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都踉跄,推开身侧宫人,踉踉跄跄朝裴晏寝宫而行。 菱花槅木扇门推开,瞥见榻上的裴晏,裴冶双眉稍拢,面露不虞。 “怎的这么快就沐浴了,我还想……还想找你去天清池。” 玉兰避暑山庄共有三个石砌浴池,一在皇帝寝宫,二在长安郡主行宫内,三在天清池。 据说长安郡主行宫内的汤池有泉眼六个,平面呈莲花盛开,浴池水有疗伤功效,沈鸾又自幼体弱,所以皇帝特将那行宫留给她。 “长安那莲花汤池虽好,不过偏了些,周围还种有竹林。要我说,还是天清池好,佳人美酒作伴。怎么样五弟,我宫中新来了几位美人,如若你喜欢……” 裴晏轻轻瞥他一眼,打断:“长安郡主宫中也有汤池?” 裴冶不明所以,还以为裴晏是对莲花汤池有兴趣,轻笑:“莲花汤池你就别想了,那是长安的地,她也就对太子好。除了太子,别人一概不得进。” …… 分班“陈牲数获”后,当属裴晏所得猎物最多。 皇帝大喜,在湖心亭设下筵席。 舞姬着玉佩环铛,白纱蒙面,衣袂翩跹,踮脚在湖上莲叶翩翩起舞。 那莲叶足有巴掌大,仅供一人站立。 古有飞燕盘中舞,今有舞姬莲中舞。 皇帝抚掌大笑,底下臣子笑着附和,连声道:“妙极妙极!” 宴上觥筹交错,又有歌女在旁,借着水声,轻敲檀板,拨弄琴弦。 靡靡之音自水上传开,虽说秋狝君臣同乐,然终究君臣有别。 陈绾绾坐在下首筵席末桌,手中巾帕攥成一团。 娘亲虽受宠,然再怎么也越不过正室,即使有父亲宠爱,在世家贵女眼中,陈绾绾这个庶女终究上不了台面。 加之她得罪长安郡主在前,自那之后,陈绾绾几乎是孤身一人,无人再和她攀话。 宴上欢声笑语一片,陈绾绾目光灼灼,紧盯上首仅次于太子的沈鸾。 立于身后的侍女瞧见,赶忙上前提醒:“姑娘,老爷出门前吩咐了,他自有安排,让你莫再生事。” 陈绾绾目光愤愤,险些咬碎一口贝齿,忽而又想到今夜父亲的安排,她轻哼,不以为意:“我知道了,用不着你多嘴。” 声音上扬,颇带了几分幸灾乐祸。 等过了今夜,她倒要看看,沈鸾还能如现在这般受宠吗? 陈绾绾目光如炬,快要将上首的沈鸾盯出洞。只可惜她位置太偏,沈鸾坐于上首,半点也未察觉。 挨着裴衡坐着,沈鸾满眼都只有白玉盘中的醉蟹。 侍女剥的总不尽沈鸾的意,唯有裴衡剥的蟹肉,能分得沈鸾两眼。 “这蟹在黄酒中泡了足足四十时辰,切莫贪吃。” 蟹钳肉拿银汤匙取下,裴衡将蟹肉置于盘中,递于来福,让端给沈鸾。 余光瞥见湖上莲叶的舞姬,裴衡视线忽的一顿,目光在其中一女子脸上停留片刻。 那舞姬虽蒙着面纱,然而那双眼睛…… 裴衡转首偏向一旁的沈鸾,片刻,方轻嗤:“大司马还真是有心了。” 沈鸾不解其意:“发生何事了?” 裴衡辗转腕上的迦楠念珠:“这莲叶舞,是大司马安排的。他家中的小女儿,你昨日也见过,在猎场。” 能为沈鸾记住的人不多,然陈绾绾过于蠢笨,裴衡只一提,沈鸾立刻有了印象:“我当是谁,原来是她。” 又好奇,“阿衡怎么突然提起她了?” 裴衡视线落于莲叶中央的舞姬:“卿卿看那人……” 夜色如水,顺着裴衡视线往下望,沈鸾只能看见那舞姬遍身绫罗,身上玉环随舞姿碰撞,发出清脆响声。 她双眉紧皱,盯半天,也看不出什么。 