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午后我到后头殿门,远远瞧见棂星门那儿好些人在搬运箱笼,还以为是内官监又拨了东西下来,给了守门的几块金稞子,人家这才告诉我,说是皇爷要来,方才我听见动静,又悄悄去瞧,发现......” “发现什么,你快说。”有秀女催促她。 “发现一大群人,拥着一顶大轿子过去,边上好些人举着东西,其中有的东西跟伞一样,却比伞大得多,也气派得多。”她有些说不清,“还有那轿子,真好看,是明黄色的......” “那叫御撵。” 忽然,一声清亮的女声打断那秀女的描述,众人皆是一惊,连忙敛了神,陆续入座。 荷回也被声音惊醒,险些剪到手指,将剪刀放下,抬头。 姚司司一席大红圆领袍,下着绿黄相间马面裙,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上头的银丝鬏髻一丝不苟,正站在人前,静静望着她们。因她生得好,这身普通的宫人装扮非但未损她的美态,反而更衬出她的鲜妍明媚来。 姚司司是宫里有名的女秀才。 宫正司里的女史们同荷回不一样。她们个个识文断字,通今博古,能随口作诗写文章 ,有的所作诗篇甚至被太后、娘娘们赞不绝口,在宫中广为传唱。 姚司司,便是其中的翘楚。 她生得好,有才华,做事又妥帖周 到,荷回想,若她是宁王,也会想要这样一个人来当自己的王妃,而不是自己这样大字不识一个的乡下丫头。 似乎是察觉到荷回的视线,姚司司向她投来目光,荷回低头,再抬起头时,姚司司的视线已然不在她身上。 在姚司司照着往日旧例给给她们讲解完宫中规矩后,几名眼生的内侍过来,十分客气地请走了方才那位打听天子消息的秀女。 到了夜晚,那秀女的床铺被褥已然荡然无存,只剩一个结实的床板。 管事嬷嬷揣着袖子,神色恭敬,说出的话却叫人遍体生寒:“孙姑娘犯了忌讳,往后就不在这儿了,请诸位姑娘们拿她给自己警个醒儿,往后还需谨言慎行才是。” 不在这儿,那能去哪儿呢。 姚朱拿梳篦给荷回篦头发,习以为常的模样,“左不过发配到各局做个低阶的小宫女,再寻个火者当对食,等年老不能动了,到宫外浣衣局等死。” 荷回愣愣的,“为何不放她归家?” “进了宫的女人,哪里有轻易出去的?”姚朱将被褥散开,铺好,“她是秀女,出去了,外头人也不是傻的,免不了要猜缘由,总归难许好人家,还不如在宫里待着。” 荷回坐在那里出神,好半晌,抬头问:“我如果当不了王妃,会怎么样?” 姚朱静静望着她,没有言语。 末了,搀扶她起来,感觉到她手指发凉,握上去,说,“姑娘,歇了吧。” 吹熄了蜡烛,屋子里瞬间一片昏暗,这夜明显比往日里静了许多,似乎能听见零星的雨滴落在叶子上的滴答声。 即便往日私底下偶有嫌隙,但到了这一刻,秀女们也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荷回抱着被褥,在床角缩成小小一团。 有些话,姚朱没说出口,她却明白。 她只是太后念着同祖母的往日情分接进宫的,等那点子情分被她用尽了,若她当还不成王妃,她的下场不会比孙姑娘好多少。 皇权好似一把利刃,头一次在她面前具象化,它沾了血,就那样悬在虚空中,一身龙袍的皇帝站在上头,背对着她,缓缓将脸转过来,满头白发,青面獠牙。 荷回猛然用被子捂住脑袋。 荷回想,自己是时候主动讨好宁王了,绝不能再同从前一般坐以待毙。 不过在此之前,她还是得把欠人的银子还上。 只是皇家宦官何其多,寻之如大海捞针,加之荷回平日里要学规矩,能寻人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已然过去快一月,那人仍半点音信也无。 这日,荷回起了个大早,又到太液池边寻人,被太液池上的风吹得脑袋昏沉,可仍旧一无所获。 回去同秀女们学完插花,到了午膳时分,这才到尚膳监忙活一个多时辰,提着食盒,顺着羊房夹道往太素殿去。 路上经过皇帝居住的玉熙宫,只见殿宇巍峨,屋檐高飞,明黄琉璃瓦盖着,仿佛要伸到天上去,宫门口禁军持刀林立,面容肃杀,许是察觉到有人,远远投来目光。 荷回低着脑袋,将自己伪装成鹌鹑,沿着墙根儿穿过夹道,等察觉不到身后凌然的视线,心中方才微松口气,一摸,发觉手心冰凉,脊背已然隐隐生出冷汗。 幸亏她要嫁的人不是皇帝,不然在被吓死之前就一个承受不住,抽出裤腰带吊了脖子。 着实骇人! 心里对皇帝的印象又降了一分。 她没敢回头,快步朝前走去。 宁王如今住在太素殿的消息,是荷回从姚朱那里听来的。 初听她打听宁王的事,姚朱一副日头从西边升起来的神情,倒是愣了半晌,等反应过来,直道:“姑娘早该如此。” 荷回勉强扯动嘴角,低头继续摆弄自己那盆被剪坏了的花。 荷回犹记得头回见宁王的场景。 她被人领到宁王寝殿外,紧张又好奇地朝里头张望,想着待会儿见面的头一句话要说什么才能给他留个好印象。 