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怅然地道:“萧师弟,当年师父曾说,你天赋过人,用心纯粹,是难得一见的赤子。 “只是这样的性情有利有弊,虽不容易被外界干扰迷失,可也有过于天真的弱点,再加上你性情松散,做的东西才总有差了半分的感觉。 “师父说过,你若能克服这两个弱点,在墨家术上的造诣必能远超我们其他人。 “如今看来,师父说的的确没错。他若能见到今日的你,想来也会欣慰非常。” 萧寻初一愣。 他没想到宋师兄会这样夸赞于他,猝不及防,懵然道:“师父这样说过?” 反应了片刻,他又道:“……我过于天真?” 宋问之莞尔:“若不天真,谁会放着将军家的二少爷不当,跑到山上去当穷得饭都吃不饱的烂工匠?” “……” 萧寻初无法否认这话,但在他看来,宋师兄也一样。 尽管后来家道中落,但他最初上临月山的时候,家境还算优渥。 萧寻初与宋师兄比试的时候还没感觉,宋师兄突然夸奖了他,还对他友善起来,他倒不习惯了,抓了抓头发。 他问:“所以现在是我赢了吗?你没招了?” 萧寻初对当下的情况有些疑惑。 他说:“所以你特意把我和知秋都叫来到底是干什么的?不是说有制胜武器吗,不会就是刚才那些吧?” 萧寻初不自觉地出言又损了一句。 但他困惑也是真的。 宋师兄拿出来的作品工艺是精湛,但要说是“必胜之物”,感觉还是差一点火候。 宋师兄对他笑了笑。 “这就想赢,想得倒美。” 宋问之的表情,忽而变得意味深长。 “你以为我这十二年,真的光是享受山珍海味,别的什么都没准备吗?” 不等萧寻初有什么反应,他率先起身,然后对萧寻初挥挥手道:“站起来,别坐这儿,耽误事。” 萧寻初刚刚让开,就见宋问之打开屋中一个箱子,在箱底摸了几下。 接着,不知他干了什么,忽然听到屋内传来“咔哒”一声,随后那巨大的沙盘竟裂成两块,然后向两边移动,打了开来! 在沙盘底下,居然有一条幽深的密道。 密道以木质楼梯向下延伸,看不到底。 宋问之说:“这些年,承天皇太后让我负责了不少上京的营建修理工作,包括这间屋子,也是我自己设计以后盖出来的。 “于是,我利用职务之便,花了十多年,暗中修了这条密道。 “伴君如伴虎,我又是外邦出身,辛国不可能对我完全信任,所以我才会早早做此后路防范。 “从这里下去,走上一个时辰,就可以通往上京城郊,那里有我用他人之名购置的宅院,辛国应该一时半会儿找不过去。 “我的妻子儿女昨晚就已经出发了。 “你们也从这里逃走吧。 “等接到我的家人之后,麻烦你们带他们一起回方国。这个请求大抵有些奇怪,但当下之计,也唯有如此。” 在萧寻初愕然的眼神中,宋问之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说:“承天皇太后是个果断且有才能的女人,她对自己的国家是很认真的。 “你们与我比试,要是输了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偏偏两局都赢了,皇太后难道还会轻易放你们走吗? “我会用木人装作我们还在比试的样子拖延时间,你们速速离去。”
第二百一十四章 小楼内一片寂静。 谢知秋有些吃惊地开口:“……你竟要救我们?” 宋问之只是笑, 没有接话。 尽管宋问之是萧寻初以前的师兄,两人这回见面感情好像也不错,但他毕竟效命于辛国, 谢知秋之前对他还是以戒备为多。 这个时候, 没想到他会主动提出要救他们,谢知秋不免错愕, 看宋问之的眼神, 亦有些变化。 萧寻初则更为震惊:“师兄, 那你呢?要是我们在你的楼里消失,等辛国那边发现,不可能不怪罪你吧?” 宋问之没有否认, 但又说:“这你们不用担心。皇太后之所以要杀你们, 就是因为忌惮你们的武器技术。 “我这回败了两局,但仍然是辛国这里最好的匠人,要是杀了我, 辛国拿什么去对抗义军将来会使用的军用火器? “我责罚难逃,不过,至少性命应当无忧。” 性命或许能保住, 可统治者真要降下罪罚,多的是手段让人生不如死。 劓刑,宫刑, 断足…… 只是顷刻之间,谢知秋脑子里就想到了很多辛国可以惩戒宋问之的方式, 他们如果真的一走了之, 不难想象宋问之会遭遇什么。 谢知秋侧目, 问:“我听闻师兄当年是自己决定要效忠辛国的,如今又为何要牺牲自己, 来救我们这些方国使者?” 宋问之看向谢知秋。 他与谢知秋是第一次见面,不过萧师弟不善隐藏感情,只是通过他们两人之间的眼神交流,宋问之也能感受到这两个人关系非比寻常。 毕竟是初次见面的方国官员,他对谢知秋存着几分疏离,但因为是萧师弟亲近的人,他凝了一下,还是对对方说了实话。 “……我们师门的事,你好像知道不少。” 宋问之说。 他顿了顿,才言:“当年在我看来,以方朝朝廷的昏庸,亡国是迟早的事。 “而我们这样的人,不过是升斗小民,根本左右不了朝廷的决定,若民与官斗,更是一条死路。 “我明明看清了局势,若是不自救,难不成还困守死地,呆等着我的家人跟随庸君埋骨? “蝼蚁无法撼动大树,蚍蜉亦不能扭转巨船航向。 “以我之力,实在无法改变天下大局,力所能及的,唯有保护自己的家人而已。” 宋问之略作停顿。 “谢姑娘,我们当年在临月山上的事情,我不太清楚你听师弟说了多少。” “少年当有大志,年轻的时候,我也不是没有做过守护天下的美梦。” “可是后来,师父他是怎么死的?” “那些愚人,随心所欲地讥讽嘲笑我们是疯子、怪物!师父一心赤诚,一把年纪了,却被他们指着鼻子骂!说他是捡垃圾的没用乞丐!”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那些人看不起我们的知识在先,我又何必热脸去贴冷屁股,自作多情,非要救他们不可?” 宋问之此言,多少带了些泄愤的怨气。 不过谢知秋自己也是先为官,后投义军,若不是到处碰壁,经了不少身不由己之事,断不会做出这般选择。 这种对朝廷的不信任,她不是完全不能理解。 谢知秋想了想,说:“宋师兄嘴上虽如此说,可是眼神和行为看起来都并非真的如此无情,而且师兄制作的攻城器和守城器,都没有完全以杀戮为目的。” “……” 宋问之本有意回避她的目光,可是听到此言,眼神又晃了一下。 “我只是不喜欢杀气过重的武器。” 他一边这么说,一边想了一下,又看向谢知秋。 他说:“你们在沙盘对局上用的那些武器,未免过于残暴了。 “你们可能觉得当下赢了就好,但这样武器的出现在战场上,一定会让敌方大为戒备,然后随之开展军备竞争。 “你们这边的手段极端,对方为了赢,就会拿出更极端的武器。 “这样一层一层堆叠下去,迟早有一日,一场战争就会让百万、千万人丧生,令全天下人都陷入危险之中,乃至生灵涂炭。 “统治者只发号施令,战场上再怎么激烈,他们也可高枕无忧,自不会考虑这么多,只会觉得武器越强越好,但对百姓来说,却是灭顶之灾。” 他顿了一瞬,又言:“其实我放你们走,也不单只是因为不希望你们死。 “你们活着,承天皇太后会对你们的军队有所顾忌,不敢冒然开战。 “但是你们一死,天下就只有辛国有能力制造火器了。 “见识过你们那些器械后,李太后必定会觉得我的手法过于绵软,命令我按照你们那边的思路动手。 “辛国以草原民族掌权,对攻占掠夺的渴望远胜于农耕民族,若真是如此,接下来四方都会不得安宁。 “若是变成那样,也并非我所愿。 “反而是你们,虽然有能力攻打,却宁愿选择和谈,或许有谈一谈的余地。 “倒不如保住你们的命,维持目前这个僵局。 “我知道大势不可挡,冷兵器迟早会过渡到火器,而一旦开始使用火器,大规模热战也必然不可避免。自己弱,就会被人侵略,事实如此,也无法停滞不前。当下这样做,不过是螳臂当车,不知道能维持几年,但只守当下,能多得一天安宁也比立即陷入混乱好。” 谢知秋认真听着宋问之的话,没有打断。 “兼国覆军,贼虐万民,竭天下百姓之财用,不可胜数也,则此下不中人之力矣。” 待他说完,谢知秋垂眸,忽而开口。 宋问之听到她说出这句话,十分惊讶地看过去:“你竟看过《墨经》?” 谢知秋颔首。 她原先并没有说太多话,直到此时,才出言道:“听起来,你的不满主要是对朝廷,而不是对方国。既然师兄你当年离开,是因为朝廷无药可救,那如果效忠的对象……换作是我们呢?” “……什么?” 谢知秋道:“不知宋师兄在辛国,有没有听说过方国义军的传闻。 “我们义军起初是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军队,这几年以云城为据点,逐渐有了一些掌控能力。” 在谢知秋看来,宋问之虽与他们阵营不同,但在观点上,并没有本质分歧。 他们本该是同路人。 谢知秋指了指守在外面的小弟子,邀约说:“正如宋师兄所见,我等善用器械,深研技术。 “在义军之地,墨家学说是一门受到重视的公开学问,不少孩童都主动学习,如今在北方之地,弟子已有上百人。 “我们为自己效命,而不是听命于皇帝。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73 首页 上一页 26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