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既送来,吴雪翠只得接了,“刚子,谢谢。” “谢啥,我倒是该谢谢你。多亏了你种的菜,不然我胃病好不了。现在也没法吃香辣大虾了!”说到这里,吴建刚语气更加感激,“你知道的,不让渝州人吃辣,有多痛苦!” 这吴建刚原是嗜辣如命的主,以前胃疾缠身,硬生生戒了辣。馋虫作祟时,真个是百爪挠心。 怎么说呢,有时候馋辣得要死,却不能吃,真就感觉人生没什么意思了。就好比好比画眉儿断了舌,百灵鸟折了翼,这人生还有什么趣味?然而性命要紧,只得强自按捺。 可是现在好了,吃了三个月翠翠种的菜,他的胃基本上已经没什么问题。如今能吃辣了!虽然还是不敢多吃,但至少能沾点辣了!他现在少吃点辣,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听了吴建刚感谢的话,吴雪翠摇摇头,“主要是你在家里作息健康,三餐规律,吃得干净,所以胃才养好的。” “作息健康,三餐规律,吃得干净就能把胃养好?要是有这么容易养好,世界上也不会有这么多胃不好的人了!” 接着说:“反正我现在能吃辣,全托你的福!” 全托了翠翠的福!翠翠不仅让他家赚到了钱,还解决了他胃的问题,让他不必再忍受“不能吃辣之痛”! 连番感谢之后,吴建刚挥挥手,“我得回去吃饭啦,催催我,五那你去,再见!” 吴建刚折返回家的路上,摸着胃部,想着以后都能吃辣了,不必再委屈自己,强憋着自己,他手指头在肚皮上打拍子,乐滋滋地哼起了小曲儿。 “今儿个真高兴,嘿,今儿个真高兴!” 食过晌午饭,吴雪翠刚洗完碗,林凤霞夫妻就背着两背篓李子来了院子里。 林凤霞黝黑的脸上布满笑容,“翠翠,我家今年的李儿天桥得很,这两天熟了,我给你摘了些,你尝尝。” 春花奶奶前天端来了一盆杏子,现在都还在冰箱里冰着没吃完,这会儿林凤霞夫妻又送来来李子,吴雪翠笑着摇摇头,“太多了,抓几把吃就行了,怎么背了两背篓来,太多了。” “咱家李子今年结的多。”林凤霞撂下背篓,生怕吴雪翠再推辞,话未落音已拽着汉子出院门。 吴雪翠追着喊:“篓子不要了?” “明儿顺路来取!” 拈几颗李子入口,果肉迸着蜜汁,吴雪翠嚼着李子,把竹床搬到穿堂风过处,枕着凉枕,听知了催眠。 大黄小橘抱着黄瓜啃得欢实。二黄几个毛团子急得直哼哼,它们爪子太短抱不牢黄瓜,牙齿太嫩咬不动。六黄叼着黄瓜头不撒嘴,泪花儿在眼眶里直打转。 “早说啃不动偏要抢。”雪翠戳戳毛脑袋。六黄“呜”地一声,把黄瓜往她手心里拱,倒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呜呜呜呜!”其他几个毛团子也仰着小圆头,眼睛湿漉漉,委屈巴巴。 吴雪翠挨个儿揉了揉毛团子,蝉鸣织成纱帐,渐渐把人裹进梦里。 再睁眼时,老座钟当当敲了两下,穿堂风卷着猫儿呼噜,倒比蝉鸣更绵长。此时两点。吴雪翠轻手轻脚去卧房。 卧房里,吴奶奶侧卧在竹席上,嘴角噙着笑纹。日头透过蓝印花布帘子,在她银丝上镀了层柔光。 朦胧的柔光里,吴奶奶唇角含笑,像是在做什么美梦,面上笼罩着一股子宁然的幸福感。 目光触及奶奶带着笑的睡颜,吴雪翠抿嘴一笑,掩上门退出来。 她躺在竹床上玩了会儿手机,李红梅抱着西瓜来了。 “我想着你这会儿应该睡醒了。”李红梅抱了个豁口西瓜,手腕子上挂着装零食的袋子。 她笑着说:“西瓜井水镇过,凉浸浸的,凉着咧,还有这个,”她举起手里的零食袋子,“我之前在网上买了小时候吃过的零食,现在咱们这儿已经买不到了。” 袋子里,装着小时候经常吃的几种零食。 “这个快炒面,不是早就已经停产了?”吴雪翠拿起袋子里的一包方便面。她们这边,叫方便面为快炒面。 “是停产好多年了,不过最近好像又开始生产了,快尝尝!” 吴雪翠先捏碎快炒面,再撕开袋子,放佐料,用力晃袋子,让佐料均匀裹在快炒面上。 她吃了一口,齿间酥酥脆脆,“味道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了。” “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李红梅嚼着快炒面,“再尝尝这些。” 吴雪翠翻动里面的零食,神厨小福贵辣条,喜羊羊辣条,北京烤鸭辣条,这些辣条有些还能买得到。她尝了下喜羊羊辣条,李红梅也吃了一口。 李红梅:“小时候很爱吃喜羊羊辣条,这么多年没吃到,一直想着,现在吃起来好像也没那么好吃。味精味好重,又咸又辣,好大一股劣质的佐料味。” “小时候能吃的零食少,所以就觉得格外好吃吧。”吴雪翠舔舔指尖的快炒面佐料。小时候太穷了,别人吃快炒面,她没钱买,只能羡慕地看着。 班上的小伙伴见她可怜,会给她分享一点快炒面,还会将袋子里剩下的佐料给她吃。想起以前舔快炒面袋子里的佐料,她颇觉心酸。好在如今日子好过了,不像从前穷了。 