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娘听着婆婆夸张的骂,赶出来看,又心疼小家伙一个人拔了这么菜,还切的挺细,“你哪里来的刀?” “牛棚里的铡刀。”俞荷把自己泛红打泡的手给阿娘看。 “活该。”李二娘心疼的想去找针给俞荷挑水泡,又惦记着锅里。 “阿奶,做一缸酸菜,给二哥做豆腐实验。”俞荷可怜兮兮的拽着阿奶的衣襟,“这热的天,二哥从早到晚的干,浑身都热出汗了——” 想到孙子那一身臭汗熏天,马三面二话没说,挑两只水桶,背菜和木盆淘斗,领着俞荷到河边来洗菜。 等祖孙两个走远,唐大丫不以为然的从门里探出个头来,说什么给成武做酸菜,小丫头就会糟践东西,家里两个老的偏偏还喜欢惯着。 “我就看着,小丫头长大闯祸捅破天去!” 赵娟闻言,继续手里的针线活,肚子里这胎要还是男娃,他们夫妻也要为孩子考虑,至于一背篓野油菜,菜地多的是,一天到晚绿油油的没味。 “阿奶,有了酸水,再舍点盐,加上你几十年的经验,一定能把豆腐做出来。要是不行,我请阿爹去县里找找有没有做豆腐的书,我们再学。二哥在家里学,总比在唐家 日夜干活轻松。大哥和三哥读书,将来龙龙也读书,二哥会不会觉着您和阿爷偏心呢!” “这是你自己想的,还是听大人说的?”马三面刚听给她派活的话心里直冒火,听着听着,小家伙还挺有想法,不过孩子小说不出偏心的话,准是老大两口子说悄悄话被小家伙听见了。 “听我阿爹和阿娘说的,他们这两天守着我,晚上不睡觉,尽说话,吵得我也睡不着。阿爹说,您和阿爷偏心我们大房——”俞荷麻利的把爹娘卖了,迈着小腿跑。 马三面气笑了。 俞荷到河边,俞成龙十几个小孩正在下游抓螃蟹,看见她都围了上来,给她看自己的战利品,小螃蟹,小鱼,小虾,还有她心心念念的长虫鱼。 “二姐,饭熟了吗?”俞成龙挤到俞荷旁边,把手里的两只螃蟹给她看,边问。 没等俞荷答话,俞成龙看到背着背篓的阿奶,“阿奶,我帮你!” “边玩儿去!”马三面放下背篓,生怕孩子们弄浑了水,一边往木盆里舀水。 俞荷见阿奶绝情得很嘛,乖乖的和龙龙在旁边看着,给龙龙说起她下午去镇上买豆腐,看到一条大船,几个孩子争先恐后的问船是什么样子,从哪里来! 马三面飞快的洗菜,洗了三遍盆里的水干净,又洗了两遍,菜刚刚捞到背篓和淘斗里控水,俞荷就见自家阿爷拿着一个水烟袋子,慢悠悠过来。 “阿爷,我们正要回去呢!” “阿爷,饭熟了吗?”俞成龙惦记了一下午的白面面条,忙问。 “快了。”俞老头一边答应,一边看着俞荷,确定小孙女应该没事了,背着背篓端上淘斗走在最前面,马三面挑了两桶水跟在他后面,俞荷边走边给龙龙说她明天的计划。 “我要存钱买鸡娃儿,你知道怎么挣钱吗?”眼看要到家,俞荷决定向小堂弟取取经。 “大哥和三哥每天早上去镇上读书,阿奶给他们每人三文钱,他们有钱呢!”俞成龙贴着俞荷的耳朵,小声的说。 biu,俞荷的眼睛亮了。 “龙龙真聪明,等我买到鸡娃儿,我们一起养鸡下蛋卖了,攒钱。” “好!”龙龙随便答应着,飞快的往家里冲。 院子里乘凉等着吃饭的俞老二、俞老三夫妻,下学从镇上回来的俞成文、俞成义,一见马三面和俞老头背着菜进门,纷纷上前帮忙,接背篓的接背篓,拿盆的拿盆,手下非忙,眼睛都看着厨房。 “爹娘,你们回来,那我下面。”李二娘听着两个老人的说话声,厨房门口来看,烧火的俞梅立刻灶眼里填上两把细柴,火烧的更旺。 “俞梅,过来二婶烧火,你去洗把脸,看你二哥睡醒了吗?叫他起来吃饭,这都睡了快两个时辰。”唐二婶一屁股把俞梅从灶眼门上挤过,连连往火塘里添柴。 “煮面条的火要大,不然面容易坨,然呼呼的有什么好吃,是不是大嫂?” “是,她二婶你火烧大。”李二娘没空管俞梅,揭开锅盖,往滚烫的沸水里下面条,十几个人的饭她用了6斤多的白面,单面条就值一百多钱,要保证最好的口感和味道。 马三面赵娟婆媳也站在锅边看,面条沸腾,添一点点水,再次煮开,李二娘让开,马三面上手捞面,一人多半碗的白面条,再浇上多半碗的臊子菜。 第一碗先端给俞老头,接着是男人、孩子,最后才是婆媳四个。 炒菜、腌菜,调料都放在厨房门口的大桌子上,俞老头端上碗,坐下,慢条斯理的倒醋,放辣椒油搅匀,剥开一个大蒜,开吃。 “爷,你们已经吃开了!”俞荷跑得溜溜圆,进了厨房,龙龙紧跟其后。 最后端碗的马三面见着两个小家伙,笑着指了指案板上的两碗饭,笑着说:“都给你们舀好的,一人一大碗,吃不完的捞给你爹娘。” “嗯嗯。”俞荷端上碗和龙龙从厨房出来,大家院子里散开坐,低着头吸溜面条。 俞荷碗里放上一勺子辣椒油,仔细搅拌搅拌,碗里的臊子面红黄白黑绿五色俱全,吃一口,面条劲道爽滑满口的麦面香,臊子肉香,裹着一股香辣,绝了。 下次,必须来一顿干拌面,那味道更绝。 “吃完,面还有,大家敞开了吃!”马三面吃完一碗,笑着说,“成武,你去地里多拔点青菜,你大娘烧水再下第二锅。” “娘,地主家的日子也就这样吧!”唐大丫立刻奉承着,飞快的抱柴,去烧火。 “别人我不知道,就我们隔壁的王地主,抠唆的要死,雇工都给吃杂粮饭,哪有我们这饭菜香哩!”俞有钱接话道,见侄子侄女们看过来,更得意。 “割麦我去打短工,一天只给两顿饭,早上杂粮窝窝头喝野菜疙瘩汤,晚上各种豆饭,放几粒米,烩一锅酸菜汤,饭吃下去肚子又胀又饿了。” “别胡咧咧,地主家顿顿吃白面。”马三面厨房出来叫大家舀饭,一边拆三儿子的台,老三这个好吃嘴,好吃懒做,说话得罪人,还不记性。 “娘,我说的不对吗?马上就要收水稻了,让成文几个自己去试试,半工他家也要。”俞有钱躲着老娘赶紧进屋。
第6章 “成武闷声不吭连吃了三碗面一看就是在唐家没吃饱。”马三面晚上睡觉的时候和俞老头说,“我们半个月了,也就吃这一顿,要是孩子以为家里顿顿白面条,是要生怨的。” 马三面停了停,接着说:“老大两口子说我们偏心大房,只怕老二、老三也是这么想的。可他们不知道,要是分家,按照大周律法,老大家分七成,他们一共拿三成,日子还不如现在。” “以我的想法,我们出面让成武回来,或者给孩子另找一个活,就算在家里种地总比做豆腐轻松。” 马三面想起小孙女给她派的任务,又想起厨房里热乎乎的一缸酸菜。 第二天,成武早起和大哥成文,亲弟弟成义,走陆路去镇上,他去学艺,他们去读书。 读书要命他是一个字都读不进去的,可一天天尽是做白工,就真的能学到豆腐手艺吗? 