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净摇头,“未曾。” 姚司司略有些嗔怪地望着他,“如此大事,小爷该早做准备才是,若是一个不好,寿礼送得皇爷不舒心,那可是大罪。” 原本还在头疼送什么寿礼的李元净听到她后半句话,似被点醒什么,腾的一下坐直身体,双眼发亮。 “怎么了,小爷。”姚司司拿扇子为他扇风,恍若未觉。 李元净下榻,摆手道:“无事,司司,你先回去,我去瞧瞧太后。” 父皇不许他插手后宫之事,可若是那丫头主动在他的万寿节上失仪,惹恼了他老人家,那就与他不相干了。 连衣裳都没换,快步出了殿门,见到庭院中荷回的身影时,明显愣了一下。 小宫女唤他,“小爷,沈姑娘给您做了吃食,您看......” 李元净如今心情好,想着反正往后多半也见不到这烦人的柴头了,于是乎,竟觉得荷回今日比往日顺眼许多,破天荒头一次对她露出一抹微笑,那笑带着浓浓嘲讽,淡淡叹息。 其实荷回生得并不差,若正常入宫,不非要当王妃的话,他倒挺乐意赏她个侍妾当当。 可惜了。 然而很显然,荷回并没读懂他的心思,只是被他的一番表现震住,久久未曾回过神来。 宁王。 冲她笑了。 荷回睁大眼睛,转头望天。 姚朱说得对,最近的日头,当真是从西边升起来的。 在听见宁王声音,瞧见他容貌后,荷回便一直沉浸在关于那晚的回忆中,以至于并未听见他们之后的谈话。 音色是有些相像,只不过比那夜听到的清亮些,不如那夜醇厚。 在宁王出来之前,她还有些怀疑,是不是她认错人了,毕竟宁王从来对她不假辞色,哪里会好心助她脱险,不趁机将她踹进太液池都算他大发慈悲。 难不成是那夜天太黑,他没认出她来? 正迷惘间,宁王出来,对她笑了笑。 荷回直直望着他,险些要将他盯出个洞来,只觉得从身形到五官,越看越觉得像,即便那夜她只隐隐瞧见一个模糊的轮廓,根本没瞧见那帮她之人究竟是何模样。 是他吧,否则他对自己笑什么呢。 然而有些事终究要确认过才放心,正要拦住宁王询问清楚,却发觉他早早便在宫人簇拥下离去,已然没了影子。 荷回不免失望。 正气馁间,忽察觉身后站着一人,一瞧,却是姚司司。 想着自己打搅了她同宁王的相会,荷回有些不好意思,十分自然地将手中食盒抬起,问,“我做了荷包饭,姚女史,你吃吗?” 姚司司似乎愣了片刻,不过很快便将神色恢复如初,嘴角泛起合宜的微笑,“多谢姑娘,臣已经用过了。” 她对荷回的出现,既无惊讶,也无伤感,言辞得体,叫人如沐春风。 “不过姑娘。”姚司司忽然再次开口。 荷回抬头。 姚司司望着她,说:“宫里的主子们,尤其是太后、皇爷、小爷,他们的吃食都是由光禄寺采买,尚膳监烹调,再由尚食局的女官们试膳之后,方可入口,一道程序都不能错。” 她声音轻柔,却言辞犀利地指出荷回的言行失误之处。 “所以。”姚司司道:“您今日的这顿饭,便是小爷未曾出去,也是用不上的。” 荷回愣愣点头,随即脸颊发烫,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站了片刻,抱着食盒落荒而逃。 - 玉熙宫西暖阁内,皇帝正在批阅奏章 。 一摞摞的奏章 在矮桌上堆成高山,险些要将人淹没,以至于王植掀帘进来,手上东西没处搁,只好放在不远处紫檀圆桌上。 “淑妃送回去了?” “是。”王植道:“娘娘知道主子在处理朝务,不敢打扰主子,在外头站了好些时候,说了好些要奴婢们好好照顾主子身子的话。” 皇帝连头都没抬,“只说这些?” “主子耳聪目明。”王植犹豫片刻,还是道:“娘娘还私下朝奴婢打听了些宁王殿下的消息,说殿下年纪小,自小没生母在眼前照看着,难免行差踏错。” 淑妃说话滴水不漏,全然是以一个庶母的身份在感叹孩子不懂事,别的再没多嘴,叫人寻不出她的错来。 皇帝将御笔放在三彩芙蓉晶石云纹笔架上,小小‘啪嗒’一声,却惊得王植眼皮跳了跳。 科考舞弊一案,有萧家旁支子弟参与其中,也难怪淑妃这样忙慌赶来,明着是替宁王求情,实则是在旁敲侧击打探消息。 “朕记得几日前织造局新从江南进上来一批织金缂丝。”皇帝已然重新拿起御笔,声音轻缓沉稳,“叫淑妃派人去挑几匹,交给尚服局做衣裳。” 王植称是,看来主子对淑妃,还是有些情分在的。 明面上是赏东西,实则是告诉淑妃,科举舞弊一事,不会牵连到她父兄,叫她安心。 聪明人之间打交道,就是如此,权衡利弊,互相试探,话从来不明说,对方随便一个眼神,意思就明白了。 只是这样过日子,难免会觉得累,就比如现下,虽然皇帝不说,但王植还是从他微皱的眉眼间瞧出一丝无聊与烦闷,只是这种感觉稍纵即逝,不过眨眼的功夫,皇帝的神色便恢复如常,仿似方才的一切都不过是他的一场幻觉。 皇帝立志要做明君,可这明君哪里是容易做的,尸山血海里翻滚不说,好容易回鸾,就得赶紧收拾小辈儿不小心闯出的烂摊子,没日没夜地批阅奏章 ,同阁臣商量治国之策,连个打盹儿的时候都没有。 