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手边都放了透明圆口玻璃杯,中间摆着黑色皮革盒的抽纸。 胡明德端起玻璃杯, 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对面越是急, 他们越是要表现得镇定些。 该表示愤怒的时候肯定要表示, 但不是现在。给出太多的情绪,情绪就失去力度了。 “还继续说吗?”林巧枝稍微停了一会儿,询问了一下胡明德的意见。 免得不小心把谈判局面搅和了。 胡明德一口茶差点喷到会议桌对面,佯装的镇定表情都有些破功,启动了方言秘聊模式:“林工, 你还有得说?” 难道不是发现了端倪,诈对方,正好诈准了吗? 林巧枝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当然了,总不能空口白舌污蔑人数据造假。” 什么抓住一点苗头, 就佯装自己洞晓全部真相,靠演技去诈人, 那是人精高端局的骚操作。太考验演技, 忽悠的话张口就来,时刻考虑全局,观察全场情绪变化,林巧枝表示太难,做不来。 她还是喜欢淳朴一点的。 “还有几项不对的,要再继续说吗?”林巧枝确认一下,主要是刚刚胡明德说, 都是合作方,用词还是要注意的。 这个尺度, 就很难把握了。 就好像吃辣,都是微辣,重庆人的微辣,和广东的微辣,显然不是一个微辣。 考虑到合作友好,她认知上的友好,和纵横家合纵连横搞的那一套友好,显然也不是一个友好。 人啊,复杂! 胡明德感觉心肝都抖动一下:“还有几项?” “三项吧。” “还需要补充什么数据吗?还是以咱们现在手头的数据资料,就能确凿了。”要是需要补充资料,倒是可以考虑下次,中间他们还可以做一些拉扯的工作。 “有肯定更确凿,不补充也没关系。”林巧枝脑海里大略过了一遍,道:“总之这个15万吨肯定有问题。” 不是说盲目的否认对方没有这个能力,而是对中方提问给出的答复,就很值得怀疑。 胡明德心里思考了一下,尤其是考虑到这两天交流学习的时候,林巧枝惊人的学习能力。 决定还是做一个善良的人,一棒子打死吧。 来回拉扯,相当于钝刀子割肉,那就太难受了。 胡明德主要也是考虑到,第一次反击,猝不及防下乱棍打死,缴获会多一些。 法方代表看着对面的交流。 这样的内部交头接耳的讨论,是比较常见的,毕竟在不断推进变化的谈判进程中,谈判团队内部要统一意见,交流信息。 但杰勒米看着这次中方谈判团的交流,就是感觉一颗心如脱兔幼鹿,压不住地跳,眉骨攥起来,问翻译:“他们在说什么?” 翻译听得也很艰难,表示抱歉。 这个国家的方言有点超出业务范围了。 林巧枝得了准话。 感觉可以放开手脚去出口气了。 以她之前遇到类似情况的经验,一旦合同没有确定好相关事宜,事后,假设在8万吨、9万吨这些远低于使用寿命的时候坏掉了。 对方公司的检修人多半会找各种原因,从人员培训不到位,操作不当,维护不当,保养不当…… 最后一纸说明回复:寿命不足系因“中方管理不当”。 林巧枝坐正回去,依旧是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转而抛出:“这个15万吨的寿命,还是和我们曾引进的同类型轧辊产品寿命相差甚远,贵方给出的特殊添加剂保护,显然不足以支撑这一点。” 法方另一名谈判代表则道:“我们确实做了一些特殊处理,碍于技术保密,不方便透露核心机密。贵方提出的采购询价书里,也并不包含核心技术转让条款。” 这其实很正常——我们卖产品,但不卖技术。 但在被提出质疑的时候,用这一套说辞来应付,就显得非常耍流氓了。 林巧枝本来之前就攒着一些火气,这下好了,有出口了,她语气反而更为冷静:“贵方的核心保密技术?那好,我来分析一下,影响轧辊寿命的无非是过热损耗,润滑失效,冷却水侵入,负载波动这些因素。” “我们依照此前同类型进口的数据,来一项项分析。” 杰勒米的冷汗刷的就掉下来了。 林巧枝的攻击性,着实有点明显了。 “首先是环境温度,轧线温度一般在70-120℃,润滑脂基础油会在此温度上加速挥发,过热又会导致滚道剥落,进而导致磨损严重,如何有效缓解这个问题?” 法方代表眉头皱起来。 等了两秒,林巧枝就更确定了,技术这个东西,反驳起来是很快的,只有找借口,需要编造才会犹豫。 不等对方反应思考,她继续输出:“再一个,在维护周期中,润滑膜的厚度是会在后期衰减到临界值的,这个变化,按照贵方表述的算法,似乎也没有体现,是没有考虑进去吗?” …… 会议室里,先后交织着林巧枝和同步翻译的声音,空气都好像有点紧张了,以至于整个会议的气氛都有些略微不同。 也是到现在这一刻,法方谈判代表们再看向林巧枝的位置,才终于是察觉到这个不起眼位置的恐怖之处。 涉及轧辊寿命的因素很复杂,在运转的大型设备里更是千丝万缕,随便改动一处,全部都会波动,温度、润滑、磨损、高热,冷却水腐蚀…… 林巧枝却像是挑鱼刺似的,将刺抽丝剥茧的一根根清晰剥离出来。 杰勒米深皱眉,表情有点难堪。 都是搞技术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垂死挣扎,自己都要考虑脸皮厚度问题了。 