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长着呢,”钱太监道,“真到了草原上,用得着咱们得地方就多了。那些嬷嬷妈妈,还能见天的跑动吗?外头的事,还得依仗您。” “这么说,去漠北倒也有点好处。” 他们俩沉默下来。彼此都知道,谁也不情愿离开京城这个繁华地,到漠北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 本来嘛,他们来当太监,断了子孙缘,就是想挣个前程。可惜在太监堆里想要混上去,也是极难之事。在宫里万岁爷面前当差的,是第一等。在得宠宫妃那里当差的,是第二等。第三等就是在王府公主府里当差。虽然能挣个领戴,但是和宫中同级的太监比差远了。 在公主府当差的,又比在王府当差的更次一等。毕竟公主不比阿哥,绝对在朝堂上露不了脸的,哪里有什么前途可言。是以内务府派到这公主府的,也多半是挑挑拣拣的废员。府上这十个太监,有两个年纪大的,一个有些不足之症。真顶事的也就五六个。 但是不想去也没法子,除非死,是一定要去的。 原先传出要给四公主选太监的风声时,有两太监被去漠北蒙古的消息吓得要命,甚至商量着要逃走。还没等逃呢,风声走漏了,立刻被捉去慎刑司,打了几十板子,虽然还有口气,但估计也活不了两年。听说后来给撵到盛京皇陵锄草,那死得就更快了。 “这也都是命啊。”延喜举起杯和钱太监碰了一下。 希望去漠北有点好事发生吧。
第21章 银子 公主府西院,随从蒙克提着两大包…… 公主府西院,随从蒙克提着两大包点心,兴冲冲跨进院门。 听说要回喀尔喀的消息,他们几个就抓紧时间到街市上采购。这里可太多东西草原上没有了!单是蒙克自己,就订了十斤桃酥,预备带着路上吃。 蒙克作为郡王亲卫,也是有些财产的,可是那些都是牛羊草场、远在喀尔喀,没法子立刻拿到京城来花。再说了,这边人都用银子铜钱,直接拿羊换点心老板也不敢。为此,他还颇为苦恼了一番。 还是康嬷嬷心细,瞧他一副郁闷的模样,特意问了缘故。得知是没有足够银两购置东西后,回头拿了二两银子来给他。 “你先在拿着用。” 蒙克大喜:“权当我借嬷嬷的,到了喀尔喀,我还你两只……三只羊。” 买了一堆好吃的点心回来,蒙克念着康嬷嬷的好,打算将新鲜做的桃酥给她尝尝。 他拎着油纸包,寻到西院与正院之间的夹道耳房,在屋外喊着康嬷嬷。 却忽然听见后边传来一个女声:“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事?” 回首去看,对面高墙之下,竟然是四公主及其随从。 蒙克忙跪下请安,康嬷嬷也听见动静出来,一齐向四公主请安。 “起来吧。”暮雪道。 两人起身,蒙克向暮雪解释了来龙去脉:“要回去了,我想买些东西,只是我的牛羊都在喀尔喀,换不了银子。康嬷嬷借了我一些钱,我回去就还她羊。这是刚买的桃酥,我想让她尝尝。” 康嬷嬷点点头:“确实如此,这几日公主忙碌,奴才也不好拿这点小事去烦您。没多少钱,其实不用还的。” “那肯定是要还的,自然是有借有还。”蒙克道。 听他俩一唱一和说了这些,暮雪忽然猛地一合掌,道:“不是小事。” 一个念头从脑海里像鱼一样跃出来。 她追问蒙克:“你们在草原上,不用钱的吗?” 蒙克摇头:“很少,也没谁用什么银子铜钱的,都是拿牛羊换。” 暮雪止不住微笑起来,这不是一个现成的商机吗? 之前同内务府大臣闲聊时,他提到过皇帝近日再次重申了年班规定,要求蒙古、藏区等地的王公定期分班轮流来京城陛见。 以近年新归附的喀尔喀为例,除了活佛大喇嘛不用来觐见外,每一部落分为一班,每一年要来一班人,于十二月前到京。大概四年一朝。 内务府大臣说起这个,是想安慰公主,也许四年后可以跟着土谢图汗部年班的队伍一起回京看看。 暮雪当时不以为意,这一下却立刻回忆起来。 这年班目的很简单,大哥自掏腰包负责路费食宿费,要小弟们隔一阵就到家里来拜个年、表个忠心,交流交流感情,证明你还想跟我混,而不是天高皇帝远的生出异心来。 这些蒙古王公台吉,到京城来觐见,见到那么多好东西,不得要大肆采购一番?然而他们作为财产的牛羊牧场多在草原上,想要换钱买东西很是不便。 这个时候,若是有这么一家当铺,愿意立刻将银子借给这些王公台吉,回头另一端草原上的当铺分号得了消息就地收集牛羊,岂不是很方便? 倒像是个好生意。她预备之后再细细思考一番。 暮雪回过神,笑着说:“你们合该采买些东西回去的,倒是我一时不察了。康嬷嬷,你回头找伍嬷嬷开票,给额驸的亲卫一人领五两银子,任他们花。” 蒙克颇为不 好意思:“这……这可以吗?” “就当是你们的主母给的零花钱。”暮雪道,“新娘子总要讨好夫家人,你们就当给我这个机会吧。” 话说到这份上,蒙克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叩谢公主恩典。 