只能转而望向裴衡。 裴衡声音慢慢:“再等等,或许再有……” 手指半曲,在桌上轻敲,和着岸上檀板声。 一、二…… 裴衡手指落下的前一瞬,倏地秋风乍起,湖面涟漪荡开,檀板忽止,舞姬自莲叶上缓缓退开。 再然后,秋风拂起面纱一角。 沈鸾终于看清那舞姬的面目。 那眉眼,竟和她有六分相像。 只可惜那六分像,其中有五分是装出来的。 长安郡主骄矜,又生于皇城脚下,即便等闲之辈有心模仿一二,也只能模仿到皮毛。 那舞姬自知御前失礼,赶忙跪下请罪:“陛下恕罪,奴婢仰望陛下许久,今日终于得见天颜……” 声音清脆悦耳,如山中黄鹂。 沈鸾唇角笑意渐淡,侧身,果真看见裴衡拢住的双眉。 眉眼六分像不过是掩人耳目,这舞姬的声音,竟像极了沈鸾。 只是长安郡主目中无人惯了,未曾有过如此低声下气的时jsg刻。 筵席声乐骤停,静悄悄无人耳语。 落在沈鸾脸上的视线自四面八方传来,有好奇,亦有幸灾乐祸。 长安郡主昨日才嘲笑陈绾绾和青楼女子一样,今日大司马就送来一舞姬,声音和沈鸾一模一样。 沈鸾双唇紧抿,髻上簪子在风中轻轻晃动。 未待出声,眼前忽的多出一青玉盘子,裴衡眉眼的错愕尽数拢去,他不疾不徐,似是在赴一场再寻常不过的宴会。 “这胭脂樱桃不错,卿卿尝尝。” 衣袖抬起,裴衡宽松衣袍挡住大半视线,他低声:“你若是恼了,就真着他们的道了。” 沈鸾垂眸,兴许是裴衡挡着,她亦自在不少。沈鸾喃喃:“难不成我连生气都不能了?” “自然不是。”裴衡笑笑,抬眸轻望四方,不动声色记下几张笑得最欢的面孔。 他缓声,“只是现在卿卿越怡然自得,那人就越气。” 何况如今皇帝还坐在上首。 面纱滑落,舞姬话犹未了,皇帝的面色早变幻好几回。 良久,方低声一笑:“陈爱卿真是七窍玲珑心。” 大司马立于下方,连声道:“臣不敢。” 话音甫落,皇帝手中的金瓯永固杯忽的直直砸向地上,酒杯四分五裂,碎了一地。 满座乌泱泱跪了一地。 皇后垂首跪在地上,余光轻轻在那舞姬脸上掠过。 真蠢。 活人怎么可能争得过死人呢。
第十七章 碧玉兽面香炉燃着点点熏香,蒋贵妃斜卧在美人榻上,任由宫人手执小拳子为自己捶腿。 今儿皇帝大摆筵席,按理说她居于贵妃之位,理应出席。只是她还心心念念沈鸾院中的百日枯,深怕沈鸾追查到自己身上,故而借由身子不适,暂在宫中避避风头。 不曾想只是一场筵席,也能惹出这么大的风波。 “你说什么,大司马怎么了?” 得知筵席出事,出事的还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兵部尚书,蒋贵妃再也待不住。 一张娇媚容颜荣光不再,蒋贵妃心烦意乱,抬手制止了身边宫人的伺候。 她沉声,望向下首的小太监:“不是说只是献舞吗,好端端的怎么会革职?” 小太监双膝跪地,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将筵席上发生的一切道出。 圣上大怒,革去大司马官职,发往边疆流放。 蒋贵妃大惊,仍觉得难以置信:“就为了一个沈鸾,陛下竟如此大动干戈?” 大司马宠妾灭妻,往日弹劾他的折子也不少,然陛下从未有过表态,谁也没想到,大司马会因为一个舞姬,失足至此。 