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鲜香适口,老人和孩子最爱这番柿锅。 阿桃见了叫顺子得闲去打一些鸳鸯锅来,这一来便能将两样味道都吃上,今年店里开支不小,但同样赚的也多。 从七八月份那些走客行商离开观南县过后,店里生意也都还不错,宁阳府的铺子是租的,故而花的银钱没她预想的多,原先的预算便能多留些出来,无论是请人还是重新整修银子都有富余。 店里这头该处理的事儿办完,阿桃才赶回杏花巷,宋妈妈跟芳娘在屋里带芽儿,常平安在院里劈柴,今年冬天人多,夫妻俩临走前才买的柴禾,这会子用的也差不多了,常平安到东市又买了几担子叫人挑到家里,这会子正专心劈着呢。 “怎的不见宝妞?”食肆也没见着她人。 “带尤四去山洼里了,冬天暖房里头菜金贵,宝妞日日都要去盯着,有尤四在,那小子嘴忒坏,治的住底下干活儿的。” “宝妞倒是个干脆利落的性子,先前我只是提了一句罢了,她竟真的干起来了。” “可不是,去田间地头也好,省的日日在家闷着闷出病来——” 宋妈妈叹了口气,阿桃也是点头,去水缸边洗过手,又才从芳娘手里接过芽儿,这孩子虎的很,也不怕人,抓着阿桃的手指头不肯放,头上顶个虎头虎脑的小帽子,衬得圆脸肥嘟嘟的。 常平安回头看了一眼,笑的温柔,柴也不劈了,洗过手从行李里头翻出一个小巧精致的拨浪鼓,凑到阿桃边上,来回转悠逗芽儿玩。 芽儿才几个月大,五官比先前长开了许多,一双眼盯着拨浪鼓瞧,两手伸着想去抓,常平安见再逗下去要哭了,这才将拨浪鼓递给她。 “这会子周大人应当下值了,咱们一道去一趟周府,一则将东西送去,二则修路口的银钱还得问问什么时候能结下来。” 管事的带着常平安去书房找周大人,周夫人身边的丫头则带着阿桃去了后院。 周夫人见到人,一时竟激动的话也说不全,叫丫头上了茶点来坐定后才准备开口问,阿桃也不待她多说,先拿出信件递给周夫人。 “除了这信,还有特地嘱咐我们带回来的礼——” 周夫人没顾及听,只看着信不多一会儿便红了眼,不过原先的焦灼倒是褪去许多,见阿桃不说话,她这才着急忙慌拭泪,“叫娘子见笑了,劳娘子跟我说说那江家的境况如何?我家如嫣在江家过得如何?自她出嫁,我心里似热油烹的一般,大户人家生存不易,寻常我也只能来往家信聊作安慰,如今只有娘子你同我说我才能放下心来。” 临行前周如嫣特地叫妙儿来嘱托,若是家中问起,请她万别说差了去,莫叫家里人平添忧心,横竖如今日子也不算差。 阿桃捡着周如嫣如今衣食住行说了些,又赞她们夫妻和睦,“带回来的东西,一多半都是江家三郎亲自去挑的,如嫣说了,待清河镇渡口通了,赶着明年河里化冻,开春过后天暖和了回来瞧瞧呢——” 她说的笃定,周夫人听着悬起的心才算落地,“既如此,我便放心了,嫁去宁阳实在太远,不指望她回来看我,只盼着她夫妻和睦,万事平顺才好。” 阿桃听的心里有些发酸,父母对子女多是如此。看着外头天色也不晚了,劳人去喊常平安,夫妻俩这便告辞家去了。 这会子尤四才赶着骡子车回来,宝妞一瘸一拐从车上下来,阿桃往后看,却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人在马上,见着阿桃点头笑了笑,阿桃当即敛了神色,将宝妞从车上扶下来,又问怎么回事儿。 宝妞还没开口,尤四亮着眼一脸崇拜地指了指后头的孟都尉。 “老板娘您可不知道,今儿险些出岔子,暖房里头干活的都是冬天懒在家里的闲汉,今儿我才上个茅房的功夫,一群人就将宝妞姑娘围了,说这冬日里菜蔬价儿金贵,围着宝妞姑娘叫给涨工钱——” 阿桃看着宝妞浑身泥巴,宝妞也是想到今儿那场面,气的手直发抖。 “我才从茅房出来,就见宝妞姑娘叫那些人推到田里去了,正想挣开人去管呢,险些被他们围起来打了一顿,可巧孟大人带着兵士拉练到了山洼里那一片,听见动静领着一群人来了,领头闹事的叫带起来了,一群人也都挨了鞭子——” 毕竟帮过常家几回,阿桃总不好冷脸,笑了笑将常平安喊出来招呼,她则带着宝妞从后院回屋。 “他是个正派的人。”宝妞声音有些小,但阿桃听的分明。 “你不管有什么想法嫂嫂都支持,只是切莫再受伤害了。”阿桃摸了摸她的头,宋妈妈打了温水来叫宝妞先将身上污泥擦擦。 屋内安静一片,谁都没再提起这一茬。 宋妈妈跟钱婆子趁这几日炸了许多圆子备下过年吃,阿桃也炸了一些,叫各家都送了点,连带着城西张老大人也送了,趁年前各家铺子都还开着门,送去各家各府的年礼也备全了。 该买的买齐,才一松劲儿,人就病倒了。 第93章 一年 现如今日子好过了, 家里人手也多,年下再忙阿桃病着不用伸手。 请了郎中看过你抓了药熬着,连吃了几副到三十才好些。说好些讲话也带着鼻音, 这几日阿桃连抱芽儿都不敢, 大冬天的生怕将病过给孩子, 这年月小娃娃若是染了病, 一个不慎是真有可能出大问题的。 