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她阿玛要是知道女儿,这么不把全族人性命当回事,只怕肠子要悔青,不该将她送入皇宫这个泥潭。 “你既说熹贵妃私通,那奸夫是谁呀。”还是纯懿清醒,直指核心。 祺嫔傲娇地一努嘴巴,“太医温实初。” 她的话一落地,甄嬛便松了口气。 情知对方并没有实证,不过是恶意猜测。 “简直是无稽之谈。”惠妃又惊又气又害怕。 跟温实初有私情的是自己,她们针对好姐妹,令她不能不替甄嬛发声。 因温实初无端卷入其中而生气。 又害怕两人私情因此而暴露。 “嫔妾听说熹贵妃入宫之初,卧病很久,当时就是温实初诊断的。” 这时,康常在在一边添火。 “康常在好记性,原来孽情深重始于当日。” 见有人支持,祺嫔愈加坚定地认为,自己的猜测没错。 缨络上垂下的长长流苏,随着她说话得意地晃动。 “两位妹妹怎可如此揣测,熹贵妃入宫生病,由温太医诊治乃情理之中的事。” 太医给妃嫔治病,容妃认为很正常,随即更是替甄嬛辩解。 “温太医医术高明不说,还与熹贵妃母家素有交情,入宫之后相互照应是应该的,怎么会有私通一说呢。” 这话看似帮甄嬛说话,却让人浮想联翩。 甄嬛与温实初在宫外就认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说不定早已私定终身。 “如此说来,竟是青梅竹马了,看来祺嫔所说的,也不无道理。” 看,贞嫔马上抓住容妃的潜台词,一语道破。 敬贵妃终于忍不住了,斥责几个人七嘴八舌胡言乱语,质问她们可有什么证据? “嫔妾当然有凭据。”祺嫔继续捕风捉影:“熹贵妃入宫前,温实初还曾上门提亲。” 祺嫔深陷甄、温私通的惯性思维中,有如疑邻盗斧。 殊不知,自己是在往作死的路上狂奔。 这时,一个民妇被带了进来。 她叫玢儿,曾在甄府当差。 甄家获罪抄家,府宅被人买下,她便被买主留下来了。 “选秀半月前,温太医曾上门提亲。”玢儿跪在殿前,惊恐万分。 甄嬛没想到,她们为了扳倒自己,还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今天这一关恐怕不好过。 “不过,不是当着老爷夫人面说的,是私下里当着熹贵妃面说的。”玢儿偷偷看了甄嬛一眼,吞吞吐吐似有无奈。 这些话显然是事先彩排过的,就是想往私定终身上引。 “臣妾不信青梅竹马,只信缘分天定。”甄嬛眼见再不发声,事态会被越带越偏。 她最厉害处便是能说会道,很多次靠着一张嘴扭转乾坤。 于是甄嬛继续发挥三寸不乱之舌:“百转千回也能相聚,绝非人力可改。” 她眸光冷厉,扫视全场。 这般泰然自若,加上气场十足,也是给队友暗示,本宫没问题。 祺嫔只道她色厉内荏,唇角勾起不屑。 “祺嫔,本宫知道你与熹贵妃结怨已久,但是这口舌易生是非,断不可胡言乱语。” 敬贵妃承甄嬛照拂,连升两级,自是极力维护。 她这话,意欲将祺嫔的行为往挟私报复上引。 祺嫔不服气地努了努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说着,扬手拍了两下,霏雯被带入大殿。 “霏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现在都一五一十地给本宫说清楚。” 纯懿似乎感到了事态严重,神情和口气俱是严厉起来。 霏雯已经被皇后收买,早就当了她的卧底。 当即将发现的情况说了一遍。 原来有一次,温实初给甄嬛请平安脉的时候,不小心把袖口的竹纹露了出来。 太医在妃子面前衣衫不整,她觉得这是两人有染的信号。 “事关重大,请温太医来承乾宫问话。”纯懿道。
第100章 殿前激辩 不一会儿,温实初被带来了。 “温大人,得罪了。” 纯懿宫里的太监首领亲自上前,翻开院服袖口,果然绣了一朵五瓣竹叶。 众人皆是一惊。 看来霏雯所说非假。 “这绣纹很别致,是一直都有吗?”纯懿疑虑重重,便沉声询问。 温实初尚不知道什么状况,只是据实回禀,母亲素来喜欢竹叶,是以会为他的每件衣服上绣一竹叶,表思亲之意。 敬贵妃当即开口,认为温太医袖口上的花纹不是一日两日了,但凡是个有心人都会留意看见的,这也说明不了什么。 惠妃眼见心爱之人深陷污泥,不禁心急如焚。 “温太医袖口上的竹纹,臣妾也见过,难不成也要被怀疑。” 情急生乱,她也顾不上此时出头,多么危险。 好在她一向端庄冷情,众人只当她与甄嬛姐妹情深。 “这就奇了,小小太医见了贵妃,怎么倒像见了自己家门一般,翻了袖口面对面说话。” 祺嫔却得理不饶人,何况开弓没有回头箭,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如此下去,以后太医进了贵妃殿,翻袖口的翻袖口,解衣裳的解衣裳,还有什么事不能做的。” 祺嫔开始添油加醋,一番话画面感十足。 