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枝对人手做了简单的安排。 去补充更多金相分析报告的。 去查找某个具体数据的。 将对方提供的数据资料中,她指定的部分数据资料整理出来,绘制成折线图的。 …… 其实对中方来说,时间也是很紧张的。 白天谈判,晚上消化资料,然后会按照需求不同,分组进行讨论,把问题集中起来,先内部达成共识,再商量谈判策略。 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 我们自己的底线到底是什么? 我们尽可能要追求的、要达到的一个谈判目标又是什么? 这都是要商量一致的。 更不要说,他们面对三家供应商,并且还要力求从中得到更多的技术,付出更少的外汇。 游走其中,其中费的脑筋,不亚于当三面间谍了。 林巧枝就不费这个脑筋了。 欣慰的是,这次不只她一个人了,搞石油的、搞钢铁的,都有和她一样听着就头疼的。 林巧枝很亲切上去同他们握了握手。 握手的时候。 双方眼底露出的都是心领神会的笑容。 胡明德这个中方钢铁专家,就属于异类了,此刻正在那边主导“勾心斗角”式的小会。 林巧枝几人觑了觑那边,都不约而同决定聊一点纯粹的东西,洗一洗耳朵,净化一下脏了的心肝心脏:“大庆油田可是大单位,对这个武兴钢厂的引进这么重视,赵工你这是把班底都带出来了吧?” “技术上就不简单了,没有焊缝,要承受高压,高强度,咱们这方面还是差了点,都要靠进口,但这种命脉的东西,也不能一直依赖进口不是?”赵建则是苦笑着说。 又聊了几句。 她们就各自回去做自己的事了。 毕竟职责不同,负责的方面也不同,也都有很多资料等着看,很多事情等着做。 郑爱兰和李月勤也都在做事。 虽然不参与实际谈判,但是得知林巧枝旗开得胜的好消息,都不免高兴! 同时也有些难说的欣喜。 她们居然间接参与了这么大的引进项目,那种真的在为国家奉献一点点力量的感觉,真的很奇妙,胸膛里都鼓满了气。 好自豪! 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可能是所有义无反顾奔向热爱事业的人,最渴望和期待的东西吧。 她们早早体验到了这种感觉。 太美妙了,这辈子都不会忘的! 还想再多做一点,再学得更用力一些。 连性子相对内敛的李月勤,都忍不住好心情,追寻着问:“为什么赵工说是命脉呀?” 她知道这个钢管技术上很难实现,但是对整个工业世界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学校的教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有些局限性的。 即便事多,林巧枝也从不吝啬讲解,不吝啬投入时间去教。 为她们缓缓铺开庞大的、丰富的,神奇的工业世界: “很重要的,你看赵工所在的石油行业。石油是世界经济的血液,两次石油危机都影响了全球经济,你说重要不重要?” “那肯定重要!”李月勤有点吃惊的用力点头。 林巧枝继续说:“对我们自己来说,石油的钻探和生产,也是关系到民生的关键行业了。这么关键,这么重要的行业,你说其中必须用到的石油套管,咱能不能纯靠买国外的?” “那肯定不行!万一哪天不卖给我们了怎么办?” 林巧枝点点头:“咱们再说轮船……” 她看过很多内部资料,也接触过很多项目,更和赵局这种工业百事通朝夕相处过,对这些也算如数家珍了。 无论是制造飞机、轮船、火车、汽车、锅炉、电站,还是输油、输汽、输水,或者是开发矿藏进行地质钻探,哪儿都需要它,哪里也离不开它。* 要不为什么能被称为工业的“血管”呢? 人离开血管会死。 工业没有血管,基本也是死翘翘了,即便不死,多半也是半死不活,就更别妄图发展了。 无论是石油、化工、钢铁、机械,乃至军工,都离不开这一根根至关重要的“血管” 所以国家才要下力气、下本钱、费大心血去引进它啊! 中国要强大起来,要站起来,血管总不能一直买人家的? 他们要有能力,自己炼钢、自己轧钢轧管! 特种钢,大无缝! 要把命脉握在自己手里。 武兴钢铁研究院这间办公室的灯,总是亮着。 大家经常挑灯夜战,搞到很晚, 有时候还会让食堂送饭过来,在办公室吃过,就继续埋头苦干。 在一轮轮的谈判中,每个人都为这次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林巧枝稍微有点小多。 说实话,林巧枝自己都不太清楚为什么。 但冥冥之中就是有感觉,感觉到细微的不对,再顺藤摸瓜,就能发现对方的缺陷和漏洞。 难道真是所谓女生的第六感? 实际上, 这是一种意识上的东西。就仿佛21世纪的人,突然听千禧年初的人,大聊特聊“手机的创新”和“互联网的发展”。 人:????? 听到离谱的东西,真的很难忽视过去。 其实,能日常接触到、使用到,就潜移默化了许多东西到意识里了。 林巧枝这些年在梦境里接触到的东西,同样也不知不觉融入她的思维和眼界里。 