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首页 > 无限流派
收藏  反馈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作者:蒙娜丽鹅   状态:完结   时间:2024-04-06 02:10:04

  看似愉快,实则忧愁至极。

  为何这样说起来显得更加悲伤了呢?

  成年人大约便是如此吧,总是装作不在意,不愿意在人前示弱。

  恐怕他们日后看着沙鸥都会念起辛弃疾的愁了。

  【但这还不是他这一时期最优秀的作品,我们所熟知的《青玉案·元夕》也是作于这时,古往今来,写元宵节的作品数不胜数,我个人认为他的这一首词的地位就如同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在中秋有关的作品中的地位,算是其中翘楚。】

  众人惊讶,竟如此优秀吗?

  苏轼的那首词幕中女子先时说过的,此中只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不知让多少人感动。

  不管是那些一向崇拜苏轼的后世人,还是宋朝以前根本就没听说过苏轼的人,甚至是那些与苏轼同时代的对苏轼十分不喜的那些政敌也都佩服他的文学才能。

  而对于幕中女子此前展示出来的辛弃疾的词虽也是非常人所比,但好的他们看多了,再看辛弃疾的词便没觉多惊艳,更何况是与苏轼的优秀词作相比。

  【当然了,他们两人的词作是不能拿来简单地进行比较的,写的东西不同,表达的感情不同,没什么可比性,也无需进行比较,只要知道都是很优秀的作品就是了。】

  感情二字是幕中女子在谈到这些诗词作品时常提到的,说明真的很重要。

  有时候他们不是不知道感情的重要性,只是几乎很少会有人将之单独拿出来说。

  他们只知道听到他人之作,他们会随他人而欣喜,随他人而悲伤,随他人而激动人心,这大抵便是感情的作用吧。

  【辛弃疾总是能以一种十分自然的方式化用他人的诗句,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虽然放到这儿不是那么恰当,但他的化用就是那么地恰到好处,首句便化用了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许多人都不喜这辛弃疾,尤其是主和派,可他们如今却不敢说那些,只能从他的作品去挑毛病。

  “又是化用啊……竟只会化用吗?

  有人如此一说,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表示不感兴趣。

  虽然幕中女子一再地夸赞,但他们可是有他们自己的想法的,毕竟每个人对于作品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啊,这还是幕中女子强调的呢。

  他们是文化人,那自然还是自己创作的东西更好了,整日化用他人的算怎么回事?

  【他说:“东风夜放花千树。”是东风在这夜间拂开了火树银花,这里的花千树的花指的是元宵节的花灯,其盛景可见矣。可他觉得这样的描写似乎还不足以说明花灯的繁多绚烂,又补充道:“更吹落,星如雨。”又好像那满天繁星如雨点落下,热闹至极。】

  女子说完,众人沉默了。

  他们不得不承认这化用得确实很不错,重点是并未有生硬化用的痕迹,正如幕中女子所说的那样,很自然。

  更重要的是,只那么一句,他们便能想象那繁盛的元宵佳节了。

  而后面的补充更是锦上添花,是极好的。

  但还是因为化用的好吧,若无岑参之句,次子焉能写出如此佳句?

  【“宝马雕车香满路。”宝马拉着豪车到处香气四溢。“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悠扬的箫声四荡,月亮和花灯光华流转,鱼龙花灯整夜飞舞。】

  霎时间,他们个个都沉浸在了辛弃疾所描绘出来的盛景之中。

  就连赵构都有点不敢相信。

  如今整个天下是怎么样子的,他其实并不是十分清楚,但这几年铁定是不能如此繁华的。

  他乍然想起先时在巨幕中看到过的大唐夜景,辛弃疾笔下之景比之开元夜景也不差。

  这辛弃疾如今虽还未出生,但是很显然离那般繁盛的那一天也不远了。

  说明大宋在南方也是不错的啊,赵构有些得意。

  那他还整日不满什么?

  这些人就是不懂知足。

  【其实他这整个上半阙并没有写什么特别有内涵的东西,不过仅仅只是元宵节的场景描写就足以引人入胜,然而,我们还可以往深了想,北方人民尚且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南方已经过上了如此繁盛的日子,对比之下,他这样的一直思念着北方的人心中才会更觉悲凉。】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弃疾心中像被给了一记闷锤。

  没错,当时的场景虽不若词中这般,但瞧着他们的欢声笑语,只会让他更加思念北方。

  可是懂他的人不多,知道他如此心情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如今被人剖析出来,让他差点没能崩住。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女子的装饰品,女子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笑语盈盈,在街市之中一路飘香。】

  【“众里寻他千百度。”“我”在人群中苦苦寻觅千百回,却始终没有找到她①,回头望去,却发现她正在那灯火零落之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总该是没有化用谁的诗句了。

  描写太过形象,众人脑中自然而然地就浮现了那样场景。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朝堂上,“此不过一首写男女之情的词吧?”一人道。

  另一人附和,“这辛弃疾还真是,如此……能当大任吗?