或许是心理作用,杰勒米甚至听出了讽刺。 同时也更难理解了,低声:“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仍是不相信中方能有人看穿这一点,这和从十斤正常米里找出一粒猫牙米有什么区别,“该死的,你们谁在和中方交流的时候,说漏嘴了?” 有法方谈判代表被戳穿得脸色发红,艾福里恼道:“就不能是人家专家自己发现的?” “我不信!” “有什么不信的?”另一名更为年长的柯勒律治叹口气,“搞了这么多年工业,你敢说你辈子,没见过这种人?” 杰勒米抿唇。 林巧枝见对方低声相互讨论起来,也是停了一下,可能就是停了这一下,刚刚表述的内容,一下子像是在脑海里穿了一遍。 她眼眸闪了闪,动手往前翻了几下笔记本,看到此前了解这个项目记录的德、日、法三方数据后,脑子里冒出一个想法: “15万吨……实验室的理想条件下测出的数据?” 越想越觉得很有可能,实验室模拟出恒温恒湿的条件、基础油达标,甚至冷却水侵入率都可以降低到≤0.1%,负载波动也可以是恒定的……理论轧制寿命完全有希望达到15万吨! 胡明德赶紧咳咳两声,尤其是注意到对面有点发青的脸色,还是年轻好,脾气上来了,攻击性太犀利了,直戳人肺窝子。 这直白的,他听了也得心突突。 他缓和了一下,免得林巧枝给场子直接掀翻了,笑着说了句:“我们作为采购方的,如果不了解清楚,确实没法安心采购。”垫了一下之后,又接着递了个台阶,“我们肯定还是相信贵方合作的诚意的,如果核心技术实在不方便外泄,不如我们来签一份技术保障文件?” 林巧枝眉毛微微一挑。 技术保障文件? 对方拿什么签? 拿头签? 但再看对方露出笑容,皮笑肉不笑的那种强撑笑容,林巧枝就明悟了。 给人架起来了啊! 是说怎么突然咳咳两声插进来,免得对方真的破罐子破摔? 林巧枝感觉自己勾心斗角的情商有所增长! 但即便中方代表深谙谈判策略,想完全按照15万吨寿命签订这份技术文件,也是有点难。 法方在面对中方的连绵攻势下,不得不承认:“15万吨的寿命,数据确实是基于恒温恒湿环境做出的测试结果。”更多的就不能承认了,又在此基础上继续表示,“中国气候多变,我们不可能签订15万吨的轧制量。” 最后,这一轮的谈判中,法方签署了技术附件: [在中国长江流域气候下,保证轧制量≥12万吨。] [每低于保证值1万吨,扣减合同总价0.8%(上限6.4%)] [若因润滑系统失效导致报废,法方无偿更换并承担停产损失。] 当然,技术文件同时也约束了中方的一些规范行为,并且每支轧辊,当要索赔的时候,都要提交第三方的联合检测报告等等一些条件。 当天的谈判结束。 中方团队的气氛明显非常好,气势也比之前高,满面红光的样子。 像是打到了大猎物而归的狩猎团,兴奋透过肢体显出来,刚走回到他们自己学习交流的地方,顾不上整理交流,就有人迫不及待地问林巧枝:“林工,最开始那个线头你是怎么想到的,给我们讲讲呗?” 与此同时,法方谈判团队的气氛就不是很好了。 怎么重新取得谈判优势,且原定的后续谈判策略,都要重新调整,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 杰勒米扯了扯领口,忍了忍肚子里的气:“今天新加入的那个人到底是谁?中方为什么会突然增加一个这么年轻的技术专家。” 没有听说过中方钢铁行业里有这一号人物,而且,对他们太不友善了!
第154章 法方公司的谈判团一时有些头大 事已至此, 杰勒米也没有别的好办法。 只能是压住怒气,咽下去了。 这就好像老王卖瓜说:“我家瓜包甜,是无籽瓜!” 然后被揭穿! 除非不想再做生意了, 否则绝不能激化矛盾,最好还是要放低姿态赔笑。 签署的技术附件, 就属于这个“赔笑”环节了。 但向来技术领先的人, 真的是有傲然的心理优势的,百试百灵的招数,稳操胜券的办法,头一次这么猝不及防的被戳破,遭了乱棍, 那种强烈的不适感让人烦躁,且打心眼里无法接受。 像是苏绣被十字绣踩下去,真是心里冒火! 正如胡明德所预料的,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 其实当头一棒,比钝刀子割肉更有威力。 这不, 谈判当天, 当场该项技术附件就达成一致、双方签字了。 法方谈判团队的状态也受到不小的影响。 谈判策略要改,这其实是蛮大的事,相当于临近考试了,突然改考试大纲,意味着资料不能用,节奏混乱,大量的准备工作报废……都接踵压来。 “我想起来一个人。”谈判团的技术专家瓦奥莱特努力缓和呼吸, 平复烦躁的情绪和压力,他咬了咬字眼, 说道:“这个lin qiao zhi,是不是那个做全丘陵地形拖拉机的乔治、巧枝?之前我的朋友给我提过她,说这款拖拉机的制造者一定是被造物主垂爱的脑子,是个非常厉害,非常年轻的中国女人。”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07 首页 上一页 20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