看不见,摸不着。 但却实实在在存在。 这些属于意识层面的东西,让她好像变得格外敏锐,再加上足够深厚的技术积累,外化出来并没有太大的困难。 听说了武兴这边,和三家公司的谈判局势有变化。 中方好像逐渐掌握了主动权! 负责引进班子的领导们,忍不住过来瞧一瞧。 这个班子,是四三方案之初,由计委、建委、冶金、燃化、一机、外贸等部门里抽调人成立的。 全名叫作“进口设备领导小组”,听名字就知道了,统管进口设备的! 积极跑过来的这个小老头,就是其中的成员。 看着还挺朴素的,穿着平平无奇的白衬衫,有点宽松,还洗得有点旧了。 进了这间办公室,左右看看,溜达几步,然后就默不作声地在旁边,偷听林巧枝给两个徒弟讲东西。 听着,兴致就上来了! “月勤你看你整理的这份资料,日本这个电路容易受车间电磁干扰……我们下次谈判,可以要求对方重点说明液压AGC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偷听的霍小老头不禁坐直了身体,转头看他拉住的袁立华,不许他出声干扰,自己又低声问:“意思是,怀疑这个问题日方没有解决?” “差不多是这样。”袁立华点头,“但也有可能,是想套一套这个技术的底细。” 谈判其实不仅是谈价格,有的时候,对方用于说服中方的技术信息,也都包含着重要的信息。 比如,谈判获取的纯净度参数,中国有可能,依此研发出真空脱气轴承钢。 霍凯康真的来兴趣了,最近听说多了,说武兴谈判这边推进顺利,结果一来就亲眼目睹现场了。 林巧枝的思路还是很丝滑的。 不管霍凯康这个旁听生跟不跟得上,至少她两个徒弟是能跟上的,时不时点着头,还有“她们”和能被选到谈判里帮忙的人,也都是多有点头,表示明白。 林巧枝很快讲到:“如果没有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按照前面商务谈判组给出的参考数据,”她停顿一下,对比前面思考了一下,“或许我们可以以此为由,成功压减1200万美元左右……” 霍凯康感觉就像是才上战场的新兵蛋子,糊里糊涂就跟着部队冲,就光听前面子弹啪啪啪的打,炮弹轰隆隆的炸,也不晓得前面战况到底怎么样。 “也就是说,这就又抓住一个谈判点?”他忙转头问袁立华道。 “应该是吧,等会开小会的时候,林工应该会提,再进行一些细致化的讨论,确定一下。”袁立华简单介绍,就忍不住夸:“按前面的经验看,不准的就一两成,十有八九是能打点东西下来的。” 霍凯康眉毛跳了一下,看看他,又看看林巧枝,还有同步做记录的徒弟们。 想到谈判桌上罕见的强势局面。 甚至都有点压着对方打的趋势了。 忽然就后悔了。 真是悔得腿都要拍断了,戚岳干什么吃的,竟然把人让给了海军方面,什么狗屁决定!
第156章 法方代表:不想见到她 霍凯康蹲守。 看到林巧枝的徒弟把记录好的纪要拿去, 先让她看过,签字,又拿去给谈判团队里其他人通气。 看到好几位专家, 看着林巧枝的纪要,或缓缓点头, 或者表情郑重, 霍凯康于是转头看袁立华:“这是八九不离十了?” “估计晚一点,要开会了。”袁立华翻手腕看了下表,又转头吩咐身边的人,吃的还是都要准备好,估计又要搞到很晚, 再有,商务团队也可以准备起来了,在技术轮敲定之后,尽早给出一个估算和预案 霍凯康看着他这种熟练的操作, 再想一想去别的项目视察的时候,那些能夹死苍蝇的眉毛, 意味笑着看袁立华:“你这小日子过得比我们还舒坦啊。” “哪有哪有, 也是多亏了组织照顾。”袁立华感觉头皮有点紧,连忙笑道,“要不是组织看到了我们的难处,派林工来支援,调派过来这么多高水平的同志,咱这也是压力大着呢。” 霍凯康也是估了一下时间:“这么看的话,林工其实熟悉了项目, 发现问题还都是比较敏锐,比较快的?” “也还是需要各方面配合的!”袁立华感觉到一丝不对, 急忙反口诉苦,“您是不知道……” “那就给她需要的配合好了。”霍凯康打断他,“水平高的难找,能做事的人还怕没有?” 这语气,袁立华越听越不对,心里警报铃嗡嗡嗡的响。 他嘴都说干了,可算把半点不起眼的霍小老头从这间办公室请出来了。 可别表扬和嘉奖没来,反而把林巧枝给他弄走了。 和林巧枝比起来,那些表扬什么,不要也罢!! 什么人手、什么配合,他难道弄不来?林工最需要的是时间,领导能给吗?也就能给点荣誉上的东西了。 这玩意,谈判成功了,还能缺? 而且,林工这个年龄做到现在这个程度,还能缺了那几句夸奖,那点荣誉不成? 霍凯康也是随着袁立华笑眯眯的就往外走,去其他部分继续视察,看起来半点不生气,就是那个笑容里,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先是去隔壁上锁的独立小办公室,看了看已经签署了技术附件。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07 首页 上一页 20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