  这样的坚定的主战派,即便还没出生,他们也不想他来扰了他们如今的安宁生活。

  【这首词乍一看只是一首写景叙事词,但仔细琢磨,却能琢磨出很多层含义来。】

  ①古代是没有女字旁的她的。


第125章

  辛弃疾

  【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元夕》,尤其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一句,历来让许多人学者作为研究课题,这里的他是谁,为何要寻,为何寻到之后那人却又在灯火阑珊处?】

  众人不懂幕中女子为何要如此严肃地问这样的问题。

  此中的意思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而且不过寻人罢了,在何处寻到又有何可多言的?

  那样的场所,有烟花绚烂处,自然就有灯火阑珊处。

  只是这寻的是谁,众人还有点兴趣,莫不是位多了不得的人?

  【首先,按照上下文来看的话,他应该指的是前文提到了的笑语盈盈携带暗香而去的姑娘们,可是他这里用的是他而不是她,这个倒是不用纠结,因为在20世纪20年代女权运动兴起之前是没有“她”这个字的,他可以指男也可以指女。】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她?”

  看到巨幕中出现的这个十分陌生的字,李清照心里像是被猫儿抓了一下。

  她不禁想这后世对女子可真是重视啊。

  现如今,以她这般才能,出门在外与人交谈也总是需要避着那些男子敬着那些男子,也有许多人因着她是女子对她所作所言不屑的,这些她都知道。

  李清照心中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若是她以一个男子的身份将自己的词作流传出去,届时所得评说之词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待到日后,那些人知道了此作是她所作,又会是何反应呢?

  【如果他只是去找一个自己心仪的姑娘,那这首词就单纯很多了,可能就是一首求偶艳遇词?】

  【但是若只是求爱,为何整首词写得那么隐晦,像他曾经写过的那些情情爱爱的作品,写给可卿,他说:“有时醉里唤卿卿”写给香香,他说:“娇痴却妒香香睡”写给整整,他说:“只有一个整整,也盒盘盛得。”他作为一个豪放派,在一定程度上写下这样直露的作品的可能性是更大一些的,由此我们猜测这首词中他所追寻的并非一个女子,或者说所表达的情感中不止是追寻一名女子。】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弃疾一怔。

  这些不过是些闲乐小词,又不是正经之作,怎的还拿出来这般说?

  饶是他自己也无法给这些词作找一些比较正经的解释。

  可他转念一想,自己的妾室,又不是抢的偷的,那调笑几句还有错了?

  【说到此处,那就要说起咱们本专题的第一期视频就说过屈原所创造的香草美人意象,人们常把美人比作自己追寻的梦想,就好比屈原把楚怀王比作美人一般,他追寻的或许正是已经陷入“阑珊处”的大宋王朝,亦或者当时的帝王。】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熊槐这一辈子就没像如今这般畅快过。

  不打仗了,整个世界都清净了。

  不管是齐国还是其他诸国,以往有仇的无仇的,如今大家即便私底下互相看不上对方,可表面和和气气,这日子别提多舒适了。

  他也知道,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屈原的功劳。

  然而,这也正是熊槐所忧虑的,如今的屈原……

  功劳太大了些。

  经过这段时间,他也懂了不少,那些人还想说些没用的话诓他,还当他是原来的那个胡涂之君,可笑!

  然而,现在的熊槐却不想立马处置他们。

  一来,先时处置了好一批人,再处置他楚国就无人可用了。

  再者他需要考验太子,看看对方处理这些事情的能力,以往他太不在意这些了。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屈原,这些人都是不服屈原的,若是将他们都处置了,那日后谁还能制衡屈原?

  【其次,“众里寻他千百度”,望来望去却找不到要找的人,这句很容易就让人想起前面提到的“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由这一句看得出来,词人不停地追寻,追寻的过程是很迷茫的,但是过程迷茫不代表他没有目标,相反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词人洞悉时局,想为国征战,却报国无门,他很迷茫很痛苦,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一生都在追寻,追寻自己收复北方的理想,但是事与愿违,他知道理想就在前方,在那阑珊之处,可是却没办法带着“那人”走向光明。】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那可不是吗?

  他明明知道“那人”就在那里,他明明知道该怎么做,可是他势单力薄,他能做什么呢?

  辛弃疾第一次在心中埋怨自己。

  早在看苏轼的解说时他就明白了,虽然他并不想承认。

  明明他们可以先韬光养晦,先获得权利再办事那就简单多了。

  可是他们并不愿意放下自己的骨气,苏轼如此,他亦然。

  他们有自己想要守护的坚持,所以他们注定无法成事。

  【清末学者王国维曾写过一本词论《人间词话》,这本书几次增删修改,但有一处内容在修改后一直保留着,他说,古今成大事者,都要经历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取自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他这里肯定不是说的原作的原意,意思大概是说想要成大事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志存高远,要知道前路何方,前路有多艰辛。】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