成武的脑子第一次转了起来,又想起小堂妹信誓旦旦的话。 “我们可以自己做豆腐试试!”可以试试,心里仿佛生了一团火,心跳的要从嗓子眼里冒出来。 “成武,家里吃啥好吃的呢,怎么现在才来!” 听到大舅舅的问话,成武看看天,现在也不过早上卯时一刻,怎么就迟了。 “昨晚上吃的坛子肉臊子面,那叫一个香,不仅放了肉,还有黄花菜木耳等做的浇头,今天早上吃的油饼和粥。饼做的薄薄的一层层焦黄的圈,吃一口葱香油香面香。我吃了三碗粥。”成武笑着答道。 “大舅,外公外婆忙着点浆呢?”点浆的时候,他们会挥退帮忙的人,屋里只有老两口。 “成武,你骗人的吧,家里伙食这么好,你个傻子,来我家天天吃豆渣饼灌酸臭的豆汁儿。”唐二郎点点头,勾着外甥的脖子,笑着说:“要真吃白面,那你不是很亏。不行,我得找你爹娘爷奶好好说道说道。” “你看着摊子,我去吃口早饭。”唐二郎心里愤愤不平的走了。 成武才不管他,一下来了两个老主顾,见他一个人在,笑着朝后院喊道:“老唐,豆腐出来了吗?给我来十斤,酒楼来了贵客,就等你这一口鲜豆腐!” “顾老板,来了来了,怎么好让你亲自来,我让成武给你送去!”一个苍老的声音赶紧接话,后门布帘很快被一个佝偻着身子五十多岁的男人揭开,露出一张笑脸。 “成武,你去给顾老板端豆腐。”唐杵子疾言厉色的朝外孙成武吩咐,“顺便把今天要卖的二百斤豆腐端出来,手脚麻利点,衣服也别换了。” “好的外公,我马上去!”成武看看身上打补丁干净的衣裳,心里有点说不出来的难过,外公外婆舅舅都知道爹娘送他来的目的。 家里,俞荷从自己的小床上爬起来,看着外面高高的太阳。 她今天又起迟了,趿拉着草鞋径直往厨房里冲,一边喊道:“阿奶,阿娘,酸菜浆水酸了吗?家里有黄豆吗?今天要不要试试磨豆浆,做豆腐呢!” 厨房没 人,马三面的声音从正房里传来。 “酸菜做成了,锅里有油饼,你等等,我给你烧个鸡蛋汤。龙龙跟着你爷下地去了,说要捡螺蛳喂鸡。” “你娘和你爹去看山上种的洋芋,你爷去看稻,田里的水稻也就这几天收割,割完水稻,还要抢种二茬庄稼,你乖乖在家,大人要忙一个多月顾不上你。”马三面一身旧衣裳,边说边往厨房走。 “家里的鸡就交给你和龙龙喂。别想着下河去抓鱼。” “知道了,我保证乖乖的。”俞荷小跑着跟上奶奶的步伐。 脸盆架子上端盆,倒水,洗脸,用盐柳条刷好牙,香喷喷的鸡蛋汤也出锅了。 看着小孙女坐上桌,胖乎乎的小手端碗,一口接着一口油饼泡馍吃的喷香,马三面脸上渐露出笑来。 “等忙完这茬,我们家的新黄豆下来,到八月天气凉快点,我们试着做豆腐看。” “好耶。那阿奶,我不去抓鱼,我也到田里帮忙。”俞荷干完一碗饭,鼓着包子脸说:“割稻不行,我可以捡稻穗,也可以捡田螺喂鸡。” 下河落水这段黑历史是抹不掉了。 那就先认下,再慢慢的改变大家的看法。 “我要去山上挖洋芋,你去不去?”马三面收拾好碗筷,院子里拿上背篓锄头,问上厕所回来的俞荷。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66 首页 上一页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