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那些上下打点的银钱,快抵得上工人工钱跟本钱了。 “这活儿幸得周大人想着,今年给他的礼厚些,周夫人也收了,叫我往后常去坐坐,周如嫣一出嫁,她在家中也空落,只是我说今年怕是得常在府城待着,不一定能常回来。”阿桃细声同常平安说话, “她原先还闷着呢,一听我要去府城,立即起来,多番嘱托,请我多去看看周妹妹,又叫咱们什么时候出发同她说一声,她说是今年过年如嫣不在家,压岁钱得补给她,还要捎东西过去呢——” 第94章 布局 清河渡口的活儿常平安到手四百多两银子的纯利, 先前赁铺子没花多少银钱,再有周如嫣投进来的银子,拢共上下加起来还有小一千两, 除开观南食肆留够花销流水, 余下的钱将这酒楼撑起来绰绰有余。 这一趟去宁阳府的人多, 不光夫妻俩, 还有哪些工匠,且事情也多, 酒楼整修, 各种采购事务, 到底没彻底安顿下来,连住的地方都不大方便, 故而芳娘芽儿一行暂且便没跟着去了。 阿桃亲了亲芽儿的小爪子,也不管她能不能听懂,自顾爱怜道, “阿娘这一趟去的久些, 等酒楼整修好了立即赶回来,芽儿在家乖乖的。” 小孩子也听不懂, 啊呀啊呀两句就专心玩起芳娘的头发了, 外头凉, 阿桃心里再舍不得也担心孩子身体, 叫芳娘将芽儿抱进屋里,她回头看了又看,这才同常平安上了马车。 清河渡口已经开了, 官船民船都能入河。 常平安没骑马,一行人拢共租了三架马车,带了九个工匠去宁阳府。冬天路滑, 马车跑的慢,行了一日才到清河镇,去镇上歇了一夜,吃饱喝足睡了一觉,隔天才去渡口乘船。 渡口虽然才开放不久,但隐隐能看出热闹的影子了,周大人前两日还赞先前听了常平安的买了地,如今这一片地大多被常平安和周大人买下来了,其余人有心也买不着。 小摊小贩嗅觉灵敏,如今渡口这里已经聚集起来了,一旦有商船或是民船靠岸,一群小贩便围过来或是要卖吃食,或是要卖土产,恨不得直接将人从船上拉下来。 人多难免起纠纷,这会子几人就看到好几回因抢客抢的掐起来的场面。 阿桃买了些干粮,先前已找人打听过客船,这会子找到人付过银钱上了船,等着到时辰就能出发了。 西南没有北边那么冷,冬天河水流动,湖面之上隐隐飘着白雾,因河水湍流故而水面并未结冰,客船巨大,里头有单独的小房,虽价儿贵,房间也不大,但至少不用去舱里同人家一起挤通铺。 湖上漂了数日,比骑马赶路快许多,唯独就是吃饭麻烦。 许是这条线才跑没几日,船老大还没摸索明白,吃的常是不知坏了还是馊了的冷食,几回下来阿桃也有些受不住,幸而从清河镇带了不少烧鹅烧鸡上船,大冬天也不容易坏,借船上锅灶用一用,热过以后就着饼子倒也美味。 这一趟除了常平安底下带的一个工人晕船,吐的脸都白了,其余人都没什么不舒服的。 船行了四日,正月十一一早靠的岸,行李杂物带了许多,还有帮周夫人带的东西也不少,阿桃细细清点过后这才下船,脚踏实地那一刻,几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虽然不晕船,但在湖里漂了好几日人还是急得慌。 正月十一,还没出元宵就还在年里。不过摊贩可不会错过赚钱的机会,一有客船靠岸,立即围了过来,阿桃拉着常平安挤开摊贩,到一处卖包子早食的摊位上坐下来,后头一溜工人也跟着寻位置坐下。 买包子的摊贩一见来了大生意,声音喊的格外亮堂,阿桃这儿人多,几个人将才出锅的肉包子包了个圆,又在旁边叫了一锅羊肉汤,肚子给面子的叫了一声,刚出锅的包子热腾腾的,猪油浸的包子皮儿软糯鲜香,阿桃一口气吃了四五个方歇。 结账的时候包子摊老板笑的嘴都炸了线。 这码头车马也多,雇了三辆车将一行人送去城里,到聚云楼下车正好。 这伙计吴二倒是勤快,一行人来时他正在扫地,一看到阿桃立即抹了手上灰又拍拍身上尘土,这才来给阿桃拜年。 阿桃包了个小红包,“从明儿起这楼得整修一番,你今儿先带师傅们看一看。” 吴二接了红封,立即拱手道谢,又带几人去看酒楼格局。 这边才放下行李歇脚,那边阿桃便急急忙忙去了一趟江府,周夫人托她带来的东西一并都交到周如嫣手里,又同她说了酒楼要开工一事,再叙了会儿话,阿桃便起身告辞了。 聚云楼不光大,还十分通透,故而整修起来便要简单干净大方。桌子要固定在地上不能挪动,一楼专放四人或二人对坐的长桌。 最中央是盛食物的摆台,南边靠墙打长货架,摆小罐的酒水或饮子。 阿桃先前在家里已经画过图纸了,常平安带着人干活,阿桃则是去找合适的木匠铺子,桌椅板凳还有柜台这些都得打配套的,既然从头整修了,连窗子阿桃也一并换了,原先的破旧木窗全拆了,也不用窗纸,去琉璃坊定的大块琉璃来镶嵌。 这边叮叮当当装修的正热闹,外头过路的也忍不住伸长了脖子瞧,阿桃要是看到了,通常会解释一句,特地要说明给钱就能进来随便吃到饱。 