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穿越重生
收藏  反馈 

乱臣是个美佳人(双重生)

作者:书生逢侯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6-24 09:10:16

  沈骥大惊,赶忙上前压低了声对天拱手道:“二哥这话可不能乱说与他人,君权神授,陛下可是真龙天子!”

  沈丹青对沈骥的反应很满意,故而安抚地拉他坐下:“叔父才将职权交予你不久,许多朝堂上的事你还摸不明白。”

  沈骥想了一会道:“沈氏为皇家也是勤勤恳恳,陛下断然不会给咱们乱扣乌纱帽。”

  沈丹青颔首,对于沈骥的突然拜访,他还是有些不太适应,所以多的也就干脆不说了。

  二人聊着就扯上了族中的经年往事。

  “大嫂带着沈瑜和沈翰在城郊住着,现在靠着经营大哥生前留下来的造纸坊维持生计。”沈骥道。

  沈岐钟爱造纸,沈家祖上做竹雕,他延用东汉蔡伦的造纸术造出来的纸品属中上佳品,当年还由此得了燕帝青睐。

  后来发现竹子极其难于加工,且对水质污染十分严重,沈岐就四处寻问大师解法,最后寻到一种龙须草也可造纸,虽然要过一百零八道工序,但是这种植物好栽培且好生造,做出来的纸品和竹纸差不了多少还很节约资源。

  这一发现让皇家很是重视,燕帝当时还亲手写了“天下第一纸”的匾额给沈岐挂在家门上。

  无奈遭到小姑姑沈月婉眼红,在唐氏面前说沈岐不务正业无心政绩,让沈家蒙羞。祖母唐氏极少出门不知原委,便听信了她的话,越过媳妇崔氏对长孙用了家法,最后将其在沈氏宗祠里除了名,害的沈岐郁郁寡欢,步了父亲沈忠英年早逝的后路。

  “这些年我也暗中接济过他们,后来被沈翰知道了,两个孩子都和大哥气性一样刚强。”沈丹青叹息道。

  沈忠一脉实在可惜,如今只剩下五十多岁的发妻崔氏、儿媳卢氏和一对孙子孙女。

  “年前听说四月祖母就要来二哥府上了。”沈骥说道。

  沈丹青才想起来这档子事,不禁皱眉:“你不说我都给忘了,估摸着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来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说的就是沈丹青现在这个状态。

  沈骥两只手拢在袖子里靠在茶桌上:“二哥是担心小姑姑又闹幺蛾子?”

  沈丹青瞥了他一眼,顺手拿了一个果子剥着:“你知道还问。”

  “树大招风,二哥你这棵树,长得有些枝繁叶茂了。”沈骥笑道。

  “问题不大,二哥需要博贤的地方就直说,”没等沈丹青说话,沈骥又道:“小姑姑年纪也大了,也没多少力气折腾了,这遭怕是来示好也说不定。”

  沈丹青讽笑:“她能来示好,前头几十年做什么去了?老祖宗不会原谅她的。”

  沈骥歪头想了想:“咱们都知道小姑姑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不用怕她,到时候我让惠贞和寄容多来帮忙就是。”

  惠贞是屈氏的小字。

  沈丹青被沈骥一套一套好话好处搞得有些云里雾里,干脆就直问了:“你今日来到底想做什么?”

  沈骥又兜了两圈风,才道:“我阿爹年岁大了,他这辈子也为了邵氏付出了汗马功劳,如今问了他没什么大的心愿......我的意思是,给寄儒谋个亲事,让他老人家抱抱重孙子。”

  沈丹青怎么也没想到沈骥来求自己的居然是这件事。

  想通了也不觉得奇怪了,沈家这个门第,婚嫁联姻都是大事,都要族里的长辈精挑细选、八字测合了才作数。

  沈寄儒和沈常安同岁,过了年才十六岁,在沈丹青心里觉得有些早。

  况且有赵翼那档子事在,沈常安的亲事怕是一年半载找不到也安稳不下来。

  “不早了二哥,寄儒他志向不远,来年参加科考能中个贡士我就谢天谢地了,让他早日成亲也好多个人照顾他。”沈骥看穿了他的心思道。

  沈丹青嘴角一抽搐。

  成亲这件事,两个大男人总归不擅长,沈丹青觉得让李靖瑶和屈氏来操办这件事更加稳妥。

  沈骥也同意了。

  “你和弟妹可有人选?”沈丹青问了一句。

  沈骥顿了顿:“倪家的......”