后宫常年只有那几位娘娘,偶尔想起来去见一见,说说话,不见,也不想着,虽说美色容易误国,但身为一国之君,太过不注重美色,也着实不大妥当。 从前还好些,近些年,外头庙里的和尚都知道要惯常同妇人厮混了,皇帝却反其道而行之,越发清心寡欲起来。 阿弥陀佛,只盼望着等那些秀女面圣后,情况能好些,太后也能少操些心。 说起秀女,王植不免想起那日皇帝遇见的那位。 小姑娘这么些时日了,竟当真没找上门来。 虽说宫规森严,秀女们还不到面圣的时候,但其实只要她稍稍向管事的嬷嬷透露一两句,嬷嬷自有一万种法子将她推到御前,提前过了明路,在御前露了面,便能一步登天,再不必在寿明殿里苦苦等候。 当真沉得住气。 不单是她,皇爷这一个月也未曾提及过她一个字,仿佛当真将那日夜间之事忘记一般。 难不成皇爷并不喜欢那小姑娘,只是他会错了意? 王植心里千思百转,一会儿歪头一会儿蹙眉,皇帝忍不住抬头瞧他一眼。 “主子。”王植终于回过神来,提醒皇帝,“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到了。” 皇帝瞧了眼西洋钟,‘嗯’了一声,由着宫女伺候穿上鞋子下榻,换了衣裳,往太后如今所在的万寿宫后殿去。 行至太液池畔,皇帝坐在御撵上,不期然远远瞧见池边坐着个瘦小的身影,正抱着一个食盒发呆,夜色下,隐约有孤寂之感。 瞧着背影,竟莫名有些熟悉。 他目光太过让人不容忽视,荷回敏锐地察觉到身后有什么人在看着自己,不禁下意识回头。
第5章 你将来的儿媳妇,总得见见…… 王植双目微睁,只觉意外。 是月余前,皇爷在船上遇见的那个小姑娘。 王植明显感觉到坐在御撵上的皇帝,在看到她面容的那一刻,眼帘微微跳动了下,片刻之后,方才归于平静。 那夜没看分明,此刻,天地被热气熏成一片带黑的橙黄琉璃瓦,残阳留有余晖,尚未全然昏沉的光线足够瞧清楚对方模样。 她一双杏眼,里头嵌两只黑漆漆瞳仁,就那样看着你,好似一头懵懂脆弱的幼兽,一个不注意,就跳进你心里去。 眉间一点胭脂痣,恰如皑皑白雪中盛开的梅花,绚烂夺目,令人见之忘俗。 倒好个模样,只是大抵入宫不久,身上还股市井气还没脱干净,倒将她原本九分的容貌减了两分,只剩七分了。 秀女中有这样的人么?王植微蹙眉眼,绞尽脑汁回想。 负责选秀的是他手下的秉笔太监,他并不记得他对自己说过有哪位秀女眉间生有胭脂记的。 正怔仲间,忽见那小姑娘眨了两下眼睛,露出迷惑的神情,随即像是没事儿人一般,重新将脑袋转了回去,手摸在食盒上,犹豫半晌,将盖子掀起一个小角,从里头摸出一块点心塞进嘴里。 “......” 王植下意识抬头,将视线小心投向皇帝,只见他端坐在御撵上,两条长腿自然交叠,龙颜微侧,一只手搭上膝盖,而另一只手搭在扶把上,正有规律地轻轻敲击着。 这是他思考时惯常的动作。 王植斟酌道:“主子,那边有假山石挡着,姑娘许是没瞧见我们,奴婢这就派人将她唤来。” 见御驾不跪,乃是大罪,小姑娘也不知吃了什么雄心豹子胆,竟敢如此无理! 抬了手,正招呼随从的小火者过去,忽听耳边传来皇帝醇厚的嗓音,比之平日,竟平添些许温柔,“别打扰她。” 皇帝目光直直注视着岸边那道瘦小的背影,瞧她吃点心的样子,竟无端想起太后宫里养着的那只松鼠。 那松鼠是前年他出宫游猎时所获,想着太后或许喜欢,便带了回来。 太后收到后,果然欢喜,着专门的内侍在宫里养着,一直到如今,前几日去太后宫殿请安偶然瞧见,它正在抱起核桃开壳,同眼前小姑娘如出一辙。 或许是饿了,小姑娘吃得有些急,险些呛着,捂起嘴巴轻拍自己胸口。 无趣,笨拙,却可爱。 皇帝膝上敲击的手停下,缓缓将视线收回。 - “皇帝。”太后抬手在人眼前晃了晃,好奇笑道:“想什么呢,这样入迷,从方才进来就这样,叫你都听不见。” 皇帝回过神来,顿了顿,起身扶着太后坐在铺满明黄褥子和软枕的宝座上,弯起唇角,“没什麽,儿子是瞧母后这条松鼠喂得好。” 太后抿嘴而笑:“这是你送给娘的东西,他们安敢不上心?” 指着左右道:“还不快讨万岁爷的赏?” 宫人哗啦啦跪了一地,口中说着吉祥话。 皇帝并不脑,知道这是太后故意哄他高兴,嘴角弯了弯,叫他们去外头领赏。 闹过一阵,宫人们渐次离去,殿里霎时间安静下来。 殿内香炉里燃着木樨香,混和着条桌上摆放的佛手瓜的味道,扑面而来一股香甜气息,只是两种香气混在一起,难免有些呛鼻。 太后瞧了眼皇帝的神色,这才道:“我方才同你说的事,你怎么看。”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5 首页 上一页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