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雪点点头:“这两天劳累你们了,钱成。” 钱成那张圆脸因激动而涨红了:“分内的事,分内的事,公主放心,我们这锅八宝粥,一定熬得又香又甜!” 等到第二日清晨,庭院内外皆是腊八粥的香气。 先等着接了宫里赏赐的腊八粥,谢恩、品尝之后,再是公主府的腊八粥出锅时候。 是晴日,暮雪端坐在屋檐下的圈椅上,看着底下人忙忙碌碌盛粥。 第一碗自然是孝敬她的,钱成果真用了心,里面除了加入软烂的红枣泥,还加了奶油,吃起来特别香甜。 而第二碗嘛……暮雪捧起腊八粥,微微侧身。多尔济正站在她圈椅之右。 “额驸尝尝这腊八粥。” 多尔济笑了笑:“谢公主赏赐。” 并没有说旁的话,他径直从她手中接过那碗腊八粥,动作干脆,未曾碰到她指尖。 自那夜梦魇同床之后,他就是如此态度,礼节上无可挑剔,外人瞧着似乎是对恩爱夫妇。 暮雪有些不自在,她按着氅衣衣角,复又坐回交椅上,向嬷嬷吩咐:“那就开始吧。” 按身份次序依次分发腊八粥,最先上来的是公主府长吏,穆森。 长吏穆森今年四十余岁,两鬓斑白,胡子留得长,长得瘦,望着颇有点仙风道骨的感觉。 而后是公主府的护卫,这几位护卫都是成了家的,暮雪特意吩咐让他们的妻子也一并来领粥。 第一位侍卫名字好记,竟然叫黄忠,瞧着很喜庆的模样。 第二位上前的侍卫,开口谢恩时,一把好嗓,且似乎在哪里听过。 暮雪说:“你的声音倒好听。” 那名叫佟守禄的侍卫笑起来:“是,不然奴才也没有这个福气给您唱喜歌。” 想起来了,是大婚时在窗外唱喜歌,充当气氛组的那对夫妇。 往后就是公主府伺候的仆妇与太监。最先领的自然是乳母伍嬷嬷与她的丈夫,暮雪不大记得她丈夫的名字,只是按照如今的惯例,喊他嬷嬷爹。时人对于乳母乳公都是很看重的,就是皇帝康熙,对于乳母的态度也如同对待长辈。 然后才是赵妈妈、首领太监延喜以及其他侍从。 因暮雪特意叮嘱过,仍居住在公主府外的那些陪房也派了代表来,正是两位庄头人家,老米与老谢夫妇。 这两对夫妇显然是完全没有料到自己能到公主府来领腊八粥的,都特别的激动,激动的方式不一样。老米夫妇是战战兢兢,说话都说不全;而老谢,则是特别的亢奋,话特别多,谢个恩磕个头的功夫,哇啦哇啦说了有三分钟。 还是首领太监延喜看不下去,打断了,这才算完。 结束后,暮雪往炕上一歪,叹气道:“好荣儿,给我按按手。” 坚持将每一碗腊八粥亲手发给随从,结果发完后,手都酸了。 赵嬷嬷听了,也好笑:“公主非要亲手去发,多累啊。他们什么身份,也配您亲自去动手端粥。” 一边说着,一边替暮雪按另一只手。 暮雪笑了笑,没说话。她是想亲自见见这些人,同时也想让他们知道效忠的主子到底是什么样。 于管理上,她没有什么特殊的心得。最后觉得,还是选个笨一点的法子,将心比心。 她自己也收过红包,亲 手拿到红包的感觉,和隔了一层辗转收到时,对发红包的人感觉是不同的。因此才有此举。 歇息了一会儿,赵妈妈进来回事:“公主,已经让人抬着腊八粥去发给那些府外的陪房了。” “好,”暮雪叮嘱道,“记着到时候发年礼,也要给他们发一份。” 伍嬷嬷咋舌:“我的乖乖,公主你未免心太善了些。”她是管钱银一事的,因此有些肉痛。 暮雪瞧她的模样,特意叮嘱说:“该多少就多少,铜钱也要足斤两的,不要那些掺着杂物的。” 现在流通的货币是银子铜钱之类的金属,有一个不好就是容易损耗。说是一两,大小么也许有,但实际上可能差点重量。又或者是一些掺杂了其他金属元素的铜钱,品相就差些。真正在市场上交易时,这些品相差的钱,相对来说能买到的东西也就有。 也有黑心商家或主家找钻这个空子,变相克扣。 公主发了话,伍嬷嬷虽肉疼也得答应:“奴才记得了,您放心。” 暮雪说:“都是要跟着咱们去漠北的,互相体谅些。” 什么礼遇之类的,都是锦上添花,真正有用的,是真金白银。
第13章 点心 将腊八的事问过,已是上灯时分。…… 将腊八的事问过,已是上灯时分。 因是过节,暮雪便让伍嬷嬷家去,同嬷嬷爹和奶哥哥一起用晚膳,不必在这伺候。 膳房送来点心,满满一桌摆在橙红灯光下,望着很有食欲。除了寻常的宫廷点心,还多了些新花样,例如黑芝麻杏仁糊。 上次暮雪吃黑芝麻糊时提了一嘴,膳房的人记住了,今日特地做了送来。 冬日的天气,捧一碗黑芝麻杏仁糊,小口小口吃,很畅快。 吃了半碗,听见外头有人通报,说是额驸身边的人来传话。 多尔济来京中,身边只带了几个亲兵,并无什么丫鬟仆妇。暮雪便让一位会说蒙语的康嬷嬷留心照看。 康嬷嬷进来,行了一个礼:“额驸那边说,说起宴席宾客,他在京中只有两位从前同部落的旧识,已经差人去请。” 暮雪点点头:“这样啊。” 脑中却想,多尔济在这里似乎也没有什么朋友。