李红梅放下喜羊羊辣条,“我记得喜羊羊辣条很好吃的……看来童年真的给以前吃的辣条赋予了太大的魅力。哈哈,网上有句话说的好,咱们怀念的不是童年爱吃的零食,是以前无忧无虑的童年。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咱们都快二十六了!” “是啊,时间过得好快。”吴雪翠怅然。 “对了,奶奶呢,还在睡?” “嗯。 “那把西瓜留半拉给奶奶冰着,等她醒了吃。” 瓜刀"咔嚓"劈开大圆西瓜,红瓤淌着蜜汁。两个姑娘你一勺我一勺,吃得下巴淌汁。正闲唠着,李红梅裤兜里"嗡嗡"震起来。 李红梅摸出手机一瞧,“顾客催我去卖菜呢。” 她去卖了几回菜,回回比上一回赚得多。这次已经预定出去了一千块的菜,她净赚一千块!这钱赚得又快又轻松,她这心情也甜的啊,就和这西瓜一样,甜甜爽爽。 此刻,李红梅吹着凉风,吃着冰冰甜甜的西瓜,听着蝉鸣阵阵,看着小橘大黄打架,看着二黄三黄四黄五黄六黄几个毛团子互相打架,心里想着轻而易举赚到了许多钱,一时只觉光阴慢淌,万事安适。 她的心情好到,像是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快乐的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声声叫着夏天……”她哼起歌儿。 吴雪翠看向李红梅。见她边悠哉悠哉哼着歌,边吃西瓜,像是很开心的样子,她笑了笑,抽出纸,让李红梅察嘴角的西瓜汁。 下午四点,卖豆腐的梆子声由远及近。正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吴雪翠对吴奶奶说:“奶,我去买点豆腐,好久没吃小葱拌豆腐了,晚上做个小葱拌豆腐。” “多买点,在汤里炖两块豆腐。” “成。” “我也去!”李红梅跟着吴雪翠一起去买豆腐。 路边,有小孩在举着长竹竿粘知了。小孩看到她俩,笑容甜甜的,“翠翠姐姐,红梅姐姐,你们要不要羊咪咪?我们抓到了好多的!” 奉县人把蝉叫做羊咪咪。 “不要,谢谢了。”吴雪翠挥挥手。 往前走时,李红梅笑道:“我们小时候也经常粘羊咪咪,我记得那个时候,我粘羊咪咪总比不你和慧慧,我————”李红梅话头卡在嗓子眼,突然止声。 提起周慧多扫兴,李红梅连忙转移话题,“咳咳,我们赶紧走吧,免得错过卖豆腐的了!” 吃过夜饭,李红梅帮忙把床搬到院子里。夏日,夜里院子里凉快,乡下人时常会将床搬到院子里睡觉。 夜里入睡,稻香裹着蛙鸣往帐子里钻,北斗七星在银河里淘米似的晃。吴雪翠数到第三颗星子,眼皮便黏住了,沉入黑甜乡。 一夜好梦。 次日是七月五号,天还未亮,趁晨阳未出,吴雪翠赶忙去地里家收割稻子。 太阳还没出来,蝉声便稠了。吴雪翠立在田埂上,扫视金浪翻涌的稻海,汗珠子顺着额角往下滚。 这块稻田收割机进不来,没法用收割机,只能人工收割。她,李红梅,李玉芬,春花奶奶,林凤霞夫妻,吴满福,福豆,素珍,八人拿着镰刀,赤着胳膊。 胳膊在晨光里泛着油亮的光,镰刀过处,稻穗沙沙倒伏,像是给土地梳头。 吴雪翠擦汗,见吴建刚一家三口拿着镰刀过来。 吴建刚道:“翠翠,今天你家收稻子,我们来帮你割稻子!” “不用,谢谢你们了。” 王大婶的镰刀已削倒一片金浪,“客气啥。” 吴建刚和吴有贵也弯下腰来开始割稻。 吴雪翠无法,只得道谢,“那谢谢你们了。” 稻子割着割着,她见田大婶和吴三爷也拿着镰刀来了,也说要帮忙割稻子。 “不用帮忙,真不用!” “人多好做活,赶着日头毒前收利索喽!“”两人嗓子赛过知了,话没落地便刷刷下镰。这边田大婶张二嫂子也来帮忙。 过路的村民见了,撂下挑子便往田里奔。 渐渐儿地,人越聚越多。连小孩都来帮着拾稻穗、捆稻把、抬稻捆。吴雪翠望着满田攒动的人头,哭笑不得。 “翠丫头,我也来使把力!”又有人吆喝着下田。吴雪翠忙不迭摆手,“田埂都要踩塌喽!真不用帮忙!” 后到的村民见实在插不进脚,只得咂嘴离去。唉!迟来半步,倒叫旁人抢了机会!早晓得,应该早点来! 吴雪翠捆稻时,抽空给吴奶奶挂电话,嘱咐多熬几锅绿豆汤和黄瓜番茄汤。 镰刀追着镰刀,稻穗扑簌簌往下倒。几块大田眼见着收尽了。众人将稻谷抬到晒场后,吴雪翠甩甩汗湿的刘海,招呼大伙家去歇凉喝汤。 村民们笑呵呵跟着走,孩子们们更是雀跃,蹦蹦跳跳着走,“好耶!姐姐家的汤顶呱呱!” 一伙人进院先在水井边净手,刚跨进堂屋,凉气便扑面而来。 “嚯,好凉快!翠翠,你们家开了空调!”村民感受着凉气,舒服地喟叹一声。 “天儿这么热嘛。”吴雪翠甩干手上的水珠子。 众人暗叹:翠翠家真真发了迹,这空调整日价呜呜转,得费多少电钱!乡下寻常人家可舍不得用,地里收成还不够贴补电费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3 首页 上一页 7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