  “上卿倪大人的小女儿?”沈丹青松了口气,暗赞自己这个弟弟还是很有志向的。

  沈骥慢悠悠道:“倪大人有个堂妹嫁给了范阳郡守,有个大女儿今年刚及笄,我觉得挺好......”

  沈丹青一口茶没咽下去,呛得直咳嗽。

  沈骥赶忙下榻给沈丹青顺气,“二哥,你听我说,寄儒没什么本事,做事又鲁莽,我只求他平安就好,倪大人的乘龙快婿咱拿不下。”

  沈丹青指着沈骥,不住地咳嗽:“没出息。”

  沈骥一脸委屈觉得自己家确实踏不进上卿府的门槛,量力而行嘛。

  沈丹青脸色铁青,咽下一口水后对沈骥道:“这件事不是你们说了就算,我会和母亲说让你二嫂帮着考量的。”

  沈骥头一偏,点点头。

  沈丹青咬牙切齿地上去拍了他一下:“榆木脑袋!”

  沈骥惊诧沈丹青忽如其来的亲切动作,一时间感动的一塌糊涂,拉着沈丹青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着兄弟情深,要他无论如何帮忙。

  沈丹青自顺着气应下。

  李靖瑶送吃的进来,瞧见二人手拉手抱在一起,以为沈骥打了沈丹青,差点扔了盘子过来打。忽然看见沈骥一脸委屈家红眼框,就知道多半是沈丹青道德捆绑了。

  ...... ......

  “怎么我在夫人眼中是这样的人?”沈丹青眼看着沈骥坐上马车驶离府门口后转身和李靖瑶回去,叹息道。

  “你们言官都是一张嘴感天动地。”李靖瑶翻了个大白眼。

  “那也不是所有言官啊,你夫君我可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沈丹青背着手试图反驳她的观点。

  “我就记得张相国,那年是我头一回请战戎狄,张相国说我不行,欸,你还记得吗?”

  李靖瑶讲到重点,伸展出一只手比划着,“众目睽睽之下,居然撞柱子!对着先帝大哭大闹说北燕要是派了我去打仗就真要亡国了,一帮子大臣要死要活拉着他怕他真撞了归天。”

  “结果我拿了戎狄王的首级,张相还不是对我三拜九呼。”李靖瑶头头是道,比说书人讲的还要精彩。

  沈丹青走在她身边一脸宠溺的听着。

  “你们言官就是啰嗦,说过寻死腻活,说不过也要寻死腻活。”李靖瑶最后总结了一句。

  李靖瑶对“言官”二字的声讨,沈丹青已经听了十多年,却怎么也听不腻,听了也不烦。

  “那还得有劳将军给下官家找个好儿媳。”沈丹青带着轻松的笑说道。

  李靖瑶总算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好。”


第74章 亲事

  几日后

  沈常安从斋心院请安出来, 门槛才跨过去,就看见沈寄容兴兴走来。

  沈常安笑着迎上去:“寄容姐姐怎么来了,赶早可用了膳?”