家里今年猪羊都没再养了,地给宝妞过后她自个儿去打理, 也不必叫别人操心。从刘一刀那儿买了半扇猪自家年里用, 又从元放牧那儿买了两头羊年里吃, 七买八买到腊月二十九该买的东西都买的差不多了。 年下家里年货各式吃食都备全了,三十这日就只管忙着贴春联, 烧年饭了。 因下半晌常平安就要随周大人去清河镇,这是大事也是正事,故而今儿一家子都起的早。 先贴了春联, 再祭拜过祖先, 又赶着去村里,给小院也贴过春联, 又拎着香纸去祭拜。芳娘抱着芽儿跟在后头, 夫妻俩还有宝妞走在前头, 给已经过世的阿爹阿娘上过坟提前拜了年, 便又往城里赶。 中午就在食肆里头吃的团年饭,今年有几家在食肆定了团年饭的席面,听了大家伙儿表决, 顺子便做主今年过年期间铺子正常营业,但大家伙儿另领三倍工钱,故而大家伙儿干的都格外起劲儿。 阿桃趁机说了, “店里人手现下也够了,从明年开始,每月每个人能轮流休四天,这事儿交给顺子。” 阿桃看了一眼顺子,“今年店里事儿多亏了你,明年你还得再辛苦些,至于休假你看情况安排,若是有四天都不休的,那四天便加双倍工钱。” 今年年底发的钱多,红封才拿到手,就听到这消息个个笑的更开心了。 “明年府城的酒楼也要筹备起来了,初十我还要再去一趟府城,酒楼整修要人盯着,原先说好的人不变,食肆里头人手若是不够,回头再找两个。” “顺子这头若是休假,禾苗到时要跟我去府城,你怕是还得找个徒弟带着,也好看顾店里。” 顺子晚上回去跟他娘吃年夜饭,故而中午也留下一起吃饭了,一桌子上了两个锅子,各式热菜八道,凉菜四道,两碗鲜汤,桌上鸡鸭鱼猪肉羊肉都有,也是大家伙儿忙,否则阿桃是不在桌上谈公事的。 举杯庆祝旧的一年结束,再举杯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阿桃多喝了几口酒,门一关上,屋里热烘烘的,阿桃脸颊通红,这才听旁边禾苗说这后劲儿不小,故而阿桃吃过饭便跟宋妈妈一道回杏花巷去了,常平安直接去了周府,同周大人一道出发去清河镇。 大年初一阿桃是被家家户户热闹的炮竹声炸醒的,今年同往年一样,先走街串巷往邻里家拜年祝贺,常平安去了清河镇,阿桃就自己跑了一遍。 家里有宋妈妈待客,干果点心都摆在桌上了,小孩子们最喜欢到阿桃家来拜年,无外乎阿桃舍得,也乐得赶个热闹,东西都摆出来请孩子们吃,当然,这些孩子们也有大家教着,都不愿意拿太多,挑了自个儿喜欢的,收进挂在身上的口袋里,留着慢慢吃。 街头巷尾许多孩子蹲在地上捡没炸掉的炮仗,到处都红彤彤的喜气洋洋热闹一片。 阿桃在豆腐坊周婶子家里多坐了一会儿,许久没见,周婶子同她说了些街头巷尾的闲话,其余人家都是略坐坐道声新年好,一两个时辰也就拜完年了。 正月里难得的清闲,初一没人叫席面,大家伙儿也都留在家里吃饭,故而店里没客人,伙计们都各回各家了,留在店里的先来给阿桃拜过年,又撺掇着阿桃去打马吊。 阿桃许久没打,手也养着,虽打的不大,架不住她运气好,把把胡的都是大牌,二妹笑嘻嘻夸她今年财运好,阿桃高兴, “承你吉言,府城的酒楼开起来了,要真生意好,明年给你包个大红包。” 二妹得寸进尺,笑嘻嘻地玩笑,“快去快去,拿纸笔来,叫咱们掌柜的签字画押,明年得了大红包,我带大家一起分!” 年过得快,几家亲近的跑一跑拜了年,无事就抱着芽儿晒太阳,跟宝妞宋妈妈一起去庙里添过香油钱,这年也就过的差不多了。 常平安是初六这日回来的,“银子都结清了,大年初一清河渡口正式通船,咱们再去府城也方便了,走水路不过三四日便能到了!” 阿桃喜笑颜开,“那这往府城去可就方便多了,初八咱们出发,酒楼整修还有开张事宜也该筹备起来了。” “我手底下的那些工匠都是熟手,年里清闲,我问过了,愿意一同去干活儿,工钱照旧,这车马费还有每日吃喝住宿由咱们出。” “那再好不过的,毕竟宁阳府没咱们观南熟门熟路,若找的工匠不好恐还要生出许多麻烦,既他们愿意帮忙,咱们也不亏待人家,大年里的叫人离家去干活儿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这元宵前工钱给他们翻倍。” 常平安搂着阿桃肩膀,脸在她鼻尖蹭了蹭,“娘子心善,如今日子过得都不容易,他们知道了想必高兴。” “对了,那渡口的活儿,结了多少银钱?” 常平安一笑,“拢共结了一千二百两,除了前面上下打点,还有工人工钱,材料货物的本钱,净赚了有四百多两银钱。”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4 首页 上一页 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