就连队友都不知道怎么替甄嬛辩护了。 温实初急忙解释,那日是熹贵妃叫了他过去,问静和公主的烧退了没有。 听闻公主病情好转,娘娘一时高兴,赏了他一杯茶。 他在喝茶的时候卷起了袖管,失了礼仪。 “一切都是微臣的错。”说完,温实初跪下,自请有罪。 他自幼喜欢甄嬛,见她被冤枉,便急于替甄嬛开脱。 殊不知,又被人抓住了把柄。 “若非熹贵妃除你之外,再不肯相信别人,怎么会将最好的姐妹,连同公主,一起托付于你。” 祺嫔穷追猛打,却像一只咬住鱼钩的鱼,越蹦哒越死得快。 温太医百口莫辩,张口结舌。 何况他医术高明,口舌之争向来不是强项。 加上性格温和,不谙后宫争斗,只会说多错多,越描越黑。 甄嬛只得亲自下场。 “霏雯,你在宫里这些日子,本宫倒没看出你有这份心胸,” 霏雯被她犀利的眼神逼得低下头。 只是她也没有回头路,就算前面是死路,也得走下去。 何况,霏雯心中本身存着怨气。 便伏地回答说,奴婢侍候娘娘,有什么心胸都牵挂在娘娘身上,但是奴婢在宫里当差,只能对皇上一人尽忠,还请娘娘恕罪。 甄嬛一下子听出了这席话的险恶用心,当即粉面含怒,双眼更是喷出火来。 “你对皇上尽忠,也算得罪本宫的话,岂非要置本宫于不忠不义之地。” 斥责完,冲上座请求,“皇后娘娘,容臣妾问她几句话。” “问吧。” 纯懿身体微微后仰,单手撑在凤椅的扶手上,全然一副掌控的姿态。 甄嬛便缓缓起身,凌厉的视线投向霏雯身上。 她的声线冷峻中夹了上位者的傲然。 “霏雯,无论今日之事如何结局,你都不能再回永寿宫,再侍候本宫了。” 霏雯既已投靠皇后,今日出来指证时,自会想到这个后果。 “只要是宫里侍候,无论服侍哪位小主,奴婢都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可她这个时候,说这种话,无异于自扇耳光。 一个背弃旧主的奴才,还有谁敢用? 所以甄嬛笑了,顺便替她挖好了坑。 “很好,好歹主仆一场,今日你既来揭发本宫的私隐,想必也是知道最后一遭侍候本宫了,自己份内之事也该做好。” 甄嬛带着从容的笑容,返身重新落座。 “我问你,你出来前,可把正殿紫檀木桌上的琉璃花樽给擦拭干净了?” 霏雯想都没想便答道:“已经擦了。” 甄嬛不由笑出声来,艳丽容颜浮出讥讽。 槿汐趁机出击:“胡言乱语,娘娘的紫檀木桌上,何曾有琉璃花樽,那分明是青玉的。” 主仆俩打了一个小配合,任用日常小细节,让霏雯不自觉掉入陷阱。 “是奴婢记错了,是青玉花樽。” 敬贵妃适时帮腔,一脸讽笑,若讥若嘲:“看来霏雯的记性不大好啊,哎,难为你了,还能记得温太医袖口上的花纹。” 霏雯方寸大乱,急道:“奴婢记得,是青玉花樽,没错。” 甄嬛面色一沉,“正殿紫檀木桌上,从未放过什么花樽。” 琉璃也好,青玉也罢,都不过是虚构之物。 可笑霏雯在第一次说错后,竟信誓旦旦,一口咬定为青玉花樽。 这下,霏雯给众人留下说话不靠谱,甚至谎话连篇的印象。 那么她的指证也就不值得相信。 甄嬛面现怒气,冲霏雯疾言厉色道,你侍候本宫,不把心思放在正经事上,倒日日留心哪位太医的手搭了本宫的手,翻出来的袖口上绣了什么花样。 痛斥完,她转头看向皇后,“这些情景,若是放在旁人,是看都不敢看。” 又问向霏雯,“为何你连枝叶末节都这般留意,如此居心实在可疑。” 纯懿低头不语,只将风云掩在眼眸深处。 霏雯犹在狡辩说,奴婢日日心里,只牵挂着这些大事,哪里还留心得了别的事情。 她被甄嬛揭穿,担心无法向背后的主子交代,情急之下的自辩,却暴露了自己只关心甄嬛是否与人私通。 反倒是份内该做的事,未曾放在心上。 一直没有发声的端皇贵妃,开启案情总结和灵魂拷问。 “若温太医和熹贵妃真有私情,自然是防着别人的,怎么霏雯回回都能瞧得见,还瞧得那么真切,难道霏雯事事分外留心,主子的一言一行。” 敬贵妃顺着这个思路,迅速给霏雯定性,“你这丫头真是,竟敢日日盯着熹贵妃,私自窥探。” 转而面向皇后说道,此事颇为蹊跷,定是幕后有人主使,这丫头讲的话不能相信,恐怕后面还有更大的阴谋呢。 她一语直戳要害,事出反常必有妖,霏雯背后一定有人操控。 那么霏雯的证词必然是无中生有,为了嫁祸而捕风捉影。 “祺嫔住在交泰殿,霏雯是永寿宫的宫女,既然人人皆知祺嫔向来不敬熹贵妃,为何永寿宫的宫女,会和祺嫔一起,来向皇后揭发此事?” 欣嫔也加入进来,且一上来,便将矛头指向了祺嫔。 直指她挟私报复,不足为信。
第101章 皇帝驾到 康常在当即反驳,若真如霏雯所说,万一哪天熹贵妃暗下毒手,那这秽乱后宫之事,就没人知道了,这样说来,她向祺贵人求助,也不是全无道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7 首页 上一页 6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