  样貌上, 沈常安看着比沈寄容老练,个子也高,沈寄容才比沈尽欢高了一点点;二人虽然同岁, 但在月份上沈寄容比她大了五个月, 还是要叫声姐姐。

  二人相互见礼福了身子, 沈寄容才道:“用过了, 阿娘来和二伯母商量事情,我也跟来给老祖宗请个安。”

  沈常安点点头,拉着她重新回到斋心院。

  阳春三月来的特别快, 忽然间就换下了厚重的大麾和棉衣。院子里好些花都争相开了, 后院光秃秃的大树也冒了绿芽子,见着的人也不再被冻得畏畏缩缩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像是活过来似的,叫人看了欢喜的紧。

  李靖瑶和屈氏在西院院子里坐着说话, 面前放了一小骡子青面小册子,两个丫鬟素手在中间挑拣着左角上沾了两圈朱丹的本子。

  大户人家选了人家, 就会请有名望的两个的半仙合生辰八字。两位半仙都圈点到的说明是最合适的, 也就剔除了剩下的人家再不考虑。

  之前沈丹青说了要给沈寄儒娶亲的事后, 李靖瑶一下找着了事做, 成天和要好的夫人们喝茶唠嗑, 短短几日就整理了十多位闺秀出来。

  屈氏拿过一张只扫了一眼, 就面露喜色:“霍家的姑娘也被你问到了?”

  李靖瑶自当是受了夸奖:“霍家近几年开始往官商路子上靠了, 霍老大十年前得了个儿子据说聪明的很, 小小年纪就中了举人, 一家子巴不得小儿子出人头地仰仗他呢。”

  “是听说了,不过霍燕燕是霍老大的长女,要是媒人真撮合了,他瞧瞧从前一些事,还不知道肯不肯把女儿嫁过来呢,”屈氏摸着纸上的墨字。

  霍家虽是商贾流,祖上也是流民,到了霍老大的爹那一辈才做起了生意翻了身。

  早在邵氏还在北燕王府的时候,就几次和霍家合伙做了矿坊,当年那座矿坊可造福了一方老百姓。

  如今邵氏称帝,霍家做了几年撑不起来,就卖给陈郡谢氏做了。

  王府老一辈的人都受过霍家的恩泽,口碑名望也是极好。

  屈氏担忧霍老大肯不肯嫁,并不无道理,在这还得插一嘴。

  陈郡谢氏是煤矿世家,早年在豫州开了一个名不起经传的挖煤铺子,后来辗转来了北燕打拼了几年竟有了起色,唯一不足的便是主母早早死了,如今填房的主母恰恰是沈月婉的二女儿、沈丹青的表姊妹,王曼。

  有其母必有其女这句古话,李靖瑶本来是不信的,小辈想自己长成什么样那自有他们小辈自己的想法,就说沈常安也不全像她。

  自从一次家宴上,李靖瑶见识了沈月婉的刻薄劲儿又见着了王曼因下人碰了自己一下就大发雷霆的摸样彻底就信了。

  “劲儿头真是一样一样的。”李靖瑶和屈氏说起那场景还是忍俊不禁。

  “记得当时我坐在边上,着实被吓一跳。”屈氏说的是京城调,声音小小的很是温婉。

  李靖瑶摇了摇头,转回霍家的话题上:“霍家的姑娘说是个性子沉稳的。听谷夫人说,有一次她去霍家寻访,看见下人绊了一跤将刚出矿子的煤渣泼到了霍燕燕身上,以为要对下人一顿打骂,没想到那姑娘先去扶了下人起来,大大方方退下去换衣裳。”

  屈氏听了连连点头:“霍老大是个粗人,没想到子女教的倒是有规矩。”

  沛文挑了四张出来,将剩下的整理好放在一边,给两位夫人添了茶道:“夫人再看看双圈的另外三家,可不得笑开了花。”

  屈氏半信半疑,望了李靖瑶一眼,伸手将三张都拿到面前来看。

  一位是上卿倪家的小姑娘,倪蕊心。

  一位是河西王裴易的独女,裴绣。

  最后一位是清河王崔邈的外甥女,崔娇云。

  “我问过红娘,倪家的远方亲戚门风不正,有个挑事的姨娘在,长史府门儿清,就不要想了。”李靖瑶说道。

  “二嫂真是下了功夫,弟妹不知该怎么感激嫂嫂。”屈氏看着眼前四张八字贴,仿佛看到了沈寄儒的前程一片光明。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