也不知道他整日在做什么。 她这样想,索性问出口:“额驸今日在做什么,可有什么消遣。” “回公主的话,额驸每日练武,有时与亲兵去打猎,偶尔也去街上看。”康嬷嬷说,“不过因为他们不太会说汉话,出去似乎也不方便。” 她瞥了一眼暮雪的脸色。既然公主有心问,应当还是在乎额驸的吧?于是补充了一句:“或许,公主有空时也可和额驸一同到街上看看呢?快过年了,街上可热闹了。” 过年时节的京城街市啊。暮雪倒真想去看看,她从来没见过这景象。一个人出府似乎有点奇怪,但打着带蒙古额驸看看的旗号应当不错。 等请客结束罢,寻个机会去逛逛。 她吃了口黑芝麻杏仁糊,说:“这甜品不错,让膳房给额驸也送些去。” “嗻。” 康嬷嬷回完事,准备告退。正好赵妈妈也起身告退,两人便一起走了一段。 这两人都是内务府拨来的,从前打过照面。 康嬷嬷寒暄道:“您这一向忙,看着都清瘦了些。” “年节时候,难免。幸好宴席的事基本上定了。”赵妈妈说,“我还没来得及问,额驸那边怎么样?” “还行,就是看着有点孤单。” 两人对视一眼,心里彼此有数。 新婚燕尔的夫妻,按理感情好,该整日黏在一起,可公主与额驸平日里却甚少待在一处。 赵妈妈在宫里呆了多年,心里有数。额驸最开始对着公主,是挺热情的。公主呢,则有些淡淡的。眼看着额驸因为这态度,也有些冷着她。 论起公主和额驸的关系,自本朝建立,就是一本难言的账。赵妈妈从前在太后宫里当差的时候,偶尔会听到一些故事,说某某公主和某额驸吵得很厉害云云。 这大抵和公主下嫁的规矩也有关系。公主乃皇家金枝绿叶,成婚之后,额驸及其父母都得以君臣之礼相待,屈膝请安之类的。日常难免会有芥蒂。 再有,按规矩,公主下嫁所带之物以及配房,一概为公主单独所有。万一公主薨,除非开恩,一切物品皆交回内务府。这些东西与额驸家里全然没什么关系。 这么些规矩叠加下来,真正感情和睦的公主额驸,倒是少见的。 只是赵妈妈私心还是希望,公主能与额驸好好的。 她能被派到四公主身边,有一半是仰仗宜妃之力。在宫里待了这么些年,虽勤勤恳恳,但因是汉人包衣出身,总不能升任。因此情愿来公主府,能当个管家嬷嬷,也自在些。 出宫前,宜妃曾特意叮嘱过她,一切要以公主优先。 那时候宜妃说:“四公主年纪小,性子又有点拒人于千里之外,你若看着额驸是个好的,便尽量拉合拉合。总归是要对着大半辈子的人,若能逗她开心让她欢喜,那真是求神拜佛也求不来的好事。” 如今一看,倒真说中了前半段。还是得想想办法,要是真等到几年后,额驸跟其他额驸一样有了侧福晋之类的,那就没戏了。 赵妈妈与康嬷嬷彼此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一起到了膳房。 “呦,今个儿真是好日子,两位嬷嬷都过来了。小路子赶紧倒茶。” 膳房,掌勺的太监钱成原本正在炉子边烤火,见两人走来,立刻起身,招呼徒弟去倒茶。 如今这公主府里,公主明显是依仗管家嬷嬷胜过总管太监的,钱成因此也十分留神。 康嬷嬷笑:“刚才你给做的点心,公主尝着觉得好,让给额驸也送份一样的。” 钱成一听,立刻领徒弟们做事。 东西都是现成的,做起来也快。原本就预备着公主万一还要多进些的份额,因此很快,黑芝麻杏仁糊等满满一桌点心就有了。 钱成想着日后自己也是要跟着到漠北去,有心孝敬一下额驸,便满脸堆笑地问:“这些精细点心,做一人份和做两人份都是一样的,不多费着什么。日后,是不是公主用点心,都给额驸送份一样的?” 他拿余光去看赵妈妈,康嬷嬷也拿余光去看赵妈妈。 “行了,”赵妈妈说,“我回头跟公主说声,有什么也给额驸那边送一份一样的。” 公主爱吃的东西,味道都是不错的,额驸肯定不会讨厌。俗话说吃人手短,但愿能在额驸身上也有点用。 向主子汇报事儿,也是有学问的。赵妈妈很有些体会,既然是想促成之事,就得挑人心情好或者处理事情忙碌之时,事成概率大些。 第二日,赵妈妈瞧准一个空档,似不经意间提起了这事:“昨日去膳房,瞧见他们做点心会有多,不如以后也给额驸送一样的?” 暮雪不以为意,挥了挥手,答应了。 她正清点着公主府的收入,心情不错。 公主出嫁,妆奁银一次性给了金一百两、银一万两。且提前给了年俸一千两与足量缎匹。另有一笔胭脂地的折租银会在年后发放,这可比从前未出宫时多多了。 多做一份点心而已,还能把她吃穷了? 既得了主子首肯,膳房立刻行动起来,每日公主吃什么,就给额驸的西院也送一份。 连着一日两顿点心送下来,西院的人都有些惊着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9 首页 上一页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