外头人个个听了一副不信的模样,阿桃也不多解释,越这样人家越好奇,这头才重新粉刷完,那头里外几条街都知道这儿马上要开一家任意吃喝的酒楼了。 上下两层楼,二楼空间够大,格局也是一样,不过二楼摆的都是六人桌跟八人桌,摆吃食的台子靠四面墙,墙都是新刷过彻底晾干的。 桌椅板凳都已经做好了,但是还没进场,屋里味道散过,阿桃特地请人来,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抹了一遍。 等屋里都收拾干净了,桌椅板凳并那些柜子这才进场,按照阿桃给的图纸一一对照摆好,阿桃又开始叫工匠们安窗户,这琉璃窗要二两银子一扇,不过装上去确实漂亮,白天不必点灯,光线进来格外明亮通透。 屋顶挂的也是琉璃灯,比起寻常灯烛亮堂不说,光线映射下来衬得菜都十分诱人。 打扫的婆子手脚麻利,人也稳当,阿桃干脆问这两人愿不愿意留下长干,这长期工自然比干些散碎活儿好多了,毕竟碎活儿不是天天有,而留下干活儿每月都能领月钱。 两个打扫的婆子听了没有不愿意的。 第95章 开业 桌椅板凳进了场, 该整修的也修的差不多了。 阿桃去定了门头牌匾,这才跟着一群人又乘船回观南县。依旧是叫吴二先看着,一切等她回来再做打算。 走的时候天还寒冷, 回来桃树已经打了花苞儿, 常平安给大家伙儿一一结了工钱, 这一趟活儿干的细致, 除了原本的工钱,另多发了些银钱难为他们跟着跑到宁阳府去。 铺子既然重新收拾好了, 投入银钱不少, 阿桃自然片刻也不想耽误, 一回来便召齐了人手,宋妈妈跟芳娘还有钱婆子都一同前去, 芽儿自然也是离不得亲娘了。 宝妞自告奋勇留下看家,一来田地出息她得盯紧了,二来她的话本儿跟书铺掌柜的定了交书的日子也不能耽搁。 虽说阿桃也不是那么迷信的人, 但这回投下去的银钱可不小, 特地去请半仙算了开张的黄道吉日,阿桃便谋划起来了。 一道去宁阳府的人手先前已经同大家伙儿商量好了, 顺子打头留在食肆做副掌柜, 二妹依旧在后厨, 小乙跟在禾苗后头学了这么久的采买, 食肆这边采买对接也多数都交给她了。 禾苗跟着阿桃去宁阳府酒楼,升酒楼副掌柜的,小甲跟在阿桃留在酒楼后厨帮忙, 阿毛统管酒楼杂活事宜,还有原先在酒楼干活的吴二,他认得字, 对宁阳府又十分熟悉,如今也是人手不够,采买一事就先交给他管着。幸而现在大家伙儿都是做熟了的,要紧的位置有伙计,再招几个打杂上菜泡堂,这一来人手便够了。 小甲暂且没学全,故而灶房的事儿暂且要阿桃自个儿顶上,不过即是自助,便不像食肆一样要现备现炒,只需多招两个配菜的厨子,及时添菜即可。 这一来要招的人还真不算少。 食肆里头活儿阿桃已经丢开手了,顺子干活儿细致,人也踏实,特地叮嘱过及时去衙门交税,一大家子这才乘车去渡口乘船去宁阳府。 定下的日子是四月二十六开张,时间虽然紧,但该准备的都得准备齐全。招工、培训都是刻不容缓。 门头的牌匾已经挂上了,还没到日子故而暂且盖了红绸,几日下来也吸引了不少视线过来,阿桃叫了人去大街小巷散折抵券,开业前三天都是七折。 虽还没开业,但来问的人不少,阿桃特地安排了阿毛跟禾苗在门口解释。店外安排他们坐镇,店里也没闲着,新招的伙计都跟在阿桃后面学规矩,从卫生习惯到言行举止,再到脸上挂的笑容都要十分合规矩才行。 周如嫣开业前抽空来了一趟,先前阿桃给她看过修整后的酒楼图纸,亲眼见到方才晓得阿桃的本事。 “相公进来忙着应试,婆母如今分派了家中事务给我,我怕是顾及不得你这边。”周如嫣,又抚了抚自己的肚子,笑的温和。 阿桃见此立即懂了,“却原来是这等喜事,几个月了?” “不过才两个月。” “府上人可知晓?”想到周如嫣被分派了事务,皱眉问道。 “想是知晓的,虽是从外头请的大夫,但是院里来往人员皆有登记在册,想来我们院里请了大夫,这事儿没用多久江家上下都知道了。”周如嫣有些无奈。 阿桃了然,只得出言安慰,“前三个月定要稳住,家中分派的事务能躲便躲。” 周如嫣点头,又起身同阿桃一起看店内陈设。 食台擦的可以当镜子使,高低错落的架子摆在食台上,没个格子里都摆了空盘子,盘子边是木头雕刻的菜名。 前三天试营业,七折优惠,吃法新颖,盘子里头菜若是被拿光了就有专管菜的伙计添上。 贴墙边的架子上也已摆上了各式饮子酒水,伙计们做的衣裳也是统一的,胸前绣了桃家酒楼的字样。 桌子是专门打的,中间陷下去,搁置从铁匠铺子打的炭炉,上置铁盘用来烤肉或是旁的吃食,旁边有个小吊锅用来做火锅。 若是不看穿着打扮,只怕还真以为是回到现代吃那些自助烤肉自助火锅呢。 四月二十六一早,炮竹声响彻整条元宝街,片刻功夫桃家自助酒楼门口已经围了一圈人,今儿还请了玉兰坊的乐师来弹唱,早早便有丝竹声阵阵。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4 首页 上一页 72 下一页 尾页
|