手中的丝帕快要被拽断,蒋贵妃心惊胆战,只是一个舞姬,陛下尚且如此,若是沈鸾将院中的百日枯告知…… 蒋贵妃打了寒颤,一颗心直往下坠。 身子摇摇欲坠,她定定心神,目光凶狠望向一侧的宫人:“沈鸾宫中那个太监……处理干净了吗?” 宫人福身,轻声回:“娘娘放心,那人是自己运气不好,跌落井中身亡的。长安郡主本事再大,也不能撬开一个死人问话。” 终于有一件称心事,蒋贵妃点点头,表示赞许。染着蔻丹的指甲轻抚榻沿,蒋贵妃声音轻轻。 “说来也怪,沈鸾怎么这么快就知道院中的百日枯?那玩意我都不认识,她又是从何得来的消息?” 视线在寝殿环顾一周,蒋贵妃忽的沉下脸:“还是说我这宫中,也有人想捡高枝往上爬、改姓沈了?” …… 宫中死了一个小太监,这事本不该上报沈鸾。然近来是多日之秋,自筵席上离开回行宫,绿萼小心翼翼搀扶着沈鸾的手,一一将这事告知。 “今日宫中无异动,奴婢不放心,让人细细将行宫中的侍从都盘查了一番。除了我们自蓬莱殿带来的,剩下的都是往日在行宫服侍的旧人。” 起初绿萼并未发现异样,直至她发现后院负责洒扫的小太监少了一人。 那人是十天前失足跌落井中的,彼时沈鸾还未抵达行宫,若不是因着这事,绿萼万万想不到这个小太监会和沈鸾有牵扯。 “奴婢查问过,那小太监的家乡和蒋贵妃的贴身侍女一样。”绿萼皱眉,“只是奴婢不知,若真是蒋贵妃所为,二皇子为何将此事透露于我们?” 青石甬路,清辉月光如薄纱,沈鸾心不在焉应了声。 绿萼担忧:“……郡主?” 沈鸾倏地驻足,视线眺望前方,她声音幽幽:“绿萼,今晚那个舞姬……怎么样了?” 显然是没想到沈鸾会有此一问,绿萼稍怔,须臾方道:“郡主不必将那样的人放在心上,奴婢听说,那人声音本非如现在这般,后来吃了药才成现在这样的。” 沈鸾惊疑:“只是吃药便能这样?” 绿萼点头:“是,听说那药是从南海来的。” “……南海?”沈鸾眼中难得有笑意浮现,“父亲也曾去过南海。” 待改日归家,她定要好好问一番。 世间竟有如此奇妙之药。 绿萼跟着笑:“将军博古通今,自然无所不知。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军脚下踩过的,可不止万里路,自然学富五车。” 沈鸾笑出声:“父亲可不在这,你夸再多也无益,他可听不见。” 见沈鸾展露笑颜,绿萼轻声细语:“郡主听见,也是一样。” 四下无他人,绿萼手提明瓦灯,烛光晃动,照亮前方一小段甬路。 路上有宫人碰上沈鸾仪仗,慌不择路跪下行礼,两肩颤颤不敢多看一眼。 长安郡主本就身份尊贵,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帝摆明了偏心,经今夜筵席这事,宫中众人更不敢轻易招惹,小心翼翼陪笑。 沈鸾习以为常,对宫人的谨小慎微视若无睹,金镶玉步摇在秋风中轻轻晃动。 夜里天冷,山风簌簌。茯苓特地回了行宫,取了莲青斗纹鹤氅,为沈鸾披上。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1 首页 上一页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