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古装迷情
收藏  反馈 

江南燕,江北雪

作者:明月含章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1-20 06:10:14
书名:江南燕,江北雪

作者:明月含章

简介:

小国舅谢衍于千秋节见一妙龄女冠,姿颜姝丽,绝异于众,自此辗转反侧。

那女子之父孤守晋阳多年,为匈奴人所杀,自己又流亡了三年,才被救回了建康城。皇帝嘉奖忠臣义士,将其封为宜城君。

听闻她曾放言:北地不收复,血仇未报完,绝不出嫁。

神州陆沉,北地尽落敌手,天子立足未稳,仰仗世族鼻息,谁会轻言北伐之事?偏偏小国舅是个执拗的,一个风雅的世家公子,自此投身行伍,立志北伐。

他心中也清楚,想要替她报仇的人,从来不是他一个。她纠缠在那么多的爱和恨中,是他们都握不住的月光。

终于,多方势力齐聚洛水之畔,确认过眼神,都是爱过她的人。可想替她报仇的人那么多,她却谁都不愿依靠。

初阶解:四个男子的雄竞修罗场。

高阶解:一个女子的乱世执念。

顶级解:男人只会影响拔刀的速度

1.架空魏晋,女非C,介意勿入。

2.传统古言,人物多少会有原型,无需对号入座。

3.女主是唯一主角,事业脑,外冷内热,有大义,但性格并不完美。

4.CP线较多,站稳自己的CP,千万不要动摇哦!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正剧 美强惨 钓系 权谋

主角视角:杨灵徽、谢衍

配角:赵缨、慕容桢、令狐望

一句话简介:她是皎洁的月,是吸人骨髓的妖

立意:山河破碎,何敢言爱。并肩携手,共赴山河

第1章 一、千秋 好好的女郎,怎就入……

  江南的冬日总是结束的突兀,不知哪一天开始,秦淮河边的花陆陆续续都开了,一时竞态争艳,如云如雾,好不热闹。

  自从南渡至此,好容易有了片刻安宁,无论是世族还是百姓,皆不愿意荒废这大好春光,纷纷于晴好之日前来踏春。

  皇帝萧祁亦贪恋此间繁华,决定将皇后的千秋节庆典放在河边新建成的凝华台上办。

  如今的谢皇后,却非萧祁原配。萧祁本来的妻子赵氏,不过是蜀中一小吏之女。皇帝尚未践祚时,其父受封成都王,其母郭氏是成都王府的一名侍妾,与赵家有些旧谊。一日赵氏随母前来王府做客,郭氏一眼便相中了这个相貌美丽,端雅知礼的姑娘,不久后就禀告了成都王,给两个孩子定了亲。

  婚后,年轻的萧祁和赵氏感情甚笃,很快就诞下了第一个孩儿。若不是后来的中原大乱,成都王不得不出兵襄助皇帝平叛,自己又在平叛中被堂兄河间王诛杀,或许两个人会一辈子都过着平淡却安宁的日子。

  萧祁不想回想那些担惊受怕的日子。他一步步被推上了帝位,回头去看,过往是一团迷雾,迷雾中有金戈铁马的厮杀,有兵临城下的恐慌,有权臣拥戴的迷惘……他本不是个有野心的人,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是他不忍回想的伤疤。

