肉,肥油熬出来的烩菜丸子汤啦!” “开业大酬宾,买一碗送一碗,只要两文钱!” 在仓库守货的李掌柜,真想将这两个毛孩子抓住打一顿! 扰人清梦! “买一送一,只要2文!” 啥货,买一送一,真是班门弄斧,做生意做到他脸上来了,必须出去会会他! “那小孩,先给我端一碗来!”李管事起来便喊,吵醒了看门的两个手下。 “李管事,你梦魇了?这会哪有孩子。”万新看了一晚门,这会儿有困又饿。 “油香麻辣的胡辣丸子汤喔,开业大酬宾,买一送一2文钱喝两碗!” “买一送一……先到先得,卖完为止!” 万新看着李管事怒气冲天的从屋里冲出去了,赶紧跟着来看热闹。 被吵醒的人不少,有的先他们一步已经把牛车给围住了。 “别抢别抢,一个个来,自己带碗筷可以一次打两碗,要用我们的碗,必须记得把碗还回来。”万新看着一个三寸丁小女娃扯着脆生生的嗓子喊道。 这跟他想的不是一个事。 万新再找李管事,见他已经站在队伍的最前头,下一个就是他。 姜还是老的辣。 “嫂子,你这胡辣丸子汤,闻着真不错。”听着熟悉的谄媚,万新低头想装不认识他。 “叫大姐,我今年快五十了。”马三面笑着说,“我们是俞家村的,以后每天这个时候来卖胡辣丸子汤,要是觉得好吃,记得给我们宣传宣传。” “好说好说。”李管事半碗汤下肚,仔细想想都有什么菜,诚心实意说:“你这汤用料讲究值得一喝。只是卖2文,会不会太便宜!” 旁边一个大汉将他挤到一边,递上自己的大碗,“大婶,这是2文钱。” “好!”马三面用自己的碗给大汉舀了两碗。 挤出人群,大汉见自己的碗都快冒出来了,这汤稠咚咚,有菜有肉,不骗人,心里一阵高兴。 经过龙龙和成武不歇气的叫卖,越来越多的人挤过来排队。 三个瓮一百多斤胡辣汤,到天亮全部卖完,一家人累的够呛,尤其马三面和李二娘一爬上牛车就开始打盹了。 俞荷坐在俞有地怀里,抱着装钱的箱子偷乐,一想到没买到的那么多人,明天生意肯定也错不了。 “王二狗,你今天力气怎么这么大!” “大力,你一早上挣了我一天的钱,你昨晚上吃什么好东西了!” “万新,明天准备好碗,我去排队。”李管事觉得困扰自己多时的腰痛,今天好像轻松了,又觉得自己大惊小怪,难道一碗烩菜汤比药还灵! 有人问吴大汉,他是个实诚人,笑着说:“今天早上喝了俞记的胡辣肉丸汤,好像突然浑身都是劲!明天你们赶早,东家说,买一送一,一碗两文,十八正式开业,就不送了!” 别人觉得吴大汉说话夸张,吴村的人却都信了,有人贪便宜,也准备试试。 “大汉,啥汤?有菜吗?” “大烩菜,胡辣味重,稠稠的做米糊糊汤,你们自己吃了就知道了,我说不全。” 俞记胡辣丸子汤…… 俞家,等马三面一觉睡起,俞老头赶忙叫后院摘辣椒的俞荷来数钱。 “快数数,这多少钱?”马三面打开箱子,叫俞有地数钱。 幸亏,跑得慢,不然…… 俞荷眨着大眼睛,看着阿爹一文文把钱从这个箱子放进那个阿爷才给她做的新箱子。 铛铛铛、铛铛,钱的声音真好听。 “一共二百二十三文!” “算下来,差不多一斤两碗。”马三面仔细的算了一下,说:“肉三十五文,菜算三十,以后恢复原价,更有赚头。” “这生意能做。” 俞老头看看除了两个读书的都在家,严肃道:“这生意是俞荷起的头,大房占四成,老二家成武,老三家龙龙,我和你们娘各占两成,你们,有意见吗?” “爹,我们龙龙还小,占一成就可以了。”俞有钱笑着说,胳膊都要被赵娟掐青了。 这个傻子,谁嫌钱少了! “阿爷,我没帮上忙,以后你叫我一声就行。”成武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有地,你觉得呢?”俞老头就当成武同意了。 “爹娘说了算。不过话要说清楚。老二老三你们也看到唐家有多看重豆腐方 子。 胡辣汤方子是俞荷的,拿二成不为过吧,你们嫂子和娘昨儿熬了一夜以后还要出力,再占两成,没问题吧!” 唐大丫抢话道:“没问题。大哥说的在理。以后我们肯定帮忙干。” 俞有粮和俞有钱异口同声表示同意,还说以后也会帮忙。 龙龙高兴的合不拢嘴,姐说的对,跟着她有钱赚。 “看你们弟兄三个齐心协力,比赚钱多少都让我和你爹高兴。”马三面笑着说。 “大家回去好好休息一下,下午尽快买齐明早要用的食材,照今天的情况,明天把我们三百斤的大缸都给装满了。” 俞荷跟着阿爹去镇上让大姑父给留的一斤板油,两斤五花肉,连带的买了三斤木耳,西街吴记豆腐买了十斤老豆腐。 八十文看得见的成本,还有人工,家里的菜米,柴火,灯油,牛车消耗,算下来。 “手里买的才算钱,家里的花销都不算。现在农闲,农家一年没有进项的人家也很多。明天赚的肯定比今天多。”俞荷把想法写在脸上,俞有地反过来安慰女儿。 “我们家四成都算你的,先给你凑够买一块地的钱。” “阿爹,你真好。” 果然,第二天俞家的牛车一到,俞有粮和俞有钱一喊:“好吃的俞记胡辣肉丸汤!” “2文钱一碗,买一送一!” 看仓库的人有一算一,拿着自己的碗就把牛车围了个水泄不通。 俞有地看这架势,幸亏没带孩子来,他们大人也分了工。 只见唐大丫挥着大勺一碗碗的舀,俞有粮在旁边帮忙洗碗,俞有钱见人多,一边帮忙一边看着钱箱子。 戊时初,三百多斤胡辣汤全部卖货,唐大丫的背像是水洗了一样,俞有粮赶紧把外套给她披在肩膀上,俞有钱也精疲力尽再不愿意看钱箱子一眼。 “明天还有一天,后天开始,我们每天只做一百斤,一碗卖2文,多一碗没有。”俞有地给三个大人打气。 “咱先回去休息,等下午让爹和成武来拿肉和豆腐。” 唐大丫焦虑紧张又累又困粘上枕头就睡。 俞有粮和俞有钱也没兴趣数钱,两个人一边打瞌睡,一边听大哥教俞荷和龙龙数数。 “一二三……九十六……一百六十一……二百九十八……六百一十八!” 老天爷,总算数完了。 “618文,不错不错。明天可能有更多!”马三面笑着说。 “后天开始,只做八十斤,早上寅时三刻出摊,不管卖不卖的完,戊时准时收摊。” 下午,马三面带着李二娘赵娟三个厨房准备蔬菜,这三天她菜园子里的青菜拔光了,幸亏白菜种的多。 俞荷和俞老头龙龙成武背着四个满满的背篓回来。 今天卖的多,还多亏豆腐买的多,做成豆腐丝胡辣汤味道好,还顶饱。 俞梅拿刀先切五花肉,李二娘切葱丝调料,赵娟切的豆腐片均匀。 准备工作做好,一家人早早地吃了晚饭,开始休息。 李二娘踩着点起来,马三面已经烧好一锅开水,现在看见烧火的公公已经见怪不怪。 刷牙洗脸,熟练的锅里倒油,炒香洋芋丁,倒水挨个儿下配菜,下调料包,估摸时间差不多,倒进米浆,搅匀,最后倒进丸子和葱花香菜。 “爹娘,大嫂!”赵娟赶来帮忙,俞有钱跟在她身后提着水桶。 牛车准备好,大缸坐稳,俞有粮和俞有钱一桶一桶往车上提做好的胡辣汤,要连着六锅,大缸才装满。 俞有地俞荷俞梅俞成文,俞成武几个陆续起床,最后起来的唐大丫今天比昨天坦然多了。 “出发!”俞荷坐在车头,拳头举起来,喊道。 俞成文,俞成义留在家里背书,除了马三面和李二娘,都跟着牛车去镇上了。 三天时间,码头上下都知道了俞记胡辣汤,最神奇的是它的药效,人们私下传说,这俞记胡辣汤能治风湿和腰腿痛。 唐大丫今天没走,婆婆说今天就分这三天的利钱。
第17章 “除过成本,结余1368文。”马三面几下就算清楚了。 “老大家分542文。老二271,老三271,我和你们爹271文。老二老三,你们每家给孩子十五文零花钱。” 马三面先把钱给俞荷。 “谢谢阿奶!”看着小孙女喜笑颜开,马三面俞老头也很高兴。 俞荷把着钱抱着自己的箱子回屋,私下给龙龙五文。 “这是我上次请你吃县城好吃食的钱。改明儿咱就花了。” 明天开始怎么分钱,分工,自然有阿奶,她只需处理好调料包,坐等分红就好。 碾藤椒和几种药材她也不避人,但大家都很自觉没人来问,尤其二婶三婶一看她拿出佐料和碾子,就会立刻走开。 马三面仔细算了成本,用家里东西的钱补上,第一天俞荷买肉的钱退给她。 李二娘本来要把分到的钱都给俞荷,俞荷只拿了二成271,说以后都这么分,李二娘又分给她30文零花。 给阿爹还了退回来的和本钱,俞荷三天挣了三百零一文。 这比她准备单打独斗赚的多,家里人人都有收入,都想着赚钱,齐心协力做事。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66 首页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