等了许久,额头上都出了细密的汗珠,宁王方姗姗来迟,也不出来,隔着屏风,一边由着宫女给他擦手一边漫不经心问:“这就是皇祖母找来的那个柴头?” 她那时并不懂‘柴头’是何意,只能敏感察觉到,宁王对她颇有敌意。 后来在宫里待久了,才知道,那日他是在骂她,乡巴佬。 之后的几次见面,仍旧是不欢而散,在太后面前,宁王还算好说话,一转头,立马换一张面孔,警告她:“离小爷远点。” 人家不待见你,能怎么着,只能听话,或许还能赢得对方一丝好感。 若不是瞧见孙姑娘的下场,荷回很乐意一直不见他。 可她害怕,相比于给太监做对食或者出宫被随意嫁给一个瞧不上的人,当王妃确实是她最好的选择。 荷回到了太素殿,太素殿的宫人见她来,似乎很是意外,神色慌张,似乎在犹豫要不要进去通报。 荷回给了她一块自己藏起来的虎眼糖,这是太后赏的,外头难得一见。 然而小宫女却似见惯的样子,虽未说话,荷回却读懂了她眼中的意思——什么稀罕东西,也来我们这里显摆。 荷回默默将那块虎眼糖收回。 “还请姑娘到偏殿等着,奴婢去通报小爷。” 话音未落,远远隔着窗户,隐约传来一男一女的笑闹声。 “小爷,这局棋您输了。”荷回侧耳细听,发觉竟是姚司司的声音。 “你说,罚什么。” “臣没想好。” “好姑娘,我同你讲个笑话听,如何?话说从前黄山下有个老汉......” 小宫女见荷回跟木头似的杵在那里,心中不满,转身催促,“沈姑娘?” 荷回回过神来,愣愣点头,心头却浮现一丝疑惑。 是她幻听了不成,怎么里头那人的声音,听着那样耳熟,像是在哪里听过似的。 提裙上两级台阶,忽然心头一跳,住了脚,猛然回头。 恰巧这时,宁王微往前探身,去剐姚司司的翘鼻,一张带笑的侧脸透过半开的窗棂,准确落入荷回瞳孔。 荷回渐渐睁大双眼,手中食盒险些脱落。 她想起来了。 是那位在月余前,助她脱险的恩人。
第4章 再遇。 太素殿里,窗户半开,和风酥酥,扑在面颊上,带来阵阵月季花香。 姚司司捡起一枚黑子搁在紫檀棋盘上,指尖葱葱,阳光一照,莹莹如美玉光华,瞧得宁王心漏了两拍。 “小爷可欢喜些了?” 听她如此说,李元净刚扬起的唇角瞬间又落回去,随手将两人间放置棋盘的矮桌移开,脑袋枕在美人膝上。 姚司司有些羞恼,“小爷越矩了,叫人家瞧见......” 李元净心疼她如此小心,拉过她的手,刚想叫她别怕,挣扎片刻,最终还是起了身。 想起两个时辰前,在玉熙宫里站着的那半炷香,李元净仍觉心有余悸,腿肚子下意识打颤。 他从未见自己的父皇如此生气的模样。 可他又无从辩白。 自己主持的殿试,竟出现考题泄密这样的大事,着实是叫他始料未及,只是被父皇训斥一顿,暂且罢掉在朝中的职务,已经是意外之喜。 只是到底连累了自己的老师们,如今他们被罢官在家,自己的势力大不如前,若非自己是独子,无兄弟来争,如今怕要更惨。 前些时日刚因为插手后宫之事被父皇敲打,如今又...... 李元净想起皇帝望着他时那道失望的眼神,心下惴惴不安。 自己虽是父皇唯一的儿子,又蒙他积年教诲,将来必得继承大统,然太子之位到底没在他手心里攥着,父皇春秋鼎盛,难保将来不会为他添几个皇弟,若自己早早失了圣心,到底不妙。 姚司司见他一脸愁容,宽慰道:“皇爷不过一时气恼罢了,过些日子就会好的,小爷不必忧心。” 李元净想想也是,父皇一向厚待自己,想必也不会一直生他的气,过些日子就会好的。 于是朝姚司司笑起来,“有你在,我的心总是能安。” 想起万寿殿里那个乡下丫头,又蹙起眉头,“只是我无能,不能说服皇祖母,叫你当我的王妃,倒让个不三不四的人进来,占了你的位置。” 上回本能将那沈 荷回赶出宫去,只是李明福这厮办事实在不力,没能将差事办好不说,还差点将他连累了进去,受了父皇好一顿数落。 幸好他机灵,提前将王女史赶出宫去,又封了李明福的口,否则少不得要查到姚司司身上去,没得连累了她。 如今父皇回京,又在西苑里管着他,往后再冲沈荷回下手便难了。 想到这里,李元净少不得有些烦躁。 没成想他这番言论却叫姚司司眼圈发红,慌忙捂着他唇道:“小爷若还稀罕我这条命,往后就再别说这样的话。” 李元净被她的眼泪弄得心如刀绞,说,“我省得,你别哭。” 姚司司别过脸去劝他,“沈姑娘挺好的,小爷别错看了人家。” 李元净冷哼一声,“满身的乡气,木头一样的人,有什么好的,也就皇祖母稀罕,父皇还没见过呢,等他见了,必定也不喜欢。” “这也不一定,陛下的心思谁又能猜得透。”提起皇帝,姚司司掀起眼帘,“说起这个,我差点忘了,过些日子就是万寿节,小爷可想好要准备什么寿礼给圣上?”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5 首页 上一页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