  那些日子,只有他的妻子,无论是什么样的困局,都陪着他,守着他,给他带来无限的勇气。然而她自己却死在了丈夫功成名就,飞黄腾达之前。

  如今的谢皇后,乃是陈郡谢氏之女。谢氏为世族翘楚,又有拥立之功,是萧祁必须仰仗的力量。更何况她比萧祁小了十几岁,温柔美貌,聪慧明礼,自然受尽宠爱。

  这是他登上至尊位置后,给她过的第一个生辰。哪怕北地的军队步步逼近,朝野混乱不堪,天下哀鸿遍野。他就是想要为她好好庆贺一次生辰,越盛大越好。

  廿四日很快到来,这一日便是千秋节的正日子。

  这一日天气甚为清朗,只有几缕闲云漫卷在天际,被风吹着,舒作各种美丽的姿态。百姓听说今日台上会有钱币散下,早早便聚在台下,翘首张望着。

  台上有袅袅乐声传来,熏风阵阵,香气绵绵,闻着都让人心情舒畅,可以想到那是何等富丽旖旎景象。

  不一会儿,有人策马而来,青色的骏马肆意驰骋过街巷,后面跟着一队亦步亦趋的亲随。看这排场,便知是位贵人了。

  那人快到台下时,从马上一跃而下,将马鞭丢给了近旁的一位侍从,疾步向着那飘出香风的舞台歌榭而去。众人这才看清了他的长相,不由啧啧称奇。

  十五六岁的少年,穿着一身绛色的袍服。他的眉眼出众的冶艳华丽,生生将那明亮到艳丽的袍服都压了下去,只让人注意着他的样貌,移都移不开眼睛。

  “这位郎君好俊的样貌,究竟是王家儿郎,还是谢家的子侄?”有人不禁问道。

  一个长着络腮胡的男子,不屑地哂了一下,摆了摆手,笑道:“好一个乡巴佬,连他都不识得。这位郎君便是皇后殿下的胞弟谢衍,长房独子,族中行七,小名叫阿弥的那位,今后尊称一声‘小国舅’就对了。”

  众人默契地“哦”了一声,看着那意气风发的背影,心照不宣地露出一抹复杂难明的笑意。

  正在众人交头接耳地聊着这位小国舅时,又一辆羊车款款停下。

  这些年,建康城的贵人们越来越喜欢乘坐这稳当轻便的羊车了,就连庶族也纷纷效仿起来,一时蔚然成风。

  羊车自不如马车阔大,但胜在轻巧闲适,很有安逸之态。富贵人家又喜装饰,云母砗磲之类的贵重物品尽数点缀在羊车上,让那小小的车架繁复华丽到无以复加,反而失了本意。

  这辆羊车倒十分简素,朱红车壁上绘着凤鸟的纹饰,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正在大家不以为然,准备用目光迎接下一位贵人时,车上下来的人却瞬间抓住了众人的眼球。

  那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女冠,穿着一身青色的道袍,手上持着一柄麈尾,头上顶着一个妙常冠,除此之外再无任何坠饰。然而她的样貌,却生得极夺目,让人只觉得再多坠饰于她而言都是枉然,都是冗余。

  梨花初绽的皎洁,月华满天的温柔,明明五官很淡很淡,但整个人偏因此带上了遗世独立的感觉。

  一时之间,人语迟迟,好半晌才有人慨叹道:“想不到建康城有如此佳人……”

  有人接了他的话,大呼可惜:“好好的女郎,怎就入了道!可恼可恼!”

  那个络腮胡的男子又有了发挥的空间,朗声道:“这便是你们寡闻了,这女冠就是一月前从北地接回来的杨氏女,她的阿父便是那位守晋阳城而死的杨太尉。杨太尉忠勇节烈,守了那座孤城十几年,若非他苦苦支撑,想必胡人的马早就踏过大江了。可怜这女郎,城破后流亡了整整三年,如今才被救了回来。听说陛下怜悯,封了她一个‘宜城君’,也算能告慰忠烈。”

  建康百姓多由北地逃亡而来,见识过胡人的凶残,内心也多存故土之思,所以对于杨太尉这般节烈之人,赞佩倾慕,对于那女郎的身世也颇多怜悯。

  只是怜悯归怜悯,该探究窥视的想法却半分不减。

  “既然封了女君,怎么又成了道姑模样?”有人好奇追问。

  “她不是与琅琊王家的九郎有婚约么?听说是她自己主动拒绝了这桩婚事,只说一心向道,不欲婚配。陛下只好又给了她个‘妙清真人’的封号,允她在雁回山上建了道观,修行去了。”有人知道其中内情,在嘈杂声里,缓言解释道。