小插曲之后,暮雪继续往西院去。 她是来寻多尔济的。 多尔济原在看书,见她来,颇为意外。 “公主怎么来这里了?” “我来问问你的行李收拾得如何,行礼单子可报给康嬷嬷,到时候一起让内务府准备。” 暮雪见他在翻一本汉语书,问:“在看什么书?” 多尔济将书合上,递给她瞧,靛蓝书皮上写着《孙子兵法》。 “你能看懂啊?”暮雪好奇。 “对照着蒙文的瞧,能认得一点,但不大通。”多尔济坦坦荡荡地说。“公主读过此书?” 暮雪点点头:“我看过的闲书多。” “那么——”多尔济凑过来,低低道,“公主能不能教教我?” 被琥珀一样湿漉漉的眼眸注视着,暮雪往后退了一步,拉开距离:“有机会可以。” “我看机会就在这里,”多尔济道,“回喀尔喀的路长着呢,公主正好能教我。” 暮雪摸了摸鬓边的发,“嗯”了一声,调转了话题:“对了,你既然是封了郡王,应当也有俸银,可曾领了?” 多尔济想了一下:“好像理藩院大臣说过这事,叫我去理藩院领,只是忘了。” “还是早日去领的好。大宗银两带着不便,可酌情换成缎匹之类的,你也方便回去用。” “公主似乎很有心得,”多尔济道,“那么,索性这俸银给公主管吧。” 暮雪一愣:“给我?” “妻子管丈夫的钱,不是很合理吗?”多尔济理直气壮。 他是真说到做到,即使暮雪当场说了不用,多尔济也仍是坚持。 三天后,一箱雪花银就抬进了公主府的库房。郡王的俸银是一年一千二百两,和她这出嫁外藩的和硕公主一样。 伍嬷嬷过来问她怎么处理。 “我刚刚又去额驸那跑了一趟,他执意要您收着,您看这该怎么办?” 对于主动上交俸银的行为,暮雪诚然有一瞬间的感动,只是紧接着疑心又来了。她把自己的私产看得很重,不愿意将其混成一团,弄得像夫妻共同财产。因此也不欲收下多尔济的钱用。 然而把这箱银子推来推去的,也很不像样。 想到草原上盛行以物易物的情况,暮雪做了决断:“分为三份,一份换成布匹,额驸拿回去好送人;一份给他带回喀尔喀;另一份放到荣安当铺生息,拟一张他名字的存票。你去问问,这么做是否有异议。” 隔了一阵儿,伍嬷嬷去而复返,脸上带着笑意。 “额驸说,这样处理很好。不愧是他的哈敦,什么事都能处理得漂漂亮亮的。” …… 暮雪扶额,甚至能想出多尔济说这话的语气。
第22章 两匹骏马 多尔济也正想着,四公主听了…… 多尔济也正想着,四公主听了这话的神气。 她大概会微微皱着眉,像一只生气的雪貂。 这个人生气也是闷闷的,不怎么表现出来。仿佛怕因为她的生气,多出什么事来。所以有时他会主动逗她,她发火有点小怒的样子,比在宫里赴宴时的微笑要生动得多。 想到这场景,多尔济不由得微笑起来。 天气很好,他爬到屋顶上晒太阳。目光所及之处,都洒满了日头的金光。其实坐在房顶上这事肯定不合规矩,但公主的奴仆们除了惊讶也并没有其他反应。 大概是公主吩咐过他们,只要不是太过分就不要干涉额驸院里的事。 想到公主,他把头转向东边,望向公主所居的院落。 也是奇怪,明明是身份高贵的皇帝女儿,却是这么一副矛盾性子。 直到后来和理藩院的大臣聊天,听说四公主的母亲已经离世,四公主之前在宫里默默无闻,大概也不太受皇帝父亲的喜欢。 多尔济这才有些明白,她何以是这么个性子。同时心里有淡淡的怜惜,想着原来她也没了母亲。 他是喜欢她的,也应该喜欢她,最好她可以因为他的喜欢而深爱他。 多尔济从未忘记各自的身份。 她是清廷的公主,是皇权的延伸。 因此,多尔济会适时表现他的忠诚,就像祖父土谢图汗在决定臣服时所做的那样,低下高傲了大半辈子的头,诚恳地向皇帝奉上所有的牛羊骆驼和奴隶,祈求他的帮助。 皇帝当然不会真的收下所有的牛羊骆驼和奴隶,相反,他还赐予了土谢图汗部不少东西,比如清廷爵位、俸银以及这位美丽的公主。 最重要的,是重新回到他们怀抱的漠北草原。 他闭上眼,眼前就能浮那片草原。 离开它大半年了,如今终于可以回去,该高兴的。毕竟在那里,他敦多布多尔济是土谢图汗部未来的汗王,喀尔喀草原的继承人。而在这里,他更多的是作为四公主的额驸存在。 只是这高兴并不那么纯粹,尤其是当看到蒙克他们恋恋不舍,甚至连他自己都会在某一瞬间觉得铺满软垫的卧榻比大帐更舒服的时刻,生出一种莫名的惶恐。 单凭物质条件,京城的一切可比草原上要舒适的多。 多尔济以为,清廷压根不用担心蒙古王公台吉不愿意来朝见,只要他们体验过此间乐趣,便会懂得,也许会希望能滞留在京城多些时日。 他睁开眼,眺望远方。 一大片一大片寻常的民宅合院,青瓦之下,穿着冬衣的人们各自忙碌着,已是晚饭时候,好些人家的烟囱生起炊烟。大概会吃米饭、馒头、青菜豆腐,或者肉之类的。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9 首页 上一页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