  众人不由慨叹起来。虽说时下五斗米道盛行,朝臣多有信奉,连陛下都喜欢召道人入宫,谈玄问道,但只身入道门的却不多。不明白这个如花似玉的妙龄女郎为何就选了这条路。

  “想起来了,”有人拍了拍脑门,忽然说道:“听说晋阳城破后,这位女郎落到了鲜卑人手里,还曾当过奴婢。后来赵将军北伐时,专门去寻她,费了好大功夫才将她找到带了回来。还有人说,她不是当了奴婢,而是给鲜卑人当了侍妾……”

  那个人压低了声音,脸上的神色暧昧又诡异。

  “果真吗?”有人大为惊奇,“那岂不是……怪不得年纪轻轻入了道,也是可怜呢。不过那王九也是痴情人,就这么等着,那得等到猴年马月……”

  说起这些绯闻轶事,大家自然兴致勃勃。顺着这个女冠的身份,众人又聊了许多。一时说着王家九郎的风仪出众,一会儿又说到荆州赵使君的丰功伟绩,一会儿话题又拐到小国舅的散漫不羁上……

  不知不觉,人越聚越多,台下的热闹竟然分毫不比台上差。负责治安的武侯怕出了岔子,急忙将人群疏散,却见那些人刚离开这里,又去其他地方扎堆去了。

第2章 二、高台 过往的人和事如烟尘般,在眼……

  灵徽本不愿来这样的场合,一个出了家的女冠,待在山上就很合事宜,不必在这里被迫接受着众人目光的审判和凌迟。可是,皇后一番盛情,很早就遣了黄门上山相邀。她到底不是什么世外高人,寄人篱下而已,不答应只会显得自己不识抬举。

  今日的庆典办得盛大,足见圣上对皇后的重视,并不是虚言。可是,这样的喧嚣热闹,让她觉得虚幻迷离,好像曾经入目过的断井残垣,烧杀戮掠不过是一场噩梦。但分明不是啊……端坐在御座上言笑晏晏的人,是曾经的成都王世子,不是那个身体肥胖却面相慈爱的先帝。

  她依稀记得几年前,也是在相似的高台之上,先帝握着阿父的手,笑言道:“子显啊,你生了这么个如花似玉的好女儿,怨不得爱如珍宝。朕都不知道该给她指个什么样的亲事,才堪相配。”

  阿父为人忠诚谨慎,忙道不敢,只言:“圆月被臣骄纵太过,性子刁蛮,哪里能得陛下这般评价。只是臣久在边关,无暇相顾,实在放心不下她。若得陛下体恤,给她指一门稳妥的婚事,臣便再无后顾之忧,纵是死也无憾了。”

  先帝后来遵守承诺,为她挑中了琅琊王家的九郎王愔。王家门第清贵,王愔本人年少有为,品貌出众,那是一段洛阳城里人人都羡慕的婚事。可是那才过去几年啊,晋阳城破,阿父殉国,紧接着胡马南下,连洛阳城都化为了一片焦土。过往的人和事如烟尘般,在眼前聚了又散,时光流转,仿佛不过是一段昨日故事,又仿佛已经隔了半个人生。

  不过几个呼吸,她已经从悲伤中抽离出来。平静又缓慢地靠近御前,在宫人的带领下,郑重地行了个礼,用恭敬地语气道:“臣见过陛下,见过娘娘。愿娘娘长乐无极,芳龄延永。”

  萧祁听到声音,抬眼时恍惚了一下,大概想起了她的身份,勉强露出个笑容来:“宜城君虽然入了道,到底是朕亲封的郡君,实在不宜过分简素,否则被人认为受了苛待,恐会寒了前方将士的心。今后若有什么需要,只管告诉皇后便是。”

  灵徽低头,应得谦卑,本就清丽袅娜的样貌,因为这个举动而显得越发楚楚。

  她的价值,本就是为了安抚人心。莫说军中多为阿父旧部,就说那忠诚不屈之名,就足够给偏安一隅的朝廷一份难得的体面。可皇帝终究是成都王一脉,和先帝并不亲厚,自然也不会对他们这些先帝旧臣有多少感情。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